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洗腦的曆史》傅誌彬5——在國內出生成長人的曆史掃盲篇

(2014-07-20 11:57:01) 下一個
第三章 洗腦的技術
  到目前為止,本文都是在談基督教的發展,雖然提到基督教的洗腦,但除了它的教義以外,對基督教如何洗腦並沒有進行描述。本想把談洗腦的技術放在最後一節,但我意識到,如果再不對此進行敘述,我們對世界的近現代史的發展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把這一章提到前麵進行描述,以便大家更好理解世界近現代史的發展。
  我之所以要從基督教的曆史敘述洗腦的曆史,是因為基督教比較起其他的宗教,組織、技術手段都高出一截,即使是現在與之激烈競爭的伊斯蘭教,其理論、形式、手段也是脫胎於基督教。更由於基督教的洗腦技術深深地影響了現代世界格局,包括中國民眾的命運,也給現代商業留下深深的烙印。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回到洗腦的技術。困擾人類的最大問題,就是死亡。所有的宗教,本質上都是圍繞著這個問題給人類予答案,給人類予寬慰。基督教也是這樣。但基督教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個原因就是:拉近上帝(或天堂)和普通人的距離。
  從它的發展史上大家可以看出,上帝離普通民眾越來越近。原始宗教天神和民眾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希伯萊教使得民眾有上天堂的希望,但,是團購形式(整個民族是上帝的選民)。耶穌出來後,單個人也能上天堂,隻是要通過天主教神父的認可。到路德和卡爾文這裏,已經把神父拋開了,隻要個人自己認真修行,取得成功,就可以上天堂。總之,降低入門門檻,走大眾化路線,自然影響力大增。
  僅有理論的創新還是不夠的。在具體的傳教形式,洗腦技術層麵,基督教會汲取古希臘、羅馬幾千年來的文明成果,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具體如下:
  第一,神秘儀式。每一次的彌撒中,都要分食麵餅和紅葡萄酒,分別代表耶穌的肉和血,以示耶穌和每個個體緊密相連。這一點實際是從希伯萊教繼承而來。
圖21 分食麵餅的中國大陸天主教徒

上世紀90年代初,在瑞士留學期間,在一家猶太養老院打過工,有幸親眼目睹希伯萊教的宗教儀式。在一個昏暗的房間裏,前麵燒著一個火爐,一個讀經人在前麵領讀,男人坐在前麵,隔著一層紗簾,後麵坐著女人,在誦讀完《聖經》後,男人圍繞著火爐邊唱邊跳,和中國的跳大神差不多,而女人們則在後麵站立唱吟。而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的儀式之繁瑣、複雜大家在電影裏已看過很多。如果大家有幸到梵蒂岡去遊玩,可以參加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彌撒儀式,就會有直接的觀感了。
 
圖22 梵蒂岡大型彌撒活動

儀式是重要的,是讓人對上帝產生敬畏,對組織產生尊敬的必由之路。中國的術裏講究的“勢”指的就是這個。所以我們也要理解為什麽領導們都喜歡開大會了,也就理解為什麽中國雖然還有那麽多失學兒童,但豪華奢侈的奧運會還是要開的了。
圖23 正在舉行莊嚴彌撒儀式的教堂大廳

第二,緊密的小團體,網狀結構。這一點是基督教的原創。因為基督教開始是一個地下組織,必須是一對一,一對幾個的小規模傳教。在這種小團體裏,每個人之間都很信任,猶如家人,即可互相幫助,有可以獲得心靈的安慰,偶有出軌的思想,團體裏麵的人也能很快發現、勸導。一旦癡迷不悟,被踢出小團體,就會有失去家人、愛人般的心靈創傷,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
  本來加入這一類小團體的人,在感情方麵基本不是很堅強的,所以一旦加入,脫離出來的很少。在基督教在歐洲取得統治地位以後,這個傳統被很好地保留下來,而且成製度化地被固定。每個社區都有查經班,每天或定期碰麵(查經班的故事以後我還會詳述)。幾個查經班結成一個教區,由一名神父負責指導,幾個小教區結成一個大教區,由一個紅衣主教負責,各地的紅衣主教組成紅衣主教大會,教皇有這個紅衣主教大會推薦。這種網狀的結構,使得基督教教皇的意誌能很快傳導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全世界的基督教徒能步調一致地行動。現代的傳銷網絡基本就是這種形式的翻版。至於毛澤東的“支部建在連隊上”,每個村莊建立黨支部等等措施,也都是基督教組織形式的山寨版。
  第三,思想上的排他性。如果用褒義詞來形容,就是“保持思想上的純潔性”,用貶義詞來形容就是“摧毀自由思想”。
  在基督教建立初期,麵向的是下層民眾,基本是不識字的,不存在係統內部的不同思想派別,需要的隻是和別的宗教競爭,要的是自由,所以總是以追求自由的麵目出現。前麵已說過為什麽基督教會戰勝多神教的原因,這裏就不贅述了。當基督教取得統治地位以後,那些追求自由,崇尚寬恕的基督教神父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毀壞羅馬帝國遺留下的的書籍,毀壞教育,使得整個歐洲世界隻有神父們才能閱讀,而且隻能閱讀《聖經》,整個歐洲陷入愚昧。當某些聰明人試圖突破藩籬,表達一些自己的思想時,神父們就利用手中掌握的暴力工具進行鎮壓,燒死這些敢於挑戰權威的人。
  因此,整個中世紀,整個歐洲的讀書人,能夠談的問題都是類似:一個針尖上能站幾個天使之類的無聊問題。正方說,天使是可以看見的,是有形的,所以一個針尖隻能站一個天使;反方說,天使雖然看得到,但是抓不到的,不占用空間,所以一個針尖可以站無數個天使。大意如此,大家可以去中世紀哲學爭論的專門論述中查找。
  寫到這裏,我想起了文革時期,全國8億人看8個樣板戲,學術界隻能研究太平天國,以至於當時流傳的笑話說,全國研究太平天國的人數比當時的太平軍還多!從基督教的產生、發跡我們也可以看出,不管當初說的多麽好聽,做得多麽好看,一種骨頭裏追求極端,不具寬容的思潮,團體在獲得權力以後,一定會比以前的統治思潮、團體更殘忍,更專製,因為它害怕丟掉權力,害怕別的團體也是這樣的,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四,強調思想灌輸的經常性、反複性。基督教徒除了參加查經班以及每周一次的彌撒,在家也必須每天學習《聖經》,沒有文化也必須向上帝祈禱。簡單來說就是,早上起床要向上帝禱告保佑,吃飯時要感謝上帝賜予事物,晚上睡覺前要對照耶穌的要求,檢討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
  1993年,在瑞士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基督教會組織的滑雪活動,一周時間,包吃包住,還包衣服、滑雪板的租費,還有所有滑雪纜車、教練的費用加在一起不過200瑞士法郎,極端便宜,參加者絕大部分都是外國學生,圖的就是便宜,中國學生特多,那時大家都沒錢,不像現在的留學生了。
  話說,錢省了,別的地方就要付出一些了。每天早飯前都會有一個人到前麵講述自己的故事,全部都是過去自己是如何壞,比如打老婆、酗酒、吸毒,等等,忽然某天聽到《聖經》裏的某句話,毛病全改了,脫胎換骨成了一新人。晚上吃完飯,8點準時開始查經。過程是分成十幾個人的小組,有一個資深教友擔任組長,先領大家讀一段《聖經》裏的話,然後每個人都得說感想。
  早上的故事,雖然像極文革期間的“學毛選立竿見影”的神話,好在不長,耐著性子忍個半小時就過去了,晚上這幾個小時的查經班實在難熬。那組長又很熱情,白天滑雪是盡責盡力地給咱當教練、保姆,晚上總不能說人壞話吧,隻好硬著頭皮說些不痛不癢的話,好在那時德語很爛,權當鍛煉德語了,換別的人,怕是沒那個耐心來聽咱講話。平常這樣也就混過去了,到結束的最後一天晚上學習,這小組長一定要大家提意見。這如何是好呢,要按咱的真實想法,就是這晚上的查經學習壓根就是胡扯,但這如何好說呢!在國內,書記讓你對學習黨的文件提意見,你敢說這文件就是扯談嗎?在國內是不敢,在這是不好意思!不過這難不倒天天學文件、學雷鋒、學紅歌的中國人民的!
  我發言:都好,就是每天晚上查經時讀的《聖經》引言太短,不利我們學習聖人的思想,建議每天多讀些。其實這也是真話。你要把《聖經》當故事看,還真挺有意思的,比《西遊記》不差,又聽了故事,又鍛煉了德語,還可以少發言,豈不是三全其美。那查經小組長隻好苦笑著給我鼓勵。
  總結基督教洗腦的日常手法是,要求信徒每時每刻要記住耶穌的存在,用耶穌及他的聖徒的話或行為對照自己的行動(當然這些話和事跡都是神父們負責記錄和敘說的),自省自責,然後通過查經小組互相監督,互相批評,以確保任何脫離基督教教義的思想和行為被消滅在萌芽狀態。這種思想灌輸、檢查必須時時講,天天做。經過文革的人是不是會想到什麽?不知道的後麵咱再告訴你。
  第五,簡化理論,讓理論通俗易懂。因為基督教起源於下層民眾,無論發起者還是初期的教徒都沒有係統的教育和高深的理論,因此例如“摩西十戒”這類簡單易懂的戒律,可以迅速被教徒們掌握,而且易於監督,因此對基督教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當基督教在歐洲獲得政治統治權以後,基督教神父利用手中的權力,壟斷了歐洲的文化。為了防止思想異端出現,極力要保持民眾的愚昧。要讓愚昧的教民理解基督教義,就不能複雜。
  所以,基督教神父們沒有發展出佛教裏高深的哲學思考,而總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對教民實行教化,戒律也隻有少數幾條,但最重要的是通過特有的、強有力的網絡組織,使得每個教民一方麵有耶穌這樣虛擬的精神領袖,另一方麵在實際生活中總有導師陪伴身旁,這個導師可能是教堂的神父,也可能是查經班的牽頭人,總之,你的身旁一定會有人給你指出前進的方向,當然也可以糾正你的錯誤。
  所以,簡單的理論,加上嚴密的組織,不斷地重複,保證了基督教在愚昧大眾群中的傳播,使得基督教能在文化的廢墟中崛起,遠遠超越了幾乎同時代發展起來的佛教。
  食髓知味,基督教神父深知愚民的好處,所以不予餘力的消滅任何可以對他們產生威脅的文化、思想,極力把人們的思想統一到他們的旗下,極力讓人們的行動整齊劃一。還是在那次基督教會組織的滑雪活動裏的最後一個晚上,組織者放映電影《耶穌》,我們一幫中國人玩牌玩的熱乎,沒人想去看電影。組長們再三來催,不得不去。在這部電影裏,耶穌的神奇無以倫比,摸一把,死人能複活,和中國的扁鵲一樣,能把一條魚變成上千條魚,一塊餅上千人總吃不完,自己死了也能複活。看完電影,私下和同去的中國夥伴說,電影裏的事,中國的江湖騙子們天天演,都演了幾千年了,缺的就是組織,還有名氣啊!
  參加活動人員大部分是中國人,原因一個是當時中國人很窮,願意參加這種教會讚助的活動。二是當時的中國人理論上都是沒有信仰,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伊斯蘭教徒,和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都沒關係,對於同行競爭激烈,急於發展教徒,壯大隊伍的各派教會來說,簡直是天下掉下來禮物,都幻想著在這幫信仰上麵還是白紙一張的中國人腦子裏,畫上一幅最美麗的圖畫。不過,幾年下來,這些教會除了賠上許多吃喝,大筆經費,收獲卻寥寥,沒幾個中國人加入教會,大失所望之下,對中國學生不再感興趣,轉而主攻東歐國家來的學生,據說成果頗豐。可能這些前社會主義國家的學生雖然也和中國學生一樣經曆洗腦,但東正教的傳統對他們還是有很大影響,對其他的基督教派不是像中國人對這些宗教那樣陌生,容易接受。
  記得初到瑞士時,在移民局登記,登記表上有一欄:天主教或新教,我直接回答:沒有。那官員很詫異,說怎麽可能。陪我去的瑞士友人不得不向他解釋,中國人都這樣,沒有什麽宗教信仰的,官員才沒再糾纏。小插曲,以便大家了解背景。
  第六,樹立榜樣,不斷造神。神父們要不斷推出學習的榜樣,這些人原來都是普通人,在《聖經》的感召下奮發努力,成為聖人,這樣普通的教民就有了具體的學習榜樣。最初,耶穌是唯一的榜樣,接著,耶穌的12名徒弟,加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成了聖賢,然後是那些在羅馬帝國時期麵臨死刑而毫不動搖為信仰獻身的教徒成為各地教徒崇拜的聖徒,但這些都是各地教區教主們推出,自然形成的。
  大概教皇認識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到了公元11世紀,天主教的羅馬教廷形成了正式的“封聖”流程。先由各個教區主教推薦達到資格的候選人,然後把材料報到羅馬教廷,教廷審核通過後派員實地考察,給出參考意見,最後教皇做出決定。大家可以翻翻描寫歐洲中世紀的曆史書、小說,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聖賢。比如著名的法國少女貞德在被燒死500年後也被教皇封為聖人,前幾年羅馬教皇還把100來個近代以來死在中國的傳教士“封聖”,鬧了一場風波,但大部分人對此一無所知。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皇封聖初期,確定一名“聖人”是不要這麽久的,但一般都會在聖人們死了以後再封聖。無怪乎民間總是說“好人命短”,因為“聖人”不死,就會做人的事,教廷不就尷尬了嘛,所以隻有死人才能成“聖人”,即使少數活著成了“聖人”,不久也得死。寫到這,我背脊直冒涼氣,我想到了雷鋒的死。
  第七,建立宏大的宗教場所,讓人們一踏入教堂,就心生敬畏。這一點應該是從古希臘羅馬的宗教崇拜中學來的。羅馬的人神殿——雅典衛城,僅僅是遺址,其宏大已讓人震撼,可想而知完整的時候人在裏麵有著怎樣的渺小感,從此衍生出對能夠掌控這個神殿,與神能夠對話的人的崇拜。基督教深諳此中神韻,不予餘力地收集錢財,大修教堂。
  在歐洲,美洲教堂的精美,成了每個城市明信片的背景。每當我這樣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踏進教堂,也不自覺地屏住呼吸,放輕腳步,很難想象一個自幼相信天主,崇拜聖人的教徒走進這樣的神殿還會有自己的思想。從古至今,氏族頭領、國王、皇帝、教皇,不管稱呼如何,隻要有可能,就會造起當時技術上可能的最大建築,以顯示自己的權威,讓被統治者心理上臣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