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大陸影片走向世界 英文片名如何推敲

(2016-12-24 08:19:22) 下一個

 

誰叫咱是“剛絲”來著?隔著浩瀚太平洋,仍喜歡馮小剛導演的作品,上次《老炮兒》蒞臨多倫多,我們沒有錯過。這回《我不是潘金蓮》(以下簡稱《潘金蓮》)來襲,我們又去捧場。

 

訂票時上Cineplex院線網站搜索,發現影片改名為“I am not Madam Bovary”,“我不是潘金蓮”改口成了“我不是包法利夫人”。

 

片名往往集中概況反映影片內容,屬於訴求性語言,具有商業廣告宣傳推銷的特征,要求在第一時間吸引眼球。蓋如此,《黃飛鴻》在國外發行時沒有直譯為“Huang Feihong”,而是模仿好萊塢名片“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改名為“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借船出海”抓住了觀眾的荷包。

 

考慮到國外受眾缺乏背景知識,《潘金蓮》也沒有直譯為“I am not Pan Jinlian”,而是試圖搭《包法利夫人》這趟車,招徠外國觀眾。然國情不同,閱讀興趣也不同。以英美文學為例,中國讀者熟悉的作品如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伏尼契的《牛虻》等在北美知者不多。同理,中國讀者知曉的《包法利夫人》在北美也少有人讀過。因此,把潘金蓮說成是包法利夫人在推銷影片時討不了什麽乖。另外,潘金蓮和包法利夫人雖都與人通奸,但兩個人物背景故事也有不同。更主要的是,李雪蓮是小鎮開餐館買牛骨湯的中國鄉下婦女,“我不是包法利夫人”自她口中而出,不符人物身份。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李雪蓮沒有讀過福樓拜的小說,也不知道包法利夫人是何許人也。也許,該片可譯為I am not a Slut (我不是蕩婦),或者幹脆拋開小說原名,根據電影的主題情節另擇片名。

 

說到這裏,不禁想起《老炮兒》的英譯名“Mr. Six”。不同社會的人有不同的認知係統。在美國,Mr. Six是2004–05年出現在電視廣告上的老頭,禿頂滿臉皺紋,著燕尾服戴寬邊眼鏡,形象滑稽。把《老炮兒》譯成Mr. Six可能使美國觀眾聯想到電視上那位搞笑的老頭,似乎難以提起觀眾對影片很大的興趣,不如原譯名Fading Wave (潮汐退去)。好萊塢有重拍西部片《真實的勇氣》(True Grit),該片中的獨眼警長科格伯恩滿嘴粗口卻行俠仗義,是真實勇氣的化身,興許借機把《老炮兒》譯成Hutong Grit (胡同硬漢)或 Beijing Grit(北京硬漢)更貼切,更能吸引觀眾,

 

總的來說,這些年中國電影的英譯有了顯著進步。就我們看過的影片來說,有些片名譯得不錯,以前那種死譯的做法不見了蹤影,英語表達也更地道。例如,《分手大師》直譯成“The Breakup Guru”,梵語guru使人聯想起無所不能的大師,更具戲謔色彩,更切合影片內容,《非誠勿擾》意譯為If you are the One(如若你是意中人),《北京遇上西雅圖》意譯成Finding Mr. Right(尋找如意郎君),《七月與安生》意譯成Soul Mate(靈魂伴侶),《唐山大地震》意譯成After Shock(震餘)都比較契合影片內容,也比較容易在觀眾心中引起共鳴。

 

同時,中國影片片名的英譯也不乏改善空間,如《1942》譯為Back to 1942(回到1942年),感覺不吸引人,沒有反映出影片描繪的震撼曆史畫卷。另外,《煎餅俠》譯為Jian Bing Man也欠妥,大概譯者想借影片《蝙蝠俠》(Batman)的東風,但國外觀眾會感覺莫名其妙,大概會猜出影片講的是一個什麽人(man),但不知道Jian Bing是煎餅,就是知道也不明白《煎餅俠》講的是什麽一個故事。

 

近年來,中國電影逐漸走出去,進入全球市場,影片翻譯是個必須時時麵臨的問題,尤其是片名的翻譯,因為片名是吸引觀眾的第一印象,要讓對方心動進而手動,必須仔細考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耕之人 回複 悄悄話 每次看到評論中各種不同的爭論,反映出華人的智慧所在!隻可惜,不少人沒有把這種才華用在本民族的發展上麵,實在為這些人的才能感到悲哀!藏龍臥虎,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藏龍臥虎 回複 悄悄話 大陸電影走向世界是真個世界人民,文化的災難的開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