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我看《潘金蓮》

(2016-12-19 13:44:15) 下一個

 

大燈亮了,看見走道旁金發碧眼的放映廳清潔工,我才從李雪蓮的世界走出,回到太平洋彼岸。

 

今夏,馮導攜《我不是潘金蓮》(簡稱《潘金蓮》)蒞臨加拿大,入圍多倫多國際影展特別展映單元,宰獲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可惜我們失之交臂。近日《潘金蓮》卷土又來,我們前往一睹風采。


近年來,中文電影市場在北美逐漸升溫,異國他鄉觀看華語影片並非難事,通過北美華獅電影發行公司的代理,北美觀眾最晚不出一月就能欣賞中國上映的影片。

 

主流電影院線之一Cineplex是放映外語片的主要院線。大多倫多地區有兩家,一家在市中心鬧市區,行車距離遠並且泊車不方便,我們去了離家僅十幾分鍾車程的萬錦Cineplex電影院。萬錦市3人行必有我同胞,華人比例占人口33%。狡猾的Cineplex選擇萬錦Cineplex電影院放映中文影片,想必考慮到了華人市場。

 

萬錦Cineplex電影院設2,300個座位,9個普通放映廳,1個IMAX放映廳和3個貴賓放映廳。貴賓放映廳內設酒吧餐飲區,觀眾坐在可調節角度的皮椅座位上,邊看邊享受酒水,漢堡以及基圍蝦等美味佳肴。


影院在一座大建築物內二樓,底樓多是些配套的餐飲服務設施,既有加拿大人越胖越食的漢堡快餐店,也有華人鍾情的台灣茶飲店,更有中西人士通吃的泰國快餐店。

 

上到二樓,熱鬧的電子遊戲區引入眼簾,已過了“遊戲”年齡的我們徑直來到自動售票機。售票機屏幕上,放映的影片一字排開。本來售票機設有中文顯示,但我們一眼看到了熟悉的方塊字《我不是潘金蓮》,當然還有範爺那張臉。

 

除周二降價一成外,票價不分大小晝夜周日周末。成人票11.73元(一加元約合人民幣5元),銷售稅1.52元,共計13.25元。本來,還可用自動售票機購買食品和飲料,電子遊戲區對麵也設有快餐櫃台,奈何我們果腹而去,但還是入鄉隨俗, 本著加拿大人“看電影無爆米花不歡”的基本原則,強忍罪惡感花十幾元錢捧回加拿大看電影的標配:兩大桶爆米花外加兩大杯飲料。

 

一路奔放映廳去,身前身後不少華人同胞,有成雙成對墜入愛河的小留學生,有剛打完工趕來的新移民,也有國內來探親的爺爺奶奶,更有牽手白人夫婿的華人婦女。人在異鄉不覺身是客,有同胞用中文問檢票員:“三號放映廳在哪兒?”,檢票的韓裔小姑娘一頭霧水。

進得放映廳,銀幕上正播放葛優、章子怡主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片花。說話間,《潘金蓮》鑼鼓登場。《官場現形記》式的諷刺,《卡夫卡》式的人物困境,模仿加拿大電影製作的圓形畫幅,古代山水畫似的風景無不抓住觀眾的心,全場跟著影片律動,沒有人大聲交談,也沒有手機響起。

 

《潘金蓮》沿襲了馮式風格的黑色幽默,深刻之餘,笑點不斷。李雪蓮正行走間,突然一輛麵包車逼近,麵包車駛過,李雪蓮不見了蹤影,銀屏上出現了兩個字“喝茶”。觀眾會心的笑了,都明白茶不好喝。官員大吐苦水:“李雪蓮已經從一個人變成三個人──人們覺得她是小白菜,她前夫說她是潘金蓮,她自己覺得自己是竇娥,這3個婦女單拿出一個都不好對付,3個難纏的人纏在一起都變成三頭六臂了,她又像個白娘子一樣在那裏修練,一告就是10年,都告成精了!”現場又是一片笑聲。。。

 

辭別《潘金蓮》,大家議論紛紛,多數是為馮導點讚,也有人稱劇情經不起推敲,說一幫官老爺們被一個力圖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的村婦折騰十多年,實屬天方夜譚。我們覺得作為黑色幽默作品,部分情節允許合理荒誕,倒是影片改名為“I am not Madam Bovary(我不是包法利夫人)”讓人鬧心得緊。

 

顯然,片方想借《包法利夫人》一臂之力,打通外國觀眾的“關節”。殊不知,如今北美少有人讀書,遑論幾個世紀前的長篇。我的教師同事,除了英語教研室主任外,沒幾人讀過《包法利夫人》,把潘金蓮說成是包法利夫人在推銷影片時討不了什麽乖。另外,潘金蓮和包法利夫人雖都與人通奸,但兩個人物背景故事等各有不同,在西方,“包法利(夫人)”主要是不顧現實空想浪漫的代名詞。難怪英國影評協會一位老兄閑事管的寬,力主譯成I am No Jezebel無恥放蕩的女人,源自《聖經》,抑或 Who, Me—Messalina(殺夫的淫蕩女人,原為羅馬皇後。其實真正要命的是,李雪蓮是小鎮開餐館買牛骨湯的中國鄉下婦女,“我不是包法利夫人”出自她口,不符人物身份。可以肯定,李雪蓮沒有讀過福樓拜的小說,也不知包法利夫人是何方神聖。影片伊始馮導就滿懷磁性給我們科普誰是潘金蓮,自始至終將包法利夫人拋到九霄雲外,不妨讓包法利夫人一邊去,譯為I am not a Slut (我不是蕩婦),或者幹脆根據電影的主題故事另擇片名。

 

另外,《潘金蓮》海報上全是主要演員的頭像,以西方人識別亞洲人相貌的能力,恐怕摘誰的頭放上去都一樣,與其讓範爺淹沒在人海中,不如換上李雪蓮鬥笠雨衣佇立船頭的山水畫卷,如此既可利用範爺的高識別度確保華人票房,又可吸引加拿大觀眾,鬆開他們捂得忒緊的錢包。隔山隔水千萬裏,也不知馮導意下如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