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變性,變性!

(2016-09-08 14:07:33) 下一個



我所在的學校走廊盡頭,藏一間神秘小屋,門上不像其它房間有標示,平時也未見有人出入。在學校學生滿員房間不敷使用的情況下,竟有這麽一間空置的房間,煞是令人不解。

原來,這是一間專為一位變性學生使用的洗手間。這位學生身為女性,但天生一個假小子,一舉一動甚至於後來穿戴打扮都跟男孩看齊。後來,這位學生提出變性要求,除了學籍登記上一時無法改變性別外,學校師生都應這位學生的要求,稱他為“她”,視其為女孩。

變性現象漸入人們視線

近年來,變性引起越來越多的注意。性別有兩種不同的所指,一指社會意義上的性別(gender),另一指生理上的性別(sex)。生理上的性別屬於天生。根據性別不同的所指,有人主張將性別劃分為三種:生理心理男性;生理心理女性;生理心理不一致的性別, 即男女變性者。

《聖經》講,“上帝造人”。上帝用泥土創造了男人亞當,又取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女人夏娃。一般人的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是一致的。然而,有些人患有先天性生理畸形,或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相反,他們認為“上帝開了一個玩笑”,渴望改變自己的生理性別。

人類曆史上第一例女變男手術是1918年,當時一位女性接受了子宮切除術;第一例男變女手術是在1931年,德國醫師通過手術將變性男人變為女人。1990年出現了新的醫學變性技術:荷爾蒙療法,通過藥物使變性者的生理與心理性別一致。

隨著變性技術的發展,全世界變性人越發增多,僅中國就約有40多萬人要求改變自己的性別,而且已經有一千多人進行了變性手術。一次,美國大牌明星主持歐普拉 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歐普拉脫口秀”開播,嘉賓中來了一個6歲的男孩子。孩子的父親是個身材魁梧十分強健的美式足球隊員,而這孩子兩歲就表現出變性的傾 向,6,7歲時就問父母他的小雞雞什麽時候消失。由此可見,變性人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群體,他們正在一步步走進我們的視野。


變性係大事需慎重對待

雖然變性對某些人來說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但變性是一個非常嚴肅認真的問題,尤其是通過手術變性,需要長時間的慎重考慮方能做出決定,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

曾經有個美國人名叫沃爾特·黑爾,他經曆了變性的痛苦經曆。沃爾特小時候每周末去奶奶家,由奶奶照看。奶奶喜歡孫女,於是把他打扮成女孩子,讓他穿紫色裙 子,從此厄運開始降臨。父親領養的兄弟開始性侵他。他告訴父母自己被性侵,父母卻認為他撒謊。從此,母親的責罰越發嚴厲,叔叔也經常性侵他。從此以後,童 年的沃爾特雖然穿著男裝上學,但那漂亮的紫色裙子總在他腦海浮現,他似乎隱隱約約看見自己穿著裙子,站在奶奶家的鏡子麵前端詳。

沃爾特為了壓抑內心性別混亂的掙紮,力爭做個大男子漢,他在運動場上做出驕人的成績,職場上也成就卓越,曾被錄取為阿波羅太空計劃的設計工程師,後來晉升為美國一家大汽車公司的高級行政人員。他甚至成家,有一對可愛的子女,可謂事業前途無限,家庭幸福美滿。

然而,暗藏在沃爾特心底裏三十六年的秘密——那份“我是女人”的印象仍然揮之不去,祖母種下的種子在他生命中早已根深蒂固。在妻子毫不察覺之際,他要做女人 的欲望漸漸上升到行為上。他喜歡當眾穿著女性衣服,為了使外表更加女性化,他開始服用女性荷爾蒙。沃爾特試圖用酒精麻醉自己,但酗酒就像火上加油,令那份 欲望變得更強烈,妻子因沃爾特多年來向她隱瞞秘密而感到被出賣,也對他的酗酒行為忍無可忍,結果申請離婚。

與妻子離異後,沃爾特到一個著 名的性別心理專家那裏做評估,他很快被判定患了「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治療辦法就是變性。沃爾特覺得變性反正沒有任何損失,況且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四十二歲那年,他做了變性手術,割除性器宮,植入假乳 房, 去除臉上的胡髭,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他名字也改了,不再是沃爾特·海爾,而是羅拉·傑森,在眾人眼中他是個女性。

變性後一切好象 那麽美好,沃爾特滿懷希望,以為童年時用來逃避現實的夢想最終可以實現。但不多久,這份欣喜開始被陰影籠罩,他開始麵對現實,醒悟到隱藏在改容、整形手術 和女性服飾背後的,是個仍然背負著童年創傷的小男孩,變性並沒有治愈心靈創傷,隻是掩飾了過往的痛楚。無論身份證明文件說什麽,沃爾特清楚知道他不是個真 女人,雖然試圖用盡方法消除性別方麵的矛盾,到頭來變性並沒有解決仍然存在的問題。

沃爾特再去見另一位性別心理專家,得來的答複是應該沒 有什麽問題,隻須要給自己多點時間去適應就可以了。失落又低沉的沃爾特終日喝酒度日,他曾經嚐試自殺,隻是沒有成功。因為酗酒的情況嚴重,沃爾特決定參加 一個戒酒的治療課程,在導師的支持和指引 下,他學會怎樣脫離酒精的纒累,這是他變性生活中的第一個轉折點。

之後,沃爾特進大學進修了一門心理學課程,學習藥物和酒精濫用方麵的知識。就讀期間,他仍然經曆性別掙紮,內心的矛盾沒有解決,變性何用?八年的女性生涯沒有帶給他一點內心的安寧, 反而極其苦惱。有一次,當他在醫院跟醫生做實習,醫生告訴他患有分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 。此後,沃爾特不再找變性醫生了,他轉向一般的心理學及精神科醫生求幫助,他們都認為沃爾特的確患了分離性身份障礙。孩童時,為逃避長期被祖母扮成女孩和 叔叔性侵帶來的創傷,沃爾特形成了這方麵的心理障礙。然而,那些性別心理專家完全沒有考慮他童年的困境或他的酗酒問題,隻建議他變性。“若非如此,我早就 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並且及早接受心理治療了。”沃爾特憶述道:“我很忿怒,幾年後,我質詢那性別心理專家,他也承認不應該允許我進行變性手術,而是應該 建議我接受心理谘詢。”

當然,沃爾特也承認,當發現自己有性別掙紮時去找變性專科醫生,這是個大錯,如今,他要終身麵對身體部份殘缺的事 實。他說:這就是用手術來治療心理障礙所帶來悲哀,不但如此,我的所作所為給我一對剛踏進青春期“的兒女帶來極大的痛苦,當時十五歲的女兒十分忿怒,我十 二歲的兒子對我說:‘你死了還好一點,至少我可以坦白跟別人說。’一個父親做出這樣的事,實在是對不起自己的孩子,我後來才明白,我把自己看得比他們更重 要,這是最自我中心和自戀的事,當兩個孩子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把自己置於他們之上。”

八年之後,沃爾特以昂貴的代價,付出了三萬元美金,遭受了難以估計的健康和家庭關係上損失,再次接受變性手術,轉回出生時的性別,也就是他真正的性別。另外,經過許多次的交談,他終於恢複和兒女們的關係,沃爾特又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為消除由孩童至今的心理障礙,沃爾特經過密集的康複治療,脫離了酒精毒品的控製,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沃爾特最後恢複了他的男性形象。更值得慶幸的,五十 六歲那年,沃爾特重新墮入愛河,並且結婚。對於沃爾特,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走過了五十年混亂痛苦的時光,那條紫色裙子所帶來的創傷始終治愈了。沃爾特 今年七十四歲,和妻子結婚十八年,過往二十九年的歲月裏,他是個名副其實、表裏一致的男兒漢,享受著餘下的健康人生。

“變性也許得到短暫的快樂,卻可能會釀成長久的痛苦,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縮短壽命、抱憾終身、精神病患及自殺輕生。” 沃爾特常常苦口婆心的奉勸人們:“與其鼓勵年輕人做那些不必要和破壞性的變性手術,不如讓我們去愛護他們,肯定他們的價值,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另外,發生在加拿大的一個故事也驗證了這點:動輒用變性來解決不相關的問題會帶來無比痛苦。日裔女孩蘇珊·高田在溫哥華東區出生和成長,她在幼兒階段已開始 出現性別錯亂。她父母有三個女兒,蘇珊排行最小。她母親常常暗示蘇珊不像日本女孩,不像她的兩個姐姐。在這些思想的熏陶下,童年的她不喜歡女孩子喜歡的東 西,與此同時,她總覺得父親很遺憾因為沒得到想要的兒子。母親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如果你是個男的。。。”、“你就是跟你爸一個模樣。。。”

五歲那年,蘇珊一家從加拿大回日本,父親留下來沒和她們同行。在機場候機樓中,蘇珊遠遠瞥見引頸眺望的父親,他顯得是那麽的孤單!從那時候起,蘇珊決定要滿足父親的心願,做他的兒子。

蘇珊回到加拿大後,情況變得更遭,因為無論是從鄰舍口中或電視上,蘇珊所看到的加拿大家庭中,他們總是彼此說“我愛你”,但蘇珊的家卻不會有這樣的話。她不曉得在日 本文化中,原來父母供養和照顧子女本身就是愛,正因如此,她覺得家人完全不愛自己,因為她不是兒子,八歲時她幾次要用刀自傷。

後來,蘇珊 被人強奸,那時她年僅十歲。自始蘇珊整個人格分裂,她感覺事情即使發生在她身上,受強暴的也不是她自己,那感覺卻好象飄離了她的身體,發生在別人身上一 樣。這成了她解除心靈痛楚的借口,她告訴自己:“我本是個男孩子。”十二歲時蘇珊要自殺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有一次,她竟在臥室拿利刀捅自己。

蘇珊十三歲那年,CKVU電視台開始在午夜後播放以男性為對象的色情節目,觀看這檔色情節目成了她25年的習慣。這時她把頭發留長,夢想有一天她會成為一個男性搖滾樂歌手。那時候,沒有人察覺到她的問題,因為她外表打扮並沒有男性化。

蘇珊曾和多個女性有過感情上的發展,但通常都在她透露她要轉做男性之後感情就結束了;另一方麵,蘇珊和男性約會的時候,因為自己不是同性戀,蘇珊就把那些男 性看作女性,把自己看為男性。這段日子,每一個受拒絕的經曆、每個不被接納的集體活動、每一次的失敗,她都歸究自己是個失敗的女性,表麵別人叫她蘇珊她總 會答應,但內心她卻叫自己史蒂夫。蘇珊決定要做個男性,組織一個正常的家庭,有妻子兒女。蘇珊一直追求和女性建立感情,但都不能持久,因為她不能欺騙她 們,她要坦白告訴她們她不是男兒身;而女同性戀者喜歡她的也不少,但她們知道她會做變性手術後,也就不來往了。

後來,蘇珊把情形告訴她的 兩個姐姐,她去見家庭醫生,醫生說她會允許蘇珊做手術,但她先得見主治性別焦慮症的精神科醫生。後來,在精神科醫生和教會兄弟姐妹的幫助下,蘇珊終於明 白:不管她怎樣拚命去欺哄自己,或怎樣被人欺哄說自己是什麽性別,她永遠也逃避不了現實。於是,蘇珊開始了全新的啟迪之旅,她發現自己根本不需變性,她的 問題其實是她過往誤信謊言,相信還有那些具有殺傷力的標簽和心中暗願,她更發現了存在於文化夾縫中和兩代之間的問題。

現在,蘇珊明白了自己的症結所在,再不再想做一個變性人,她內心已經沒有要做男人的渴望,她為自己是個女性而驕傲,並為生來就是女性而感到高興。


變性之後也有難言之隱

近年來,有關變性人的“出鏡率”似乎很高,新聞報道源源不斷,結婚的,婚變的,參加體育比賽的,擔任節目主持人的,參加環球小姐大賽的,要拍電影的,還有參加各種商業演出的,甚至也有“出台”出賣色相的,不一而足。

在 中國,變性人中間最著名的除了台灣著名藝人利菁外,要數東方衛視招牌節目“金星秀”主持人,傳奇舞蹈家金星。除此之外,有隱藏變性秘密結婚18載並出版自 傳體紀實小說《女人夢》的中國首例變性人張克莎,還有 “環球小姐”曆史上參賽的第一個商業變性人中國“河莉秀”陳莉莉,更有男變女的全國道德模範劉婷。近年,中國大陸著名的性學家李銀河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 了和自己同居17年的伴侶。根據李銀河的說法,她的伴侶“其實不是她,而是他,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他是一位女變男的變性者。”

在亞洲,早有紅遍四方的韓國最美變性藝人河莉秀和藝人李詩妍,還有泰國著名變性女藝人寶兒,日本藝人椿姬彩菜等等。

在美國,有奧運十項全能金牌獲得者、實境秀女星“豐臀金”金·卡達夏繼父演藝圈變性名人凱特琳·詹納。更有第一位參加《全美超級模特兒新秀大賽》的變性人伊 西斯· 金),伊西斯2009年完成變性手術,他也是第一個為美國服裝品牌“American Apparel”代言的變性模特兒。在澳洲,則有變性超級女名模安德烈·佩伊奇。另外,還有巴西裔超級變性名模莉亞(Lea T)等等。

即使社會上有些人的確需要變性重生,但變性後的路途也非一帆風順。在變性人尤其是變性藝人的種種光環之下,更多的是變性人的困局和苦衷。作為變性人,他們在 日常生活中麵對社會壓力,另外變性也引起婚姻家庭問題,身份與性別改變牽涉的法律問題,變性人的生育與領養孩子的問題等等。當媒體和醫學界過度宣傳和炒作 變性之際,變性人的生存境遇和社會壓力卻被忽視了。

2011年,聯合國發布第一份有關同性戀和變性人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針對的暴力和 仇恨遍布全世界。比如,在南非和薩爾瓦多等國,許多變性婦女被強奸,因為人們認為強奸變性婦女後,她們就會乖乖就範,打消變性的念頭。俄國頒布法規,禁止 變性者駕車。近日,中國首位變性藝人,因為不堪周圍人們的歧視,在網上發了一封絕筆書之後音訊全無。


最近,加拿大也發生了一起劃時代意義的人權案例。變性學生伊莎貝拉的父母控告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一教育局,指控教育局未能竭盡全力,防止他們的孩子免遭歧視。

伊莎貝拉就讀於約瑟夫·特尼斯小學校,是3年級學生,生為男性,後來變性為女孩,改去學校的女廁所方便,為此遭到同學家長的霸淩。

伊莎貝拉的這位同學家長在一個月內,數次質疑伊莎貝拉的母親,伊莎貝拉本人和伊莎貝拉的弟弟。那位家長甚至將伊莎貝拉堵在女生洗手間門口,質問她為什麽不上 男廁所。而且,那位家長還在校長辦公室門口質問伊莎貝拉的母親和伊莎貝拉的同性戀哥哥。那位家長不顧一班幼兒園小孩在場觀看,伸出中指,口吐穢言,大吵大 鬧。而學校辦公室的秘書卻置之不理,校長也無所動作。次日,那位家長再次找到伊莎貝拉的同性戀哥哥發難。除此之外,那位家長還校外串聯其它家長反對變性。 那位學生家長平時還逢人便講伊莎貝拉上女生洗手間的事。由於那位家長四下將伊莎貝拉之事“廣而告之”,伊莎貝拉感覺上學到校倍感壓力重重。

廁所風波初起時,伊莎貝拉才8歲,當時隻是在議論她到底應該上男生洗手間還是女生洗手間。現在,事情已經演變成了如何正確對待變性人的問題。

伊莎貝拉的父母一直請求教育局采取行動,製止其它學生家長對伊莎貝拉的霸淩,但教育局一直未有動作。於是伊莎貝拉的父母遂向警察局告發,並正式向人權委員會提出控告,指控伊莎貝拉同學的家長用語言侮辱伊莎貝拉。

事態發展到這個地步,伊莎貝拉父母十分不解,不明白為什麽事情非要鬧到警察局出麵的地步。伊莎貝拉母親說:“她女兒是變性後的女孩。她不忌諱,反而為之感到驕傲。大家都愛她,學校上上下下老師學生都愛她。”

伊莎貝拉父親認為,自己的孩子變性意誌堅定,那位家長的霸淩不可能使伊莎貝拉退縮,而那位家長完全沒意識到在學校大吵大鬧對伊莎貝拉的傷害。

在加拿大,安全第一,在學校,學生的安全是高於一切的。後來,伊莎貝拉所在的教育局被迫決定與非盈利人權團體攜手,在學校普及有關變性的知識,為變性及同性戀發聲。

在加拿大,伊莎貝拉風波未平,特雷西風波又起。現年10歲居住在溫哥華的特蕾西也是一個變性人。特蕾西生為男孩,原名特雷·威爾遜,但一直把自己當女孩對 待。她父母一開始不能接受孩子的選擇,以為孩子是同性戀。通過專業人士的幫助,她父母意識到兒子是變性人,於是也開始麵對現實,接受了兒子變成女兒的現 實。

一開始,特蕾西無論是在家還是在班上或者在跟朋友在一起時,總是把自己打扮成女孩,一舉一動也模仿女孩。但不久她就感覺不滿足,她隨 時隨地都要做一個女孩,在所在的天主教學校裏,按規定她要上女生廁所,穿女生的校服。一開始特蕾西父母向校方提出特雷西著女裝和使用女生廁所的請求時,校 方的回答是“不行”。後來,特蕾西父母以侵犯人權,不讓特雷改名為特蕾西為由,控告溫哥華天主教教育局和特蕾西所在的聖心小學。後來,校方隻好妥協,讓特蕾西使用殘障人的洗手間,但不允許她改名,也不允許她改穿女生校服,理由是沒有有關的政策規定。

其實對特蕾西一家來說,變性不是生理上的問題,而是個人的選擇。教育局和校方告訴特蕾西,不能變性,上帝沒有犯錯,他生為男孩,就必須是男孩。特蕾西隻好為此以淚洗麵。

有偶無獨,跟特雷西一樣,卑斯省的哈莉特也是一個變性女孩。哈莉特今年10歲,她一直把自己當成女孩,夜裏做夢,她都夢見自己是個女孩。哈莉特二年級時,向 媽媽爸爸提出要求,想穿裙子到學校上課。媽媽爸爸滿足了哈莉特的要求。一年前,哈莉特完全完成轉變,正式改名為哈莉特,著女裝,大家都稱她而不是他。

從生理上講,哈莉特仍屬男性,但她要求在出生證明和護照上改為女性。哈莉特的父母向卑斯省的部長和國會議員請願,要求在出生證明上更改哈莉特的性別,後來甚 至向人權法庭狀告卑斯省政府,稱哈莉特一出生就不該被定為男性。哈莉特父母聘請的律師指出,在身份證件上注明性別的做法已經過時。然而,卑斯省政府仍然拒 絕在證件上更改哈莉特的性別。

作為變性人,哈莉特屢屢遭遇不快。哈莉特不得不示身份證件時,或者過海關時,對方眼光往往不友好,往往提出 質疑:“這證件上是誰?”遭遇類似尷尬處境,哈莉特頗感憤懣。平時,有人稱哈莉特為雙性人,甚至用更難聽的話語侮辱她。前年哈莉特生日派對來了10個同 學,去年她變性後,來生日派對的同學隻剩了1個。雖然遭遇坎坷,哈莉特癡心不改,她不想做一個男扮女裝異裝癖,她想做一個真正的她。

我身邊同事有個侄女跟哈莉特一樣,熱衷於變性。她就讀多倫多一所愛爾蘭女子學校,平時她拒絕穿愛爾蘭褲裙,對異性不感興趣,一心要變性。她母親是空姐,父親在美國工作。後來,她隻好隨父母移居洛杉磯,因為當地變性人較多,環境比較寬鬆。


變性人狀況正得到改善

這些年來,隨著社會對變性的逐漸了解和認識,隨著變性的增多,世界上已經出現了跨性別運動,要求把所有被視為不合法的性與性別的表現形式除罪化,並推動教育 爭取社會接受性別認同上的差異;要求擁有沒有標示“女”或“男”的廁所,認為這是跨性別者的基本權利;要求將所有基本身份識別文件——從駕照到護照——中 的性別一欄刪除。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決定或改變其性別,每個人也都有權利以自己選擇的方式來表現其性別。

這些年來,變性人的狀況慢慢有了一些改觀。首先,在上廁所這個最實際的問題上,社會對變性人做出了一些改善,例如為了解決變性人的如廁問題,同時也為了避免變性人單獨上變性人專用的廁所因而被人視為另類的問題,各地設立了不分性別的中性通用廁所。

在這方麵,舊金山走在了前麵。2013年,加州法律規定,學校應允許學生使用通用廁所。舊金山市有的小學取消了原本的男女廁所,移除廁所隔間和性別指示標 誌,將它們改為通用廁所,供學生使用,因為學校有八名學生不屬於傳統的性別分類,他們中有的是假小子、有的是變性人。今後幾年,學校會逐步改造高年級學生 使用的廁所,其中包括多隔間的室外廁所。據統計,該地區孩子中有1%(約300名)自我認同為異裝癖。通用廁所也是包容、保護他們的一種方式。

近年來,我所在的多倫多教育局也決定讓變性學生使用通用廁所,還專門在教育局網站上播放通用廁所的宣傳片。多倫多教育局通用廁所的標示為三個孩子,一個穿裙子,一個穿褲子,中間一個一隻腿穿裙子一隻腿穿褲子。

就連白宮也與時俱進,在艾森豪威爾行政大樓啟用中性廁所,讓不同性別及性向者有更彈性的選擇。白宮允許政府雇員和訪客根據"自己所認定的性別身份"自由地選擇洗手間。

在稱呼方麵,目前已有跨性別者稱謂“Mx”出爐,以別於Mr 或Ms。

在著裝方麵,就連十分傳統老套的學府也有了鬆動跡象,例如英國劍橋允許男生穿裙裝出席晚宴。紐約已在服務行業出台淡化性別的一係列舉措,例如規定餐館老板不能 隻要求男性食客打領帶,體育館不能規定顧客使用那一個衣帽間,在一般情況下,雇主不能硬性要求變性雇員使用變性前的姓名。

在立法方麵,英國已經通過“性別識別法案”,變性不需手術。西班牙政府則允許性倒錯者在不必接受變性手術的情況下,獲得法律認可的變性身份。

在體育方麵,最近國際奧委會正式宣布,允許未經手術變性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和其它國際賽事,女變男的變性運動員可以直接參加運動比賽,但男變女的變性運動員必須服用荷爾蒙,確保體內男性荷爾蒙降低到一定水平。不管怎麽說,這也算是一個進步。

最近,我們學校也專門開辟出一個房間,為變性人,同性戀和雙性戀學生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稱為“陽光天地”。

據我所知,最近還有一位孩子在12歲生日派對上收到父母獨特而珍貴的禮物,荷爾蒙療法,結果孩子喜極而泣,因為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給服用荷爾蒙,越早越好,變性越徹底。


結束語

總而言之,變性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不是逃避一切問題的辦法,不能一“變”百了,人們變性前需深思熟慮。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有些特殊人群的確 有變性的需要,不管我們習不習慣,變性漸漸已成為客觀的存在,變性是一些特殊人群應有的權利,社會既不應該大肆炒作誤導,也不應該壓製打擊,而是應該提倡包容與關愛,關注變性人的生存狀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另外transgender 最好翻成'跨性別'。這些人性器官都正常,翻成變性人完全不是事實。混淆視聽。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研究表明,80%性迷惑患者成年後會自愈。那個給12歲小孩做手術的父母是傻b.
ingodwetrust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到底是生理,基因,還是心理,外因導致性別錯亂? 再加上同性戀,雙性戀,反正是一踏胡塗. 現在科學上也無法解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