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電話裏麵有乾坤

(2015-10-09 15:27:39) 下一個

 

“哪裏?”

“你哪裏?”

“火葬場!”

 

以上是我在國內聽到的電話交談,一次極不成功的語言交際。最近回國,發現國內打電話跟國外還是有很大差距。

 

首先,國外政府機構企事業的電話都具備留言功能,家庭電話也多有留言功能。我買電話機時,用戶手冊上都給出了用戶電話留言樣本:“謝謝您致電xxxxxx,很抱歉我們不能接聽您的電話,請留下姓名,電話及簡短留言,我們會盡快回複。”打電話時,對方難免占線或下班或不在,留個言對方就會打回來。國外有些機構的電話沒有留言功能,但設有回複功能,打電話過去按數字鍵留下電話號碼,對方會打回來。這次我們購回國機票就是先留言,航空公司再打回來。遺憾的是,國內的機構的電話好多仍不能留言,給人帶來諸多不便,甚至誤事。

 

其次,遇到電話占線,有些熱門機構或部門的電話會告訴你,你前麵有幾個人,等待的時間估計是多長,這樣打電話的人可以決定繼續等還是稍後再打。這次回國前,我打電話暫停網絡服務,對方電話告訴我是通話高峰,我前麵還有很多人,我立刻掛斷,等會兒再撥打。

 

另外,在國外,對外電話一般都事先錄製好了該單位機構的服務信息,如營業時間,地址,假節日營業情況等等,移民局的電話還有最新移民政策的變化,審批的時間,甚至可查到移民的審批結果等等,顧客即使在營業時間以外打電話,也可以通過事先製作的電話錄音了解所需的信息。

 

再有,一般大的公司機構電話都有轉接功能,在電話上按下不同的數字鍵就可以自動轉到相應的部門或分機,不需接線員人工轉接,即省時又省力。例如:我打電話到車行總機,聽到留言後按1就自動轉接到維修部門,按2就自動轉接到零部件部門。

 

還有,接電話的人常常是先報家門,比如:“您好!這裏是xxxx稅務局,我是xxxx。”打電話的人一聽就知道自己打錯電話沒有,對方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這樣就避免了本文開頭那種極為失敗的電話交談。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國內的外資或合資飯店的服務生接電話就會自報家門,而且這麽多年,從外國的影視作品上也常常出現服務生自報家門的場景。看來,改變通話的習慣也不容易。

 

國外的電話服務便民,省人工,當然也不無詬病。首先,因為國外人工貴,因此接電話的服務生少,尤其是熱門機構和單位如移民局,稅務局,電話公司,航空公司及政府機構等,有時要等幾十分鍾才打進去電話。正因為本地人工貴,好多企業就將電話業務外包給印度等英語國家,有些企業還要求外國的電話服務生講英語盡量不帶口音,以免被顧客識破,不過,印度人講英語口音比中國人重,一聽就知道,更有趣的是,有次我們打電話給多倫多一家電話公司,接電話的服務生還問我們當時加拿大是幾點鍾。

 

電話雖小,事關重要,希望祖國在硬件跟國際接軌的同時,不要懈怠了服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不開竅 回複 悄悄話 素質決定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