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月品茶夜談

生於美麗的杭州。小時愛在西湖邊上賞月納涼,品茶夜談。好詩詞,小說,和數學。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從此改變了我。風花雪月隨歲月遠去,政治,曆史成為了我的新寵。
個人資料
正文

滿紙荒唐,也隻有過來人才看得懂了!

(2018-12-16 20:17:47) 下一個

嘻笑怒罵皆成文章,不是那個時代的過來人真不知道他說的啥。[Grin]
  
        看了馮小剛的《芳華》想起了自己的芳華。生於災荒,長於動亂的我們,童年少年雖奇葩,那也是芳華,歌裏唱的,芳華是青春吐出來的。人隻有一個芳華,和孩子一樣,多糟也是自己的寶。   
     長到一米高就跟著外婆去電影院看了一次劉少奇訪問東南亞,從此我就認識劉主席了,報紙上、櫥窗裏都能認出劉主席來。沒過多久,外婆跟我說:“出去千萬別說劉主席了,隔壁老太太掛劉主席像被人差點打死了”。
     不說劉主席說林副主席。從幼兒園開始,每天要先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再祝他的老哥們兒林副主席身體健康。突然有一天不準祝了,林老哥往蘇修那邊跑了。後來知道的事就更可怕了,林老哥這一輩子心中隻有一件事:殺毛主席。天啦,我從小就為毛主席捏把汗,他老人家身邊壞人多好人少,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還是抓不完,這是咋整的嘛?
     我們那時最坑爹的歌是東風吹,戰鼓擂。。。。其中一句是“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好多同學都唱成“人民怕美帝了”,爹媽被約談,寫檢查,典型坑爹。我倒沒唱錯,或者唱錯了沒人聽見,但被嚇壞了,從此烙下病根兒,至今我也搞不清人民和美帝誰怕誰!如果再唱這個歌,我建議打上“少兒不宜”的字樣。當然,老頭也別瞎唱,容易被繞進去。
     最煩人的課就是政治課,但也有開心的時候。有一學期,開學就講毛主席如何表揚遲群和小謝,學期末遲群和小謝都被逮了,那學期的政治課不考了。都這麽著不就好了嗎?否則十次路線鬥爭得背出人命來。後來沒得可鬥的了,連孔老二,梁山好漢都被揪出來了,如果領袖再有點時間,估計《聊齋》裏麵的鬼,《紅樓夢》裏的婦女一個都跑不了,劉姥姥肯定會成為大觀園革命委員會主任,板兒成幹部子弟。學校讓批孔老二, 這老二咱不熟啊,他寫的東西我們看不懂,我們學的嚇死他,翻越夾金山,飛奪瀘定橋,小英雄雨來,雪山雄鷹,老隊長王國福……我們和老孔學問不對稱啊。
    和所有孩子一樣,我們那個時候有我們的電影大串聯:我叫《阿福》,住在《鮮花盛開的村莊》,爸爸是《軋鋼工人》,媽媽是《南江村的婦女》,上述電影沒有一部是國產的,全是越南朝鮮進口大片。咱中國隻出八個樣板戲,其餘的文化生活靠周邊窮兄弟接濟。
     樣板戲有個特點,所有人物沒配偶,柯湘有過老公,來的路上被殺了,她整天和雷剛、溫奇久他們打家劫舍,就是單身不結婚。李玉和家最神,奶奶不是親奶奶,爹也不是親爹,但表叔數不清。最神秘的是他家的密電碼,沒送出去時柏山遊擊隊躲得遠遠的,連老李被捕都不來救。一旦送出去,柏山遊擊隊殺回來辦了鳩山。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密電碼是啥?肯定是一革命神器,可不能落在敵人手上,如果是現在,最好存在雲裏。
     我們那時搞英雄主義教育,整天宣傳那種被敵人打得全身是血,指頭上還釘著竹簽寧死不屈的英雄。這事讓我很自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是歌裏唱的,我要是落入敵人之手,估計撐不了多久,因為我一是怕餓,二是怕死。萬一我扛不住把上級的名字、下級的名字像竹筒倒豆子,一粒不剩地倒給敵人咋辦?雙槍老太婆還不把我打成蜂窩煤!一想到這我是又怕又痛苦!
    我們那時的文藝作品很少有愛情,我看到的第一段愛情描寫是《敵後武工隊》裏的汪霞愛上了魏強,說是除了打鬼子就想他,一想他臉就紅。就這麽點描寫,我都記了40多年了,擱現在還不如一條短信口味重呢。春苗、紅雨、趙四海,不是光棍就是剩女,反正革命需要他們,他們也不著急,待到山花爛漫時,想嫁哪個嫁哪個。
    我們那個芳華還有一問題就是力不從心,每個單位都有階級敵人和叛徒,那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抓不完。搞得祖國年年遭災,沒東西吃,就這樣祖國還得北伐蘇修,東征美帝,背上弄個亞非拉背著。結果是吃飯要糧票、吃肉要肉票,穿衣要布票,除了喘氣不要票其他都得弄票,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真理不靈了,那時的鬼有錢有票他還不一定推,因為他們不為城市老爺服務,真夠鬼的。苦啊!隻盼著世界革命早日成功,可那幫革命陣營的孫子忒孫子了,越南動武了,阿爾巴尼亞把咱領袖的銅像回爐了,蘇修叛徒集團揚言要駕著坦克衝過黃河。不過,我們畢竟朋友遍天下,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蚍蜉撼樹,由他去吧。咱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各單位都在挖洞,昆明地薄,挖一米就出水,最後各單位都是縱橫交錯的水溝,再挖下去就成沙家浜了。
     唐山大地震時,唐山計量局局長被埋了,解放軍把他挖出來,他躺在擔架上一直在喊打倒蘇修,他以為是蘇修放原子彈把他埋了。現在聽著好笑,我們小時候天天等著和蘇聯打戰。其實人多好辦事說的就是我們這一代,準備死幾千萬呢。
      咱的芳華雖苦,但咱生於災荒沒餓死,說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們這代人所經曆的曆史跨度等同於其他代人一百年的跨度。咱吃過憶苦飯,享受過法國大餐;用過工農兵牌香皂,使過法國洗頭水。睡過大通鋪,住過古堡,為瘦著過急,為胖操過心,這叫過來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看得出來,作者從小就是個明白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共產國家的曆史,幾乎都是非常魔幻的。就像作家鍾祖康說的那樣:中國比小說更離奇!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undefined' 的評論 :
我比習近平小幾歲,那時候除了技術書,

全都沒收了。中學時會到學校封死的圖書館偷書了,才有書看,很少。

很多人去偷。
藍色的小溪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又回到了那個年代。人不人鬼不鬼。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看來你我的年齡差別不會超過兩歲!  您所有這些曆史事件,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我家當時地位低, 一年級招生的老師根本沒把我放眼裏, 我眼看著招生老師登記和我同歲的孩子,甚至比我小一歲的孩子, 最後還有人提醒招生老師,我還大一歲, 但人家招生老師愣是沒理我. 這應當是我記憶中第一次被人無視,這位老師的名字,長象, 甚至身體姿態都深深引入我腦海.
   
但因為我錯過一年, 77年底高中畢業趕上了恢複高考.....!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呀:)
——
反正革命需要他們,他們也不著急,待到山花爛漫時,想嫁哪個嫁哪個。
洞庭人家 回複 悄悄話 看來你肯定沒錯過上山下鄉那波激情燃燒的歲月。
請問;你是否相信習老大當年真當過大隊書記。是否相信他下鄉時讀過那麽多世界名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