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月
二戰結束後,世界經濟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全世界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然而,這樣的增長模式超過了地球環境的承受能力。
第一,自然資源的消耗急劇增加,大部分自然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界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才形成的這些資源,卻被人類在一百多年內幾乎用完。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不可再生能源將在本世紀中葉用完,大多數金屬和其他礦物也將在本世紀內用完。當然新技術和未被發現的資源能夠讓人類揮霍更長一段時間,但自然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即使新技術也必須依賴自然資源,像用於製造太陽能的銦,就可能在二十年內被用完。無論如何的樂觀估計,也許一百年,也許兩百年,工業社會將麵臨無米之炊的困境。
第二個問題是汙染。許多國家采取了更嚴格的環境監管,但是高昂的成本卻迫使許多公司將製造業務外包,結果汙染也轉移至其他新興國家。這些商人們和某些國家不計能耗罔顧汙染,不惜代價地降低成本搶占市場,結果是全球總汙染量比外包前更糟。環境汙染使氣候反常,土地沙化,生態惡化,大量生物絕跡,並威脅人類健康。在全球化的今天,隻要一個主要大國家不承擔環保責任,汙染問題幾乎無解!
第三個問題是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最多能夠容納一百億人,而現在全世界人口已經有七十億了。如果增長速度不變,預計2050年,地球將不勝負荷。更多的人口不但需要更多的資源,產生更大的汙染;而且還不斷擠壓其他物種的生活空間,平均每天,超過100個物種由於人類活動而滅絕。
越來越少的自然資源,愈演愈烈的環境汙染,越來越多的人口,遲早全球的生態係統終將崩潰,我們的母親大地也將不宜人類居住。超過環境承受能力的工業化發展的後果不堪設想,堪比世界末日。什麽彗星撞擊,蒼田桑海,都是幾萬年幾億年才可能發生的幻想小說中的大災難,而生態危機卻是幾百年內可能的現實災難,迫在眉睫。
控製經濟發展在環境可承受的範圍內是人類不得不麵對的一個全球性問題,目前看來唯一的途徑是從理念上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要清楚:少消費,少浪費是保護地球環境的最好方法。請給我們的下一代留下一個適合生物居住的環境,留下一些自然資源。對於所有國家來說,其政府應給明白:政府不能又作裁判又當運動員,他們的責任不是發展經濟,而是建立一個公平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這包括保護環境、公平競爭、穩定貨幣.....。
當然,消費者少花錢的結果就是經濟危機,甚至是類似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大蕭條。然而,短期的經濟陣痛與不可逆的生態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世界性經濟崩潰相比,這是我們人類必須接受的代價。
然而這是一個囚犯的難題:
1)如果所有國家、企業,至少是主要大國,和多數的民眾同心協力去解決問題,大家經濟都受損,但危機可能被推遲,甚至解決。
2)如果某些有影響力的國家和企業不肯參與解決問題,這些不參與的國家、企業的經濟就不會在危機前受損,就可能在危機到來時有更大的自保實力。 相反企圖解決這些問題的國家企業,不但危機前承受經濟困難,危機來時的自保能力也因此削弱。
3)大部分國家、企業、個人不願參與解決問題,人類盡情享受危機到來之前的的狂歡,但危機將加速到來。
搏弈的結果會是什麽呢?看看中美兩個經濟大國在全球氣候會議上的表演,產生第一種結果的可能性很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