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的強烈威脅下,美國高等教育的旗艦哈佛大學選擇與川普政府硬剛。與哥大的妥協不同,哈佛拒絕接受川普的要求,即使川普對哈佛聯邦經費的威脅額度大很多:
哈佛校長Alan Garber 的部分聲明如下:“No government — regardless of which party is in power — should dictate what private universities can teach, whom they can admit and hire, and which areas of study and inquiry they can pursue,”(“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政府都不應幹預私立大學可以教授什麽、可以錄取和雇用誰,以及可以從事哪些研究和學術探索領域”)。
老大還是老大,Stanley Korsmeyer從哈佛回華大聊天時說過:“Harvard is Harvard, with so many smart people around; WashU is WashU, which was made by bunch of farmers’ boys”(“哈佛就是哈佛,周圍都是聰明人;華盛頓大學就是華盛頓大學,是一群農家孩子造就的學校”)。
Korsmeyer在NIH發現Bcl-2, 在WashU克隆BAX, BID和BAD這些凋亡領域的標誌性players。20多年前哈佛花幾千萬將他從華大挖去,我們沒錢參與競爭,該消息當時令聖路易斯的大眾媒體都震驚。
我覺得哈佛這次承受不起,幾乎可以肯定地說,Alan Garber將會是哈佛曆史上最糟糕的校長之一,董事會應該把他趕下台。
受政治正確影響,最近幾任哈佛校長都不佳,哈佛的抄書校長令全世界都印象深刻。哈佛維護的是以膚色而不是個人品質為基礎的落後理念,本身就充滿歧視,早就應該改革了。
哥大選擇全麵對川普屈服後也沒有換回聯邦資金,可能還需要時間,但是這已經部分促成了美國大學的旗艦哈佛與川普白宮硬剛,哈佛教授已經起訴了川普政府。
哈佛與川普政府的對抗得到了斯坦福校長和教務長的正式支持。耶魯校方沒有表態,但是耶魯教授協會發表聲明支持哈佛,那個不能代表校方。
耶魯校長已經說過,對重大社會議題,耶魯將會采取中立的立場。我對出身於弗吉尼亞的耶魯新校長還是有信心的,她在當石溪校長時就對校園反猶極端人士下過重手。斯坦福校長應該是頭腦發熱,沒有征循老爸和耶魯前校長的意見。
川普這次是動了哈佛的大蛋糕,美國總統最近對哈佛發出的威脅比凍結他們的22億美元的資金更嚴重。他說如果作為一邊倒的支持左傾的機構,哈佛將會失去中性機構的地位,美國政府將會對哈佛的532億美元的捐贈基金征稅。那將會是哈佛的惡夢,累計20%的征稅會使106多億美元的哈佛資金入國庫。
根據ChatGPT的計算,如果哈佛失去免稅資格,哈佛每年需向美國政府交七億美元的稅。這些將會部分抵消哈佛捐贈基金在市場上的增長,加上校方需要取錢運轉學校,哈佛很可能是借債度日。屆時哈佛的捐贈基金將比耶魯還少,但是哈佛要大很多。
川普拿科學家的研究基金作為政治籌碼威脅美國名牌大學,這是不對的。但是川普在政治上會得到民眾的支持,隻是象牙塔裏的哈佛領導們讀不懂美國的民意。
哈佛是否在為正義而戰?不見得。哈佛有雇90%左傾教授的自由,哈佛教授高達96%向民主黨候選人捐款。人文教授稍微右傾一點就拿不到哈佛的Tenure,這與他們宣揚的多樣化正好相反。既然這樣,美國peasants選出的總統也可以不給哈佛錢。美國的農民後代在申請哈佛時備受歧視,密蘇裏鄉裏的清教徒後代最難讀哈佛,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些清教徒的祖輩們創立了哈佛,他們現在憑什麽再將錢去供哈佛?
美國最高法院己經判哈佛在平權法案上違反美國憲法,還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這導致美國白人和亞裔遭受赤裸裸地歧視超過半個世紀。這些歧視政策的鮮明例子就是哈佛讓一個成章抄襲的不合格的人士擔任校長多年,這種學校不改革怎麽能行?
斯坦福支持哈佛也不奇怪,那哈佛差勁校長同時擁有哈佛與斯坦福的學位。大家可以細讀川普政府的要求,其實川普還會幫助哈佛,因為他要求哈佛在雇教授時需要對候選人是否擁有剽竊記錄進行背景審核。哈佛那位從來沒有寫過書的政治科學博士,存在大量抄襲,她根本不可能當哈佛教授。
為了與川普幹仗,哈佛領導層采取了一個將美國大學旗艦沉船的做法-舉債度日。這對於一個非贏利機構是個瘋狂的決定,哈佛怎麽還這個錢?讓主義真的校友捐贈?門都沒有。與川普對著幹,哈佛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他的任期才剛剛開始。
哈佛麵臨被掏空的危險。哈佛剛借了四億三千四百萬免稅的錢,現在又借七億五千萬的需要交稅的債務,僅這兩次債券就近12億美元。哈佛的做法與其他名牌大學正好相反,沒有哈佛這般財大氣粗的美國名牌大學迅速采取校務緊縮的政策,暫停漲工資以及停止大的基建項目,不惜在校園內留個基建的大坑。
哈佛擁有MD學位的校長恐怕在年輕時能夠辯別解剖位置臨近的動靜脈與神經,但是他不會玩政治。哈佛校長是否發瘋,還是帶領美國大學與川普幹到勝利,讓我們試目以待。
可見新聞報道:
“JUST AFTER PLACING $434 million of tax-exempt bonds to pay for capital projects, Harvard is returning to the market to borrow $750 million of taxable debt, fueling speculation about its uses for the funds. That speculation is understandable, in light of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intent to slash federal funding for the indirect costs of research (which might cost Harvard $100 million annually); its March 31 announcement of a “review” of $256 million of current research contracts and $8.7 billion of long-term funding commitments to Harvard and affiliated hospitals (part of its nationwide campaign against universities’”。
(“就在發行了4.34億美元的免稅債券用於資本項目之後,哈佛大學又回到市場,計劃借入7.5億美元的需交稅的債務,引發了外界對這筆資金用途的猜測。考慮到特朗普政府打算大幅削減用於研究間接成本的聯邦撥款(這可能每年讓哈佛損失1億美元);以及其在3月31日宣布將“審查”目前與哈佛及其附屬醫院簽訂的2.56億美元研究合同和87億美元長期資助承諾(這是其在全國範圍內針對大學的行動的一部分),這種猜測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是來自川普的威脅,我開始覺得不通過國會總統做不到,現在看來IRS就可以做:“Perhaps Harvard should lose its Tax Exempt Status and be Taxed as a Political Entity if it keeps pushing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terrorist inspired/supporting "Sickness?" Remember, Tax Exempt Status is totally contingent on acting in the PUBLIC INTEREST!”
(“也許哈佛大學應該失去其免稅地位,並作為一個政治實體被征稅,如果它繼續推動政治、意識形態和恐怖主義啟發/支持的‘病態’?請記住,免稅地位完全取決於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川普的這些說法看似瘋狂卻是有道理的,也是耶魯規定自己在社會爭議上盡可能采取中立的原因,希望這次耶魯校長腦袋清楚,不要被哈佛拖下水。
哈佛曾經取消過早期錄取的決定,隻有普林斯頓傻乎乎跟了,耶魯校長萊文當時沒有理哈佛,最後哈佛隻好認輸地恢複了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哈佛的這些做法讓我想到越戰時代的耶魯,當時耶魯校長Kingman Brewster Jr.因公開反對戰爭、支持學生抗議以及推動校園多元化改革,與尼克鬆政府和部分保守校友關係緊張,耶魯校長的言論甚至引發美國副總統呼籲耶魯校友要求校長辭職。這導致耶魯在財政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耶魯在1970年代累計了超過1600萬美元的運營虧損。
當時的美國總統還是要顏麵的,沒有證據顯示聯邦政府直接削減了對耶魯的資助,但耶魯校長的立場確實引發了部分校友的不滿,影響了學校的籌款工作。在1970年代初,耶魯啟動了3.7億美元的籌款活動,以5億美元為目標的捐贈基金避免“學校質量的實際下降”。然而,由於經濟形勢不佳和校友對耶魯校長政策的不滿,籌款進展緩慢。直到1975年初還是遠低於預期,籌款總額僅達到9700萬美元。一些校友明確表示,在Kingman Brewster卸任之前,他們不會再向耶魯捐款。
事態現在很嚴重了,IRS已經在著手取消哈佛的免稅地位。“Gary Shapley, whom Trump this week picked as acting IRS commissioner, has the authority to rescind the tax exemption under federal law. Doing so typically comes after the agency has made a determination that an organization has violate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ax exemptions for not-for-profit entities”.
(“加裏·沙普利(Gary Shapley)是特朗普本周任命的代理國稅局(IRS)局長,根據聯邦法律,他有權撤銷某組織的免稅資格。通常,隻有在國稅局認定某組織違反了適用於非營利實體免稅資格的相關規定後,才會采取此類行動”)
希望這僅是針對哈佛的個案,因為美國私立大學這麽富有的原因有兩點:富人捐贈後可以減稅,大學獲贈款項不僅初次而且增值都免稅。如果美國政府取消所有私立大學的免稅地位,美國人的捐贈熱情也會驟減,因為大家覺得:“我憑什麽捐的錢最後流到了浪費成性的聯邦政府?”
以下是川普白宮對哈佛的要求信函的ChatGPT翻譯,有些建議可以說是非常好,特別是關於招生和教授聘用時以品質為基礎的改革:
艾倫·M·加伯 博士
校長
哈佛大學
校長辦公室
馬薩諸塞大廳
劍橋市,馬薩諸塞州 02138
佩妮·普利茲克
哈佛公司首席成員
哈佛公司
馬薩諸塞大廳
劍橋市,馬薩諸塞州 02138
尊敬的加伯博士:
美國政府之所以對哈佛大學的運營進行投資,是因為其在學術發現與卓越教育方麵對國家的價值。但投資並非一種權利,它取決於哈佛是否恪守聯邦民權法律,並且是否營造出有利於激發智識創造力和學術嚴謹性的環境——這些都是與意識形態操控相悖的。
近年來,哈佛在智識追求和民權方麵均未達到聯邦投資所要求的標準。但我們對您承諾修複這些問題表示讚賞,並歡迎與貴校合作,重塑哈佛的卓越使命。因此,我們提出以下條款,作為與聯邦政府維持財政關係的原則性協議基礎。
如哈佛接受,此文件將構成一項原則性協議,雙方將本著誠信精神將其轉化為更詳盡且具法律約束力的和解協議。如您所見,本信內容將整合並取代聯邦政府2025年4月3日先前信件中的條款。
治理與領導改革:到2025年8月,哈佛必須推進具有實質意義的治理改革和重組,以實現本信中要求的重大變革,包括:建立清晰的權責體係;賦予終身教授和高級領導更大權力,並確保這些人堅定致力於大學學術使命和改革目標;削弱學生和非終身教職員工的權力;削弱更傾向於激進主義而非學術的教職員工與行政人員的權力;並治理臃腫、冗餘或分散等妨礙改革實施的結構性問題。
基於能力的聘用改革:到2025年8月,哈佛必須采用並實施基於能力的聘用政策,取消一切基於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原國籍的優待政策,適用於教職員工及領導的聘用、晉升、薪酬和相關製度。此項改革需通過結構與人事變動確保其可持續性與成效。所有現任與擬聘教職人員應接受剽竊審查,並嚴格執行哈佛的學術不端政策。所有聘用及相關數據必須向聯邦政府披露,並在改革期間(至少至2028年底)接受聯邦全麵審計。
基於能力的招生改革:到2025年8月,哈佛必須在本科學院、各研究生院、職業學院及其他項目中逐一實施基於能力的招生政策,終止一切基於種族、膚色、原國籍或其代理變量的偏好。此類改革應通過結構和人事調整加以鞏固。所有招生數據須與聯邦政府共享並接受全麵審計,同時向公眾公開非個體化的統計信息,包括錄取與被拒學生按種族、膚色、原國籍、GPA和標準化考試成績分類的數據,直到改革完成(至少至2028年底)。各項目或學院的招生主任須在每一輪招生後簽署公開聲明,證明已遵守該政策。
國際學生招生改革:到2025年8月,哈佛必須改革其國際學生的招募、篩選與錄取機製,以防錄取敵視美國憲法與《獨立宣言》所載價值和製度的學生,包括支持恐怖主義或反猶主義者。哈佛須立即向國土安全部和國務院等聯邦機關報告任何違反行為規範的外國學生,包括持簽證與綠卡者。改革應具有結構與人事保障、覆蓋全校範圍,並在改革期間接受聯邦審計、對公眾公布非個體化信息,並由各招生主任認證。
觀點多元化審計(招生與聘用):到2025年8月,哈佛須委任一名經聯邦政府認可、具備公正性與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對全校學生、教職員工與管理層的觀點多樣性進行審計。此審計須自2025年夏季起按係、學科或教學單位逐一進行。第三方報告須於2025年底前提交至校方領導與聯邦政府。
哈佛必須廢除所有在招生與聘用過程中構成意識形態立場測試的標準、偏好與做法。不具觀點多元性的單位,須通過引入足夠數量的新教職工或學生進行改革。若原有人員無法實現觀點多元性,應將相關招聘或招生權移交至相近、具備能力的學科單位。該審計工作與改革應每年持續進行,直至至少2028年底。
對存在嚴重反猶或偏見記錄的項目改革:到2025年8月,哈佛須委任第三方審計下列可能煽動反猶騷擾或展現意識形態綁架的項目或係所:
• 神學院
• 教育研究生院
• 公共衛生學院
• 醫學院
• 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
• FXB 健康與人權中心
• 中東研究中心
• 肯尼迪學院卡爾人權中心
• 近東語言與文化係
• 法學院國際人權診所等
該報告應列出2023年10月7日後歧視猶太或以色列學生,或鼓動違反哈佛規章的教職人員,校方與聯邦政府將在學術自由與《第一修正案》範圍內共同決定處分。審計結果需於2025年底前提交,並采取必要改革,且該改革須每年持續至至少2028年。
取消多元、公平、包容(DEI)項目:哈佛必須立即關閉所有多元、公平、包容(DEI)相關辦公室、項目、職位及政策(無論名稱),包括以DEI為名的紀律或言論規範。此類關閉必須獲得聯邦政府的滿意評估,並通過結構與人員調整予以鞏固。至2025年8月,哈佛須向政府提交經認證的報告,確認已完成該項改革。
學生紀律與問責改革:哈佛須立即改革學生紀律政策,使其能夠迅速、公正、一致地執行既有紀律製度,並消除因身份或意識形態而產生的雙重標準。對妨礙學術、課堂教學或校園秩序的行為,必須製定並執行足夠的紀律政策,包括但不限於:
• 立即幹預並製止擾亂或封鎖言論行為,必要時由哈佛警察執法;
• 恢複並嚴格執行校園時間、地點與方式規定;
• 設立統一紀律處理機構,直屬校長或高級官員;
• 取消或改革拖延、阻礙紀律執行的機構與流程,包括行政委員會與文理學院教務委員會;
• 新設學生組織政策,禁止認定、資助或容納支持犯罪、非法暴力、騷擾、或偽裝被禁團體的學生組織;
• 對違反者采取紀律措施,並取消其未來在其他學生組織任職資格;
• 所有學生組織資助決策應由校方高層委任的教師機構負責;
• 特別地,哈佛必須終止對以下在2023年10月7日後有反猶活動的團體的支持與認證,包括:哈佛巴勒斯坦團結委員會、哈佛研究生巴勒斯坦團體、法律學生支持巴勒斯坦、正義學生巴勒斯坦、國家律師協會等,並對其骨幹成員實施紀律製裁與資格取消;
• 實施全麵“禁蒙麵”規定,違者將至少被停學;
• 對2023-2025年間的相關違規事件展開調查並嚴肅處理,包括:2023年10月哈佛商學院抗議事件、2023年11月大學大廳靜坐事件、2024年春季校園紮營事件等;
• 特別是,對2023年10月18日襲擊以色列學生的涉事者應予以永久開除,對非法占據校園建築者依據情況予以停學處分;
• 哈佛校長與警察局長須公開聲明:校警將執行大學規章與法律,並承諾與執法部門真誠合作。
舉報機製與舉報人保護:哈佛須立即建立製度,允許任何哈佛成員向校方及聯邦政府舉報未按本信要求實施改革的行為,並確保舉報者不受任何報複。
透明機製與監管配合:哈佛須進行機構改革,以確保完全透明與配合聯邦監管。自2025年6月30日起,每季度提交一份經認證準確的報告,記錄本信各項改革進展,直至至少2028年底。哈佛還須按聯邦要求披露所有外國資金來源與用途;配合聯邦政府就外國資金的法務審計,包括校方、代理人及第三方在校園內的資金使用;向國土安全部提交所要求的移民與相關數據;並配合所有SEVIS係統的規定。
我們期待您立即配合,落實這些關鍵改革,使哈佛回歸其創新研究與卓越學術的初心。
此致,
喬希·格倫鮑姆
聯邦采購服務署專員
美國總務管理局
肖恩·R·凱文
代理總法律顧問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
托馬斯·E·惠勒
代理總法律顧問
美國教育部
這就是為什麽哈佛排第一的原因,耶魯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