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哥大與美國聯邦政府達成曆史性的協議,哥大幾乎是認罪了。在美國認罪通常都會帶來金錢方麵的賠償,哥大同意向美國聯邦政府賠償高達2億美元的費用,通過三年付清。
哥大也會對受到反猶影響的猶太教職員工賠償高達2千萬美元的金額,這個費用過高。因為很難證明,也非常容易誤用。猶太教授被年輕幼稚的學生示威阻止去辦公室就獲賠10萬美元,這不公平吧?當然這會肥了紐約的那些黑心的律師,倒黴的是哥大自己,沒有人同情校方。
哥大服軟還表現在,他們會就招生數據每年向美國政府的特定委員會通匯,所以那些以特定文書展現族群背景的申請材料也應該是違法了。哥大在協議中也承諾以後不會這樣做,我們看他們的後續行動。
可見媒體的報道:“哥倫比亞大學應根據《聯邦法規》第34編第100.6節及類似規定,向協議監察員和美國政府提供招生數據,包括被錄取和被拒錄取學生的種族、膚色、平均績點以及標準化考試成績等分類信息,並以便於進行適當統計分析的形式呈現。該數據應在協議期間每年的10月1日前提交。此外,招生數據還將由協議監察員進行全麵審計。在協議有效期內,學校還應每年向公眾公布非個體化的統計信息,包括入學學生的組成情況,按種族、膚色、民族出身、平均績點和標準化考試成績進行分類”。
哥大是在審事度勢後的決定,因為今天三月就被聯邦凍結了4億美元,以後三年再與川普交惡根本扛不起。這是哥大代理校長在公開信中所述的:
““We have seen not only $400 million in federal grants frozen, but also the majority of our $1.3 billion a year in federal funding placed on hold. The prospect of that continuing indefinitely, along with the potential loss of top scientists, would jeopardize our status as a world-leading research institution,” she said in the letter.”
“我們不僅看到4億美元的聯邦撥款被凍結,而且我們每年13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中的大部分也被暫停。如果這種狀況無限期持續下去,再加上可能失去頂尖科學家,我們作為世界領先研究機構的地位將麵臨威脅”。
川普也發推分享了好消息:“I am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reached a historic agreement with Columbia University. Columbia has agreed to pay a penalty of $200 Million Dollars to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for violating Federal Law, in addition to over $20 Million to their Jewish employees who were unlawfully targeted and harassed. Columbia has also committed to ending their ridiculous DEl policies, admitting students based ONLY on MERIT, and protecting the Civil Liberties of their students on campus”.
(“我很高興地宣布,川普政府已與哥倫比亞大學達成一項曆史性協議。哥倫比亞大學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2億美元的罰款,以懲罰其違反聯邦法律的行為,此外還將向其受到非法針對和騷擾的猶太員工支付超過2000萬美元的賠償。哥倫比亞大學還承諾終止其荒謬的“多元、公平與包容”(DEI)政策,僅以“能力擇優”為標準錄取學生,並保障校內學生的公民自由權利”)
這幾乎是川普最大的曆史性貢獻,終止美國的係統性歧視政策會更加釋放美國這個偉大國家的創造性,他在這點上確實成就非凡。
川普幾乎是犧牲自己在腐敗政府的泥潭裏搬倒了的那座最重的種族歧視大山,我在十幾年前總結出壓在亞裔優秀學生身上的四座大山。希望這個協議能夠讓那些實施了幾十年的逆向種族歧視的名牌大學都能改邪歸正,美國應該走向隻認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看各人皮膚顏色的社會。
世界瘋狂左派推行的均平富在很多地方都行不通,以前認為白得像瑞典般的社會民主主義都行不通。看看斯特哥爾摩的亂象就知道了,以前是多麽美麗的地方。
哈佛走了與哥大完全不同的路,選擇將川普當局告上了法庭。川普在幾周前宣布與哈佛的曆史性協議已經臨近,但是現在還沒有消息。我覺得哈佛現在也隻是嘴硬,其實它也撐不了太久了,也在梢梢做撤消多元化辦公室的事情。
令很多名牌大學害怕的是,川普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監控。如果萬斯繼續當政,將會徹底改變美國,美國與歐洲的平均GDP的差別將會繼續加大。
同濟紐約名醫:“斯德哥爾摩是什麼樣的亂象?”
我的回複:“讀過很多,也去過兩次這個頒發諾貝爾獎的城市,讓ChatGPT回答:“斯德哥爾摩近年來的“亂象”主要指的是日益嚴重的幫派暴力、頻繁的槍擊與爆炸事件,以及伴隨而來的社會治安問題和公共服務挑戰。
“幫派暴力與爆炸案件急劇增長。瑞典正遭遇幫派犯罪失控的局麵,2023年記錄了360多起槍擊案,造成53人死亡,2024年雖略有下降,但危害仍未緩解 。兒童及青少年被大量招募入幫,13 歲以下亦有參與暴力活動的案例出現 。爆炸案件頻發:2025年1月平均每天發生一起爆炸;2024共發生約 317 起爆炸事件,警方領導人也坦承已“失去對組織犯罪的控製” 。
“城區騷亂與暴動:曾爆發多次騷亂事件,如 2022年複議事件所致的抗議示威引發騷亂、2013年 Husby 社區大規模汽車縱火、以及 2022 年的移民議題相關衝突 。這些事件中,抗議者破壞公共設施、縱火、投擲石塊與警察對峙,當局出動大批警力鎮壓騷亂 。
“警方與公眾安全壓力加劇:雖然有更多人被拘留,嚴重槍擊死亡人數自 2023 年的 44 起降至 2024 年的 25 起,但幫派暴力並未真正減退,警方表示仍需“長期對策”來應對。紅外線彈、爆裂物等武器被頻頻使用,騷亂現場有投擲煙霧彈、使用注射器等混亂騷亂,造成傷員和恐慌 。
“公共服務危機:斯德哥爾摩急救係統告急。地區救護服務嚴重短缺,全國多個地方曾出現大量出診車輛不足,甚至隻有一輛救護車在夜間待命的情況,引發當地政黨與工會的強烈批評要求政治幹預 。
“社會撕裂與信仰衝突。事件如焚燒古蘭經引發的“古蘭經危機”(Koran Crisis),不僅在當地引發抗議,也波及國際社會,引發對移民政策和社會容忍度的激烈討論。極右翼團體在部分社區散發仇移民宣傳單,並與穆斯林民眾發生衝突,這些極端行為也對社會安全造成衝擊 。
“總結:雖然斯德哥爾摩依然是歐洲較安全的城市之一,但近年來顯現出嚴重的幫派犯罪升級、社會不安與公共資源壓力問題。瑞典警方已采取緊急與長期措施應對,但各界持續擔憂其社會治理結構是否能及時應對這些多維度的挑戰”。
************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