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川普激進政府改革的曆史必然性

(2025-03-31 06:09:05) 下一個

耶魯前教授和國內海歸科學大佬傅新元:“你可以分析一下?共和黨裏沒有製衡的力量嗎? 獨裁實現這麽容易? 美國精英層如此無能了?不過 Trump - Musk的一些內政改革 還是有必要的 :美國官僚機構 包括NIH 效率和腐敗也觸目驚心。在學術界 也是私下拉幫結派 青年人很難出頭”。

我的有些引伸的回複:

現在美國已經不是老傅在耶魯當教授時的美國了,別的我們不好說,因為自己在係統裏。

我隻給你這些圖你就會明白,行政人員是正規醫生的好多倍。同濟美國醫生說:“醫院醫護人員不到所有員工的20%”。美國現在是人浮於事,你肯定不敢像當年那樣辭退人。

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的革新和美國的腐敗,這些年特別明顯。以我看到的美國一流大學的科學訓練為例,從大陸到美國的博士生與博士後,他們中存在相當數量的優秀年輕人。他們已經可以在抵美國的很短時間裏就能進入美國的頂層競爭,這是十幾年前罕見的。

美國需要革新,川普和馬斯克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美國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美國製度的好處是可以糾錯。憑著掌控國會兩院的機會,川普進行著大刀闊斧的變革,我們隻希望自己能夠度過難關,但是這些對美國總體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川普如果真失掉民意,他也會失勢的,主要力量應該來自民主黨,看佛羅尼達聯邦眾議員的補選情況。川普已經感受到heat, 因為他己經撤回哈佛校友和紐約眾議員的駐聯合國大使的任命,讓她留守國會。因為失掉眾院控製權,川普新政就會很難。

現在不是你說的共和黨製衡的問題,隻有民主黨才能製衡。但是民主黨是爛到根部了,沒有他們的腐敗根本沒有什麽川普當總統的事。

還有一層因素是川普的個人作派造成的,他可以對任何反對人士施以極刑般地攻擊。那些考慮自己前途的共和黨政客都拍他的馬屁,成了跟屁蟲,他的從副總統到內閣的幕僚更是如此。我們還不太老,但是中國和美國的文革都經曆了,我當時在媽媽背後聽到過武鬥時的喧囂聲。

川普猛政什麽時候會消停些?我覺的還有段時間,馬斯克說會在5月底離開政府,那可能是個轉折點。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總統的國會谘事講話像川普那麽憤怒的,他有很強的複仇心態,自己差點丟命,民主黨可以使用施法腐敗製裁他。

4月2日的川普關稅應該在華爾街已經消化了,避免了愚人節,但是玩真的。全世界都抗議與震驚,尤其以德國反應最甚,因為德國13%的高檔車銷美國。古董社區盡是奔馳寶馬,但是我們在歐洲很少見到美國車,這公平嗎?

外國居然還批評是美國破壞世界貿易,以前我們在國內時中國對進口車實施100%的關稅。實質上川普關稅這次叫Reciprocal tariffs,所謂對等關稅,即你對我多少關稅,我以同樣關稅對你,川普關稅隻是逼著各國公平行事。以前對川普拿墨西哥特別是加拿大開刀不理解,現在他擴大到全球就make sense了。

最好大家都沒有關稅,實現徹底自由貿易,但是這不可能。在川普政府實施關稅政策後,部分國家選擇降低對美國商品的關稅,以避免美國進一步的貿易製裁。2025年2月,歐盟提議將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從10%降低至接近美國對歐盟汽車征收的2.5%的水平。此外,歐盟還提出增加從美國購買液化天然氣和軍事裝備。

世界擦美國油太久,美國不幹了。Singal門泄露事件裏有件事被忽視了,那就是萬斯和防長對歐洲的反感。可以看他們的發言,也代表我在歐洲街頭的憤怒:

“If you think we should do it let’s go. I just hate bailing Europe out again,” Vance replied. Hegseth agreed that “I fully share your loathing of European free-loading. It’s PATHETIC.” But, he added, “we are the only ones on the planet (on our side of the ledger) who can do this.”

(“如果你認為我們應該這麽做,那就幹吧。我隻是討厭再次替歐洲埋單。”萬斯回複道。赫格塞斯同意道:“我完全認同你對歐洲占便宜行為的厭惡。這太可悲了。”但他補充說:“在我們這一邊的陣營裏,隻有我們能做到這一點。”)。

ChatGPT關於Reciprocal tariffs的說明:“互惠關稅是指一國對另一國的進口商品征收與該國對本國出口商品相同或相似水平的關稅。這一貿易政策常用於貿易談判,以確保公平競爭,防止單方麵的貿易優勢。例如,如果A國對B國的商品征收10%的關稅,那麽B國可能會采取對等措施,對A國的進口商品也征收10%的關稅。互惠關稅的目的是促進貿易關係的平衡,遏製保護主義政策,並在貿易爭端中創造談判籌碼。這一策略在貿易協定和報複性關稅措施中較為常見,例如在貿易戰中,各國常采取互惠關稅作為反製手段。你是否想了解一些曆史上重要的互惠關稅案例?”

傅新元教授:“歐洲卡油 時間太長了?”

我的回複:“美國納稅人把歐洲慣壞了,美國還吃虧不討好,隻是川普和他的幕僚萬斯和防長把難聽的話說出來了。我們可以看近期的數據,在2024年的北約軍費總額的1.3萬億美元裏,美國占比約 70%(8860億美元),經常與美國作對的法國隻出550億美元(約4%),歐陸首富德國隻占大約6%。美國軍費遠超所有北約盟友總和,占比超過2/3。杜魯門在二戰結束後是擁有選擇的,可以繼續出頭當世界領袖,也可以重回美國開國元勳們所奠定的孤立主義國策。杜魯門選擇了在全球駐軍的世界霸權,雖然他阻止了麥克阿瑟將軍在亞洲的可能衝動。最近在上下班的路上,聽了不少耶魯政治教授Ian Shapiro的近代政治史。他在講述NATO這個軍事聯盟時引用了華盛頓規劃美國孤立主義的名言,我以前早就知道,現在終於看到美國孤立主義的源頭了。喬治·華盛頓在國會的離職演講:“It is our true policy to steer clear of permanent alliance with any portion of the foreign world."(“我們的真正政策是避免與任何外國勢力結成永久同盟”)。耶魯教授還引用了英國19世紀重要政治人物和首相Lord Palmerston(帕默斯頓勳爵,1784–1865)的名言:“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我們沒有永恒的盟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我們的利益才是永恒和持久的,追隨這些利益是我們的責任”)。川普在上屆就揚言退出北約,長期抱怨其他北約國家出錢太少,他現在似乎沒再提退出北約的事”。

傅新元教授:“行政人員這麽多 怎麽發生的?醫院 都是私營企業吧“

我的回複:“我也不懂如何解釋那些曲線裏的數據,似乎他們醫生的留言已經證實了,我隻知道以前私人醫生單幹基本上消失了。現在文件很多,規則也多,醫生就是大公司的雇員”。

同濟美國海歸教授:“據說以前醫院停車場豪車都是外科老主任和名醫的,現在都是穿高跟鞋的年輕MBA[Chuckle]。圖表雖不完全了解,但確實數字恐怖。就像中國高校,行政(尤其黨務)領導幾乎出自輔導員係統,這就不正常了[Chuckl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enryCharles' 的評論 : 文章數據和這個都來自ChatGPT: “ 根據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2024年3月發布的北約2023年年度報告,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開支總額約為1.1萬億美元。 其中,美國的軍費開支約為9160億美元,占北約總軍費的約83.3%。 ??

關於法國和德國的軍費開支,2024年,法國的國防預算為497億美元,德國為734億美元。 根據北約2023年總軍費1.1萬億美元計算,法國和德國的軍費分別占北約總軍費的約4.5%和6.7%。?

需要注意的是,北約成員國的軍費開支每年都會變化,以上數據基於2023年和2024年的公開資料,可能會隨著時間有所調整。”
Jiangjun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enryCharles' 的評論 :
對的,滿嘴的謊言,比如說美國牛奶被加拿大加200%關稅,你隻要去核對一下就知道,就知道那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因為那個NUMBER就是USMCA協議在牛奶進口量到了個不可能的度額度後)!還有對加拿大貿易逆差,你要把德州從加拿大進口的帶了discount的便宜原油不算在內,美國對加拿大完全是貿易順差。而加工原油再賣汽油讓美國賺得叮當滿盤,得了便宜還當怨婦!
現在好了,加拿大該知道以後怎麽努力了(已經有強力的民間呼籲取消BYD的關稅!)!信譽一旦打破,就難以恢複!即使4年換了總統,誰知道再過四年,會不會再來個完全靠自己想象和謊言管理國家的?
HenryCharles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收關稅更是TM的指鹿為馬+倒行逆施。

美國和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簽了自由貿易協定 - USMCA - 的!
對美國的商品 - 97-98%都是零關稅的(非農產品是99.4%零關稅)!
美國現在公然撕毀自己簽的貿易協定,無視自己答應過的零關稅保證,單方麵對盟友加25%的關稅,這是不是耍流氓加詐欺?

人家對美國幾近零關稅,美國對人家加了25%,這叫那門子的"對等關稅"?
HenryCharles 回複 悄悄話 說歐洲"揩油"雲雲當然是錯的。

美國提供經費的比例是NATO費用的15.88%。
德國也一樣提供了15.88%。
(見: 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topics_67655.htm#:~:text=NATO%20has%20annual%20budgets%20and,satellite%20communications%2C%20fuel%20pipelines%2C%20and)

8860億美元是美國全國的軍費。
軍費是很高,可是不是都用在NATO或歐洲上。它還用在全世界-亞洲中東非洲外太空等等等等。



請記得:美國的GDP是歐洲的150% (30.3 v. 20.3 trillion USD, 2025)。
在NATO軍費上:美國花費隻稍多於一半的總軍費,這就算歐洲"揩油"麽?
歐洲人可能還好奇美國為甚麽有錢建造一架3-4億鎂的戰鬥機,卻沒錢修千創百空的道路吧?



川普的"對等關稅"雲雲當然完全是胡扯一通。

歐盟對美國出口約$887 billion (2023) (包含商品$543 billion 與服務$344 billion), 美國征收了約$7.55 billion 關稅。
美國對歐盟出口約$835 billion (2023) (包含商品$374 billion 與服務$461 billion), 歐盟隻征收了約$3.2 billion 關稅。
是美國多收了歐盟的關稅好麽?
(見: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qanda_25_541)

還有:
歐洲不多美國車是因為美國車不適合歐洲的道路又耗油,太大不適合歐洲地形,歐洲人不喜歡。
和歐洲的關稅沒啥關係。就是降到零,歐洲人還是不會買。(而且美國車以前在歐洲是有廠的)。
美國可是對歐洲進口的pick up truck徵收25%的關稅的。美國願意把這個關稅減免嗎?
當然不會。美國要保護自己國內的pick up truck產業。
Jiangjun01 回複 悄悄話 你這是在粉飾川普的STUPID關稅政策,我不認為全世界在卡美國的油而是美國在割全世界的韭菜,隻不過紅脖子們沒割著而已。他在利用紅脖子們的憤怒搞自己那點小九九(我覺得川普就是個喜歡飄升腎上腺素的人,每天不上頭條他會死的)。不明白美國居然有人得了便宜不賣乖,認為全世界一直在坑他們,離了他們就不轉了!現在美國以外還是各自為戰,有點亂,一旦新的秩序形成,美國你繼續在900平方公裏不到的地方自己玩吧!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教授的觀點:1.沒有民主黨的深度腐敗,就沒有川普當選總統。2.歐洲揩美國的油已經揩得時日過長了。我在歐美都長期居住過,深知比起歐洲發達國家的普通百姓,美國的普通老百姓過得太不容易了,生活比歐洲人艱辛太多了。我說的不是有錢人哈,他們在哪裏生活都過得很好。
簡單一點好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BMC 回複 悄悄話 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對川普的認識是錯的,認為他是一個沒有遠見,見錢眼開的商人。我的想法改變源於一件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就是他對白宮辦公室的裝飾。在他的辦公桌的左方的,他掛了裏根的巨幅畫像,其它幾幅人物畫是幾個開國元勳和特殊人物如林肯,但這些人的畫與裏根畫相比都很少,裏根畫最大而且離他最近,就在他的左手邊,這說明他有報負成就裏根那樣legacy而青史流名。裏根的legacy在於對外拖垮蘇聯和平結束冷戰並使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強國, 真正的America First. 對內通過減稅,小政府和放寬政府管製而促進經濟繁榮,而這正是馬斯克所做的,隻不過他做的太極端而已,但話又說回來,他隻有四年時間,如果他做的不夠極端,他四年後可能一事無成,就像俗話說的那樣,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川普一上台就和歐洲盟友鬧翻,並不完全是其個性所然,更多的是反映其全球野心,就是要象裏根拖垮蘇聯那樣和中國對抗而成為世界霸主,而不是象拜登那樣與所有邪惡軸心對抗,他要其他盟友分別對付邪惡軸心國中的三個國家,歐洲對俄國,以色列和沙特對付伊朗,南韓對北韓。最近報道的國防部的秘密文件說明,美國唯一願意卷入的戰爭是為了保護台灣,說明美國對台政策已從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從川普的戰略目標來看,中美關係不會好。
霧蒙蒙雨霏霏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建國以來的深刻教訓是,治理國家必須要法治,而不能搞人治。不論川普的所作所為正確與否,他不通過議會,而全部以總統行政命令來治理國家,這本身就是人治,說白了就是獨裁,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因為如果下一屆總統是民主黨,這總統又會如法炮製,把川普的政命令全部推翻,使國家政策在忽左忽右中大幅度的波動,使社會民情撕裂,習近平現在還假模假樣的搞個政治局常委投票,川普就是赤裸裸的我說我算,隻要選上了總統,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MC' 的評論 : 謝謝精彩留言,會引用的。
BMC 回複 悄悄話 我的看法是,川普上台二月在內政上是功大於過。美國是聯邦製,大部分行政管理由州政府和市鎮政府負責,聯邦政府主要起協調作用,對於在聯邦和地方均有的職能部門,在聯邦機構層次裁員甚至關閉(如教育部)確實不會有大影響但卻能減少冗員節省支出。對於聯邦特有的機構進行的改革,如果你不進行道德綁架的話,目前的改革我認為基本上是正確合理的。USAID: 對外援助的原則應該是救急不救窮,應把錢投到現在緬旬地震而不是支持非洲某國的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全世界那麽多small business, 你能支持多少?更不用說全球到處搞DEI 和LGBT. VOA: 這是二戰和冷戰產物,在信息化時代人手一手機的時代早已過時,它起的作用還不如CNN. 值得關。FEMA: 大部分錢都是用在台風救災,而台風主要在南部墨西哥灣(政治正確稱美國灣)幾個州,可以直接發錢給這幾個州政府救災,撤掉FEMA可以省下一筆錢。美聯儲:馬斯克在昨天Wisconsin 的town hall meeting 說,美聯儲有25,500人。我相信中國的央行都沒有那麽多人,無論如何都應該裁員。至於減少支出,我隻關心三個經費不能減少,教育經費,科研經費和國防經費。目前沒有聽說減少教育經費,科研經費的大頭NIH隻減少間接費用,相當一部分是人頭費用。在總經費不減少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教授將能拿到科研經費。至於減少Medicaid? 我親眼見到濫用Medicaid 的就不少,早就應該整頓。上周,極左的桑德斯參議員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川普上台二月做了二件好事,打擊芬太尼和糾正拜登的open border 政策。而桑德斯本人一向是open border的支持者,這次採訪卻來了180度的大轉彎。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可以批評川普的具體做法,但是他的大方向絕對是正確的。美國已經到了不改革就完蛋的邊緣。
如果民主黨恢複到克林頓時代的政策麵,和川普爭奪改革的製高點。看誰能更好地量入為出。那麽民主黨還有救還有戲。
如果民主黨堅決以AOC為首,繼續奧巴馬以來的DEI,繼續走在反改革的道路上。那麽美國,民主黨,選民主黨的人,都完蛋。
在民主黨自己先黨內改革之前,無論你對川普有什麽看法,他就是美國乃至世界文明的唯一希望。
東方明月- 回複 悄悄話 任何國家的政府都不可能沒有問題。美國政府的效率和官僚是客觀存在的問題,要求改革無可非厚。問題是如何改革,至少是要先診斷,再研究問題,提出方案,才能進行改革。
當年Clinton共裁減42.62 萬個聯邦政府文職雇員職位,因為有效的計劃,成果斐然。
而反觀今天trump musk在根本不了解美國政府的運行下,沒有任何調查研究,靠所謂AI就大規模裁員,大量關鍵部門都被關門,除了破壞政府運行強迫公務員服從,根本就是隻破壞不建設的短期行為。要知道沒有結果訓練的AI根本就是瞎子聾子毫無用處。
落基山石頭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改變迫在眉睫!方方麵麵都要反思、改變。
槍迷球迷 回複 悄悄話 說川普“可以對任何反對人士施以極刑般地攻擊”恐怕為時尚早。 迄今對“反對人士”最高的攻擊僅限於撤銷讀機密文件的許可。 跟民主黨動真格起訴競選對手還差得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