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照片版權:雅美之途
在我們同濟醫學院的大班同學的微信群裏,現在已經有不少同學在國內因事業有成而位居要職,從華東和華南地區著名醫院和衛生係統的領導到武漢的同濟或協和醫院的科係主任都有。留在學術單位的基本上都是教授了,行醫的則出現了整形外科領域的擁有“亞洲鼻王”之稱的專家和國內知名的心理和精神分析師。海外的同學也有執業醫生,教授和公司主管等等。
因為我們群裏不時出現做鮮豬肉廣告的帖子,幾個月前,一位上海的做外科相關領域的教授同學感慨,這年頭開刀的趕不上賣豬肉的。外科教授讀帖仔細並且懂行情,就不用我這群主多解釋了。然而,今天又有一位歐洲的同學問我道: “群主,有一個問題一直不明白,為什麽我們的群和什麽豬肉味道有關係呢?”。她應該是剛看到了一個新放的題為《膳必鮮給你久違的豬肉味道》的帖子。
近百人的群已經夠大了, 如果不經常留心讀帖很多信息都會錯過的,也容易造成誤會,有時甚至雞同鴨講。況且,我這群主負責歡迎和盡可能詳細地介紹每位新入群的同學,所以我今天當然有必要解釋清楚,怎麽一個畢業於醫學院的同學群裏放了一位賣鮮豬肉的人士進來了。我從那放豬肉廣告的同學的微信後院找來一個題為《“豬肉界”的小米是神化嗎?大咖分享-浦勁鬆》的微信帖子,然後這樣告訴那位遠在歐洲的同學:你的“這問題可從上麵采訪中得到解釋,浦班長在做外科醫生用手術刀切人肉切煩了之後投身商海,做飼料生意發了財,然後用飼料養豬,所以現在也做豬肉生意了”。
現在大家應該都清楚了,這位畢業於中國相當著名的醫學院的我們的大班班長,如今是一家經營鮮豬肉的公司的董事長。他就是浦勁鬆!老浦也是我曾經的室友,近一米九的個頭的他還有很多這裏不便透露的故事。他的經曆也從一個側麵再次印證了我經常對年輕人說的,你讀書期間很難弄清楚未來哪扇門會向你打開的。完全被規劃的人生給予你的可能是令人乏味的歲月,無論是做企業賺錢還是目睹科學的發現,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往往是最難預測的。你唯一能準備的是當那些機遇來臨的時候,你已經具備了迎接挑戰的品質與能力。
下麵選自《“豬肉界”的小米是神化嗎?》的帖子:
膳必鮮公司董事長浦勁鬆
浦勁鬆:男,52歲,大學本科學曆 ,畢業於武漢同濟醫科大學醫療專業; 做過肝膽外科主治醫生和多家製藥公司大區經理; 2005年注資組建成立武漢爍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即中試研發基地); 2014年9月以創始人身份組建成立武漢膳必鮮生態畜牧產品有限公司。
浦勁鬆先生提倡:以儒家文化作為企業文化,推崇中庸之道“允執其中、過猶不及、和而不同、所貴者權”為方法論,奉行儒家之“恕”及“聚合眾力、跨越極限、回報社會”為人生價值原則。倡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力行”的工作作風,創建企業“三分法管理員工模式”。他要求企業以“科技、市場、品牌、借力、整合”為發展要點,堅持“思想指導發展、細節決定成敗”的 工作作風。
要做大,必然是黑幕重重。
深入反腐,必然會打擊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