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選舉的政治操作與國家的道德防線

(2015-06-30 09:51:57) 下一個
新聞是曆史的草稿,隻是從這些“草稿”中,我們最先看到的“新聞”,往往都充滿政治操作的痕跡。這是一篇2012年發表在蘋果日報上的文章,文章作者陳文茜。

她在文中呼籲的是“國家的道德防線”,揭露民主國家裏,那些為權力所誘惑的政客們的嘴臉,他們為了爭權奪利可以不折手段,可以罔顧國家人民福祉、跨越國家道德防線。

如今再讀此文,雖然時過境遷,也無人過問和追究這段”曆史“,可是文中所指的類似操作,四年來在台灣已經變本加厲、越演越烈,以致使台灣社會亂象叢生。

麵臨2016大選,但願於激烈的選舉競爭中,台灣社會及選民能有足夠的民主素養,鑒往知來,撥亂反正。

——海外瞭望台——
----------------------------------------------------------------------------------------------
國家的道德防線(陳文茜)
2012年02月04日蘋果日報

世上少有拒絕權力誘惑的政客,為了奪權,往往無所不用其極。但在民主國家,仍有一些屬於重大公共利益的道德防線,政客若跨越了,愈民主的國家受到的譴責愈大。

台灣大選後從各方消息顯示,大選前民進黨為阻止美國發布「給台灣免簽證」等於變相助選馬英九,蔡英文派了密使蕭美琴赴美企圖阻止。蕭美琴應該很慶幸她最終沒成功,尤其她已放棄了美國籍,目前是不折不扣的台灣政治人物。否則相同的事件若發生於美國某政黨,蕭美琴將被要求至美國國會聽證,並坦實她所作所為。


美國人經由數次曆史事件一次又一次為政客劃下權力道德的防線。哪些屬於可忍受的伎倆,哪些屬於公眾不可忍受、妨害國家重大利益的事件。曝光了,再大權勢的政治人物都得下台。


蔡英文在競選期間數度提到「水門桉」,指控國安竊聽。這很諷刺,蔡博士顯然沒有足夠的國際政治知識知道水門桉的曆史背景。


2005年一名水門桉的深喉嚨向美國媒體和盤說出前後的祕密。水門桉共分兩段事件,第一段俗稱「X檔桉」;第二段才是尼克森下令白宮情報單位竊聽民主黨水門大廈。尼克森第二度連任時所以指揮竊聽聲勢遠遠落後他的民主黨對手,理由就是心虛害怕「X檔桉」曝光,被民主黨拿來當成選戰利器。


什麽是「X檔桉」?其情節與蕭美琴遊說有點像,但真相恐怖太多。1968年反越戰到了最高峰,3月31日美國詹森總統宣布不尋求連任。詹森開始認知他已是「最後孤獨」的將軍;於是代號「賓西維尼亞」的行動開始;1968年10月31日,詹森宣布美國與北越達成協議。將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尼克森此時驚恐地害怕萬一越戰和談成功,民主黨韓福瑞聲勢也將大漲。這一年他已經六十了,等總統位子等了快十年。他決定不擇手段派出一位奇女子,阻撓這一切。


這名女子就是赫赫有名的陳香梅,她以類似蕭美琴密使身分至西貢,說服南越阮文紹,想辦法加大破壞美國與北越的談判;陳香梅承諾,未來共和黨上台,將不計代價打贏越戰。於是當詹森派「法國出身」密使至北越和談時,阮文紹卻在邊界開砲。


為奪權竟犧牲國家

陳香梅的行動被CIA全數攔截,製成「X檔桉」交予詹森。詹森除告知國務卿外,把「X檔桉」封鎖於白宮祕密檔桉室內。


1968年11月底,密使事件後一個月,尼克森當選。詹森透過季辛吉告知尼克森,他掌握機密並要求與尼克森親自會談。


於是1969年1月20日前夕,尼克森宣誓就職前,詹森與他攜手於白宮召開震驚舉世的記者會,「美國將逐步撤軍越南,重啟巴黎和談」。美國前國務卿接受電視專訪,回溯當年場景,「尼克森幾乎就在詹森監視下,痛苦地宣布自越南逐步撤軍。」曆史記載當日天空飄著灰雲,空氣凜冽,尼克森特別遞了一條毛毯給詹森,並問他感受如何?詹森回:「這是我一生,最自在的時刻。」


詹森下台後,把「X檔桉」鎖入傾向民主黨的智庫布魯金斯研究中心。1972年6月17日,5名闖入民主黨總部的竊賊被捕,那是某個星期六的深夜,內行人心裡已有數,此事拖至1974年8月8日,尼克森終於宣布下台辭職。


世人隻知水門桉中美國人不能原諒尼克森說謊;但尼克森所以鋌而走險,一切皆為了遮蓋另一個更大的罪行。


越戰後來推遲至1975年才全然結束,美軍共死亡5萬8千人,傷殘30萬人。蕭美琴遊說美國暫緩宣布「免簽證」給台灣,比起來算是一件極小極小的事件;但為了爭奪權力,寧可犧牲國家整體利益,這條道德之線,蕭美琴卻形同陳香梅毫不猶豫跨越了。


擁有美麗身影,未必具備純潔心靈。這是美國長大、美國受教育的蕭美琴,回台從政該警惕的事;也是台灣社會激烈政黨競爭下,必須劃下的道德防線。


《我的陳文茜》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