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0吃貨之N’:林卡

(2012-11-05 04:33:23) 下一個

林卡自稱是個天生的吃貨。

因為她怎麽吃都不胖。

人的收入有高低,口味有精粗,吃的東西就各種各樣,很難說這種的一定比那樣的更具吃貨特色。唯獨這吃不胖的本事,是學都學不來的,讓人吃時痛快淋漓,毫無後顧之憂。有這本事的人,不當一個忠實的、謙遜的吃貨,豈不暴殄天物。

林卡趕上了國營外貿公司紅火日子的末班車,很是過了一段紙醉金迷的青春歲月,期間赴宴無數:工廠請、請客戶、哥們姐們互相請。。。。。。雞鴨魚肉、狗兔驢蛇,八大菜係N多流派,她或多或少有些體驗。飯局一般人人免不了喝酒,隻有林卡例外。她本不善酒,更不喜以灌醉對方為己任的勸酒文化,一進公司便宣稱:我酒精過敏,滴酒不沾!眾人看她纖瘦,堅定,遂不再逼她喝酒。飯桌上,常常別人互相拉酒,林卡獨自啖食,不慌不忙,文文雅雅,吃下全桌最多的精華。

其實林卡最喜歡的,是好吃的家常菜。普普通通的材質,普普通通的調料,普普通通的炊具和手法,做出讓普普通通的林卡吃了還想吃的菜肴,這才叫境界,才是真諦,吃貨生活的真諦。

境界是用來向往的,真諦是用來探尋的。

我其實是想說,林卡是不擅長廚藝的。她拙手笨腳,隻擅長喜愛打球、跳皮筋之類的室外粗活兒,對女紅、廚藝的學習卻缺了一點領悟力和熱情。她家裏,哥哥姐姐爸爸媽媽外婆爺爺,個個都比她大十幾到幾十歲不等,家務活她基本是插不上手的。這樣的先天條件與後天環境,造就了一個純粹的吃貨:隻吃不做。象林卡這樣focus on“吃”的吃貨,才能叫純粹的吃貨。她的願望之一,是擁有一台自動燒菜機:把原材料放進去,一按按鈕,過會兒就出來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其實色無所謂啦,甚至香也沒有絕對的要求——炸臭豆腐幹的氣味一點也不香但一樣好吃,味道好就成)。很久以後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機器,隻是還沒有達到林卡的要求:且不說它做的味道如何,最耗時又枯燥的洗、切工序它不管。其實,洗衣機、食品加工機都有了,稍稍結合一下,這些功能實現起來應該不難,她憧憬地想。

說林卡從來不做,倒也不完全屬實,尤其在她為人婦之後。她自詡擅長調味,對涼拌黃瓜、西紅柿或小蘿卜一直很自信。出國後趕鴨上架,數度當起大廚。她有個文檔叫recipe,專門搜羅私房小菜裏的招式,迄今試驗過壽司、琥珀桃仁、涼皮、美味百蔬湯、酒釀,等等。她還跟外國朋友學來幾招,做過英式燕麥烘糕、澳式蛋卷派、越南米皮春卷,等等。你一定看出來了,林卡喜歡搞些副業小品。她真正拿得出手的主菜,隻有紅燒魚和糖醋排骨。前者是得了些她爸爸的遺傳,後者是得了個川籍姐夫的秘方。其他的,就是按回憶,學豬跑,應付了事。家裏請客或者去pot luck,基本是買現成的,省事。老公對林卡的要求很矛盾,要不沒要求,要不必須要完美,又不喜歡讓自己的胃口被她試驗來試驗去的,所以數度奪過掌勺大權,自己做。林卡既不精於廚,對廚子的要求便不高,又不挑食,吃什麽菜都津津有味。好吃的當美食享受,不好吃的當養料填肚,真個是不拘一格,豐儉隨意。

她吃菜肴,有如她看小說,吞時品味無窮,過後卻多如過眼煙雲,不留印跡——吃就吃了唄。故而數十年來,隻有這幾樣美味令她永誌難忘:

很小的時候,林卡一度對紅燒豬嘴唇向往不已。有一次家裏買了很多,讓她一次吃個夠。不料物極必反,吃撐了,以後再不肯吃。與之相反,她小時候很少見到冰糖葫蘆,偶爾碰到了,也常因為口袋裏沒有半毛錢而隻能望洋興歎。那鮮紅可愛的一串串糖葫蘆,就成了林卡的weakness,長大以後見到就忍不住想買,雖然並不一定想吃。

她不在酒桌上拚酒,但喜歡和朋友一起隨意地一邊喝點、一邊聊天。林卡象她的家人一樣,不善飲,但自詡很會品。她爸爸曾經請一位老朋友來家中小住,以助他驅散中老年喪妻之痛。知他愛飲,搬出家中所有存藏多年的酒來,什麽汾酒,口子酒,竹葉青,五糧液,等等等等。林卡那時還是個大學生,平日裏連紅酒都隻在過年時才沾,為了陪老伯,也喝上了幾口白酒。那麽多白酒裏,她說她隻喜歡出自卓文君家鄉的邛酒,淳厚溫香。這個品味得到老伯的讚許,令她很是得意。

她爸爸廚藝高超,但退休前隻在來客或過年過節時才露一手。林卡記得他燒的白菜杆子炒肉絲。那時家裏人多菜少,飯桌上她爸一人一勺分到碗裏,各人一點點地吃,舍不得一下子吃完。還有大蒜苗炒肉片,也是香味撲鼻。出國以後很少能看到大蒜苗。有時別人家大概在燒蒜子,飄出的香味,勾得她特別想吃大蒜苗炒肉。她爸的熏魚、鹵牛肉和糖醋排骨,是過年時的美味。林卡常忍不住溜到廚房,順手牽羊地取走一塊。

在外麵吃的東西裏麵,極品是成都名小吃店麻婆豆腐老字號裏的麻婆豆腐。大二時林卡到成都玩,坐了老遠的公交車專程而去。隻小小的一碗,卻鮮美無比。她其實已經忘了它具體是什麽味道了,隻有吃時的陶醉感覺深刻在腦海裏。其次是很多年前在她家鄉城市裏喝的一碗魚翅蟹肉湯。那是一個泰國客戶請吃飯時點的,清淡鮮美,讓她第一次深切體會到,原來湯也可以這麽美味。前不久她去青海湖遊玩,在藏民家裏吃的自製新鮮犛牛老酸奶也是妙不可言。在上海一家西餐廳M on the Bond裏,她吃了平生最美味的龍蝦尾和巧克力。蝸牛也為她所愛。以前出差,在桐廬街頭早點攤上,她吃過平生最美味的豆腐腦和糯米團包油條。。。。。。

俱往矣。吃不胖的時代隨著林卡的青春歲月一去不複返了。好在她仍然胃口很好,雖然口味越見清淡。如果你問那個有點圓的中年婦人,她現在最喜歡吃什麽?她多半會張口結舌,一時想不出個具體的名字來。什麽都可以很好吃,什麽都不是非吃不可。要是一定要選出一樣有象征意義的東西來,她會說她最愛豆腐。蓋因豆腐普普通通,毫無奢華之氣,卻上可入尊貴國賓宴,下可進尋常百姓家;好似平淡無奇,卻有各種做法使之成為美味佳肴——而且,獨具東方色彩,非常健康。


————————————————————————————————


這篇是被我那雙生子、黑白雙煞之一的眉女俠點來,準備煞煞茶兄的。但茶兄既已吐血而傷,我決定放他一馬,不要求古文翻譯了。我跟托寶,大致是一路的吃貨。最大的不同點,是她是個有文化的吃貨。她的漢書吃貨自傳,精練入微,古韻優雅,寫盡了我們這派的路數,差點讓我失去打醬油的勇氣。但我既然不學無術,就要有個無知者無畏的氣概。寫好了,貼來給大家一笑,祝大家周末快樂!

附錄:



茶兄厚道,最後還是寫了一篇。而村中新來的大俠應兄,見之手癢,也賜古文一篇。兩位兄台古韻悠悠,美文如玉,特轉帖如下。

茶兄美文:


《70吃貨之N’:林卡》 之 史記版
來源: WXCTEATIME 於 2012-12-25 15:39:04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153次
字體:調大/調小/重置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查看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林卡者,江南人士,身出名門,雖未得其父詩詞之嫡傳,然神韻一脈相承,文字清麗,言談素雅,為人謙遜和善。諸優點固有目共睹,稱頌於70司,然其一秉天獨具之絕技鮮為人知,其曰:吃盡天下美食,纖身依舊。

林卡之食史猶若四時之嬗變。初入職場,恰逢外貿業之盛世,日日宴請不絕,如春草蔓延;嚐遍山珍海味,北魯南粵,西川東浙,無有遺漏,食物之繁雜如春花之爛漫!沐浴春風,眾人皆醉,唯卡獨醒。

卡為幼女故,無緣烹飪。為人婦,始作菜,尤擅涼拌,殺手鐧乃左鐧紅燒魚,右鐧糖醋排骨。後負笈海外,集五洲之佳肴美製,勤學苦練,屢敗屢試,至官人胃無可忍,奪其大勺方止。

卡吃盡人間美食,驀然回首,皆為雲煙,依稀有兩物模糊。細視,一為豬嘴唇,另一串鮮紅之冰糖葫蘆。細嗅,若有若無之酒香飄浮,莫非夢回前世,臨邛當壚?再嗅,蒜肉飄香,噫歟乎!其老爸之熏魚、鹵牛肉及糖醋排骨乎?猛啖,既而覺臉頰冰涼,咦?垂涎濕枕,靠!是夢!

卡順殘夢,憶青蔥歲月成都鬧市之麻婆豆腐,桐廬街頭之糯米油條豆腐腦,亦曾驚豔於泰國魚翅蟹肉羹,尤難忘數月前飲藏地之農家犛牛酸奶,食滬地之西式蝸牛龍蝦巧克力。

歲月荏苒,胃口尚好,然如風雪肅殺萬物,惟餘莽莽。曆數美食,卡喟然長歎:“俱往矣,皆為可食可不食之品,吾最喜吃豆腐!惟此物不可或缺!”
------------------------------------------------------------------------------------
林卡原文:70吃貨之N’:林卡

 今天得空在2012年即將過去之際,給林卡MM交上拖欠已久的作業,匆忙之作,粗糙難免,還望高抬貴手,文中揶揄,望莫怪罪,:)

趁此機會祝70的村民們聖誕快樂,新年愉快!吃貨與非吃貨都吃的滿意,身體健康!



應兄大作:

《70吃貨之N’:林卡》 之 聊齋版

 

 來源: []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126次

昨日爬梯據案大啖回家,好夢一夜,晨起見茶班史記版美文,循鏈又讀卡妹自述,驚豔我吃界之美才,豈能無文,遂為記。

----------

林卡,江南詩書嫡傳,家中最小偏憐女,清麗素雅,謙和捷思,兄姐父母祖姥環伺之下遍嚐天下美食。自小憧憬口接自動燒菜機以省其時。

青春飲宴無數,聚會飯局每見麗人翩然而至,全場氣促,目眩神馳之眾狼前撲後繼殷勤勸酒,麗人曰:奴不善飲,酒精過敏。嫣然一笑,眾男皆醉。未幾,唯見殘碟環繞,一姝俏然獨坐右持雞腿,左據蹄膀,細嚼慢咽,纖腰如束。

卡之大二,父友喪偶,延家小住以減情思,父入廚囑女作陪。老伯好飲,卡啜家中珍釀一一品題,酡顏醉指文君邛酒曰:此物淳厚溫香,最慰相思。伯父鼓掌歎服,父撫其背陶然曰:吾家嬌嬌女亦為吃界之千裏駒也!

卡初為人婦,父傳林記紅燒魚祖傳秘籍,姐夫獻川製糖醋排骨,挾此兩譜縱橫爬梯未嚐一敗,卡思我亦廚藝傳家豈無創乎?憶得兒時至愛豖唇,此乃為天下之 珍饈,於是乎紅燒豬唇、醬爆豬唇、麻辣豬唇、芙蓉豬唇、怪味豬唇、佳人豬唇。。。層出不窮,其夫初時欣然,再之嘿然,久之慘然,忍無可忍奪其勺曰:自此全 家絮素再無令見此物。於是遷戀豆腐,麻婆豆腐、西施豆腐、鹹蛋豆腐、美容豆腐、開心豆腐、寶寶豆腐、拌神仙豆腐。。。

一夕夜半坐立,其夫驚問:夢魘乎?卡口中嘟囔:那串,我要那串鮮紅的糖葫蘆!


榕城老應曰:天下有異稟者必有所鍾,卡為吃貨之奇葩,豈能墮入小5減肥隊中揮汗灸肚忍饑節食暴珍天賦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