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Funseeker之釣魚(上)

(2012-10-17 22:31:25) 下一個

我爸是個釣魚迷。以前隻有禮拜天休息。他每每在周六晚上睡前喝下幾大碗水——當無聲鬧鍾使,以便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我們還在熟睡時起來,和釣友一起坐公交車,去遠郊的水塘釣魚。那時節還沒有包產到戶一說,天然水塘尚屬全人類。

我記得他的一套行頭:竹竿兒釣魚竿,一個鋁飯盒裏裝著魚線、魚鉤、鉛墜,魚線上裝好了5小截大概是鵝毛管做成的白色魚漂。還有一個大半截的乒乓球和木衣夾。乒乓球是用來裝米的,選好釣點後,用衣夾夾在魚竿梢上,周圍水裏灑一圈,引魚來。真正鉤子上的釣餌,多半是蚯蚓,釣魚前幾天在泥地裏挖來的。我有時也在樓邊幫著挖找。後來他找來一個廢舊水池,添滿土養蚯蚓,收獲頗豐。釣餌有時也用麵團。我爸是個喜歡實驗的人,常在麵團裏和上各種液體,看哪種香味最吸引魚。還有魚簍子,有過竹篾編成的,也有兩頭有金屬圈撐住的尼龍網兜。當然,雨傘、小板凳、軍用水壺、飯盒連同自製午飯(比如茶幹、雞蛋、黃瓜、饅頭之類的)是必不可少的。

有時候他也不跑那麽遠,就在學校裏的廢舊遊泳池裏釣。我偶爾早上跟他一起去,他會跟我講怎麽選釣點、魚兒多在什麽時間上鉤、魚漂怎麽看之類的。雖然有一搭沒一搭、左耳進右耳出,到底我對釣魚不是一無所知了。有時中午我去送飯,或者傍晚時分去迎他,替他拎魚簍,一路說說話回家。

釣魚對我爸來說,是寄情山水,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的逍遙樂。對我們來說,晚上等他回來,看他釣了多少魚是最開心的事。他讓我們猜,常在釣到的時候唉聲歎氣,真正空手而歸時卻故意興高采烈的。小時候家裏不寬裕,魚並不常買。他們說我從小就會吃魚,五六歲時即能吐出鯽魚細而紛雜的刺,我懷疑跟我爸常不常地釣回魚來有關係。他還是個烹調高手,紅燒、熏魚和魚湯都做得很好。

當然醜事也不少。據說有一次他把雨傘弄丟了——那時候這可是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家庭財產損失。他怕我媽罵,回家時一副愁雲慘霧的模樣,報告說手表丟了。手表!那是家裏唯一的一塊,是最值錢的家當之一呀,為了釣魚給弄丟了!!我媽正待發作,爸爸趕緊安慰:沒丟沒丟,手表沒丟,是傘丟了。。。這一張一弛,搞得我媽又好氣又好笑,遂放他一馬,不予追究了。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一個夏天,他釣了一條一斤多重的大鯽魚,得意非凡——那可不是魚塘裏養出來的,是野生的哦,確實是值得驕傲的戰利品。我爸喜歡把釣回來的魚,放臉盆裏養幾天吐水,這樣魚肉吃起來沒有泥腥味兒,更鮮美。養的時候,把裝了半盆水的臉盆放在水龍頭下,讓水一滴一滴地滴進去,可以增加水的含氧量,魚容易養活。他釣了一條這麽讓他得意的魚,養了好幾天都沒舍得吃。那天中午,我本來在睡覺,忽聽衛生間裏亂哄哄一片。起身去看,隻見爸爸趴在地上,正奮不顧身地掏魚。。。。。。那時家裏廁所還不是馬桶,魚從衛生間的水池裏蹦跳出來,掉進了坑兒。。。智多星(朋友們都這麽叫他)使勁掏了一會沒有掏到,起身看我笑到腰彎,喝一聲“有什麽好笑的!”,腳下卻是馬不停蹄,往坑裏倒了足足十幾二十盆水,然後從陽台上抓起長糞瓢就往樓下扛。小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學校內外的空地上種菜,故而糞瓢鐵鍬鏟子之類的農具一應俱全。他衝到下水道邊(蓋子不知為什麽本來就是揭開的),把糞瓢擋在他認為的魚兒的必經之路上,等了又等。。。。。。

我爸為釣魚寫了好幾首詩,這裏摘幾個:

晨釣 

捲卻寒窗百卷書,歸來垂釣大通湖。
偎灘白鷺三更夢,貼水紅霞萬畝芙。
紫竹竿頭才指水,青絲籃裏又添魚。
何堪同室操戈恨,此恨今朝在也無?

——那年我爸39歲。其時“文革”武鬥正酣。我爸帶了調皮搗蛋的我哥去鄉下避亂。

釣翁情 

張鑼李鼓鬧翻天,犬吠雞鳴百事嫌。
獨去獨來還獨釣,河山坦蕩白雲閑。

下麵這個是可以寫成一圈兒的疊字詩:

春釣
  雨伴垂綸興
春        正
竿        濃
一鯽鯉鉤時

誰能解讀一下?


我很喜歡這首《春釣》。不過我最喜歡的是下麵這首散曲,寫盡了釣魚的樂趣,而且讓我想起小時候,讀來親切熟悉:


漁歌


長夜沉沉,遠處雞鳴。輕提竿籠慢關門,恐驚醒,孫兒夢。星光助我探同行,同行已在西簷等。

山也悠悠,水也悠悠,山環水抱人依舊。日初升,雲紅透,時為驕籠送囚魚,陣陣荷風香滿袖。

魚已盈腸,人卻空腸,釣翁當午不投竿。將烙餅,解背囊,相聚柳蔭茶作酒,華筵怎比野餐香?

雲淡煙微,夜幕低垂,猶戀提竿左右揮。長林鳥,也知歸。兩袖清涼風送我,多情明月照人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