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我談起,有沒有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

(2013-02-01 10:19:41) 下一個

我是70後。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接受新中國的唯物教育。除了 課本上的詩詞及短文,沒有接觸過任何其餘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所有的課本裏好像隻有幾篇論語的短文。四書五經對我來說就是個傳說。不知道新中國長大的有多少知道什麽是四書,什麽是五經。從高中就對人是什麽,為何人活著感到困惑。既然唯物,人死如燈滅,為何還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麽?學雷鋒,為什麽?為人民服務,為什麽?所以我想我明白為何滿嘴馬列,滿腹盜娼。為什麽不呢?也許是需要點人生智慧,或者靈魂畢竟不想墮落的太快吧。

上大學後,開始 讀紅樓,背唐詩宋詞。落花人獨立,細雨燕雙飛。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嗎?我仍然墮落。

來美後,基督教撲麵而來。 興奮與新鮮過後,我的唯物論還是站上風。無聊就隻能拿武俠來消遣。直到偶爾讀了道德經。我才開始算接觸到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又偶爾讀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就讀了所有能找到的佛經講解,才解決了人是什麽,為什麽活著的困惑。可是修行還是不得力,直到讀了南師講的四書。就像南師說的:"青年同學注意!我一聽到你們年輕人學佛,我頭就大了,先學做人,能把儒家四書五經做人之理通達了,成功了,學佛一定成功。像蓋房子一樣,先 把基 礎打好。人都沒有做好,你要學佛,你成了佛,我成什麽?要注意啊!要先學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訴你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所說的,可沒有違背金剛經任何要點。"。我理解儒學就是佛學的戒,定,慧三學的戒學,當然也有天道的部分。又讀了有儒學的六祖大師之稱的王鳳儀言行錄,才有了點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的根基,有了點下手之處。

我 讀了很多年的書,可是都隻是技能的訓練,不管碩士還是博士,與做人都沒有關係。儒學,我想,是需要做出來的。這也是南師與王鳳儀大德的共同提倡的。道,就是要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問不是文字,也不 是知 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作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隻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隨時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進步,自有會心的興趣,就會 “ 不亦 說乎 ” 而高 興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