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喜歡到一家有誠信的商家購物。在美國,“華人商家”的誠信留給顧客的印象遠遠不如美國商家。不過我最近倒是遇到一位做生意很特別的華人小夥子。他的經商之道讓我不得不刮目相看,雖然事情簡單,但是我發現這個年輕人卻是華裔商人中,一位十分有誠信的商人。
前段時間我的先生在一個網站上看到一則關於房屋重新貸款的廣告,想想它的利息低過我們現在的房貸,且沒有手續費,在谘詢了那位登廣告的白先生之後,決定讓白先生給我們重新申請房貸。當時雙方談好,房屋評估的幾百元費用我們先墊付,會在做好的房貸中扣除。不料後來銀行方麵有了一些變化,導致重新申請房貸的程序中斷。白先生並沒有隱瞞,而是立刻把給個壞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我們,並征得我們的意見,終止了與他的房貸合同。隨後,白先生把一張支票寄給我們,自己墊付了那筆房屋的評估費用。
我收到白先生的支票時,馬上聯想到我有一位朋友也遇到同樣的事情。當時那位華人的房貸員跟我的朋友講得天花亂墜,但是到了後來,辦不成事的時候,那人卻再也不露麵了,連她電話也不接。我的朋友說,她損失了幾百元的房屋評估費,還弄出一肚子的氣來。因為錢往往不是最大的問題,可是被人欺騙的感覺實在不讓人舒服。
想想華人商家為了錢而不擇手段的商業行為,有的時候真有點不寒而栗。我有一次在某商場購物,看見工人正在把已經過期的豬肉一盒盒從架子上拿下來。在這之前我就聽說過這家店會欺騙顧客,於是我就站在一邊,想看看工人會如何處理這一大堆的肉類。結果我看著那兩個工人,一盒盒地把包裝紙拆開,用塊毛巾把豬肉擦一擦,然後在放回原先的那個盒子裏,重新包上透明的包裝紙,再打上新的標簽;幾分鍾之後,又放回到架子上,賣給不明真相的顧客。至於說買到過期食品,那就更不在話下了;以至於我常看見人們在挑選商品時,把商品拿在手上,翻來翻去查看出廠日期。因為有些華裔商家不會主動把過期的食品下架。
這些掉進了錢眼裏的商人,讓人時時處處提心吊膽,害怕被欺騙;好像自己是個傻瓜,進了人家安排好的圈套。我有一次在某店裏買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拿到一瓶過期很久的食品,我隨口對同伴說一句:“過期這麽久了還在賣!”旁邊有一個顧客聽見了,也接了話:“這家店總幹這個!所以每一樣東西都要細細看。”另一個排隊的顧客也插進來說:“肉類根本不能在這家店買!盡騙人。”“他們的做法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所以,當我收到白先生寄來的支票時,我很吃驚地發現,跟白先生做生意,沒有被欺騙、害怕和被愚弄的感覺。相反,會覺得輕鬆、愉快;感到作為消費者的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
白先生的經商之道,和另外一位華人房貸員以及某華人店的經商行為,都在為他們自己的商業活動做宣傳:誠信才是贏得顧客選擇消費的信心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