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教授從印度來美國開會。他的美國同事在機場迎接他,並開車載他一起去大學開會。途中,這個美國同事說,我們停在路邊的餐館裏吃點東西吧!印度教授非常客氣地回答說,不用,我不餓。美國同事告訴他,那我自己吃好了。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裏,印度教授看著美國同事繞有興致地大口嚼著三明治,自己則饑腸轆轆在旁邊看著。好不容易挨到學校,見到另一位印度老鄉,這位印度教授趕忙訴苦,說肚子餓得慌,快找點吃的來。印度老鄉一臉的不解,問他,你們不是在路上吃過了嗎?印度教授答道:“那美國人是問過我要不要吃午餐,我客氣了一下,他就沒有買來讓我吃啊?!”
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要餓了, 你還是老老實實地告訴人家,你需要食物充饑。這樣你才不會餓肚子。你對饑餓的需要才能得到滿足。那麽,對於情感上的饑餓呢?主動尋求幫助是得到醫治的開始。
承認情感饑餓,希望得到飽足就是通向成熟之路。很多人想從痛苦中,焦慮中解脫出來。可是他們不了解饑餓的原因,不知道問題的所在,也不知道他們缺乏的其實是對生活的滿意度。既然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所以就很難理解和解決這個饑餓。這是很能讓人絕望的狀態。情感困惑的人,隻要他們認定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也不做努力去改變,他們就是無望的。
追求正義,能使我們饑餓的心靈得到飽足,保持精神和心理健康。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改變。而改變需要努力。改變要求我們把以前錯誤的思想都擺在桌麵上,有勇氣正視自己的恐懼,焦慮,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明白自己的行為,卸掉原來學過的錯誤的東西,從失敗中學習。即重新學習生活。通過一天天的進步,最後達到成熟的目標:活出自由。
心理健康遠不止是一個醫療詞匯,它涉及到家庭,社會,學校,任何有人的地方。它影響到人與自己和他人相處關係,日常生活的方式,行為中的性格。它決定我們應對沮喪和壓力的方法。生活就是要不斷地學習保持心理健康。這就是說我們要摒棄一切不利於心理健康的行為,如懶惰,自私,狡猾,幼稚,甚至軟弱的性格,拿掉臉上戴的麵罩和偽裝,丟掉各種心理防衛的拐杖,從誠實和正義當中吸取力量和智慧。因為追求正義的人可以滿足人內心深處的需要,保持與各方麵融洽的關係,並且能夠在壓力下仍然活出瀟灑,活出舒適,活出自由。這不就是我們生活的最高層次嗎?
心理健康不隻是科學,它還是一門藝術。它不光是關於身體的知識,它還是關於生活的哲學。在這門藝術和哲學裏麵,我們每個人都掌握著自己心理困惑的鑰匙,隻要他操練這個自由,自由就屬於他。
這是人人都想往的自由。得到這個自由,我們就會成熟,就會有一個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