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反思錢學森“畝產萬斤理論”

(2012-10-01 11:10:19) 下一個

 錢學森是不久前去世的中國導彈和火箭研究科學家,被中國譽為 “ 導彈之父 ” 。他在科學領域方麵做出過重要的貢獻。在中國共產黨最初執政的 1958 年“大躍進”期間,錢學森“科學地”論證了畝產萬斤的可能性,為中共的政治運動推波助瀾,導致中國大陸上千萬人餓死。

有評論認為這場悲劇發生的原因是“科學精神喪失殆盡”;也有人認為“除了錢學森個人因地位,榮譽、鮮花不斷,頭腦和自我膨脹原因之外,很大程度是與中國現行的科研體製有關係:隻有政治上正確的權威,才有說話的權力,聽不到或聽不進反對的聲音,也沒有思辯和爭論的對手,不經嚴格的科學論證,權威的話就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和上層建築,也就釀成了悲劇。

這讓我想起一位名叫 Albert Speer 的德國著名建築師。二次世界大戰時,本來一心想建築漂亮房屋的他遇到另一位一心想建設完美社會的希特勒,倆人一拍即合,最終這位著名的建築師淪為希特勒殺人的幫凶。戰爭結束後,他被盟軍逮捕並判處二十幾年徒刑。他在牢中著書總結自己的一生,提出:“我是怎樣走到這一地步的?我怎樣淪為惡人的工具?”

我們需要反思:假若“科學精神的喪失”是使得科學家淪喪的原因,那麽什麽是“科學精神”?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笛卡爾( Descartes )觀察到,現代人試圖建立一個完全以理性為基礎的、完全脫離道德水準的純科學。這就是說,科學在道德上成了中性的東西,科學家被客觀的自然科學、經濟技術所控製,而科學家的研究沒有思考道德問題,也不會考量道德的後果。且不提原子彈給人類造成了多大的災難,現代生化科學的發展也正在成為恐怖分子的武器,日益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可以說,科學精神與道德範疇是分不開的。

難道科學家可以說,我對科學技術有重大貢獻,但對此所造成的災難不管我的事!科學沒有道德,但是科學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錢學森洋洋灑灑一篇文章,滿足了當權者的欲望,卻讓千萬百姓失去生命。當科學家沒有道德的框架,卻有著狹窄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試圖在道德方麵成為中性的時候,他最容易被邪惡控製,他實際上已經順服了邪惡。

當然,對於絕大部分還不能被稱為“科學家”的自然科學工作者,或許不會像錢學森、 Speer 或者納粹集中營的醫生一樣,給社會,乃至人類釀成重大的災難,但是,生活有時必須在邪惡中選擇。隻注重科學,隻發展科學思維,而忽視精神和道德生活,拒絕信仰的人,他的身心是被撕裂的,即使沒有“地位,榮譽、鮮花不斷”帶來“頭腦和自我膨脹”,他因沒有生活的目的和方向,沒有能力理解人性,其結果仍是生活在矛盾、焦慮和災難當中,抑或落入罪惡的泥潭。

人不是像現代醫學所實踐的那樣,是各個不同器官、細胞組成的稱為“人”的整體。有句俗話說,人活著就是那口氣。“那口氣”才是讓人成為“人”的元素:人的精神或者靈魂。因此,人的生命裏有道德的意識,有善與惡的觀念,有正義與仁慈的向往。最終,是人精神上的終極目的促使人從事各樣的活動或者工作。

但是,科學沒有通道可以通達人的心靈。隻有通過愛的體驗才能到達。認識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建立內在的和諧,才不會飽受情緒和生活上的困擾,也不會使人道德淪喪,成為政治和權力的工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