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做陪審團員的故事

(2012-09-10 14:31:15) 下一個

我到西雅圖高等法院報到做陪審團的那天早上,正巧遇上狂風暴雨的天氣。等我終於可以在陪審團的大廳裏坐下來的時候,我發現我的鞋子全濕透了。我耐著性子等了一陣子,脫下能擰出水的襪子,摸摸我的兩隻腳:冰涼。

我走到前台問:“哪裏能買到襪子和鞋?”

“你隻能在這裏等,不能出去。”服務生麵露無奈。

我隻好光著腳丫子坐下來。旁邊一位婦女對我說,用紙把叫包起來,會好受些。於是我便去廁所扯了一大堆紙,顧不上不好意思,一層層包起我的腳。周圍並沒有人不注意我在幹什麽。我心裏想著:還好在美國,不然,恐怕要圍一圈人看熱鬧吧。

等待總是漫長。我在心裏對自己說,上帝啊!我一個家庭婦女,我跑來這裏幹甚麽呀?我早就聽人說,做陪審團很無聊,要等到案子結束才能解脫。但是你隻要告訴法庭你不懂英語,你就不用去啦!可我們能夠安心理得地赦免自己嗎?做人要有責任心。我們對家庭有責任,對自己有責任;而既為美國公民,按照美國憲法,為陪審團服務便是我們對國家必須履行的義務和責任。忘記自己在入籍時的誓言,等於忘記自己是誰。如果我們懂英語,我們的道德意識也不容許自己為了私欲欺騙政府。若換成自己受審,誰不希望有正直的人做陪審團呢!這麽想著,心也就自然安靜下來。朝大廳掃了一眼,人們大都在靜靜地看書等候。

那是一樁跟毒品有關的案子。犯罪嫌疑人是一個移民美國多年,常住慈善收容所的黑人流浪漢。他被指控私自窩藏毒品和販毒。公訴人和辯護律師各執一詞,庭審持續到第二周。不出庭的時候,陪審團成員隻能侯在法庭裏的一個房間裏,不準討論案情。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年輕的美國女人,不停地晃動著幹瘦的身體,嘴巴一直說著什麽。她遞給我一張名片,介紹她是一位針灸師。我瞧了瞧她,說話的樣子手舞足蹈,表情豐富、情緒激昂。我心裏想著,天啊!這麽一個躁動不安的人怎麽會選了這一行?她的旁邊,是一個肥胖的女人,看起來對人挺熱情的,不出幾分鍾,她便鎖定了目標,竟然把生意做到陪審團來了。那個自願當陪審團小組長的女人,一天還沒結束,已經是第二次掏錢買那些小飾品了。另一個中年婦女不斷地撥弄著她的長發,長歎短籲地說著“還有好多事辦”。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我坐在一旁,冷眼觀看著這些女人唧唧咋咋地地叫個不停。幾個看書的男人女人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甚至連頭也沒抬一下。

讓百姓參與司法,顯然隻有在民主自由的社會才有可能。有一個男青年略略算了一筆賬:從這名犯罪嫌疑人的案發到庭審結束,費用超過十萬美元,還不包括陪審團成員的誤工費。顯然,這名流浪漢的律師費也不是自己掏腰包。我好像正在從貧窮人和底層人民身上閱讀著什麽是正義:不掠奪貧窮人,不壓製百姓,不搓磨貧窮人的臉。因為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公義是上帝的本性,是上帝管理宇宙的法則。

終於到了該陪審團商議犯罪嫌疑人是否該被定罪的時候,每個人都變得認真起來,逐字逐句地分析著證據。“我們必須為一個人的生命負責。”這是大家互相重複的話。法官根據陪審團的決議,判決將這名流浪漢送去做戒毒治療。

履行責任、實施公義便是我做陪審團員實習的生活準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