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堂、戰場與墳墓

(2012-09-10 14:23:02) 下一個

有一個句子流傳甚廣,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分墳墓”。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是描寫了不同年齡的人在美國生活的生動寫照,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生活幸福與否決定在自己。

形容美國是兒童的“天堂”,我沒有異議。我想說的是,也有許多在美國的兒童活在他們父母親親手製造的“地獄”裏。

“戰場”一詞聽起來有點血腥味,讓人聯想到你死我活的拚殺。用它來形容中年人在美國的工作,說明中年人必須奮力拚搏,才能生存。這種說法也許可以用來描述有些極度渴望在美國成功的移民,並不能概括所有的中年人。你到人山人海的球場看看,或到人來人往的山上轉轉,都多少華人麵孔?西雅圖每年兩次圖書大甩賣,隊伍排成長龍,有幾個是華人?我有一位朋友,每次回國都被家人輪番規勸他要做生意,說你去美國這麽多年了,至今還在打一份卑微的工作,勉強糊口,何不趁年輕好好幹一番?但我的朋友不這麽認為。他和妻子雖然收入微薄,但倆人齊心合力,買了一個小公寓,養了一個胖胖呼呼,人見人愛的寶貝兒子。屋子雖然簡陋,但是溫馨;每逢節假日,他們便帶著兒子外出遊玩,或者探親訪友。我的這位朋友有他的價值觀念,不管別人如何上“戰場”,他安於在他的“樂園”裏享受生活。他自豪的是他和妻子共同擁有一個恩愛之家。

“墳墓”這兩個詞,聽起來很恐怖和絕望。把美國比作老年人的“墳墓”,主要是指老年人精神空虛,孤獨等等。我注意到把美國比作是“墳墓”的老人,大多是退休以後隨子女移民來的。我覺得這種說法非常自私,因為這是無限度的索取。許多老人在國內有很不錯的退休金,在美國又領取美國政府的社會福利,但他們還是不滿足。我曾遇見一位老人在醫院裏,想法設法要醫生給她做多醫療檢查,目的是“把我孩子交的稅錢都再拿回來!”這些老人們湊到一起談論什麽?東家媳婦如何不好,西家女婿怎麽不孝;誰家的孩子領父母到哪旅遊,誰家的孩子給父母買了貴重物品等等。你說這能讓人不空虛、不孤獨嗎?

我在一間美國教會認識了不少老年人。比如瑞可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周三天,一大早就來到教會,吸塵,擦窗子,洗玩具。平時看到誰有需要,他就熱情幫助。我稱他是個“聯絡員”,如果他知道你講漢語,他會很快幫你聯絡到其他說漢語的人。禮拜天你往教會一站,你會看見一群銀發族的老人們忙著為人們準備點心、茶水;熱情地招待大家。九十五歲的伊萬過生日那天, 我到老人院看望她。她從輪騎上站起來迎接我的時候,手裏還拿著正在編織的小襪子。旁邊是一本聖經。伊萬自幾年前老伴保羅去世後,就住進老人院,她堅持給教會的小孩子們編織衣帽鞋襪,每天讀經,為子孫和朋友禱告。老人家還能記住教會裏老老少少的名字。我臨走的時候,她擁抱我,並且問我:“我能為你做點什麽嗎?”

很早以前,有個老人告訴我,為什麽死海是死的?因為它沒有流出。為什麽生活像在墳墓,因為沒有想過付出。連路都不能走的伊萬,卻時時讚美上帝,感恩大家來看望她,努力為別人做點什麽。她能不天天生活在陽光裏嗎?瑞士醫生保羅吞尼爾說過:“一個人晚年幸福與否,在他 / 她中年時期就預備好了。”一個隻知道在戰場上拚殺,不認識和平的人,如何從戰場上下來享受和平?

天堂與地獄、戰場與樂園、墳墓與人間原來不都是自己的創造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