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夢”

(2012-09-09 19:56:09) 下一個

 

在許多人看來,“美國夢”就是能夠買一幢大房子。因為這標誌著經過奮鬥打拚,終於安穩下來,可以享福啦!我的鄰居布魯斯卻解釋說:“美國夢就是你除了要付房貸,你還得會修房子、會整理院子、會修車;你還得懂得屋裏的電暖設備、下水管道等等,你得天天為這個房子效勞。” 經常在院子裏幹活的布魯斯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什麽美國夢呀?全是騙人的!”

有的時候,我也聽到一些人抱怨說實現了“美國夢”卻感到有些困惑。因為

在美國的生活非常單調。一個大房子裏往往住著一兩個人,毫不寂寞!

“美國夢”是不是像一個大房子,既華麗又冰冷?

但我覺得買房子很有必要,因為生活畢竟不是抽象的。我們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一個讓我們可以縱情高唱;可以放聲痛哭;可以釋放壓力;可以撫平創傷的地方。

沒有這樣一個地方,我們的心就是隨著身漂浮不定。舊約聖經記載亞伯拉罕移民後,即刻買地,讓自己和家人安定下來。以色列民族得上帝的祝福總也離不開獲得土地。這可以說明,我們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好讓我們能夠把“根”紮下來。

不紮根,便不能生長;便不能開花結果。心沒有了根,隻能漂浮不定,焦慮不安,何來幸福?

移民離開了生長的土地,來到美國,就像是失去了“根”。原來的枝盛葉茂不見了。我們在實現“美國夢”的同時,不光感覺到情感的紐帶斷裂,象征著過去輝煌的一切一切都一去不複返了。

所以我們積聚了“鄉愁”,也渴望解開“鄉愁”。大家對於故土的留戀,對於在異鄉的生活,比如語言、文化以及主流社會的融入等都有著深刻的體驗。難道我們的“美國夢”裏非要有“鄉愁”的困擾?或者說,我們的生活就隻能是在滿足沒有“鄉愁”的層次上嗎?

走進任何一群人,你會發現,人們的談話,最後都滑落在家庭和朋友的主題上。原來這份濃濃的“鄉愁”之情,從來沒有停止在你我耳邊喃喃低語:“美國夢”不光是房子和車子,我們渴望“我與你”的關係。

我們需要一個屬於“我和你”的社區。在這個地方,不再是吃吃喝喝、熱熱鬧鬧的“派對”;不再是表麵上一團和氣、恭恭敬敬的“和諧”。我們需要突破一個看不見、很難逾越的一道牆,讓我們能夠有一個“想唱就唱、想哭就哭”的地方;讓我們有坦誠地對話、有深層的交流、有真正的溝通。

我們需要一個屬於“我和你”的家。在這個家裏,不再是“夜深沉、望星空”的相守;不再是“為了孩子”“搭夥過日子”的無奈。我們需要描繪出“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的圖畫;我們需要享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景;我們需要有彼此之間的信任、親密、責任和終身的承諾,好讓我們一同譜寫這一段“美國夢”的生命曆史。也讓我們的孩子在愛中長大。

其實,布魯斯除了經常打理房子,還每周在我們的社區撿垃圾。他還是西雅圖石頭協會的會長。他的家裏養了一群小寵物。重達六十五榜的烏龜“緹咪”跟著布魯斯在外麵悠然散步的時候,那可是我們鄰裏一道撩人的風景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