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重返伊甸園---婚姻和家庭幸福的金鑰匙 (11)

(2012-09-19 09:44:36) 下一個

生活在恩典中  

        一個體驗過恩典的人,一個沐浴在恩典中的人,並且一個能夠活出恩典的人,才能夠不斷地改變自己和配偶的心,在重返樂園的路上,攜手並肩,愉快前行。埃裏奧特.歐翰納博士(Dr Elliott R. Ohannes 精辟地指出如何生活在恩典中的四個方麵:認識耶穌基督的“恩典”;明白痛苦和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一個好老師;懂得休息。

第一.  認識耶穌基督的恩典,並把它運用在生活當中

負疚感與負罪感

        現代漢語詞典對“負疚”一詞的解釋是:“覺得抱歉,對不起人”;中文網站有人解釋“負罪”的意思,是“用比較主觀的感覺。當人做了一件自己覺得違反了自己良知的事情,在事後自己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後悔的情緒。”簡單地說,當我們違背了內在行為的標準,來自意識裏不認同的信息告訴我們:“現眼!”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了負罪感。通常人們稱為“良心發現”。最普遍的負罪感,並不是做錯事的罪惡感,更多的是一種自責。所以,負罪感也叫做負疚感,或者內疚感。一般說來,中國傳統文化常常認為罪總是跟違反法律連在一起。所以,在感覺抱歉或者產生後悔的情緒時,負疚感的程度沒有負罪感深。

        還有一種負罪感,就是在感覺上做錯了。事實上,並沒有做錯事。比如,一個人本應該在周末好好休息放鬆一下,但他總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即使人在休息,心裏卻沒有平安。有的人因為基因問題生下一個殘疾的孩子,總覺得對不起孩子。

        負罪感是魔鬼的伎倆,是最能夠讓人痛苦的一種情感。人最容易因為自己的錯誤、失敗、罪過等,身體受折磨、心靈受煎熬。負罪感也是婚姻和家庭關係中看不見的敵人,最能把關係搞糟的“殺手”。

     

負罪感對婚姻關係的影響

        萊帕羅特教授(Prof Les Parrott III)寫了一本《愛看不見的敵人--如何戰勝負疚感,建立健康關係》一書。他認為負疚感可以形成四種關係模式。有些人隻會理性分析,沒有同情心,他稱這種人為“控製者”。這種人非常懂得怎樣滿足自己的需要;有些人太有同情心,但是,沒有理性的分析能力,稱為“討好者”。這種人善於犧牲自己,滿足別人的需要和要求,他們的愛是讓他們自己感覺好,是在釋放自我的負疚感。有些人既沒有理性分析能力,也沒有感性的同情心,稱為“抑製者”。這種人象“討好者”一樣,承載著太多的負疚感。害怕被人拒絕,生活在焦慮和自我的世界裏,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他們就是那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人。有些人既能夠理性分析,又有同情心。這種人稱為“愛人”。他們肩頭上沒有負疚的擔子,看重愛,又有能力愛。

    夫妻之間使用負罪感作為控製配偶的武器非常普遍。如果一方要離開另一方,另一方往往會用“當年若不是我(我家人)幫助你,你哪有今天的輝煌!”之類的話來要挾對方。即便是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也時時處處傳遞出這樣的信息:我(我們家)有恩於你。所以,你必須永遠滿足我(我們家)的要求。不然你就是忘恩負義的陳世美!那受恩的一方必然要唯唯諾諾,低頭稱臣;他(她)必須夾著尾巴,小心翼翼地做著被要求做的事情、被希望做的人。他(她)沒有自由,活得不再是他(她)自己。這樣的婚姻關係裏,還有愛的位置嗎?

    有人說婚外戀可以鞏固愛情。因為有婚外戀的人是有過錯的一方,所以,他(她)對配偶感到負疚,這樣一來他(她)就會主動為自己的過錯“買情感單”,對配偶更好。他其實是為自己設立了一個無意識的過程,在行為上給與補償,以此求得心理平衡。萊帕羅特教授說:“用這種方式能夠體驗到從負疚感而來的自由,但這是暫時的。會讓自己耗盡情感。雖然“買了單”,你卻有了被負疚敲詐的感覺。這樣的“單”,你會越買越多。埃裏奧特歐翰納博士指出:這種說法有兩個誤區:第一,它誤解了負疚的目的和功能。負疚是在告訴我們有什麽地方已經錯了!好比我們身體有病痛,需要醫治一樣。如果你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割破了手,你不會繼續用刀割來醫治自己。除非你腦子有病。人若以為應該在負疚中生活,那實在是錯得離譜。在前麵提到的浪子回頭的故事裏,兒子在花盡了父親給他的錢,最後淪落到與豬住在一起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當他回去見到父親,受到父親的熱烈歡迎時,父親與兒子的關係已經得到醫治了。第二,負疚對被傷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使他(她)可以繼續以此來控製對方免得再出軌,或者有錯的一方。這樣做,不僅低估了愛和饒恕在關係中的力量,也會讓有錯一方心生怨恨,最後摧毀感到負疚的一方。不論是真的做錯事而負疚,或者是感覺上負疚,都說明內心有傷痛,需要醫治,而不是繼續傷害。負疚是要得到解決的,決不能成為一種長期的生活方式。耶穌在十字架上說:“成了!”祂是在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錯了,或者錯誤的後果已經發生了,一切就該結束了。如果一方不斷地挑起有錯方的負疚心,試圖用負疚作為武器來挽救關係,最終還是令事情更糟而失去關係。

        我想起一個令人心情沉痛的故事。那個在我的記憶裏多才多藝、端莊穩重、美麗文靜的王小姐,因憂鬱症服用過量的安眠藥自殺身亡的事件。在她離異後的日子裏,王小姐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視女兒為生命,以至於王小姐從交友,到生活,處處受到母親的“保護”;不是替女兒拿主意,作決定,就是怪罪女兒不會處理問題、不懂得生活。看到女兒已經香消玉隕,王母悲痛萬分,覺得自己管得女兒過於嚴格,才逼女兒走上絕路。王母在不斷地自責中喘殘活著。在女兒一年忌日的那天,孤獨絕望的王媽媽無法釋懷,用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負疚感除了影響夫妻之間的關係,恐怕人們談論的最多的,還是婆媳問題給婚姻帶來的災難。

        提到母親,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慈祥”、“無私”、“奉獻”、“溫暖”等。母親就是愛的代名詞。“母親”一詞的崇高與偉大足以讓我們躊躇不前,不敢對母親有負麵的想法。生活當中,負罪感其實是有些母親控製成年兒女使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武器。負罪感可以使人癱瘓,也可以殺人。

        幾年以前,一位來美國探親的母親,看到兒子每每回家都要先親吻太太,心中大為不快。有一天,母親對兒子說:“我無法忍受你每天回家親你老婆。我今天要看到你給她一巴掌!”兒子從來不抗旨。因為他從小到大一直是母親眼中的“好孩子”、“孝順兒子”。

        但這一回,兒子愣在那裏足有兩分鍾。他感到害怕、無奈、痛苦。他愛他的母親,也愛他的妻子。何況這是在美國,打人是違法的。

        兒子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聽見了汽車的聲響。妻子下班回來了!

        母親又喝斥道:

        “你聽見沒有? 你如果今天不給她一巴掌,我就一頭撞牆死給你看!” 說著,母親真的從沙發上站起來。

        工作了一天的妻子,這時像往常一樣帶著疲憊的身體和幸福的期待走到丈夫跟前。冷不防,看見鐵青著臉的丈夫突然舉起右手,狠狠地朝自己臉上打了下去。

        母親長長地舒了口氣,重新坐回到沙發上。

        震驚的妻子,捂著火辣辣的臉,含著眼淚,抓起了桌上的電話幾分鍾後,一把錚亮的手銬銬住了兒子的兩個手腕上。兒子在母親麵前被警察帶走了。後來,這對曾經恩愛的小夫妻辦理了離婚手續。

        你相信這位母親真的會“撞死在牆上嗎?”她雖然發誓要傷及自己,用自己的健康、幸福,乃至生命來威脅兒子,但她一般不會這麽做。她隻是在帶兒子入戲而已。但這一招不僅有效,而且最成功。因為她製造了緊張空氣,把過錯從自己身上推得幹幹淨淨,搞得真真假假,讓兒子覺得全是自己的錯,所以,這個時候必須選擇效忠母親,義不容辭地救母親脫離痛苦。

        兒子用坐牢和失去婚姻的代價,保證了母親演出的成功。

        負疚感,是個強大的武器,不管是控製型,還是殉道型的母親,她們對於成年子女的婚姻和家庭,都有著同樣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成功地牽製住成年的子女,使得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幸福,來換取母親的滿足。

     

負罪感與恩典  

        讓人背負沉重的“負罪感”,是一切問題的來源。亞當知道自己作為領導者難逃其責,他沒有接受自己應當負的責任,反而拚命壓抑自己的負罪感,結果導致他對躲藏這件事情感到憤怒、恐懼和焦慮。正是這個原因讓亞當難以忍受和麵對。越來越沒有能力看到自己的錯誤,越來越多地產生控製性的和進攻性的性格,進而把責任反射到他的女人身上,為自己辯護,指責夏娃、 指責上帝。而夏娃又指責蛇。他們當中沒有人滿意自己,沒有人敢於麵對自己的失敗。他們隻是抱怨別人,讓負罪感一個傳一個。有一個人患有性功能障礙,夫妻關係十分緊張。他對太太不僅冷淡,進而冷酷。後來,他的太太求助醫生,希望能夠得到幫助。這個人知道後,到醫生那裏申辯說,他的妻子如何是一個不稱職的妻子,如何讓他不願意和她同房。當醫生告訴他應該做醫學治療的時候,這個人立即翻臉,責罵醫生把他們夫妻關係搞壞了,並且以莫須有的罪名四處投訴醫生。保羅.敦那醫生 Dr. Paul Turnier)指出,有些人內心覺得自己不行,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負罪感,害怕被別人批評,但他們卻透過論斷、鄙視、固執己見和批評,來發泄並為自己辯護。前麵提到的劉瀾,從一開始就指責丈夫不關心她、不體諒她、不幫助她做家務、不理解她的勞累,甚至對丈夫暴跳如雷。丈夫不僅用逃避來回應,並且用“令人無法忍受的女人”來回擊劉瀾。我們所見的夫妻衝突,哪一對不是在互相指責呢?哪一個不是在數落對方的不是呢? 即便是在離婚大戰中爭奪孩子監護權的夫妻,不也是想以此來證明自己無辜嗎?想要抱怨別人,數落對方不是的強迫意念並不能去掉負罪感。這不是解決婚姻失和與衝突的辦法。

        伊甸園為人預備了一切,包括選擇生活的自由。當人吃了果子以後,原本想成為上帝的人,卻在意識裏產生了負罪感和羞恥心,在痛苦無助中隻能尋求躲藏。萊帕羅特教授形容“許多人生活在一個功能紊亂的情感免疫係統裏。”他們不敢像以前那樣做回自己,心中充滿了恐懼和害怕。敦那醫生說:“我們今天的境況就像《聖經》新約中那個把主人給他的錢埋在地下的仆人所說,‘我害怕’”。因此我們不敢表現自己。”許多自我幫助的心理學、哲學的書告訴人們,如何建立自信,以及健康的關係。其實,耶穌的恩典把我們從罪的捆綁下解放,讓我們從負罪感、羞恥感和恐懼感中釋放出來,讓我們在恩典和真理中得到自由。我們因此就可以成為一個有能力去愛,又有能力接受愛的人。

           

悔改與心靈重建      

        耶穌的“恩典”讓我們有能力“悔改”。婚姻不是問題,婚姻中的人心才是問題。隻有通過悔改和心靈重建,才能夠讓我們重新與上帝建立密切的關係,從而在精神上、心理上返回伊甸園,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修複與上帝的親密關係,意味著我們能夠理解上帝的意願,我們生活的目的和意義;重新感受上帝接受我們、饒恕我們,並為我們的罪付出過生命的代價。因此,我們就會明白,無論自己把生活搞得如何一團糟,但隻要我們願意接受上帝的恩典,接受耶穌免費的禮物,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有希望,都有能力解決情感上的困惑、享受幸福的生活。

        有些人難於接受基督教關於“罪”的教義。《聖經》關於人格發展的教導與現代心理學的發現非常一致。心理學理論認為,當人的意識裏有一種它不想見到的道德主題呈現的時候,這些負罪的行為和記憶就被驅趕到意識以外。以後這些被壓抑的記憶就會以偽裝的形式出現。比如,神經質、強迫症、身體的功能性紊亂等。心理學的這個概念叫作“意識的收縮”。在基督教的教義裏被稱作“罪”。《聖經》不像現代心理學來解釋意識收縮的過程,而是展現一幅生活的畫麵,讓人看見人自己是如何自然地閉眼不見自己的過犯和痛苦。心理學講的“恢複意識”,在《聖經》裏叫作“悔改”。

        “悔改”這個詞的解釋是換一種思想。它的含義是為未來接受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向。從字麵上講,改變思想和態度是對自己、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這個改變影響了人的性格,乃至影響整個生命。“悔改”表明一種堅定不移的努力,要進入一種更高層次的生活,包括接受自己的罪,從骨髓裏發出對罪的悲哀,跟著是愉快地修正自己的行為。這說明“悔改”是與過去有關係的。通常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輔導:忘記過去,努力前麵。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過去的事情”當然指的是“過去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事情”。人們常用這句話說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既然已經過去,就沒必要再提它,以免引起傷心難過和情感波動。就像一首歌中唱道:風中的迷茫,雨中的彷徨,今天都要把它遺忘。人的一生總少不了經曆這樣或那樣的傷痛。失去至愛的親人,擁有的財富,難得的機會,包括離開熟悉的家園和環境、退休、子女離家,失去健康、青春美貌等等,都讓我們感到悲傷。能夠忘記過去,努力前麵,當然是我們所盼望的;耶穌的心理學認為,這正是人不能做到的。那些可怕的記憶並沒有被忘記,而是都被壓抑到無意識當中了。所以,人才會生病、焦慮、憂鬱。

        一般說來,當人遭遇不愉快的,或者傷心的事情時,人會經曆否認、憤怒、交涉、憂鬱,最後達到內心的平安,接受現實的階段。當人開始麵對失去的時候,人總是會試圖否認這一損失。問“為什麽是我?”接下來,他就會體驗到憤怒的情緒,“這太不公平了!”之後,他就會企盼看到自己期望的發生;盡管在理智上知道是不可能的。當這種企盼破滅後,他就會陷入深深的憂鬱當中,感到“生活真是沒意思。”最後,他會達到內心的平安,接受現實,努力前麵。這個過程的長短因人而異,但少了這個完全的過程,過去傷心的事情恐怕難以忘懷。比如,有人遭遇婚姻變故,或者被人拋棄。這本是件傷心的事情,但這人還堅持說:“我不在乎,不介意。我全當沒有這回事。”那麽,這人就隻能捆綁在否認的階段,無法釋放自己。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認識你的過去,喚醒記憶,當麵跟你的記憶講話。之後,你才能不受它的控製,也就是做到了忘記過去。這是獲得良好精神健康的經曆。如果你能夠看清自己所受過的傷痛,曾有過的怨恨,通過長時間內在掙紮,在風暴般的精神防衛後說聲“對不起”,你的未來就會像使徒保羅說的“聖靈的果子”就會從那聲“對不起”中流淌出來。這不僅解決了過去的問題,也給與現在唯一的機會。悔改隻有從內心認罪,從與上帝親密的麵對麵交流中,從聖靈的促動中才能達到。

        能夠識別“自我意識”的時候,就是通向“悔改之路”的時候。《約翰福音》記載了一個要拿石頭砸死淫婦的故事。有一個女人行淫時被人捉拿,當地的宗教人士以及民眾要用石頭把她砸死。人們把這個女人帶到耶穌跟前,拋開社會道德和標準,用神聖的啟示--摩西律法來挑戰耶穌:是不是該將這個女人處死。耶穌想了想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小,一個一個地出去了。”(約翰福音81-9

        在這個故事裏,一方是犯了奸淫罪的女人,另一方是法利賽人,也就是學者、 神學家、道德衛士。耶穌沒有否認女人的罪,對女人,祂講了上帝的赦免,拿去了女人的負罪感;但同時,祂的話卻喚醒了那些指責女人的所謂道德家和自以為是的裁判官們,激起那些人壓抑著的負罪感。那些人悄悄走開說明他們承認自己也有罪。用心理學的術語:上帝塗掉了我們的罪,但是,祂把我們帶到壓抑的罪的意識裏。有一位醫生形容悔改是一個罪塗清了,另一個罪被喚醒,人的心理和精神就得到康複了。

        這就是耶穌“恩典”的宗教。耶穌把“恩典”給了那個顫栗發抖的女人,因為這個女人意識到自己有罪。她沒有自己的期望、沒有自己的驕傲、沒有來自自己的信心,她隻知道自己是個罪人,隻能謙卑下來,承認自己不是超人,沒有能力拯救自己、沒有能力像耶穌一樣在水麵上行走。耶穌的“恩典”可以打破負罪感的惡性循環,使人走向悔改之路 ,讓人性得到解放、得到超越、得到升華,從負罪感中解脫獲得自由。《聖經》記載了殺人犯摩西,最後成為以色列民族的傑出領袖,帶領以色列民眾從苦難的埃及出發,經曆千辛萬苦,到達上帝的應許之地。因為害怕,三次否認和耶穌有關係的膽小鬼彼得,以及雙手曾沾滿聖徒鮮血的保羅,後來,都成為最偉大的“宣教士”,畢生傳揚福音,為主獻身。

        沒有人見過上帝,耶穌的言行為我們展示出上帝的慈愛。祂沒有因著我們的罪和失敗,以及能力不足就不愛我們。這份無私的,完全的愛讓我們產生悔改的動力,改變生活的方式,讓我們的人格得到升華。

        現在,婚姻輔導越來越流行,婚姻的課程也越來越多。但是,為什麽離婚率卻越來越高? 家庭破裂的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尋求婚姻輔導的人,都是在婚姻已經快要破裂的情況下,無可奈何的選擇。但是,因為缺乏對婚姻輔導的了解,經常存在著幾個問題:第一,當事人都想拉婚姻輔導師站在自己的一邊,一旦達不到目的,就怪罪輔導師;第二,一觸及到深層問題,當事人中的一方或者雙方就感到受到威脅。他們很害怕暴露自己的思維和內心世界,隻是希望輔導師行一個奇跡,讓他們因經年累月的衝突和矛盾以及遭到毀壞的婚姻,一夜間修補完善。這其實是非常不現實的,充其量隻不過能暫時緩解症狀,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對婚姻輔導師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他們希望的奇跡沒有發生的話,他們要麽指責輔導師沒本事,要麽中止輔導。第三,當事人往往不明了,也難以接受黎明之前是黑暗的道理。即在事情好轉之前,總要有一段更糟糕的日子。第四,心理學可以解釋婚姻問題,給予當事人良好的建議和道德上的忠告。但是,生活不是靠忠告和道德約束可以改變的,而是要有內在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上帝的恩典。這就是心理學和基督教的差別。有的時候人們在接受輔導時,不僅不會聽到悔改的信息,反而鼓勵當事人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各種借口開脫。理性的解釋和對罪的否認,隻能摧毀人對道德責任的感覺,阻止人心的解放。那些因長期爭吵或冷戰使婚姻走到盡頭的夫妻,如果他(她)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的,看清是因為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妻子(丈夫),使夫妻關係不斷惡化,明白自己是因為害怕,采用種種防衛的方法,他(她)就會積極配合醫生(輔導師),尋求治療,也懂得如何善待配偶。

        我們需要更好的輔導:即《聖經》講的“悔改”。麵對麵來到上帝的麵前,接受來自上帝的靈氣,在靈魂深處進行自我剖析,接受責備,進而改變自己。正如美國心理學家馬克麥克敏教授(Dr. Mark McMinn)所言,“學校所教的治療係統和訓練沒有認罪的語言,沒有提供認罪和救恩的機會。”然而,如果一個人不看到自己內心的罪和需要,他沒有辦法真正走向醫治和重建。沒有悔改,不會有改變;沒有改變,就不會有美滿的婚姻。改變需要勇氣、需要時間的錘煉、需要痛苦的磨練;需要冒險地通過一段黑暗才能見到光明。

        人們把婚姻比作一個能夠讓人在疲倦時安息的港灣。但是,還要明白,這個安息的港灣不是為懶惰的人預備的。隻有通過不斷地自我犧牲、悔改和改變、才能營造這個安靜的避風港。

        耶穌說:“我們若不變成小孩子,斷不能進入上帝的國。意思就是如果我們不在心理上回到孩童時代,理解我們與家庭環境的關係,理解我們的成長過程對我們性格發展的影響,我們無法解放自己,進行心靈重建。阿雲是一個聰明過人、非常能幹的女子。在生活中,不論誰遇到困難,阿雲會主動慷慨解囊,給予全力的幫助。然而,阿雲喜怒無常的“大小姐”脾氣也常常讓大家對她敬而遠之。阿雲結婚後跟隨丈夫移民美國,經常為了芝麻大的事情跟先生大發雷霆,或因著一點點小事大聲訓斥孩子。阿雲的先生稱她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阿雲自己也總覺得心裏有股莫名奇妙的火難以控製。她覺得先生不關心她、不理解她、不懂得愛她。阿雲越是追著先生“講清楚”,先生越是躲避不搭理她。而先生越不跟她講話,她就越是難過和痛苦,脾氣發的也越大。經常在朋友們麵前數落先生的不是,跟人訴苦,使他們的婚姻走到幾乎要破裂的邊緣。

    後來,阿雲接受了心理治療,看到自己身上多年來存在的感情空缺:阿雲的母親是個孤兒,媽媽生下她就因病去世,爸爸遠走他鄉。“無望”和“無助”的概念早早地種植在阿雲母親幼小的心中,使她成為一個極其容易受傷的人,一個總讓人感到可憐兮兮的受害人。阿雲的父親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也不懂得如何安慰母親。阿雲的童年就是在母親的喜怒無常中長大的,她戲稱自己“整天提心吊膽,生怕碰到母親的哪一根神經。”阿雲認識到她的母親從不理會阿雲的情感需要,不僅對她冷漠,還經常喝斥她、譏笑她,從未給過她安全感、信任感、所屬感。阿雲長大以後也像母親那樣,有著像變幻無窮的天氣一樣的情緒,一會兒晴空萬裏,一會兒陰雲密布,一會兒大雨瓢潑。任何外界的刺激都容易導致她的情緒波動。當她不知道如何處理內心的情緒時,她就像“火山”一樣爆發出憤怒,或者像林妹妹一樣憂傷悲痛。她用發脾氣來告訴先生:關心我、照顧我、嗬護我。阿雲說她看到自己“就像母親一樣神經兮兮的”。她坦誠“一直試圖在先生身上得到小的時候沒有得到的母愛。上帝的恩典給我了力量看清楚自己,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使我的婚姻美滿幸福。” 

    回首過去歲月,心理創傷的體驗是痛苦的。但是,我們對婚姻的概念,對愛的理解和表達,對家庭的依賴,以及我們的性情等,都與這些內在因素有著緊密地聯係。年複一年,我們往自己的心裏儲藏了仇恨、恐懼、痛苦、不滿、疑惑,阻礙了我們進行深層的自我發現。結果,讓我們發展了很多扭曲的思想,讓我們好壞不辨。這就是弗洛伊德關於人“內在衝突” 理論的貢獻。敦那醫生說人的性格讓“使徒保羅看見了,弗洛伊德描述了。”不同的是,心理分析會給人下一個結論,定一個名稱。耶穌的恩典全盤接受一個人,使他得到心靈釋放。讀者會在後麵的“人生老師”一章會更多地了解心理治療與精神指導之間的聯係。

        如果不打開心門,過去的生活依然延續,依然是個威脅。有些人寄希望到了教會,藉上帝行一個神跡,以為隻要接受耶穌基督,就立刻成為一個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成為新的了”。有一個傳道人很自豪地向人介紹他的教會“不存在婚姻家庭問題,因為所有的問題,一向上帝禱告就好了”。心理學家榮(Carl Gustav Jung)告訴我們:在心理上沒有舊的,新的。沒有什麽真的會死掉。就連保羅身上也有根刺。一個人可以因為神聖的光照讓他暫時成為一個“新造的人”,但此後,他依然會恢複老樣子,或者活著的不再是這個人自己,而是一個帶著麵罩的人。因為當一個人壓抑他的過去,試圖成為一個新造的人的時候,他就落入神經質的狀態。一個人的穩定成長可以因著聖靈地感動,讓他產生認罪悔改之心,之後尋求專業幫助,開始心靈的醫治過程;或者在接受專業幫助的過程中,感受到聖靈的啟示,成為“新造的人”。但是,首先要做的是打開心門。不把窗戶打開,怎麽能讓陽光照進來?《聖經》上說,“把舊酵除淨,成為新團”。顯然,我們要做的是先打開心門,除淨舊酵,願意接受神聖的亮光,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才能讓陽光照進來,才能成為新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