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
與一位讀者通完電話以後,我便想起這句歌詞。
“遊子”,在漢文化中,指那些離開了故土,在外居住的人。這個詞也的確表達出移民就像一個長成的大樹,重新植根的不易。“遊子”盼望春天,因為春天代表著溫暖、希望、生機。
這位讀者告訴我說,讀我寫的有些生活類文章總有一種想要哭的感覺。我把生活寫得那麽美好,但那種美好的生活隻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有,或者說,那是一個無憂無慮、沒有煩惱憂愁、美麗的“童話世界”;可惜,我們卻是生活在一個殘酷、痛苦的現實世界裏麵。
我是多麽感恩這位讀者的回應,讓我能夠聽到一顆在冷風苦雨中掙紮、呼喚的心靈。還有什麽比這種透明的、坦誠的肺腑之言更能連接我與讀者的關係呢?
有一位讀者曾經問我:你的文章賺了我的許多眼淚。其實,我們都明白,你若讀到一段讓你想要流淚,激起你情感的文字,那是你遇到一種無法言傳,難以抗拒的東西撞擊了你的心靈深;並非我寫的好,或真能虛構了一個完美的夢幻世界。
這個世界真的是越來越精彩,也越來越無奈了。在這個冷漠無情的世界裏,我們還會有美好的生活嗎?
這讓我想起兩位母親。第一位母親有一位獨子,剛剛成年就在一次車禍中喪生。從此這位媽媽除了流淚,臉上再也沒有過笑容,家裏永遠籠罩著悲哀淒涼的氣氛。第二位母親也有一位獨子,剛剛成年便去了伊拉克戰場,不久陣亡。他的媽媽痛苦地昏倒在兒子的葬禮上。後來她成為社區的婦女領袖,幫助失去孩子的家庭。
第二位母親在痛苦裏獲得創造性的生活,迎來了春天。
春天在哪裏?
春天不在豐富的物質裏,成功的事業裏。這個世界鼓勵成功,鼓動人們追求物質。這個世界希望我們永遠不要意識到豐富的物質會讓我們丟失什麽。弗洛伊德稱“我們像嬰兒抓住母親的乳房一樣抓住物質,為的是滿足我們最原始的需要。” 但我們不可能不遇到健康、衰老、死亡的問題。這個時候人的幸福就不能離開精神的話題了。
春天不在教條和理論裏。常常有人問我,你是不是在宗教裏找到安慰?我說我相信宗教是鴉片。冷冰冰而又嚴厲的教條帶給人更大的痛苦。它維持的隻不過是人壓抑了憤怒的,表麵上的和諧,卻沒有真正的生活。比如你說我應該放棄、應該接受,我倒想問一句:怎樣?不論是什麽苦難,什麽困難,都不是靠閉眼不見能夠解決的,也不是靠強迫自己接受外部的忠告和教條就能戰勝的。
春天就在愛的關係裏。我在一生最黑暗的時候,遇到王嘉理牧師。坐在一條人來人往的走廊裏,我聽著王牧師給我講述他下鄉時的苦難,他在美國寄人籬下的歲月;他期待了很久與同胞的聚會開始前,卻被房東要求留下掃雪的悲憤和無奈的心境;他來到美國數年後終於可以在電話裏聽到妻子的聲音,兩人握著電話筒痛哭了七分鍾的情景。我望著王牧師眼中閃閃的淚花,突然感覺到我被一種巨大的愛連接起來。那一刻,我發現我可以敞開心扉,不加掩飾地表達自己;不必假裝自己堅強;並且,我有了麵對苦難的勇氣。
我們心中盼望的,不正是愛的春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