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
你曾被你所愛的人傷害過麽?
你為這份愛付出了滿腔熱忱,甚至你的青春和生命;而對方卻沒有領受你的情、你的愛;在經過了長期“剪不斷、理還亂”的努力和掙紮,仍然不能收獲愛情後,你會不會說:現在我既沒有愛,也沒有恨-----我無所謂。
沒有了愛,也沒有了恨,還會有什麽?
有病。
敢愛能愛是健康的。敢恨能恨也是健康的。
但既不能愛,也不能恨就落入神經質的地步。
比如說,你愛上一個人,不顧家人反對,跟他結婚,然後一起打拚,“待到山花爛漫時”,卻真的變成另外一個“她在叢中笑”。你呢,在經受了這份難以言狀的、漫長的痛苦之後,一次次原諒他,一次次乞求他;以為他會感恩你的寬宏大量。結果,你還是要一個人在萬般無奈中,在冷雨中、在淒風中、在黑夜裏,默默地“飲盡那份孤獨”,“承受那數不盡的春來冬去”。
其實,你不是沒有愛,你內心深處不僅蘊藏著一種巨大的情感,你也清楚這種關係耗下去隻能是一場“無言的結局”;你內心不僅孕育著情感、也形成一種判斷;但是這種情感和判斷太多強烈和刺激,讓你無法容忍。這就是人的本能和直覺;而同時,你所受的社會教育也在提醒你:千萬別在人前失去麵子啊!否則你就是一個失敗者!還不如咬著牙,打腫臉充胖子---在人前“瀟灑走一回”。
你本能的直覺向你呼喚:不要不理會情感!
你學來的理性卻教導你:現代人不相信眼淚!
現代社會教給你的理性思維,和你靈魂裏本能的情感起了衝突。現代社會教會你用心理防衛的辦法,把情感壓抑下來,讓你覺得好過一點。
情感是壓抑下來了,但情感並不會消失。它會隨著你的血液,流遍你的全身,讓你的內在世界“波濤洶湧”,雖然表麵上看似“風平浪靜”。你可以感覺“安平無事”,但你無法阻止血照樣流。
借用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一句話:魔鬼一種新的表現方式---無所謂。這便是屯那醫生(Paul Tounier)所講的“神經質”狀態。心理學家榮(C.G.Jung) 描述道:“說這是‘病’,因為這人意識不到他的問題所在。”
沒有了“愛”和“恨”,還有焦慮,還有對自己的不滿意。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很堅強、很灑脫,但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焦慮仍然在透過各種渠道往外泄漏。這種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痛苦會讓人坐立不安。
沒有了“愛”和“恨”,還有一事無成。你可以是一個喜愛熱鬧的人,每天精心打扮,趕赴小宴會、大派對,看似忙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也不過是一種對情感的補償和逃避而已,這樣的忙碌不會讓你真正能夠心花怒放。
沒有了“愛”和“恨”,還有事與願違,功虧一簣。不論你付出怎樣的努力,到頭來你還是發現全都付水東流。想要解決問題,結果令問題更麻煩;想要搞好關係,結果令關係更糟糕;想要得到幸福,結果幸福離自己更遠。
不能“愛”,也不能“恨”既是“疾病”,就需要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