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和外婆(六)
秀姑是我外公的太太祖母,家族稱她為“始祖太婆“,生活在清朝乾隆時代。她的先生,也就是我外公的太太祖父,是從浙江來廣州做茶葉生意的小商販。太太祖父(當時還很年輕),在一次回鄉探親時病重去世。
年輕寡婦張太太,也就是秀姑,在先生去世後,帶著一個一歲多的孩子,開始自立門戶,自已養活自己。
她買來一窩小豬,在房子附件的一塊小空地上搭個小豬舍。每天早上,秀姑用背帶背上兒子綉山,挑著一對木桶,去附近的大戶人家收集淘米水和剩菜爛葉,或者到附近割豬菜回家熬煮豬食喂豬。
秀姑養的一窩窩小豬特別光滑油亮健康,長勢迅速。她勤於打掃豬圈,衣服總是乾淨整潔,一條捨不得剪掉的油黑大辮子盤在腦後。很多經過她身邊的人說,根本聞不到她身上有“豬屎”味道,反而聞到一股清香。
很多街坊人士開始時擔心秀姑養豬,會把近鄰弄得臭氣熏天,但很快,大家就改變看法了。有一女人在附近養豬,養得乾乾淨淨,街坊鄰裏還可以在逢年過節時候叫秀姑預訂豬腩肉、豬心、豬肺、豬頸肉、豬蹄什麽的,有何不好?
很快,附近鄰裏幾條街的大人孩子都認識秀姑。誰家裡有了不新鮮或發餿的剩菜殘羹,就會吆喝叫小孩子拿去給“養豬阿姑“喂豬,不要浪費。
媒婆們繼續登門勸説秀姑改嫁,但她總是微笑拒絕。那些不懷好意,想打秀姑主意的男人們,看見秀姑每天背著孩子,用兩大木桶挑著幾十斤豬食,腰板挺直,大腳板“噔噔噔”,一走一顫,輕鬆健步地往返家裡、豬舍、鄰裏,也再也不敢打她的主意了。
小豬養大了拿去賣,買了有錢回來又養幾隻小豬。秀姑生活儉樸,不但可以養活自己和孩子,還儲蓄了點錢,打算一定要供孩子讀書。
兒子綉山一到上學年紀,秀姑就把他送去附近的私塾上課。每天晚上,秀姑把蠟燭點亮,陪兒子念書。看著孩子開始搖頭晃腦,用童稚的聲音背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秀姑撫摸著先生留下的書籍,像當年看先生念書一樣,微咪雙眼,臉露笑容。
太祖母當年,“一枝蠟燭點三晚以供夜讀“是張家一直口耳相傳的故事,其艱辛難處,於此可見。
秀姑有空時,喜歡到私塾課室外麵走走,聼聼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
一天,私塾先生給學生介紹“回文詩“,說這是一種可以順著念,也可以倒著念的詩歌形式。接著介紹宋代詩人李禹的”夫妻互憶”。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私塾先生點名綉山把這詩歌倒著念,綉山清脆幼稚的童音在課室回響: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時,私塾先生看見窗臺上一女子掩麵而泣,那是秀姑。
這個時候,有誰比秀姑更能體會“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綉山生性聰慧,看見母親的艱辛,更加發奮讀書。他後來參加科舉考試,得中“舉人“。小綉山變成了”張老爺“,不久出任四會縣的學訓導,雖然是七品芝麻官,但也算是步入官場,開始吃“皇糧”了。
這學訓導是什麽職位,我也不清楚。估計是縣一級的教育科長之類的。
綉山娶妻生子,家業開始旺盛。張家小房子在清水濠開始擴建。家境開始有點小康,秀姑也不再養豬了,但“張老爺“綉山堅持把母親當年擔豬食、挑豬糞的扁擔和木桶留在家裡,堅決不允許丟棄。
綉山有兩個兒子,小時候活潑淘氣,經常在附近的河湧裡遊泳、摸魚、打水漂,但從小在祖母的“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下,會乖乖地跟著父親學經念詩,不需要被棍棒追打。
其中二兒子生性愛讀書,經常手不釋卷,後來考取進士,被欽點翰林,成爲清朝政治人物。但是做官十來年後,看破官場,感受到“世途險阻,宦境艱危”。“一官無補蒼生,不如歸去“。憤而回家做了學者,晚年成爲廣東早期的有名詩人之一。他的故事以後會繼續。
張黃氏秀姑病逝後,兒子綉山悲痛萬分。他四處奔走擇地,後把母親安葬在廣州市郊一環境優美,處處可見鬱鬱蔥蔥的樹木的地方。張家後人一直堅持來這裡祭拜太祖母,把這裡叫做“太婆山“。
“養豬阿姑“含辛茹苦養育兒子和教育孫子的故事在當地傳爲美談。後來,故事傳到京城皇帝的耳朵裡。皇帝聽完後,看著皇室裡那些個提鳥玩雀、一堆嬤嬤們跟在屁股後麵跑的“小皇帝”們,長嘆幾聲,叫人馬上拿筆墨來,立即下旨,追封張黃氏秀姑為“恭人”,也就是四品命婦。
張家“接旨”後,馬上在秀姑的墳墓上重新設計安排,裝修成富麗堂皇的墓地。
根據大表哥回憶,這太婆山環境優美,墓地前兩邊有麒麟華表,(就是浮雕石柱,類似天安門前的石柱),墓地全部用花崗岩建造,中間有個拜壇,四周有石凳多張,以供休息。張家後人的墓地也在附近。
直至六十年代初,張家子孫仍年年到此祭拜。可惜這典型的“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的東西,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劫數難逃,如今已經蕩然無存。估計當年這塊鬱鬱蔥蔥的寶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片鋼筋水泥的世界。
我沒有去過這“太婆山”,但希望以後有機會找到此處,坐下來,慢慢回味一下生活在二百多年前的“始祖太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