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赤豆酒釀元宵- 2012

(2012-12-17 17:00:32) 下一個

清脆有節奏的竹板聲使我想起了挑著扁擔遊賣於小巷的酒釀小販。沒有聲嘶力竭"磨剪子來鏟菜刀"的狂吼聲,沒有油腔滑調"賣秋油幹兒"的吆喝聲,沒有擾人心煩"馬頭牌冰棒"的敲擊聲。那青雅的竹板聲就如同竹子一樣不張揚。

每當我聽到它就快速地打開碗櫥拿碗,然後向媽媽要上毛把錢(6分錢一小缽)飛快地衝下樓去。此時小販已被一小群人圍著,他小心翼翼地用平匕舀起一缽酒釀再用圓匕加上一點米酒,然後遞給買方,收錢。如果碰到我們這幫單純的小姑娘,這筆交易就劃上了句號。可要是個凶大媽,我們暗地下稱"老婦女"(唉!俺也到這把年紀了),那就不那麽單純了。首先她蹲下老腳低下頭用一雙鷹眼 快速地在木桶裏掃描,然後指使小販把最大的那缽舀起,當小販加完米酒,伸著一隻蒼桑的手向她要錢的時侯,在我們看似可以結束的買賣卻被她那聲如洪鍾的髙音打段,埋怨為什麽不多舀一點米酒?顫巍巍的小販無奈地稍加一點,她還是𣎴滿足,甚至要搶著自已添,最後很不情願地付了錢,嘴裏嘰裏咕嚕地離去。貧瘠的70年代這些沒有良好教育背景且家境艱難的家庭主婦,現在想想她們被生活所迫而造就的斤斤計較行為可以理解。“倉廩實而知禮節",人的尊嚴禮儀的前題是解決溫飽。可如今當我碰到我的同胞大媽在美國超巿裏泰然自若地一根一根檢隻有幾毛錢一磅的四季豆時,便想到這和買酒釀大媽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在現今物質極端富足的年代,此行此為就不那麽可以理解了。不好意思,扯題了。

剛來 美時,有一周末淸晨恍惚被一竹板聲驚醒,下意識地奔向廚房拿碗,揉揉雙眼,找不到我童年的碗櫥。淸醒後的我黯然神傷。LG說不就一酒釀嗎?走,開車奔Flushing。立刻推醒熟睡的兒子,一家三口開著個老爺車在495上花了近1個小時到達"金山",終於找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酒釀啦。可那與我記憶中的酒釀的樣子真是天壤之別啊!一群自由散慢的米粒有氣無力地飄浮在渾濁的米酒上。回到停車場,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天啦!於其說是酒釀,還不如說是甜冷稀飯。一點都沒有酒的醇香,隻是一味地糖甜。失望的我真是無語。LG說等等我,幾分鍾後他拎了個小包,原來他去買了酒藥。

回到家,我們就開始泡米。當時互聯網還沒普及,不像當今什麽都能搜得到。他就憑著記憶(小時侯他家做過)做了起來,沒想到一次 成功。以後我家的酒釀就釀得一發不可收拾,還把這門技術傳給了下一代。

酒釀對人體非常有益:哺乳期的婦女多吃下奶,老年人多吃補血補氣,愛美的女性多吃美容養顏••••••。隻是未成年的孩子不要吃未煮過的。毎次小兒都求我背著他爹賞他一小匙,然後感歎太太好吃了!



圓糯米泡6個小時

大火蒸30分鍾

酒藥融入冷水,加進冷卻的飯中。

中間挖個酒窩

冬天蓋件羽絨服

3天後出酒了

彩元宵(全是自然的食物色)煮熟,臨起鍋前加酒釀。

吃一口,忘了世間所有的煩惱。

南京人過年必吃的赤豆酒釀元宵

請我姐勾了一張。她文我武。小時候我家買吃的全是我包了,可能那時起嘴饞的種子就埋下 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美麗風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青雲直上的評論:
姐姐寫, 俺來看。 好看。 喜歡這種樸實無華的東東。
青雲直上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風景妹。也許是老了,總想起兒時的人,事和食物,有想寫下來的欲望。
美麗風景 回複 悄悄話 青姐的畫兒原來有故事的。 畫得生動。
美麗風景 回複 悄悄話 雲姐美文, 層層鋪墊, 感人!
才發現。 以為就是做酒釀呢。
另外姐夫好男人, 真愛姐姐哦, 羨慕下。
青雲直上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也喜歡酒釀加蛋。我做月子時天天吃。
Empty_Chair 回複 悄悄話 你好!
酒釀年糕,酒釀加蛋我都喜歡吃。
不複雜,學習了,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