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0月5日),前臉書產品經理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在參議院小組委員會作證,清楚而詳細地介紹了這個聲名狼藉的科技巨頭的內部情況。她說,為了追求高速增長和“天文數字的利潤”,臉書傷害了兒童,加劇了分裂,破壞了民主。在臉書工作了近兩年的豪根說,她在多家網絡公司做過事,臉書對網絡信息的操作方式之醜陋是別家無與倫比的,也是數據完全不公開的一家。
豪根說,穀歌等公司,外人是可以下載一些數據做研究的。臉書卻不公開任何數據。(說明一下,公開數據不是公開隱私。公開的數據裏麵個人信息與公開的數據是完全分離的,拿到數據的人無法追溯到這是誰的數據。這是做數據研究的一種常用手段。)
作為臉書的前雇員,豪根在離開前下載了數千頁機密文件,其中包括臉書內部數據研究的報告。
自豪根開始向媒體和一些機構披露臉書的內部信息,揭露其醜聞後,臉書就開始麵臨一場曆史性危機。說是曆史性危機,因為這次危機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這次不再是人們懷疑臉書有可能做了什麽不光彩的事情,而是非常令人信服的內部信息被曝光,直接就鐵證如山了。
臉書“無辜”人設崩塌,謠言滿世界跑的責任再不能逃脫
眾所周知,臉書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起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作用。很多人相信,如果沒有臉書這樣的自媒體傳播虛假信息,川普很可能贏不了選舉。
臉書在其他虛假信息的傳播方麵也都有極大的負麵作用。為此,臉書CEO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國人俗稱小紮)曾多次被傳喚去國會聽證,但他堅持臉書隻是一個客戶自由交換信息的平台,公司無法對平台上的信息負責。又因為小紮堅持臉書不發表也不參與信息控製,所以,不應該被視為媒體,不擔當媒體所負有的責任。
現在根據豪根的指控,臉書的網絡算法才是臉書所有負麵作用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臉書網絡算法的推送,那些謠言不可能流傳得這麽廣。更關鍵的是,臉書內部研究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但是,臉書為了謀求利潤最大化,選擇繼續采用這樣的算法,不惜以損害公共利益為代價。有的時候,甚至會直接導致暴力,危害生命。
換一句話說,臉書一直在隱瞞兩個真相。第一個真相是,所謂臉書用戶看見的是“自由信息”其實是一個謊言。客戶們“看見的”的信息是經過臉書的算法選擇出來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獲得“點讚”多的就獲得高幾率曝光。
而熟知社交媒體的都知道,謠言和煽動仇恨、製造分裂的言論等都更容易獲得點讚和傳播。臉書算法中類似的例子很多,最後的結果就是,臉書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和邪惡麵,創造了一個完美的惡性循環。
臉書隱瞞的另一個真相是,臉書知道如果改變網絡算法——或者更進一步,徹底放棄算法——單純以發布時間等客觀因素作為推送的標準,就可以極大地限製錯誤信息的傳播。但是,臉書以選擇性地關閉一些賬號作為控製錯誤信息的主要手段,這樣就把限製言論自由作為一個擋箭牌推了出來,造成了一個人們不得不在錯誤信息和言論自由之間做選擇,而這是唯一的選擇的假象。
那麽問題就來了。本來是說臉書無法控製用戶的言論和行為,所以不承擔責任。現在我們知道了臉書上客戶相當部分的行為其實是在臉書的控製下產生的,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是臉書造成的,這就相當於臉書有類似媒體的作用。那麽臉書還能繼續逃避責任嗎?
還有,小紮多次去國會聽證,他既故意誤導又刻意隱瞞了公司的運作方式,特別是公司內部數據研究的結果和網絡算法所起的作用。那都是宣誓聽證,他有沒有犯法?
臉書的種種選擇,都說明它已“道德破產”
豪根揭露的幾件事情非常有代表性,對理解臉書的生意經也很有幫助。
1)豪根在臉書時是在一個公民誠信團隊(civic integrity team)工作。這是一個專門負責限製錯誤信息傳播的團隊。根據豪根提供的信息,資源豐富的臉書並沒有為這個團隊提供足夠的資源。而且,等到2020大選結束後就解散了這個團隊。一句話,臉書組建這個團隊更多是為了做樣子,並沒有真正去限製錯誤信息的誠意。
2)臉書有內部研究數據,明明白白地知道有一係列措施可以極大地減少錯誤信息在臉書上的傳播。但是,臉書選擇不采取任何措施。原因很簡單,當時每一項措施根據效果給出排分高低,而每項措施裏麵限製錯誤信息的分數高低正好與臉書的營收成反比,因為限製錯誤信息傳播的同義詞就是客戶花在臉書上的時間會減少,臉書的廣告收入也同時減少。
3)在2020年大選期間,迫於外界壓力,臉書在推送信息的算法上做了一些改動。雖然沒有選擇效果最佳的措施,但至少是做了一點努力。然而,選舉結束後,臉書又把算法改回去了,放棄了那些可以限製錯誤信息傳播的手段。豪根特別指出一件事:1月6日華盛頓發生暴亂後,臉書馬上就把那些措施又放回去了。這就說明臉書非常明白,那些措施對限製錯誤信息是有效的。
所有這些,都是臉書刻意做出的選擇。用豪根的話說,臉書已經“道德破產”了,不能再相信臉書自己會選擇做正確的事情,必須靠外界的推動。豪根甚至提出建議,讓外部的獨立機構利用臉書的數據做研究,根據研究結果來製定政策。
我不禁想起《紐約時報》曾經在報道臉書的一個“內容監督委員會”時用了Potemkin quality這個詞,意思是這個委員會怎麽看都給人一個形象工程的感覺。那是臉書為了表現出公平、客觀和中立組建的一個被小紮稱為“臉書最高法院”的委員會,負責裁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該不該關閉川普的賬號,關閉多久等。
雖然臉書一直強調內容監督委員會是一個獨立機構,還特意建立了一個基金來支付委員會的費用,避免臉書直接給委員會成員發工資的情況。但是,委員會所有成員都是臉書挑選的,基金的錢來自臉書,“法院”所遵循的“法律”也是臉書自己製定的。這個獨立性實在是不能讓人信服,更像是推卸責任的一個手段。更何況臉書不少時候沒有完全按照監督委員會的建議去做。
現在結合臉書做各種選擇的原則來看,這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麵子工程。
企業利益驅動天經地義,但政府管理不可或缺
說到底,臉書所表現的就是資本主義的貪得無厭。
資本主義的本性就是貪婪。這不是錯,也不是罪。其實貪婪就是驅動力,是資本主義的競爭力。
但如果不用法律手段來限製和管理這種無止境的貪婪,那就是政府的失職。更要緊的是,對此不做適當管理會給社會帶來危險,因為你不能指望企業會主動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
說到加強政府管理,恐怕有人又要說大政府小政府這個話題了。這還真是個有意思的話題,值得好好談一談。今天隻簡單說幾句。
政府過大肯定有弊端。但是美國曆史證明政府過小的代價更大。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就是一個最嚴峻的教訓。小羅斯福的新政並不僅僅是一係列民生福利,更有很多管理政策,特別是對銀行和金融係統的。但從裏根時期開始,那些政策被一點點鬆綁,最後導致08年的金融危機。
如果細節追究到位,美國曆史上大的災難或危機,很多都是政府管理缺失造成的,包括人們應該還記憶猶新的去年冬天德州幾乎全州規模的斷電。是接受教訓的時候了。
據說小紮在公司早期每一個會議結束時都要對空中揮舞著拳頭呼喊“公司(利益)高於國家”。他的確是不折不扣地做到了。而這更說明現在該輪到政府來履行職責了。
兩黨都表示要對臉書有所作為
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幾十年來越來越分裂,近十多年更是分裂到幾乎無法合作做任何事情。但是,在對待臉書這件事上,來自兩黨的議員卻奇跡般地觀點一致。能把這兩個冤家團結到一起,臉書厲害了!
聽過國會聽證的人都知道,一個聽證會上,根據議員的態度就可以知道該議員是哪個黨派的。但是,周二豪根的聽證會上這個現象消失了。來自康州的小組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說,“如果你閉上眼睛,你不會知道這是一個共和黨人還是一個民主黨人(在發言)。這個國家的每個地方都有臉書和Instagram造成的傷害。”
用於管理互聯網的《通訊規範法案》第230條(Section 230 of the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簡稱CDA 230)出台於1996年,那時候臉書和推特連影子都還沒有呢。這20多年,互聯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的規則也應該跟上。營造一個健康的自媒體生態環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也隻有政府能夠合法合理地承擔這個責任。
隻是,任何涉及言論自由的事情都格外複雜。網絡社交媒體又比傳統媒體複雜得多。要製定出合理又有效的政策不容易。更不能指望隻是靠對CDA 230做些改動就能達到目的。
而且,不僅僅是自媒體,就是傳統媒體也需要更合理更嚴格的規範。否則像福克斯新聞那樣長久以來不僅不遵循媒體公認的提供平衡報道的規則,還經常鼓吹陰謀論,也是危害極大。
都說小羅斯福特別擅長交流,擅長推銷他的政策。可那時候多簡單啊,他在爐邊坐好了,全國人民就也在收音機旁坐好了。所有的人都隻有這一個新聞源。我不知道挪到今天,小羅斯福是不是也有能力駕馭自媒體凶險的謠言和誹謗,能不能靠爐邊談話讓他的“新政”深入人心。
希望在適當的管理之下,一個謠言不那麽容易傳播,真相比較容易征服謠言的媒體環境,還是可望也可及的。
冒著坐牢風險揭露醜聞的人,是最勇敢的公民
今年是《紐約時報》率先發表《五角大樓文件》50周年。50年前,在五角大樓工作的丹尼爾·艾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抱著寧可坐牢也要讓越戰真相公布於眾的決心,把絕密文件透露給時報。後來艾爾斯伯格公開投案自首時這樣說:
“我覺得作為一個美國公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我無法再以合作的方式對美國公眾隱瞞這些信息。我這樣做絕對是給自己製造了危險,我也準備好了麵對這個決定帶來的一切後果。”
今天,豪根也是抱著讓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世界更美好的願望鋌而走險,公開揭露她認為是違法的臉書商業秘密。
艾爾斯伯格後來非常幸運地避免了牢獄之災。豪根會不會為此付出法律代價,我們還不知道。
臉書雖然發表了威脅性語言,但還沒有真正對豪根采取法律行動。因為臉書的多種行為有違法之嫌,包括對證券和交易委員會有隱瞞行為,這就可能為豪根的舉報提供了法律保護。哪怕真的打官司,臉書的贏麵也不大。周二的聽證會上參議員們也表態將盡最大努力從法律上保護豪根。
《五角大樓文件》對越戰的結束有不可低估的催化作用。現在豪根的“臉書文件”會不會對遏製網絡謠言起到同樣的作用?希望答案是肯定的。
有這樣勇敢、正義的公民,美國幸焉!
參考資料
https://www.npr.org/2021/10/05/1043377310/facebook-whistleblower-frances-haugen-congress
https://www.cbsnews.com/news/facebook-whistleblower-frances-haugen-misinformation-public-60-minutes-2021-10-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SPmqqKams
現在不光是臉書,Youtube也是問題,因為推薦和臉書的推薦是一個道理,也會出現和臉書一樣的問題。
我建議取消所有推薦算法,改為訂閱。 就是用戶可以主動訂閱某個頻道或新聞發布者,訂閱後,用戶可以看到自己訂閱的頻道的新聞。 這樣,用戶就不會被推送沒有訂閱的新聞。
希望這樣的監管法律能夠在2024年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