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邁阿密救援不該被黑得這麽慘,無奈大樓塌得太徹底

(2021-07-08 15:07:25) 下一個

美國今年上半年一個比較矚目的大災難事件,就是發生於6月24日淩晨的佛羅裏達州邁阿密Surfside小鎮,一棟海邊大樓半個樓的倒塌。而這一災難最讓人揪心的是事後的救援。

我們都在電視上目睹了救援人員依靠最落後的救援工具,如鐵鍁和雙手,用塑料桶,一桶一桶地從廢墟上移除垃圾。這樣的情景不僅與美國的高科技形象不般配,甚至也不是人們想象的美國一流的專業救援。

針對人們的疑惑和質疑,也因為來自各方麵的憤怒和指責,當地市長一次次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大家,救援工作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國和美國各地及各種組織、機構的全力支持,他們不缺設備,不缺人力,不缺任何資源。一切都在以最快的可能進行。

原來,我們,或者說電視鏡頭的“目力”有限,很多幕後動作和功能我們不知道或無法從電視鏡頭上看見。隻有通過媒體的深入報道,才能了解故事的全貌。

在這次災後救援中,美國不僅接受了以色列的援助,甚至接受了國力遠弱於美國的墨西哥的援救隊伍。隻要誰能夠提供有效的幫助就一定接受,不分國家大小,無論國力強弱。

 

以色列派來專業人員幫助建立大樓模型

“外援”中的一支隊伍是來自以色列國防軍的一個專長於建築物倒塌救援的精英團隊。

這個團隊在6月27日抵達當地後就直接去了現場。他們首先做的就是在幾小時內采訪了100多個該公寓的家庭和員工,幫助構建一個公寓的三維模型,尤以關注臥室位置及臥室內家具放置細節為重點,包括床的位置,睡覺的方向,地毯的顏色等。這些細節都將體現在模型中,並用以指導救援人員在廢墟中的行動方向。

一個以色列救援隊的兩名成員與美國工作人員一起在佛州邁阿密Surfside鎮倒塌公寓的廢墟中工作。(《紐約時報》截屏。)

42歲的以色列救援隊官員尤瓦爾·克萊因說,“這是一場非常罕見的災難”。他感慨現場幾乎所有的碎片都是那麽小。

這讓我想起911世貿大廈倒塌後一位現場救援的消防員的感慨,他說這麽大一個樓倒塌,他救援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可以辨認出原物的碎片,是一個隻有巴掌大的電話機上的撥號盤。也許這樣的碎片狀態就告訴了我們,這不是一個一般性的災難,這項救援,凶多吉少。

參與了佛州救援的以色列國家救援隊的成員說,他們對派往現場的人力和技術的範圍印象深刻。看到救援人員用他們消防部門的襯衫來幫助覆蓋他們發現的受難者,以保護他們的屍體時,以色列團隊的指揮官戈蘭·瓦奇說,“你看到了這個國家的偉大力量”。

瓦奇還說,“當你看到美國國旗和政府部門的旗幟時——(你知道)這意味著很多。它意味著你們公民和我們之間有一個契約。如果發生了什麽,我們會在那裏為你們服務。我認為家屬們需要知道這一點。”

 

這次佛州的救援幾乎就是經典的教科書版本

這次Surfside的樓房倒塌,用專業術語來說是典型的“薄煎餅”模式,既各個樓麵像一層層薄餅一樣緊壓在一起,中間沒有多少空間。

這種倒塌模式生存條件最差,也最挑戰救援工作。我們可以發現這次的救援工作幾乎就是按照經典的教科書版本進行的。(後文會詳細介紹美國的災難救援模式。)

德州“災難之城”中樓房“薄煎餅”式倒塌後的模型現場。(視頻TEEX Facilities Tour截屏。)
德州“災難之城”中房頂倒塌的模型現場。右邊牆上幾個“補丁”是這個牆被反複利用來作為救援人員穿牆訓練的結果。(視頻TEEX Facilities Tour截屏。)

首先是傾聽,而這一步的確使三位遇難者獲救,遺憾的是其中一位最後沒能生存下來。

接下來就是尋找可能生存的空間,建立通往那個空間的隧道。同時,也啟用了救援犬。

救援工作進行得很緩慢。任何救援都不容易,都是緩慢的,而這一次更是不僅天氣不配合,廢墟深處還發生火災。救災工作難上加難。

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岡奈爾說他很理解佛州緩慢的救援工作對受難者家屬來說非常痛苦。他說,每場災難都是不同的,但它們都需要被困者和在一旁焦急等待的親屬的耐心。他清晰地記得在一個篝火坍塌事件中,花了八個多小時才解救出最後一名幸存者約翰·康斯托克。當他把頭伸到康斯托克所在的地方時,在給他希望的同時也提出了警告:“先生,你必須做好心理準備,你將在這裏呆很長時間。”

隻是,佛州的救援沒有像岡奈爾經曆的那個篝火坍塌事件那麽幸運。盡管家屬們也耐心等待了,但除了災難當天的三個人外,就再沒有受難者生還了。

無奈這次樓塌得太徹底,就是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優秀的人員,也是回天無力的。

——當大樓轟然倒塌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慘劇已經無法挽回。但追問仍然很有必要。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致命倒塌發生的三年前,一名顧問發現了令人擔憂的證據,表明泳池木台下方的混凝土板存在“嚴重結構損壞”,建築物下方停車場的柱子、橫樑和牆壁年久失修,存在“大量”開裂。

為什麽這一發現,持續3年之久,都沒有引起重視?

再者,倒塌的這棟大樓雖然從建成至今已經有40年之久,但年代也並不是很久遠。

這一切問題都值得追問下去。讓我們靜待調查結果。

 

德州有個救援訓練中心,其中有一個用於實踐的“災難之城”

再來說說美國的災難救援模式。

從災難中學習是美國的一貫行為。世界上哪裏有災難,美國總是派出最強的隊伍去支援。這種支援同時也是最佳的實習機會。畢竟,像地震,墮機,翻船等事故發生的機會不多,更沒有人希望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了才開始學習、訓練。總結了別人的經驗教訓後,美國就製定法律、規程,避免發生同樣的事故。這實在是最智慧的學習方式。英語中有一種說法,Don't learn the lesson the hard way,就是這個意思。

而美國的另一種學習方式是,自己“創造”災難,提供實習機會。

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有一個國際知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占地52英畝的教學設施——“災難之城”。它是附屬於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一個獨一無二的救援訓練中心的一部分。

該救援訓練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液體燃料實彈射擊訓練場,有最好的執法訓練設施之一,甚至有一個室內電杆訓練場。其設於不同地點的各種設施包括火場,緊急行動訓練中心,海上訓練和安全中心等,共占地297英畝。

德州“災難之城”客運列車脫軌的事故模擬。(《紐約時報》截屏。)
“災難之城”可以模仿商業和石油工業消防場景的結構。(《紐約時報》截屏。)

訓練中心有132種不同的道具,用於消防、救援、緊急醫療服務、危險材料和應急管理方麵的教學。除了訓練場,它還有辦公室、教室、實驗室等。該中心每年接受來自80多個國家的17萬人員的訓練。

這次參與邁阿密Surfside鎮救援的人員中有不少就是經過該救援中心的訓練,並在“災難之城”實習過的。

 

在“災難之城”的訓練將成為救援工作的指南

“災難之城”是由司法部撥款7000萬美元於1998年創建的。現在,大部分培訓費用來自於學員的學費。

“災難之城”內有很多個災難現場,僅樓房倒塌現場模型就有好幾個,分別以樓房建築類型和倒塌方式分類。其中有些模型是部分真實災難的重建,比如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和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該地震造成數千人死亡),甚至部分原材料都是來自真實災難的現場。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工程推廣服務部的救援項目主任保羅·岡奈爾(Paul Gunnels)介紹說,救援工作“需要專門的設備、專門的培訓和專門的人”。至於重型救援設備,他說,你“需要一點時間來把所有的東西弄進去。”

在一次例行演習中,該中心的後勤負責人馬特·溫恩(Matt Winn)手術般精準地將一個長棍形狀的搜索攝像頭插入廢墟中有聲音傳來的方向,該聲音來自一個瓦礫頂部的縫隙。一個iPad大小的視頻屏幕顯示出似乎有一個被卷入混凝土堆下的人。

德州“災難之城”中的一個災難現場。一位工作人員正從一條人工隧道中爬出來。(《紐約時報》截屏。)

那個人是“災難之城”的同行專家,他很快就從一條人工隧道中爬了出來。溫恩說,雖然瓦礫看起來很危險,但現場的場景是為了每個人的安全而精心設計的。他說,一旦有人被發現,救援負責人必須對結構進行分類,評估最安全的路線。

項目主任岡奈爾說,在搖搖欲墜、往往不安全的結構中,以及在混凝土、鋼筋和個人物品的廢墟中尋找幸存者時,有時候他們必須像攀岩者那樣,每一個腳步都精心計劃。如果踩在一塊搖搖欲墜的混凝土上,很快就會進一步破壞結構的穩定性,危及被營救者和救援人員。他補充說,這裏的訓練是一個流動的路線圖——而不是一個固定的劇本。任何變化,包括天氣狀況,都會改變救援工作。

在演習中,救援項目主任岡奈爾以登山者的精準度,小心翼翼地踩在相當於三層樓高的碎石堆上。他注視著那些大如牆、小如棒球手套的混凝土碎片和扭曲的鋼筋,並解釋了他的選擇。

“災難之城”後勤負責人馬特·溫恩(Matt Winn)演示Delsar生命探測係統如何利用聲學傳感器來協助搜尋被困在倒塌結構中受難者。(《紐約時報》截屏。)

他說,首先需要的是一個監聽裝置。這是一個技術先進的係統,其敏感度可以捕捉到人的呼吸聲、在瓦礫下緩慢移動的聲音或呼救聲。這種聲音在廢墟中往往被掩蓋了,人耳聽不見。

然後需要的是氣囊。這是一個充氣墊,可以像超人一樣頂起沉重的混凝土塊。救援人員隨後用木塊堆疊成一條隧道,以接近被營救者。

還有,就是救援犬了。

 

美國政府要更好地完成對國民的承諾

最後想說,雖然這一次救援回天無力,但教訓仍然是必須記取的。為了不讓同樣的災難重現,相關部門已經在對其它類似情況的樓房做檢查,發現有結構危險的已經立即做出了人員撤離的決定。

希望這次百多人生命的代價能夠換來各項樓房管理製度的進一步完善,也許也能夠促成一些救援技術上的突破。

這些都是政府的職責,也是政府對國民的承諾。做好了,當然是應該的;做不好,就需要接受監督和批評。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us/disaster-city-texas.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8X8nWw1WA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0zviBRvsw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6/us/miami-building-collapse-updates#condo-wreckage

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於“加拿大和美國必讀”公眾號“細說美國”專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文學狗熊 回複 悄悄話 教科書式的救援,沒脾氣。
教科書要改改了吧。
6ba6 回複 悄悄話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1-07-08 18:17:58
這是一次非常失敗的救援,因為出動的人員與事故性質非常不匹配,可以從很多類似地震或者房屋坍塌事故的搶險看出。......

+100,西岸說的沒錯,那怕幾萬塊碎磚,幾百人一起搬,一小時可搬幾千塊,24小時扒光。美國人民主慣了,太教條,效率低下。
花果山莊主 回複 悄悄話 嘴皮子治國就這樣
erhei8084500 回複 悄悄話 現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任何事情都會被社交媒體放大評論。就事論事,還是借題發揮,一目了然。謝謝你的文章,給大家掃掃盲,普及一下科學知識。少一些想當然。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這是一次非常失敗的救援,因為出動的人員與事故性質非常不匹配,可以從很多類似地震或者房屋坍塌事故的搶險看出。
首先需要承認大樓是粉碎性的坍塌,大量廢墟是相對小的東西,而不是需要大型機械的混凝土結構,那麽靠人手而不是靠大型機械就是必須的,也就是搶險人數是硬指標,佛州總共投入了250人。
可以判斷至少有一半人是在外圍疏通道路和維護環境,直接在廢墟上的人不過就是一百多。而這些人中又會有幾十人是操作救生探測儀器和大型機械,真正可以搬運磚石的人不會到一百人。
這點人能幹什麽?
這麽大的一個現場,怎麽也需要上千人介入,其中大部分人就是手工搬運廢墟,大型的結構靠機械。但如不能搬走可見的小型磚石廢墟,大型機械是不敢使用的,擔心引起二次坍塌。不難從電視上看到人們多數是在廢墟上走動,尋找生命或者生存可能,但見不到人搬運小件廢墟。這種時候是軍隊上陣的時候,就憑手。
考慮到美國社會文化,不難理解為什麽美國人做不到,看看卡特裏娜颶風導致海堤破裂,美國陸軍工程兵是在兩個月後才堵住了缺口。
而九十年代末長江決堤,是幾百軍人構成十幾道人牆減緩了水流,使得沉石成為可能。
從媒體的報道看,這些救援人員確實"professional",就像接手一件普通建築工作,而不是救險,動輒就停工,因為天氣不好。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非常客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