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弱肩擔道義——伊芙琳也是Me Too運動的先驅

(2020-01-20 14:50:36) 下一個

弱肩擔道義——伊芙琳也是Me Too運動的先驅

伊芙琳接受CNN采訪視頻截屏

上周五,CNN播放了對正在競選2020總統的楊安澤太太伊芙琳·楊(Evelyn Yang)的一個專門采訪[1],采訪中伊芙琳公開了自己被婦科醫生性侵的一段經曆。聽伊芙琳緩緩述說她從一個毫無猜忌、毫不設防的無辜病人,到開始對醫生的行為產生疑問,到終於明白無誤知道自己被性侵的過程,作為聽眾的我,真實感覺到這是又一個經典的Me Too時刻,又一個告訴世人你我都隨時可能成為受害者的故事。

 

太經典的悲傷和感動
 
 
 

伊芙琳講的是她初次懷孕後,被就職於世界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附屬醫院的婦產科醫生羅伯特·哈登(Robert Hadden)性侵的故事。她的故事如此真實,讓人既悲傷又感動。也不得不說,這個故事一步步的發展非常“經典”,了解、理解每一步發展的原因,非常有助於預防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作為一個從來沒有過被性侵經曆的年輕女子,當伊芙琳對哈登的某些行為產生困惑時,她非常自然地選擇了相信醫生。盡管已經發展到每一次門診都令人不舒服的地步,沒有經驗的伊芙琳就沒有想到要谘詢一下過來人,沒有想到對家人談一談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然後事情升級到某一天哈登的行為讓伊芙琳明白無誤地知道自己被性侵了。這個情節是最讓人悲傷的:伊芙琳說自己當時就像被車頭燈照了之後站立不動的鹿一樣,身體仿佛完全僵住了,唯一能做的是避免看醫生的臉,希望“檢查”趕快結束。照一般人的想象,伊芙琳不是個意誌薄弱或體力不支的受害人,完全可以奮力反抗,就像她自己說的,想象中似乎她應該是用椅子砸醫生,然後奪門而出,高呼“血腥謀殺”。但是出乎她自己的意料,她就是僵在那裏。她當時不知道的是,這也是受害者一種非常自然也非常普遍的反應,特別是那些初次遭受性侵的人。

真相大白之後,伊芙琳首先是自責——這也幾乎是所有受害人的“正常”反應:是不是自己的天真無辜鼓勵了醫生的進一步行為?是不是自己先前困惑狀態時的不作為鼓勵了醫生不斷升級的性侵?因為自責,更因為不願意給家人添負擔,伊芙琳把這段經曆深埋心底,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後來伊芙琳了解到哈登早有前科時,才大舒一口氣——原來這是他的一貫行為,原來並不是我的所為讓自己成為他的“獵物”。

這裏,不希望給家人,給自己最愛的人增加負擔,也是受害人一個極大的精神包袱。試想,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最愛的人或你的孩子身上,對你來說將是怎樣的難以承受、怎樣的痛?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受害者瞞著家人的動機。其實很多受害者不願說出來,很大的原因是寧可自己承擔一切,也不願意讓自己所愛的人心碎。

所幸的是,伊芙琳在發現自己不是哈登唯一的受害者後,告訴了自己的丈夫楊安澤。依然幸運的是,楊安澤疼她,愛她,陪伴她一起走上了追求公正的路。

 

受害人需要全社會的支持
 
 
 

伊芙琳聘請律師,加入了一個和其他受害人一起的對哈登的訴訟案。盡管負責該案的檢察官告訴她這是一個成功可能性非常大的案子,他們非常有信心把哈登送入監獄,最後的結果卻是,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與哈登達成交易,哈登對九項指控中的兩項認罪,被剝奪醫療執照,並注冊為最低級別的性犯罪者,但他不需要入獄服刑。而且哈登隻認罪性侵了兩位女子,伊芙琳並不是其中之一。

伊芙琳極度失望,她說這個結果是一種二次傷害。這讓我想起我聽說的一些類似案子,檢察官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與被告達成了交易。受害者能夠站出來指控性侵行為需要極大的勇氣,檢察官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尊重受害人的權利和感受,不是可以讓人接受的作為。

這也讓我想起Harvey Weinstein的性醜聞案。Weinstein這方麵臭名昭著幾十年卻始終能夠逃避法律的製裁充分說明了性醜聞案的定罪難度極大,尤其是Weinstein這樣有權有勢的名人。關於Weinstein性侵行為,共有80多位女性公開指控他,但在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對Weinstein的起訴臨開庭時,隻有2位願意出庭作證[2]。而這兩位證人中的一位,Lucia Evans,又被檢察官排除了,因為Evans的一位朋友為Weinstein提供了對檢方不利的證據,說Evans曾經告訴她,自己與Weinstein發生性關係是自願的。就是這樣一個口頭證明就讓檢察官決定取消Evans的起訴,雖然Evans堅持她沒有對朋友這樣說過,而且她依然願意參與對Weinstein的起訴。

在對Weinstein案子的準備過程中,檢方還發現,Weinstein手裏有許多電子郵件,證明那些指控他的女子事發後有不少還與他保持聯係。這樣的電子郵件並不能證明性侵沒有發生,但是也很難證偽那些女子不是在利用與Weinstein接觸的機會尋求職業上的幫助。問題是,如果那些權勢在握的人,真的就把演藝界的機會轉化成他們誘惑“獵物”的特權,讓新人不走這條路幾乎就沒有發展機會,那麽,所謂“自願”與“被迫”的界限就更難以劃定了。這就是Weinstein這類人的巨大優勢,他們不僅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勢千方百計地詆毀受害人的聲譽,還很可能獲得表麵上看起來有利於他們的證據,讓案子的難度加大,讓檢察官卻步。

伊芙琳的例子也有類似的額外因素。伊芙琳的醫生哈登是哥大附屬醫學院的醫生,伊芙琳認為哥大對哈登起了保護作用,因為在伊芙琳成為哈登受害人之前,哈登就因性侵指控在自己的辦公室被逮捕過。但是他被允許重新回到這個工作崗位。而得知自己的受害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對任何受害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痛。

現在伊芙琳和其他31位婦女正在起訴哥倫比亞大學、其附屬機構和哈登,說這些機構隱瞞和助長了哈登的性侵行為。

性侵案從來就是特別複雜的案子。受害人輕易不願意站出來是有千千萬萬條理由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需要全社會的支持。

 

真正強的男人善待女人
 
 
 

受害人從家庭獲得的支持也是非常非常關鍵。伊芙琳是幸運的,她的丈夫楊安澤愛她,支持她。在伊芙琳接受CNN采訪後,楊安澤發出聲明[3]:“我為伊芙琳能夠這樣講出自己的故事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每每想到她所曾經曆的都讓我心碎。我希望伊夫琳的故事能給其他受害人帶來力量,並發出明確的信息,即我們的機構必須采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婦女。”

我倒是對楊安澤曾經說過的另外一句話非常感慨。他說,真正強的男人是善待女人的。(Strong man treats women well.)這句話體現的是真正的自信,更是深入骨髓的文明。

是的,好男人是懂得愛惜女人的,就像好女人懂得愛惜男人一樣。我想,一個公正合理的社會,也應該是善待所有弱者的,因為這是一個社會的自信和文明。

 

真正的勇者
 
 
 

敢於站出來的伊芙琳是真正的勇者,一位剛柔融一體的女性。所謂勇者不是沒有畏懼,而是能夠克服畏懼。伊芙琳所走過的路程不容易。僅僅是對自己深愛的丈夫談這件事都需要很久,需要先走出自責那個階段。一次次與檢察官打交道,走過打官司的各個程序,每一次都是在重新撕開傷口。而且,伊芙琳本來是要求法庭將她的材料保密的,因為她還是沒有告訴其餘家人,包括她父母。但是,在幫助楊安澤競選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使她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公開談這件事。

她說她的經曆強有力地證明了女性每天都在經曆性侵威脅這樣一個事實。而她恰好有一個談論這個問題的平台,這是一份禮物,也是一種義務,她必須利用這樣的機會發聲來幫助其他婦女。“要站出來非常不容易。但是,我希望——應該說我必須相信——這是值得的。”

弱肩擔道義——伊芙琳也是Me Too運動的先驅

CNN記者Dana Bash的推特截屏

事實已經證明伊芙琳的付出是值得的。就在CNN這個專訪播出24小時內,就有15位女子與伊芙琳的律師聯係,說他們也被哈登性侵過,也是受害人。可以說是伊芙琳對自己的經曆的公開給了她們機會和勇氣,這也是伊芙琳站出來的意義所在。

感謝敢於站出來的伊芙琳!多年前就走上法庭指控性侵醫生的伊芙琳也是Me Too運動的先驅之一。相信伊芙琳弱肩擔道義的努力會給更多受害者帶來希望和力量。

注:

[1]https://www.cnn.com/2020/01/16/politics/evelyn-yang-interview-assault/index.html

[2]https://www.nytimes.com/2020/01/10/podcasts/the-daily/harvey-weinstein-trial.html

[3]https://www.nytimes.com/2020/01/16/us/andrew-evelyn-yang-dr-robert-hadden.html

 

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

 

更多博文

親愛的同學,有你,是上海人的福氣

我的文章係列
美國大學AA平權法案的前世今生及亞裔的何去何從
真的希望你過得好!
鮮為人知的癌症新說 – 正確解讀統計數據
如果當初嫁給他?
70年代大舅眼裏的上海
有這樣兩種中國人
什麽是民主,我們真懂了嗎?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看看我們都帶些什麽!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青島人生活簡單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表哥、表姐們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吃的特殊記憶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係列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開篇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後記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續) – 來自徐家姐妹的反饋

育兒篇係列
與女兒談戀愛、婚姻、生活
談海外華人到底該不該逼孩子學琴和中文
到底該不該推娃—老調新談

美國點滴係列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真相(3)-- 美國媒體在最高法院鬥智鬥勇
我在美國占便宜的事 (一)戇人有戇福
美國點滴(七)也談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國點滴(二)紐約地鐵與上海地鐵之比較
在美國,保健品和藥品的關鍵區別是什麽?
美國黑人和白人對不公待遇的不同應對方式

美國教育係列
美國專家對聰明孩子與天才孩子的比較
美國高三學生的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