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美國學生日子好過,不像大陸孩子過的是地獄般的生活。我也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但今年女兒進入高三後,我的看法是徹底改變了。
美國高中是四年製的,而第三年往往是學業最重的一年。女兒高中考進了一個所謂的精英高中,課程明顯比原來的地區學校重。一、二年級雖也忙,但還能保證每晚10點完成作業。我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沒想到,三年級就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了。自開學第一天起,再沒有11:30前上床過,而12:30也是家常便飯。說實話,我根本就不知道她是什麽時候休息的 -- 我沒有能力熬到那麽晚,隻是女兒告訴我她基本上不過12:30。孩子上學後,我課業幾乎是不過問的,唯一“管”的就是每天按時睡覺。我從來是認為拿A拿B並不太重要,睡眠充足才是頭等大事,為這個沒少被朋友同事笑話。現在的情形對我的打擊可是太大了。
孩子爸爸也心疼,對女兒說睡覺都睡不夠怎麽行,forget about Ivy league。因女兒所在數學班作業特多,我們還建議她主動要求降到下一個水準的班。可孩子不甘心,什麽也不願放棄。這個年齡的孩子大概都認為自己是鐵打的,何況女兒的同學大多比她睡的少,熬夜至淩晨2、3點的多得是。
其實孩子們並不純粹是因為課業的負擔才這樣忙。該校的孩子差不多每個人都攬了一大堆課外活動,還到處參加各類競賽。但我還是認為課業偏重了點。現在各個學校要強調課業的競爭力(Vigor),不得不拚命把質量往上拔,什麽都不能輸給別校。若不是特聰明的孩子,絕對已經是滿負荷了,再加上課外活動,怎可能不超負荷呢?若是課業稍輕一點,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精力在課外活動中充分發揮不更好嗎?唉,一定又是我愚了,這年頭什麽不都是逼到極限,看那些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哪個不是一身傷痛?可是值嗎?!
在考這所學校之前我們就聽說該校的孩子普遍開夜車,但掂量了女兒的水平和全麵考慮得失後,全家還是決定報考。我們清楚地知道,進這樣的學校並不一定對進好大學有幫助,但絕對是會得到比原學校好的多的高中教育,也會有更多的機會交到好朋友。最主要的是孩子希望盡力向上走,希望人生無憾。事實上孩子非常喜歡這個學校,雖然辛苦,但很快樂,也非常珍惜隻有這樣的學校才能提供的各類機會。作為家長,我隻能希望如此的超負荷運作不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以前孩子曾分擔一點家務,如飯後洗碗,清理園子等。現在我是不鼓勵她做任何家務,因為她的時間太珍貴了。我知道這不是最優化的策略,卻真的是無奈的選擇。
這一切都是整個社會太貪婪的結果,我們也參與了。是迷途知返的時候了。可是我們能嗎?
好像不能 隻要我們還想在這個社會上混 一個人還好 可以隻對個體行為負責 相對自由的選擇和放棄 如果是拖家帶口 基本不可能 所以絕大部分人都是資本鏈上的一個小環節 教育也隻是出產產品而已
非常讚同!我覺得說到底還是一個貪。其實世界上很多事情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
回想20年前俺高中的時候從來沒有晚上10點以後睡覺的(當然起得也早,6點左右);上小學時頭4年更是由於教室不夠,一天隻上半天課,由此有大量的時間玩和看課外書。我一直覺得好學生應該是看課外書參加課外活動自學出來的,而不是課堂裏教出來的;課業負擔太重,有竭澤而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