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家庭數字媒體麵麵談 - 電視技術的進步

(2014-01-29 09:59:46) 下一個

電視技術的進步,從普通人可以看到的效果來說,可以從顯像技術、分辨率、外形注意到。另一個技術進步,是從模擬製向數字製的轉換。

一。顯像技術

顯像技術經曆了從 顯像管技術(CRT)-> 背投技術(DLP)->平麵顯示(Plasma or LCD)->平麵LED的進化。

顯像管技術是指顯像的物理實現。其間又經曆了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和平麵直角的進化。在大概八十年代中及其後,18" 彩色平麵直角電視還是普通家庭引為自豪的家用電器。“日立牌是Hitachi”這一句廣告詞想來不少人還能記得。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平麵直角一直是電視技術的主角,變化隻是在尺寸上。比方說從80年代初的流行的12"進化到後來的18",21",一直到後來的SONY 的獨家37"。以後就再也沒見到流行的更大的平麵直角電視機了。

背投技術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即使是在大陸也已經可以看到。但是由於價格的原因和當時大陸居家麵積的普遍偏小,還沒能走進千家萬戶。在北美,“大規模”進入普通家庭,也要在九十年代中了。那時流行的牌子之一是Panasonic的50"背投。

就像背投技術在顯像管技術還在高峰時就已經出現一樣,平麵顯示技術,當時是等離子技術(plasma),在背投還是風行的時候,也已經可以在市場上看見。記得那時是在97年左右,看見過一款Philips的46"普通分辨率plasma平板電視,標價是一萬美元整。

接下來的變化,LCD, Back-lit LCD, Edge-lit LCD, LED。這當中又有120Hz和240Hz的刷新率(Refresh Rate)的區別。後來又來個3D,等等,一下子充斥市麵,讓人來不及消化。盡管有各種不同的LCD技術,本質還是一樣。不去一一說它,總結一句,目下最新的顯示技術,就是OLED,盡管家用電視的主流還是LCD技術。

二。分辨率

分辨率的主要變化,是在高清製式的引進之後。在此前,無論是顯像管技術,還是背投技術,甚至是最初的平麵顯示技術,采用的都是標準分辨率SDTV,也就是480i(北美)製。在720p次高清之前,平板電視還采用了一種被稱作EDTV的技術,也就是480p。接下來,720p,1080i(廣播)和1080p都已成流行。這樣,總結起來,分辨率的進化大概是這樣一條軌跡:
SDTV -> EDTV -> 720p HDTV -> Full HDTV 1080i/p

從今年開始,已經可以看到分辨率達到4K的家庭用電視機,采用的技術還是LCD。另外,8K分辨率的電視也已經被談及,隻不過還不知什麽時候可以上市。但已經有討論說,4K技術不過是個過渡,8K才將成為主流。可是,受製於製造技術,4K的下限尺寸已經是50"。如果8K電視要成為主流,除非製造技術有所突破,否則,下限尺寸還要變大,不知一般家庭能否容納。

三。外形
SDTV的顯示尺寸都是4:3。後期的DLP電視,開始出現16:9的aspect ratio。到了平麵顯示電視,幾乎是清一色的16:9了。

但是無論幾比幾,顯示的屏幕在CRT技術下不是平麵的,而是有一定弧度。直到平麵直角技術的出現,和後來的背投、LCD技術,顯示屏幕才變得真的平麵,使得畫麵的變形和失真大為變小。

不過,新一代的電視可能又會有彎曲的顯示屏了,和CRT那樣向外突出的彎曲不一樣,那是平麵顯示的平板彎曲。 這樣的技術的一個好處,據說是最符合視覺搜索的要求,因為目光到達屏幕各處的時間相差最小。在完全平麵的顯示技術裏,目光到達屏幕中心和屏幕邊緣的時間有差別,使得整個畫麵的視覺感受有不能完全同步的“問題”。Samsung在這一技術上暫領風騷。


四。模擬製式和數字製式
這是完全不同的電視廣播信號傳送方式。一個最容易看到的區別就是數字製式的電視,不再有在模擬製式的電視裏有可能出現影像重疊的現象(俗稱“鬼影”)。其它的,一般是不容易意識到,也就不多說了。

有一點或許需要澄清的是,數字製式的電視信號,並不意味著傳送的一定是高清晰的電視信號,完全有可能是普通的SDTV信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