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武井(George Takei,武井穗鄉)先生因他在科幻電視劇Star Trek中的角色而世界知名。今天,他又登上了百老匯的舞台,參演一部新的舞台劇製作 - Allegiance -《忠誠》。《忠誠》敘述了武井先生的一段童年往事:珍珠港事件後,日裔美國人被迫離開家園住進集中營,年幼的喬治也就隨父母在集中營裏度過了四年的光陰。他還能記得,集中營裏學校在每天上課之前是要作'忠誠宣誓'的;孩子們麵對星條旗一起背誦著:“… 自由公正人人皆享”,而他們的身後,就是那道隔斷了自由和平等的鐵絲網。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恐怕還難以體會這裏麵撲麵而來的諷刺意味。
今天的人們都會覺得那件事徹底的不可思議。70年過去,這個世界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長大後的武井到好萊塢去闖天下,有幸被選中扮演星際飛船的舵手蘇魯上尉,從此一舉成名。蘇魯上校的角色是好萊塢努力擺脫stereotype的最早嚐試 - 不是因為星際旅行必須有一位東亞人來擔當舵手,隻是這個舵手碰巧是個東方人罷了,與膚色全不相幹。這之前,銀屏熒屏上的非白人基本上隻能充當一類小跟班的角兒,就像Lone Ranger裏的那位印第安sidekick Tonto,操著觀眾想當然應該如此的印第安式英語說著話,"Ke-mo sah-bee, me fight good for you!" 為他的白人大俠去出生入死。
武井先生在談到他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時曾經說,'出櫃'的說法其實並不恰當,那好像是說打開一扇門,一下就出來了。而真實的經曆卻像是走過一條隧道,開始很窄很窄,終於漸漸地寬闊了起來。他的話實在是我們這個社會演進變化最恰當的描述。魯迅說:“地上本來沒有路,人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在這一方土地上,人們有著'把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大路來'的權利。真好!靠著每個人的努力,社會可以變得越來越寬容平等大度,讓這個國家和小喬治一起長大,走出集中營,走上百老匯的舞台為後人們講述這段曆史。這裏麵當然也少不了日裔美國人自身的努力、自身的成長。
不難想象,當年的日本新移民們也會像今天這裏的中國人那樣,看到他們的故國強大了,可以與世界強國相抗衡了,根深蒂固的集體意識和民族認同使他們自然地為其站腳助威打氣,並不在乎那是否一個邪惡帝國的崛起 - 日本人終於有機會去和列強們一起玩弱肉強食的勾當了,多麽驕傲多麽自豪!他們和他們的故國都沒有能力理解的是,美國正在引領世界走出殖民主義的舊時代,而他們卻站在了反動的一方。從這個角度觀察,美國政府當年的做法真的就是全無道理的嗎?對這些日裔新移民難道就不該有所警惕?
喬治和他的小夥伴們是日裔集中營的無辜受害者,這件事毋庸置疑。但他們的父輩們是不是也有些不該推卸的責任呢?當然也可以說,那些鼓噪喧嘩搖旗呐喊的隻是少數人,還有一個'沉默的大多數',他們不想關心這些'大事',隻是在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為後代也為自己在這塊土地上開創一片天地。但是正因為他們的'沉默',他們就能以為自己可以全無責任無須擔當?
'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存在過嗎?
'鐵絲網裏麵的忠誠宣誓',它真的是那麽不可思議嗎?
如果它再一次發生在一代無辜的孩子們身上,那將會是對誰的諷刺?
是這樣的。而且不但政府,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理解也仍然停滯在百年以前。中共在其中當然是起了極壞的作用,但是中國人的認知能力也使得他們難以走出叢林。'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很能代表中國人整體的認知,這和二戰前的日本政府和日本人對世界的認識是相似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裏,眼盲的人們,你再指點他們也不可能看到。
Ken Burn的那個片子確實是有些煽情。有意思的一點內容是日裔對大自然發自內心的鍾愛,和他們在國家公園的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中國人隻露了一小臉兒 - 老羅斯福的大廚。嗬嗬。
假設美中交惡,打起來了,對這個不斷'舞紅旗'喧囂效忠中國的中國裔族群,應當限製他們的自由嗎?可以相信他們嗎?集中營太簡單粗暴,有什麽別的有效的管理辦法?
二戰時的日裔是否對這個國家忠誠?這個問題要由武井先生的父輩們回答。
今天的中國裔(華裔打擊麵太寬,中國裔吧)的忠誠有問題嗎?看一看文學城,我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