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流坐莊的實驗晚餐正好趕上中國的春節這個周末。
各位同誌們一起哄:咱們就Dim Sum了!我聽了心裏忽悠一下子:大概各位同誌們都不知道。
Dim Sum那是早茶的意思嘛。
早茶晚吃倒是小可。
問題的嚴重性在這裏:中國人民常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用在這裏就是說沒下廚做過早茶點心還不可怕,
隻要吃過早茶心裏總有個大概輪廓不至於太離譜兒吧。
可是看來看去,看見過豬跑的,恐怕就是在下了。
於是立刻感到肩膀上沉甸甸地 -— 看來這回一道菜主義是不便於實踐地。
回想了一下Dim Sum的菜單,決定主持三樣點心小菜:第一個是廣式豉椒蒸排骨。
選擇的原因是無懸念,材料不用發愁豆豉冰箱裏有排骨超市裏賣。
別的全搞砸了總有這個墊底;第二道選燒麥,
取餡料可以海闊天空自由創作之意境,
還有剛帶回來的燒麥擀杖可以炫耀炫耀;第三道蝦餃,
沒這道點心能算吃早茶?沒有材料創造材料也要上!
要得就是這個挑戰。
無懸念的豉椒排骨果然無懸念,味道好好,
同誌們也很好奇我怎麽能把豬的肋骨砍成這麽小塊,特別是極限運動摔壞好幾根肋骨那位。
燒麥餡料用的是糯米、鬆子、新鮮shiitake蘑菇,還有 ••• ••• corned beef。奇怪的組合,味道其實相當調和。
蝦餃則極具挑戰。
麥澄粉這個奇怪的東西在方圓五十哩內存在的可能性為絕對零度,而所謂實驗烹調的精髓也就在這裏了。
決定用普通麵粉加足量的菱粉加適量油。結果自然透明度差一些,
口感並無二致的。
其他同誌們的美式'Dim Sum',基本證明了見過豬跑有多麽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