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69)
2015 (129)
2016 (169)
2018 (120)
2019 (136)
2020 (122)
2021 (173)
2013自學繪畫,畫了1年多素描和兩張丙烯畫,然後就開始寫作。一則感覺隻有文字才能表達內心真實的那些東西,二則感覺缺乏繪畫天賦。
2021年又開始繪畫。一下子感覺可以畫畫了。
顯然,這是一個關於自我的變化。
但,你永遠是一個不存在的謎。因此,永遠無法解決。我們永遠無法成為你。然而,除了你,我們什麽也不可能是。
寫作或繪畫,都是我們的一個出口,也是我們的一個迷宮。一個不斷構建你的迷宮。它在我們身後,一個死者關於生者的反觀和講述的迷宮,你隻有在那裏曾經活過。
貝克特與荷爾德林說立的詩歌
就在朝我的故事敞開著的大門裏,
假如它敞開的話,
那將會是我,
那將會是沉默,
一個征兆我們是,無解
無痛我們而且幾乎
在異邦失掉了語言,
但我就在那裏,
但我不知道,
我永遠都不會知道,
在沉默中人們所不知道的,
必須繼續下去,
我不能繼續,
我繼續著
我將繼續。
2013 在路上
2021在路上
關於自我
白色貓王
仿古的基督受難圖
拯救者已死
抽象作品
自畫像
個人生活
你是誰
影子的迷宮
讀到立的《貝克特與荷爾德林說立的詩歌》,覺得有些眼熟,最後幾句與貝克特的文字很類似。而一經檢索,發現立是用愛爾蘭出生的法語作家貝克特代表性的文字與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經典的詩歌拚貼而成的詩歌。
在這首充滿哲思的詩歌裏,貝克特與荷爾德林在立的故事大門前談論著立的詩歌,視覺新穎富於想象,有種虛構之中的虛構的感覺。敞開的門是一個隱喻,連接著兩個空間的通道,包含著內與外,離開與進入等一些相對的意義。進入還是不進入,繼續還是不繼續,可以說是這個敞開門所產生出來的一個表征著選擇的意象。這首語言拚貼詩虛無主義與浪漫主義透過時空的對話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猶如文字廢墟上回蕩縈繞交錯的兩個心靈獨白。
在《最後之詞》中,來自荷爾德林瘋狂的內心的聲音,悲愴而荒涼。
一個征兆我們是,無解
無痛我們而且幾乎
在異邦失掉了語言。
貝克特在《無法稱呼的人》的最後一句裏寫到,"It will be the silence, where I am, I don't know, I'll never know, in the silence you don't know, you must go on, I can't go on, I'll go on",那些沒有故事情節與人物的語言,模糊了時空,如同夢囈,不斷地重複,充滿了質疑。仿佛在沒有關聯而失去了意義的文字裏找尋著意義,卻又在意義中質疑意義與存在。於最後的獨白,隻剩下一片淒涼,靜寂,荒蕪,與廢墟。
貝克特與荷爾德林說立的詩歌
立
就在朝我的故事敞開著的大門裏,
假如它敞開的話,
那將會是我,
那將會是沉默,
一個征兆我們是,無解
無痛我們而且幾乎
在異邦失掉了語言,
但我就在那裏,
但我不知道,
我永遠都不會知道,
在沉默中人們所不知道的,
必須繼續下去,
我不能繼續,
我繼續著
我將繼續。
01/23/2022
寫的真好。讚。謝謝啦。請繼續。
貝克特與荷爾德林說立的詩歌
立
就在朝我的故事敞開著的大門裏,
假如它敞開的話,
那將會是我,
那將會是沉默,
一個征兆我們是,無解
無痛我們而且幾乎
在異邦失掉了語言,
但我就在那裏,
但我不知道,
我永遠都不會知道,
在沉默中人們所不知道的,
必須繼續下去,
我不能繼續,
我繼續著
我將繼續。
在這首充滿哲思的詩歌裏,貝克特與荷爾德林在立的故事大門前談論著立的詩歌,視覺新穎富於想象,有種虛構之中的虛構的感覺。敞開的門是一個隱喻,連接著兩個空間的通道,包含著內與外,離開與進入等一些相對的意義。更有意思的是,這首詩歌是一首語言拚貼詩,是愛爾蘭出生的法語作家貝克特代表性的文字與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經典的詩歌的巧妙的融合,是虛無主義與浪漫主義透過時空的對話。進入還是不進入,繼續還是不繼續,可以說是這個敞開門所產生出來的一個表征著選擇的意象。這首拚貼之詩猶如文字廢墟上回蕩縈繞交錯的兩個心靈獨白。
在《最後之詞》中,來自荷爾德林瘋狂的內心的聲音,悲愴而荒涼。
一個征兆我們是,無解
無痛我們而且幾乎
在異邦失掉了語言。
貝克特在《無法稱呼的人》的最後一句裏寫到,"It will be the silence, where I am, I don't know, I'll never know, in the silence you don't know, you must go on, I can't go on, I'll go on"。那些沒有故事情節與人物的語言,模糊了時空,如同夢囈,不斷地重複,充滿了質疑。仿佛在沒有關聯而失去了意義的文字裏找尋著意義,卻又在意義中質疑意義與存在。於最後的獨白,隻剩下一片淒涼,靜寂,荒蕪,與廢墟。
01/23/2022
我想,它總是在那兒,一直在那兒,直到有一天,你無法阻擋它的擁抱牽引;這就是生命的神秘!
謝謝你這一年來繪畫與藝術評論的分享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