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中的周莊是一幅清麗的水墨畫。黛瓦青牆,水天一色,風月無邊。若是再加上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這畫兒便愈加鮮活起來。仿佛能看到水麵上漾起的漣漪,一點一點,一圈一圈,悠然恬淡。對周莊的向往,已經有些年頭了。她在我心中經年累月成為了所有江南水鄉的縮影, 承載著我對那氤氳夢境的愛戀。其實周莊離上海不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卻不知怎的總沒機會去看看。 時間長了,這單純的憧憬又參雜了擔憂。盛名之下的周莊是否會如麗江一樣,被數不清的酒吧和咖啡屋濃妝豔抹得失去了原有的質樸?
麗江是好些年前去的了。古城大部分是‘96年大地震後重建的。美則美矣,可惜商業氣息太過濃厚。直覺告訴我四方街裏的那些納西姑娘大部分並非真正的納西族人;掛著各種奇怪名字的咖啡屋以及入夜後充滿了喧鬧聲的酒吧隨處可見 。隻有漫步在清晨無人的街道才能依稀捕捉到我心中麗江的影子。那時聽說周末飛到麗江曬太陽發呆很是流行,去麗江開間小店尋找所謂的自我也被視為一種時尚。麗江漸漸變成外來小資的天堂,卻離原來的那個她越來越遠了。也許我沒有資格抱怨,因為我沒有見證過麗江的變遷。也許麗江人對這些改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甘之如飴。但凡眼中所見與心中所想相去甚遠,失望總是難免。或許我和那些在麗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小資青年並無二異 - 把麗江想像成一方淨土去朝拜,卻不知正是自己腳下帶來的泥在逐漸玷汙這塊聖地。我對麗江的期許可能過於偏執了。
到周莊的第一印象,是周莊已經變成了一座主題公園,須得買票入場。高聳的牌坊下是檢票口。過了檢票口,街道兩旁滿是旅遊紀念品商店。看到一個店主在做牛角梳子,mimi饒有興趣地湊上去想看個究竟。出於禮貌,我問他是否可以拍一張照片,答曰“要拍照就要買我的梳子”並開始賣力介紹他家的梳子是用真的牛角製成雲雲。他的直白無可厚非,但我沒弄明白牛角和地處江南的周莊到底有什麽關係,於是我們繼續前行。這條街走到底是一塊照壁。沒有仔細去看是因為對於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周莊來說,這塊照壁看上去實在是太新了。上麵好像還有些字,不禁讓我想起了麗江古城口照壁上某位領導人的題字。我猜它大致的目的是介紹周莊是國家5A級景區吧。這樣的開始真讓我有些意興闌珊。好在過了照壁往左轉,周莊終於掀開了她的麵紗。
隆冬季節,河道兩邊居然都是鬱鬱蔥蔥的垂柳。我本以為柳樹秋冬落葉,此時就應如康河河畔的金柳般徒留纖細裸露的枝條在寒風中瑟縮。看來是我無知了。隨風起舞的柳樹婀娜多姿,充滿了生機,將河畔的紅燈籠映襯得更加耀眼奪目。若是在柳絮紛飛的季節來, “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自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
那天的周莊因為遊人稀少而顯得特別寧靜閑適。河道縱橫,樹影婆娑,水巷幽長,石橋眾多且形態各異。明鏡似的水麵映照著一個又一個橋洞,忠實地完成著或圓或方的圖形。偶爾一條小船劃過,搖曳出醉人的金波,調皮地留下一池碎影。片刻之後,一切又恢複了平靜。石板路,拱橋,曬太陽的小娃娃以及在河邊悠然洗菜的老嫗,便是對“小橋,流水,人家”最好的詮釋。
斑駁的牆壁,褪色的紅燈籠,也有別樣的風情。
|
在遊人如織的季節裏,這高掛著燈籠的酒肆飯館也曾高朋滿座吧。如今冷清清的顯得有些落寞。
依河而築的民居有一大部分仍是明清建築。青瓦白牆,有著枯藤老樹遮擋不住的韻味。
遊人不多,所以很多船都閑置著。那遮風擋雨的篷布為這幅水墨畫添加了多麽明亮美麗的藍色啊。
這是明萬曆年間的雙橋。雙橋的橋洞一圓一方,兩座橋呈直角而建,幾乎可以一步跨兩橋。可惜為我們搖櫓的船家沿著水道直行,所以沒有機會將第二座橋的方形橋洞收入鏡頭。
|
周莊最有名的宅子之一當屬江南巨富沈萬三後裔的舊居沈廳,建成於清乾隆七年。沈廳是典型的江南大宅,集徽幫,蘇幫及寧紹幫建築之眾長,宏偉卻不失靈秀婉約。午後的陽光穿過窗戶,將沈家小姐閨房外的樓道照得溫暖而明亮。空氣中的浮塵快樂地跳躍著,累了便心滿意足地依附在圍欄上,耐心等待下一次的起舞。幾百年過去了,陽光沒有改變,沈廳也依舊是那個宅子,外麵的世界卻早已變了。我很喜歡沈廳的各式窗欞,木窗上的或是石牆裏的都好看。層層疊疊,似將窗外景色細細分割再密密縫合。窗欞套著窗欞,如萬花筒般綻放著不同的美麗。
沈萬三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民間傳說他的萬貫家財來自於一個神奇的聚寶盆,不過比較可信的說法是他的財富興於農而繁於商,簡單的說就是地主加商人。據說沈萬三因富可敵國而遭朱元璋嫉恨,將其發配到雲南,致其客死異鄉。人生如夢,讓人不勝唏噓。
沈廳廚房間裏的大灶可同時容納六個鍋子,四大兩小。灶前有一塊可移動的黑色木板,起到了圍裙的作用,真是富有巧思的設計。這個大灶現在被用來做江南特有的小吃青團。青團的餡兒多為豆沙,外皮是糯米。因為糯米粉和艾草汁一起舂合,所以呈青綠色,青團由此得名。在沈廳吃到的青團據說是用南瓜葉的汁液舂合,用竹葉墊底入蒸籠,入口有特殊的清香,回味無窮。因為天氣寒冷,賣青團的老婆婆要待一籠青團賣罄才將下一籠青團從灶中取出。熱氣騰騰的青團對我有致命的吸引力,所以盡管剛吃過午飯,我還是忍不住一口氣吃了好幾個。
|
周莊有一個特色菜叫萬三蹄。顧名思義,就是以沈萬三命名的豬蹄。周莊有許多賣熟食的店家都在叫賣萬三蹄。那天的午飯是在沈廳隔壁的沈廳酒家吃的。既然來了,就要嚐嚐這著名的萬三蹄。我不愛吃肉,更不喜歡吃皮,但是不得不說這萬三蹄做得還是很好的。肉質酥軟,入口即化,還帶著一股醇香,完全沒有我最怕的肉膻味。
那天幫我們點菜的阿姨一口蘇式吳儂軟語讓我印象深刻。由她嘴裏說出的萬三蹄嗲得很,平白讓這蹄子又酥軟了三分。周莊離上海不過九十公裏左右,方言卻已有蠻大差別了,挺有意思的。
從沈廳出來我們到對麵的碼頭租了一條船。河道上幾乎就隻有我們一家,吱呀吱呀的槳櫓聲清晰可聞,與船兒劃破水麵的聲音伴隨了我們一路。沿途看見三三兩兩的小朋友背著書包結伴回家,年邁的阿婆顫巍巍地將晾在河邊的被單收下,年輕的媽媽小心翼翼地將籃子裏裝滿了菜的自行車推過一座拱橋。一天又要結束了。
下船的碼頭在一處僻靜的街道,夕陽下愈發顯得冷清。mimi在這兒的一個鋪子裏發現了“如意金箍棒”。其實那隻不過是外麵包了一層金箍棒圖案的普通木棍。但在癡迷《西遊記》的mimi眼裏,那就是一根魔法棒,因而愛不釋手。店家阿婆期待的眼神也讓我不忍拒絕。於是這空巷裏多了一個扛著金箍棒傻樂的小丫頭,灑下一路的笑聲。這金箍棒不但被帶回了上海,最終還漂洋過海被疼愛mimi的爺爺奶奶帶回了美國。現在它就靜靜地站在牆角看著我。它的遠渡重洋很費了爺爺奶奶一番心思。我希望mimi能記得這裏麵的一份愛,也希望她能記得這魔法棒來自水墨江南一個叫做周莊的小鎮。那裏有水,有橋,還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