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粽子,傳統,傳承

(2015-06-23 07:42:58) 下一個

 粽子,傳統,傳承

端午節已過,父母大人即將抵美,包了一鍋粽子,一起品嚐。父母不會包粽子,而我卻會,那是到了美國給逼出來的。如果還在蘇州,我肯定街上買去了,不會費這個勁。       

父親雖然不會包粽子,但他卻會講故事,三十多年前我們住在五卅路邊同德裏巷--民國時期建造的石庫門房子時,有一年的端午節他就給我講了這麽一個故事。話說兩千多年前,楚國有個大詩人叫屈原的,楚王派人追殺他。屈原的小船在前麵逃,楚王的船隊在後麵追。小船終於敵不過船隊,屈原跳江自殺了。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做了許多粽子扔到江裏,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身體而去吃粽子。   

這個故事就在我心裏紮了根,這麽看來,過端午,吃粽子最早應該是楚國的民俗。公元前221,始皇帝統一了六國後,應該是楚國的國民把這個民俗帶到了華夏各地。公元後2015年,當華夏的後代們在美國過端午的時候,我看到有祖母教孫女的,有村民粽子互助組一起包粽子的熱烈場景。而我自己在包粽子的時候,又把三十多年前,我聽到的那個關於屈原的故事翻版給了兒子和女兒。文化和風俗就是這麽傳承的吧。   

 

有天晚上睡不著,恍惚中聽到了京劇聲,咿咿呀呀,分外真切,好像是從古舊的收音機裏傳來的一樣,我好像回到童年的同德裏了。根這個東西,說不明白,它在每個人的血液裏。   

 

許久以後,當我的孫輩們把我掛在牆上的時候:他們也許會說,這是我的祖奶奶,她同我們的祖爺爺一起來自中國,她教我們的奶奶包粽子。  而粽子嘛,那時的美國各大超市都有的賣,各種口味都有,已經是美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大眾食品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