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日本小姑娘叫伊藤美辰,特有乒乓球天賦。從她十三歲開始參加世界比賽,我幾乎看了她每一場球。如果你不像我是長期粉絲,現在搜索Youtube可以看到她的四場比賽實況錄像。分別是她戰勝中國奧運冠軍丁寧;戰勝世錦賽冠軍劉詩雯;戰勝全運會冠軍朱雨玲;戰勝世界杯冠軍同齡人孫潁莎。厲害了,小姑娘。如果隻看Youtube,一定會覺得她早就是世界第一了。無論如何想不到,她出道八年來,一個洲際到國際正式(非商業)比賽的單打冠軍都沒有過。很遺憾。
自從國際乒聯內杠將自己的轉播和影像網頁搞垮了後,Youtube就是僅存的主流渠道。而全場比賽錄像很少流出,不付錢就能看到的,是每場比賽剪輯的五分鍾左右的“集錦”。看這些剪輯,你會發現每次中國球員與國外選手比賽,都是失分多得分少。而實際上比賽結果90%以上都是中國隊獲勝。背後很簡單,因為中國球員基本功深厚,戰術先進,失誤很少。經常迅速得分,其得分球觀賞性未必高。而國外選手想從中國對手那裏得一分,不費九牛二虎之力,或者說不打出精彩球來是希望不大的。我並不認為剪輯者有什麽心理偏向。如果剪輯標準是最精彩部分,隻能是這種結果。這也告訴我們,即使依據客觀的標準,也不能給你客觀的真相。新聞隻要經過編選,就是一種觀點,不再是事實。
之所以說國際乒聯的編輯們相當公正客觀,是相對於某中文網站的。這個網站某一天的首頁上,讀到三個新聞:中國內地居民樓發生劇烈爆炸,多人死傷。隔了幾行,常州居民樓猛烈爆炸,兩人受困三受傷。再隔了幾行,江蘇居民樓爆炸,一死四傷。。。你覺得中國今天一共爆炸了幾次?同一頁麵上有兩條美國新聞:德州小學槍殺案,死亡人數達到十四人。隔幾行:德州小學槍殺案,死亡人數上升至十九。一點也不會混淆。同一版麵,同一個編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手法。
信息爆炸時代,看標題時遠多於看內容。網絡上,標題是決定是否點開的門戶。所以標題最重要,值得大作文章。說這編輯是故意的,因為這是該網站一貫做法。隻要是大陸出了壞事,一定要反複報道。隻要是大陸人做了壞事,一定詳細追究籍貫。但若是港台的人做壞事,則模糊成華人。若是其它,則報道稱亞洲麵孔。前一陣南加州教堂槍殺案,凶手來自台灣。但該網站反複強調“香港移居”和“外省人”等字樣。司馬昭之心。。。如果影射不上大陸人,還有招。在題目裏加上:“凶手三個月前剛從廣州機場轉機”。“一年前給大使館寫過信,今天他大開殺戒”。或者凶手“疑似亞洲麵孔”、“疑似說普通話”等等。實在沒轍,就幹脆通篇不寫國籍地點,讓大家平攤嫌疑。因是中文網站,所以第一反應是在中國。我覺得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在本網站看到如此標題:凶手國籍不明,但在其內褲隱密處發現刺繡著Made in China字樣。
反過來,也有需要極力隱藏大陸身份的。幾個大陸流亡在外的異見者的意見,某網站一律要標題為“外媒報道”。那幾個人租借個會議場館,就報道成xx機構或聯合國決議譴責中國。。。八杆子打不著的領域,一定報道稱國際知名專家教授。比如那個每逢汛期就出來攻擊三峽大壩的“德國知名水文專家”。假如,假如某天這位德國專家改口誇起三峽大壩的好處,我想本網站一定會如實報道成:“一個從來沒有學習過水文專業的,大陸公派留學人員。。。”話向哪邊旋轉,全看風向。
有更好玩的。上星期一個標題:美國議員目睹指證中國代表未為澤連司基的講話起立鼓掌,中國代表團極力否認。且先別笑場這個罪名有多滑稽,內容中分明提到的中國代表團本無一人在場,那可憐的議員誤認了越南人為中國人。但編輯依然精心編用這個題目,大家琢磨,這意思怕已經九道灣拐過了太平洋了。。。小小寰球,有幾句陳詞濫調,旋來旋去。旋話有術,也有效。但也有限,還很小心思。。。
台資,在美國,隻為少數族群“服務”的內卷空間,信息來源除了新聞轉載就是社區。
商業模式看來是依靠廣告,若是公益事業並不容易,或是另有所圖也未可知。
本城也逐漸開了馬甲店,例如海外同城。
有個 倍可親 網站,新聞有相當多重複、博主名單也不少重複。
論壇類網站,要有群眾衝突,用戶互鬥,能更好吸引眼球,把娛樂事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