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驢十八

破帽遮顏過鬧市,管他冬夏與春秋。
個人資料
FarewellDonkey1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首中國走向貿易戰的路徑(四)

(2019-01-08 08:39:03) 下一個



取得全國政權,隻是萬裏長征走出的第一步。毛澤東將之比喻為“進京趕考”。當時的中共,尚未忘記他們是為什麽而奮鬥至今的。他們不是第一代,也不是唯一的,無數戰友同誌倒在半路上。一百年來,因為戰亂,因為帝國主義的幹涉侵略,中國一直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現在這副擔子落在中共的肩上,百年強國夢,依舊隻是一群精英的夢想,還是能真正邁開堅實的步伐,舉國觀望新政權的答案。


第一步,工業需要發展是共識,是被“船堅炮利”教訓出來的當務之急。另一方麵,要不要全麵或急於工業化,具體走什麽樣的工業化道路,是沒有共識的。非常奇怪的是,當年沒有什麽發達國家和專家,當真考慮過中國工業化這個問題。也許當時國際上對中國的印象還是餓孚遍地,要解決不餓死問題才是當務之急,其它都是奢談。發達國家對中國(民國)的援助,除了槍炮,就是麵粉衣服,都是救濟救急品。吃飯的確是個大問題,49年初,毛就說過“革命加生產即能解決吃飯問題”(被認為是抓革命促生產的最早起源)。但取得全國政權後,就不僅僅是眼前的吃飯問題,還有一個國家民族長遠前途發展方向的問題,一樣需要考慮和承擔起來。


隻要沒餓死,就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林裏有綿羊也有獅子,中國是繼續做一隻綿羊,隻想著把自己養得更肥更大些,還是要脫胎換骨做一隻獅子,現在有機會選擇。在工業中重工業就是獅子:掌握了動力材料設備(母機)的生產,就有居上遊的話語權;輕工業就是綿羊,生產消費品。受製於上遊的設備材料供應。脫胎換骨的曆程會是很痛苦的,既沒有綿羊也沒有獅子,會支持一頭綿羊變成獅子。所以中國隻能靠自己。中共一開始就堅定了建立完整工業體係的目標,所有工業門類都要建立。越是沒有基礎,越是要完整健全才能不受製於人。而且,需要優先發展重工業,先掌握上遊。


毛澤東在其中的主導就是要加快這個過程,由國家主導。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曆史,不是沒有過緩慢地現代化,但每次都被外來力量所中斷。急迫感也出於共軍長期用劣勢裝備和國軍日軍和美軍作戰的痛苦經曆。八路軍的半手工的黃崖洞兵工廠,還被日軍幾次突襲試圖摧毀。沒有足夠的工業,中國就無能力拒敵於國門之外。當工業化的水平達到對他人有威脅程度時,遲早會受到外界圍剿。必須搶時間在國外勢力沒有準備好實行扼殺之前,建立起足夠的威懾實力。才能阻止可能的入侵戰爭,保證完成工業化的全過程。


戰略目標是趕超,基礎是一窮二白,還要加速並貪大求全。第一個困難就是原始積累。中國近代一直處在食物鏈的最底端,沒有能力對外戰爭或殖民掠奪,隻好靠內部積累。在一個本身已經很貧窮除了吃飯沒有多少剩餘的國度,要支持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隻能靠國家統籌。盡管社會主義是個不錯的集體主義工具,僅靠製度還是來不及,不得不靠一場一場的運動式革命,才能支撐和維持這種建設速度和積累強度。我將毛澤東建國後抓的“革命”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與“原始積累”相關的,第二類則是與“戰略堅持”相關。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毛式革命,都是直接或間接“促生產”的。也就是說,根本上是為了將這個“加速全麵工業化,趕超世界最高水平”的長期戰略堅持執行下去。


第一場“第一類革命”應是“三反五反”。在“多快好省”的總路線之前,還有一個過渡時期總路線,就是完成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新國家要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手裏沒啥經濟力量。於是著眼整合現有的工商業。過渡時期的設想和執行是以合營或贖買為主的。三反五反,不管起因是什麽,客觀上加速了這個過程,並降低了國家的整合成本。劉少奇講資本家“剝削有功”,是指資本家將利潤用於積累(再投資)。如果用於消費,就無功了。國家代替資本家,可以少了一層剝削,但這一層並沒有給工人多少,大頭歸了國家。資本家的積累在工業化上可以起到與國家積累類似的效果,但私人資本的投資方向與國家長期戰略不會重合。國家掌握後,可以避免這些以輕工業和商業為主的企業影響戰略方向,和國家重點發展的重工業爭能源爭原料爭人力。


實際上當時的工商業規模不大,剩餘並不多。建國後一段時期的基本積累來源是剝削農業補貼工業。這在一個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業人口的國家幾乎是工業化的必經之路。開始時隻靠剪刀差,後來的人民公社化,是讓國家省去與個體農民交易談判的麻煩,保證統購統銷無漏洞的關鍵措施。開始工業積累能力很小,而且國家重點發展的是基礎工業,或者說是工業基礎:能源礦山材料交通等,周期長見效慢,國防工業和有些為健全體係而發展的門類基本沒有當下效益。隻有農業是最初積累的主要來源。


這種剝削是鮮明的,但無奈的。梁漱溟先生的觀察是準的,他指責國家對農民的剝削,說“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地之下”,雖誇張卻有所依據。隻是他的這種“為民請命”,挑戰了當時的基本國策。當時國家既剝削工人也剝削農民,然而必須維持工人生活水平高於農民。曆史上在原始積累時期工人生活很容易陷入悲慘境地。否則,人人向往農村田園生活,是有悖工業化導向的。所以毛澤東出乎意外地不給老朋友一點麵子,後來又直接反右。


毛澤東出身農民,取得政權靠的是農民,但為了這個長期戰略,他隻有忍痛犧牲農民的經濟利益。也隻有他敢對農民說:忙時吃幹,閑時吃稀。在經濟利益上加重剝削,就要對農民適當在政治上作些補償。一個是國家主導的水利建設,減輕災害。再則在教育上和醫療上體現傾斜。但是,要向幾億農民提供免費的教育和醫療服務,同樣是國家承擔不起的,比讓農民吃飽飯還要昂貴。所以搞出了民辦教師、赤腳醫生等簡化救急版。農民急需被安撫,不然時間長了會造反。不過後來城市人口過剩時,毛又毫不猶豫地把知青包袱再次甩給農民,也決不讓過剩的勞動力衝擊工人地位。


毛澤東在積累類“革命”中最大的一項,還是消滅階級,讓社會扁平化。最理想的是國家直接麵對勞動者,從而將中間消耗減少到最小。消滅了資本家和地主,原來他們占有的剩餘價值部分就直接歸了國家。不僅如此,他還大力壓縮那些不直接參與生產活動的部門和階層。同時,不斷縮小個人收入差別,雖然還無法完全平等。但無論是憑官位地位、教育學術、還是技巧頭腦,都不允許冒富從而出現新的經濟階層。他這樣做並不是(或者不完全是)出於平等理想,而是隻有這樣才能把個人消費壓縮到接近最低必須水平,“節約每一個銅板”,最大化國家積累的力度。


毛成功地把全國工資水平基本凍結了二十年。陳毅曾經喊要當了褲子搞原子彈,毛的確勒緊了所有人的褲腰帶來工業化。這樣做一方麵減低了工業化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麵,壓縮了對消費工業產品的需求。從而在經濟結構上維持了極度偏向重(基礎)工業,減少輕工業(生活消費品)的投資一個較長時期,而不出亂子。


毛澤東執著於這個趕超戰略,一方麵傾國家之力,從最基礎紮紮實實做起,緊盯長遠目標,並不追求短期效益。顯示了經濟上理性的一麵。但為此他不惜與政黨基礎的農民為敵;不惜與昔日盟友知識分子為敵;不惜與全體官僚的特權利益為敵;不惜與全國人民的飯桌錢袋子為敵,又顯示了政治上瘋狂的一麵。這種情況下要長期堅持和維持下去,不斷地運動式“革命”,成了必須手段。



(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遍野無塵 回複 悄悄話 毛的戰略方向是對的,但是方法是不對的,或者說是不成功的。如果不搞人民公社,或者搞了公社,再包產到戶,或責任製,效果會好很多。剝削農民可以,但是要想法讓農民生產出東西才行。羊沒有喂肥,宰了都沒幾斤肉。這是個錯誤。
qq669 回複 悄悄話 非常獨到而合理的解讀,讚一個。毛的基礎工業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後來鄧的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40年剝削農民工加上獨生子女政策節省的資源才有了這些年的騰飛。一家之見哈。為什麽看不到你的(一)?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毛如果有那樣堅定理性的對經濟長遠發展的高瞻遠矚,那就無法理解類似發動大躍進的那種瘋狂的舉動。那不但害了農民(餓死了數千萬人,但姑且算是他為了如本文說的極端化的為工業化所付的代價),同樣害了他不惜代價要發展的工業。我覺得他做關於經濟發展的決定時,並不做圖上作業,並沒有仔細的投入產出算計,沒有對中國最廣大人群的分析,而是一廂情願,頭腦一熱就去做,偏偏又生就了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詩人般的豪情,往往要等事情發展到無法收拾才罷休,不撞南牆不回頭。對發展經濟,他就如一個幼稚激進青年一樣,有信念,卻偏偏沒有戰略,隻有權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