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驢十八

破帽遮顏過鬧市,管他冬夏與春秋。
個人資料
FarewellDonkey1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首中國走向貿易戰的路徑(14)

(2019-01-22 10:46:18) 下一個



在中國初步完成工業化的1980年,出了一本書叫《第三次浪潮》,很快中國學經濟的大學生人手一冊。該書高調宣告後工業社會的來臨。當時我們看了似懂非懂。覺得日本也許是最靠近這波的。但日本這前浪很快拍碎在礁石上。今天剩下美國,似乎在第三產業以及信息技術方麵,最符合書中預言。也不奇怪,作者就是個美國人。


四十年過去,作者都熬死了。奇怪的是傳統工業依然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不但沒有退潮,反而因此把中國送上了貿易戰的前線。這書在中國走紅表明中國一直非常關注世界的走向。改革開放後,我們緊跟世界潮流,嚐試和大力發展許多東西,比如大力推動科學研究;發展高等教育;醫療衛生;金融證券等等。但這些並沒有一個走到世界前列的。唯有基礎工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設施建設,舉世無雙了。可以看出,共產黨執政後,通過物質和精神兩方麵,殘酷訓練和長期堅持,生生把一個世界上最老最頑固的農業文明,徹底地轉變成一個最大的工業文明。任何與工業製造相關的種子,到了中國都會飛速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無它,土壤氣候太合適了。


2011年仙台地震引發的海嘯,衝走了日本最後一絲在信息時代技術方麵的領先泡沫。“第三次浪潮”變成全世界美國一騎絕塵,遙遙領先。但是,美國的麻煩和焦慮一點也沒有變少,反而越來越嚴重。日本沒了晶體管時代的優勢,依然靠工業母機和精密儀器製造列世界工業強國。以德國為首的歐洲老牌工業國家依然靠傳統的機械化工等行業維持著穩定的地位。當年那些造大哥大風靡的森林國家,沒了這些後,卻依舊能靠造家具甚至擦屁股紙維持著悠然的富裕生活。這教育了人類,科技領先並不就意味著一切,科學技術有巨大潛力,但並不直接就是生產力。


今天美國的工業領先在信息技術,生物製藥,航空航天,武器製造等領域。與主要在生活用品和傳統機械製造領先的中國並不在一個空間裏競力。雖然傳統上這些也曾是美國的強項,但已經放棄多少年,成為鐵鏽遺跡了。可美國突然殺個回馬槍,發起全麵貿易戰,向落後於自己的世界挑戰;與距離上還夠不著的中國,要在傳統項目上一較高低。是否有關公戰秦瓊的味道?就算關公能遇上秦瓊,那也不能用張飛的蛇矛麽?所以,我有理由懷疑川普總統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敵人,最關鍵的,用了錯誤的武器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


川普發動貿易戰,在美國國內是分裂的。反對者的理由主要是太晚了,對中國無效,對自己有害。支持意見是我們總得做點什麽,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川普指責他的前任們什麽都沒做,才導致太晚了。我覺得他冤枉好人了。美國自從七十年前召回司徒雷登,就沒忘記過中國。當然,一開始是自信隻要美國忘記中國,中國自然餓死。後來發覺不夠,趕緊搞了個“巴統”封鎖。在美中關係最好的日子裏,美國也從未放鬆過這個緊箍咒。我記得的就有三次歐洲國家發起的修改巴統中中國條款的提議,每次都被美國全盤否決。中美已經互贈“最惠國”待遇,但美國對中國進入WTO一直阻撓。美國更是一直不許盟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其實,中美貿易戰一直在打,下麵會具體說。而川普宣稱的是全麵戰爭。但很不幸,貿易戰越全麵效果越差。


1979年雙方建交並簽訂貿易正常化協議,中美貿易戰就開始了。80年代初中國輸美主要出口是紡織品。1980年美國就開始限定配額。當時中國各省外貿部門都在搶配額,搶不到就一年沒生意做。在2001年前美國一共對中國進行過5次301調查。原則上WTO內國家不再用WTO框架外的法律規則解決貿易爭端。這次川普揚言哪怕退出WTO,也要再次對中國啟動301條款。301就是不需要具體商品案例支持的全麵貿易爭端。當然,針對中國的232和201調查和懲罰性關稅次數,就數不清了。


這四十年,我已經記不得有哪類中國商品能幸免於201調查的。從開始的棉紡織品,絲綢,衣服鞋帽,到自行車,玩具,家具,窗簾,五金工具,自行車,鋼材,鋼管,建材,電解鋁,輪胎,汽車配件,家用電器,計算機,風電設備,太陽能板等等。由於美國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所以這類訴訟穩贏不輸。因為中國生產企業將賬本全搬來也沒用,法院商務部認定的“合理成本”是些莫名其妙的國家的,比如奧地利匈牙利廠家的。有時美國國內已經找不到一家生產廠家來提起訴訟,就找一家進口商來冒充生產商。效果上有些把中國廠家擠出了美國市場;有些讓中國到國外甚至美國開廠;還有些不知所終。。。但總體上,美國對中貿易逆差是一年比一年大,增速並沒有因此慢下來。


這些反傾銷案例的最後判決,都以關稅和懲罰性關稅收場。平均加征關稅的稅率在30%以上。但是,這麽多年的實踐,似乎已經證明了關稅基本無效。還有許多非關稅壁壘和手段,比如消費者安全原因禁止過中國的玩具、寵物飼料,汽車輪胎等。國家安全原因禁止過中國的軍警裝備,通訊設備,計算機等。聯想花十億美元買了IBM的ThinkPad,這曾經是美國政府和商業的首選Laptop。就很快被排除在政府和大公司的采購單外了。這種做法也是把雙刃劍,卻似乎沒有嚇倒福耀在美國建廠,或海爾去收購通用電氣的白家電業務。


美國曾經在2011年和2017年正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和設備發起過反傾銷調查。2012年最高懲罰稅率一度高達249.96%。中國相關產品一度從美國市場上消失。但是過了五年,美國不得不再次啟動201條款。因為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產國和出口國,美國國內的廠家繼續破產的破產,關門的關門。美國2018年始對所有電解鋁產品加征10% 關稅。但主要傷害加拿大。因為對中國同樣產品的關稅之先就已經有過192%了。


縱觀中美現代貿易史,中國一直是被打大的。在這不停地“貿易戰”中,中國對美出口38年增加了兩百多倍。充分說明根源並不在貿易之中。這種10%、25%的關稅,我覺得中國都已經有免疫力了。上麵提到的,今天美國市場上,中國的電解鋁絕跡,太陽能板從50%以上降到9%以下,鋼材不到2%.但是既沒有影響到中美貿易一邊倒的格局,也沒有損害到這些中國產業自身發展。所以,要認識到工業,特別是傳統工業,天然有抗打擊能力。中國這種從戰備導向起家的工業,可能有更強的抗擊打韌性。你就是把中國炸成平地,就像二戰對德國日本那樣。隻要技術經驗在,特別是那些人在,一樣很快就能恢複。


重點打擊不能取勝,也不能幻想不分青紅皂白地籠統加稅就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用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的,還是政治手段達到經濟目的,是個藤纏樹還是樹纏藤的問題。但在川普總統那裏我們還分不清什麽是樹什麽是藤。當然,我不是說從總統到普通美國民眾的焦慮和擔心是沒有道理的。也不懷疑總統和政界精英們對真正問題的認識程度。更不否認美國現在就需要改變。但是,除了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個美好景願外,貿易戰這個手段本身所有的要素都是錯誤的。


首先是錯誤的時間。川普總統想要改變的是國民經濟結構,國家的長期戰略。他沒有時間統一高層的思想,沒有時間動員民眾。事實上,他是近來黨內黨外紛爭最大的總統之一。他都得不到自己政黨內部的充分支持。各種公開的分歧衝突前所未有的激烈化公開化。他的任期不足以推行任何長期戰略。而可以肯定地預見所有的他的政策都會在下台後被否定掉。解決貿易赤字的第一步就是要消滅財政赤字,這一點他都做不到。由他來推行這個戰略轉變,一定是將一把好牌打爛。而且在經濟高漲充分就業的時候來推行,全國根本沒有意願動力迫切性,也沒有多少操作空間。


他還錯在不能用反對全球化做武器。全球化固然在成就中國,但全球化也是美國和美元地位的基石。除非他想通過讓美國經濟硬著陸來綁架全國上車,造成騎虎難下的局麵讓戰略持續下去。選擇中國作為主要對手也有問題。長遠看中國肯定是頭號大敵,但中國當前是身段最軟的時候,正以委屈換時間。美國還需要和中國相互利用一段時間共度難關。同時,中國已經過了那個可以輕易戰勝的階段。與這麽大的對手貿然開戰,無論輸贏都會造成大動蕩。中國是傳統物質生產為基礎,而美國是高科技和金融為主。相對來說,美國的經濟結構更脆弱更經不起動蕩。有沒有必要現在就撕破臉?在美國這種民主製度下,這種動蕩帶來的民意休克會輕易葬送掉所有的努力。


開戰的戰場選擇也有問題。我們前麵說過,中美兩國的工業有個時代差,重合度不大,想打架都有彼此夠不著的意思。通過打擊中國,起不到保護美國產業增強競爭力的效果。這些行業美國已經不存在了。美國如果是單純想打垮中國,就需要重新進入這些行業,一個行業一個產品地擊敗中國同行。這在短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在長期也是難以想象的。且不說美國資本的意願,美國已經再沒有那個環境土壤。現在國內所剩的工業,還有兩三百萬技術工人的缺口彌補不了。


所以,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美國觸及不到。美國選擇從中國的中興華為等高科技企業入手,實屬不得已。但高科技並不是中國的優勢所在。而美國打擊這些,相當於沒有打到七寸,打了個蛇尾巴。。。


(十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