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驢十八

破帽遮顏過鬧市,管他冬夏與春秋。
個人資料
FarewellDonkey1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毛世家 (四)

(2013-01-16 18:43:29) 下一個

其實孔子的真實原則,是他的“三民主義”:魯國居民,周朝公民,宋國移民(殷朝遺民)。即所謂的:據魯,親周,故殷。孔子的原則就是:三個之中周一魯二宋三,三個之外的各國,再看哪個和這三樣關係遠近好壞。從這個意義上,他是用屁股來思維的。晉國,壞。數度不禮魯君。魯君流亡,想去政治避難,結果晉的幾個大臣一合計,拒簽了!另一個魯君去訪問,碰上晉侯死了,被強留下來扮孝子出喪。深恨!齊國更是世仇。緊挨著的大個頭,三天兩頭欺負魯國。這兩個國家的醜事,都要揭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春秋》,對敵國來說就是一份《人權白皮書》。而有關到周、魯、宋的,就要報喜不報憂。我有迷魂召不得,究竟是《新聞聯播》借鑒了《春秋》,還是《春秋》剽竊了《新聞聯播》?

也許這“三民主義”對孔子來說就是天,是鐵打的,不移的。不過這有點像刻舟求劍的老兄刻在船上的痕跡。魯滅了,周亡了,後來的五毛依據什麽?如果原則不是客觀的,那對一個人來說越有原則,對整個社會來說就是越無原則。結果每個人都已自己為圓心,往外畫圈圈。一寸一寸地量半徑,決定關係。不幸的是,這就是中國的傳統和現狀。始作俑者,在《春秋》。始作俑者當然有後,後世的報複來也快。五毛們迅速掌握這一原則,完成了從“我注六經”到“六經注我”的轉變。

既然在說弑君,有件事不能忘了。仲尼之所以姓孔,生在魯國,也是一個女人長得太漂亮招的禍。當年孔丘的六世祖爺爺孔父在宋國作國防部長,一天帶著老婆在路上,遇見當時的首卿華父督。這華父督一眼就盯上孔丘的祖奶奶了。目不轉睛,從正麵看到背影,直到消失。讚不絕口:“真是又美麗又妖豔!(美而豔)”

正好這時國人怨聲載道,宋國這十年內打了十一場戰爭。華父督就說,這都是國防部長的戰略錯誤,窮兵黷武。就把孔父殺了,順便娶了寡婦。宋殤公很不滿,你們要換妻應該來找我啊,部長一級的,說殺就殺,權力和膽子也太大了些。被國君惦記上了,華父督日子過得很不安心。一不做,二不休。安排了一下,把宋殤公也殺了。立了新君,當上了宰相,停止戰爭,與周圍國家交好,奉行和平崛起的新國策。孔父的後人逃到魯國,就是孔丘父親的祖先。

此事《春秋》如此記載:“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然後就沒有了。讓我們按春秋筆法解讀一下。弑君稱臣名,過在華督,正確。亦稱君名,怨宋殤公不及時懲罰亂臣,作為孔父後人,情有可原。皮裏陽秋躍然紙上。但關鍵是:為什麽書:“宋督弑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順序顛倒了!孔子是有意這樣做的。左傳解釋:君子以督為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故先書弑其君。你接受這個借口嗎?搶老婆是因為心中沒有偉大領袖?五毛接受這個解釋是理所當然,這樣改寫才是道義凜然!因為史載華督是“攻殺”孔父。即不是執法也不是暗殺,而是雙方擺開場子打仗,一方滅了另一方。這樣搶老婆的惡名就不夠大。需要先把華督定成弑君的罪人,這案件就鐵板是壞人殺好人的罪行。

其實我讀《左傳》中這一段,嚴重感覺言語、事件和編年對不上。我懷疑殺孔父和殺與夷相差一年或更多,年份都不對!可是除了魯春秋,其他各國史都丟失了。後世編史到這一段,都隻好以孔子製定的《春秋》為藍本,包括司馬氏《史記》。這先後兩件事就跑到一年中去了。至於後世更有五毛,深體聖心,編造出故事說:華督要殺宋君,孔父奮勇救主,舍身擋劍,才光榮犧牲。其拳拳孝心可嘉,但手法比起聖人的,要等而下之了。

這就是春秋筆法的第五條,壞人首先要是壞人然後才能做壞事!一個好人是不可能做壞事的。好人要是做了不咋地的事,我們要幫他隱瞞。壞人,我們要把最壞的事加到他頭上。事實、原因、時間、順序都不重要,即使是寫曆史。其實這個觀念,孔子的學生都不讚成。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但五毛們全盤接受《春秋》這個觀念。至今中國人還常說:做事不如做人。隻要你做個好人,多做些壞事沒關係,好人若不做壞事,天生五毛有何用。你隻管去努力,做到人上人,五毛自會把好事加到你頭上,壞事幫你隱瞞掉,或者幫你把壞事變(辯)成好事。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春秋》到底教給我們什麽了:

1.         造假有理,說真話不合道義;

2.         屁股決定腦袋;

3.         因人定事。

掌握了這三點,你接近一個真正的五毛了。但這還隻是一個五毛的基本修養,隻是內功。要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五毛,能戰鬥的五毛,你手中還需要趁手的兵器,這就要等到亞聖孟子出場了。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我是一元黨 回複 悄悄話 另外,你說的是對的。孔子是“據魯,親周,魯是孔子的君,周是孔子的王,宋公是當時名義地位最高的諸侯。位份尊卑自然是符合周朝禮製的。

隱公八年: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
莊公十四年:冬,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於鄄。
成公五年:十有二月,己醜,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於蟲牢。

所謂“微言大義”,就是在講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利用不符合禮製的狀況,來反應社會的負麵狀況。例如上麵所述,分別是正統禮製,齊侯稱霸時期,晉侯稱霸時期所描述的多邊會議的狀況。原本“公候伯子男”的諸侯等級製度漸漸的在被打破,原本的秩序漸漸的在被摧毀。

我拿個現今的例子來做比較。如何來判斷現在中國是“黨大於國”,“黨大於人民”,“黨大於法”?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黨組書記吳邦國”、“中共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王勝俊”,這些全都摘自中央政府官網。

根據春秋筆法,這些個就最能說明問題。本來應有的順序被打破,就是越製,就是不符合社會的基本道德。
我是一元黨 回複 悄悄話 你還是犯了同樣的錯誤。你拿今天的思維去度量當年的道德,豈不可笑?

“君子以督為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故先書弑其君。”還是用之前的比喻。當年的公認最大的政治道德是尊王和忠君,要和今天的公認道德相比就隻能是民主和自由。他為了占有他人妻子,弑君殺臣,就和今天的官員為了占有他人妻子,弑民殺臣一樣的道理。官員為了貪圖自己的享受而弑殺平民,豈不是心中沒有人民?這邏輯我看不出一點問題。
FarewellDonkey1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o-62的評論:

你說的對,要是和我全無關係,我操這份心幹嗎?
jo-62 回複 悄悄話 I can see that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Confucius but messing with him you just are messing with youself.
FarewellDonkey1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文革傳人的評論:

中國人強調私德,忽略公德。因為公德是建立在人際利益的相互尊重。而私德是強調個人修養。不公開言利的社會建立不了公德。
文革傳人 回複 悄悄話 屁股決定腦袋,最後同心圓實在太多了,什麽是非、道理、法律、邏輯都不可能一而貫之,結果就是醬缸。“我”怎麽合適就怎麽定,至於那個“我”算數?槍杆子裏麵出“真理”。現在咱那兒的空氣汙染,是中國沒有任何“社會”機製最“in your face”的標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