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是心中充滿憂患意識的人。不是心存極大的恐懼,沒有人能玩命一樣地獨力搞出這麽一個體係來。也許是儒家三百年的苦難,匯聚到他的心中了。從孔子迷信一個七百年前的思想製度開始,到董仲舒又三百年過去了。可是這套思想,又陰差陽錯地因為孔子做教師太成功,門生最多,到處生根發芽,傳承下來。不幸在戰國到秦漢的社會實踐中,孔門全軍覆沒,更遭受種種迫害。典型的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要怪都怪該死的現實。
理論和實際不合,可以改變理論,也可以改造現實,讓他們趨於一致。但董仲舒沒有勇氣做上述任何一種。他選擇了第三條道路,讓理論和實際隔絕,不再互相聯係。和孔子修《春秋》的精神一脈相承。他選擇了做五毛。
天人合一的思想,原出自莊子。莊子思想比儒家更具一貫性。一言蔽之,失敗者。是典型的弱者哲學。董生能和莊子產生共鳴,實在是儒家到當時,已經失盡元氣。董仲舒的內心,比莊子更虛弱,更失敗。孔子的累累若喪家之狗,孟子的徒勞強辯不得已。暴秦坑底,儒生發哀嚎搶天呼地;陳下陣前,孔鮒抱禮器玉石俱焚,漢王宮裏,叔孫通著短褲演禮起舞;野豬圈中,轅固生執利刃人獸相搏。。。三百年惡魘連連,直讓董生肝破膽裂,驚鴻嗚咽。讓這一切在我手裏結束吧,願噩夢不再來。
到董仲舒,儒家已經是比道家更虛弱的學派了。道家還有自己修身的堅持,儒家一心為稻粱謀。像孔子那樣:“俎豆之事則嚐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然後拍拍屁股走人的骨氣,不留有一絲一毫了。那樣做注定要出無車,食無魚的。隻要衣食父母有需求,不管是道家、法家、陰陽家、五行家、建除家的,董仲舒都拿來說事。真的假的,懂還是不懂,都沒關係。天人合一,就是在爭奪話語權。隻要你學了我的思想學說,你就能上察天意,遠體聖心。任何領域:鬼神,國家,戰爭,外交,經濟,醫療,你都無師自通。而且一說出話來,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手無縛雞之力,腹中就幾卷竹簡,哪來的底氣呢?就是來自天人合一。
董仲舒之於五毛,功莫大焉。大家知道他的著名的天人三策。那不僅僅是專門哄皇帝開心的。其中隱藏著五毛三策。董仲舒真正的貢獻,是從根本上樹立了五毛在中國思想界的統治地位。
董生對五毛事業的三大貢獻,第一策是通過綁架儒家,借殼上市。為五毛搶奪並共享孔孟商標。他的切入點就是五毛《春秋》。把《春秋》五毛成了孔子的最高成就。《春秋》,是五毛教的聖經,五毛派的秘籍,五毛黨的綱領,五毛社會的憲法。可《春秋》又是孔子唯一的著作,儒家欲罷不能,隻得投降。
其二策通過天人合一,為五毛爭得代天立言的話語權。同時廣收百家之長,使五毛的理論基礎超出儒家。孔子是“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孟子則“言必稱堯舜”。這些一方麵文獻不足征,另一方麵又太具體而拘泥。相對於五毛的工作特性,是遠遠不夠用的。把正義的化身從具體人物轉成無形無言的“天”,從而大開上下其手的方便之門。所謂“畫鬼最易,畫犬馬最難”,就是這個意思。理論不問出身,諸子百家皆備於我,功夫會當絕頂,摘葉飛花都能傷人。看到當今五毛,個個似絕情穀公孫穀主,左手傳統國粹,右手普世價值。交替出招,就不要少見多怪了。
其三策,最最成功的,是將五毛納入主流社會,並唯“五”獨尊。就是“廢黷百家,獨留五毛”。
後世都說是漢武帝在董仲舒的教唆下,開始獨尊儒術的。這是個幌子。五毛說武帝“愛好文學,崇尚儒術”,莫須有。我說他就是少年天子,好奇心重。什麽都喜歡玩一點。他之好巫術,也要超過好儒術百倍。看看他一輩子所作所為,他要是崇尚儒術,後人就不必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了。史記中有《孝武皇帝本紀》,讀起來味道怪異。固然有大部分不是司馬遷本人寫的緣故。但更奇特的是,太像我看過的一部三十年代好萊塢電影,《綠野仙蹤》。隻是武帝身邊的稻草人經常換。儒,就是那個沒心的鐵皮人。武帝到哪裏都帶著儒生。但儒生的作用就是,到一個大巫師住的地方,就趕緊排練演出一場。然後再跟著趕下一個跳神場子。
有漢一代,儒家的地位就沒有高過。漢高祖劉邦,憎惡儒家,甚於秦贏正。沒當皇帝時見到儒生帶高帽子,搶下來當尿壺。當了皇帝後,見到有人穿儒袍,就很生氣。嚇得叔孫通趕緊回家換成短褲。這第一個在漢朝為儒生爭取到一點地位的叔孫通,其角色有些像今天的張藝謀。張藝謀今天有政治影響嗎?也許有吧,奧運會開幕式需要他導演。叔孫通和徒子徒孫們的飯碗就是當導演和編劇什麽的。以後曆代漢帝都沿襲。
所以說,西漢有皇帝會獨尊儒術,是騙外人的。但有時騙人會不小心騙到自己頭上來。幾十年後,漢武帝的孫子漢宣帝,發現他的世子居然真信了儒家那一套。氣不打一處出。訓斥太子劉奭時講出了真相:“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用周政乎?”漢皇室有一陣子喜好黃老之術,深諳老子的“當其無,有其用”的妙處。太監,作為生物學上的雄性,已經無用了。但皇室正需要。當漢軍日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際。肉食者開始需要從思想上讓民眾去勢了。實際上百無一用儒家,正合適。
為什麽在眾多博士之中,漢武帝對董仲舒情有獨鍾?因為他一眼就看穿,董生其實是個披著儒袍的大五毛。漢武帝欣喜地看著那一條匍匐在腳下的懦弱的靈魂,四腳朝天,向首領露出生殖器。好大喜功,不鳥任何古人的劉徹,急需五毛黨為他鼓吹。當時並無五毛黨名,董仲舒已經成功地將五毛和儒家捆綁在一起了。所以,真相是“廢黷百家,獨留五毛”。看看董生所獻的計策:
董仲舒在對策中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他在對策的結論中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和李斯給始皇帝的建議對比一下:
丞相乃上書曰:“古者天下散亂,莫能相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並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製,聞令下,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髃下以造謗。
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令到滿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
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坑灰未冷!坑灰尚未冷。有一個真儒會提這種建議?
董仲舒心思慎密,眼光長遠。做事目的性既明確又隱秘。他不但什麽學說都敢糅合,還什麽學生都收。門徒數量直追孔聖人。孔子自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嚐無誨焉”。而董仲舒的學生,則是三年級的教二年級,二年級的教一年級。很多學生根本就沒見過他。這畫虎類犬的,後果很嚴重。他的一個學生做了大官,一次皇帝將一本書稿給這個學生看。這學生居然看不出這書是他老師寫的,於是匯報說:這書很反動,作者心存不軌。可憐的董仲舒就此被下了死牢,等著秋後問斬。幸好遇上大赦,從此不敢再寫書。
董仲舒深知孔門其實無經邦濟世的真才實學,但在百家之中聲勢最大。其原因有二:一是保存典籍最多,二是教授門徒最廣。所以他一方麵拚命寫書,另一方麵多多益善地招學生。董仲舒廣收學生,並不是真心教書,而是希望學生中能多出大官。這成了中國以後曆代教書匠的最大心願。一直到我進大學,俺教授第一次見麵就是講,你們的師兄,誰誰誰做了部長,還有多少做了司長等等。
他還建議皇帝實行考試製度,希望給他的學生能多些做官機會。獨尊儒術,曾建議隻用他編的書作標準教材。可惜在漢朝當時的環境,他沒能做到。十四個世紀後,有一個人做到了。朱熹,也尊稱一個“子”字。有趣的是,孔子稱帝,孟子晉亞聖,朱子的書作為標準教材,都是狨狄之人幹的。直教我們炎黃後人不知所措。所以狄人的祖先一定是黃帝的某一個兒子。
用今天的流行話來說,朱熹,吹牛不夠氣勢,造假缺乏創意,馬屁都少一份清新脫俗。要不是他的參考書編得好,成了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沒有誰會將它當根蔥。他的語錄就有一百四十卷。但我不想再讀一遍。這裏給理科的同學一些特惠。大家本科一年級時做過數學分析的吉米多維奇習題集沒有?讀《朱子語類》的感覺就和做那習題集一樣。可除了做助教掙飯錢的,你們有誰畢業後還去做那個習題集的?朱熹將董仲舒的理論,出了無數練習題,又用孟子的解題公式,自己做了標準答案。編了一百來卷。出練習題集成了院士大師,全球獨一家。第一五毛和第二的差距真是天壤。我前麵講的都是聖賢事跡,口角餘香。不想每況愈下再多說了。從孔子到董仲舒,五毛從思想、方法到社會地位,已經定型。以後的,都是重複運用。而且越往後,越出於本能,五毛已經深植入文化的基因中了。
五毛不是過日子的全部,不會影響我們娶媳婦生娃,縫襯衫釘鞋子。但陰差陽錯成為了中國文化傳統的主流。今天我們說漢語,居中華。雖不一定正好五毛,卻總也不離四六之間。故海外有逸士詩雲:
登彼高山兮,
望我故國。
不見喬木兮,
唯餘五毛。
(完)
理解理解。從你最開始在回貼中闡述中國統計數據的來源,我就知道老兄顯然是我們這兒混過的。喜歡聽你講故事,真是故事。
上完學就出來,沒在國內混過社會的人,是不容易理解這份傷心的。
唯見五 毛。
喬木何所兮,
實我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