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條條大路通羅馬。今兒個,老夫與太座終於從威尼斯這條道奔到了羅馬。羅馬,這座璀璨的世界之都,藏有無數的千年古跡,曆史建築和藝術寶庫。在這個城市中朝聖,是全身心的享受。
威尼斯廣場,雄踞羅馬市中心,高山仰望,肅然起敬。
抵達羅馬的第二天,專程拜訪城中之國梵蒂岡。
梵蒂岡,Vaticano, 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卻擁有最多的信仰人口,是全球天主教徒的心靈庇佑國度。梵蒂岡擁有自己的廣播媒體,並且發行郵票,貨幣和報紙,是一個政權獨立的國家。梵蒂岡有著世界上最珍貴的博物館和最大的天主教大教堂。梵蒂岡博物館保存了數不盡的無價藝術品,從埃及,文藝複興的大師作品到現代藝術,這些都歸功於曆代教宗對藝術品的極高品位與費心收藏。
一大早就來的遊客,至少要排隊3個小時,才能磨進博物館。幸好我們半年前預定了門票,5分鍾就直接進去了。其實,不預定也有辦法,路上不斷有人兜售直接入門的票,他們和博物館工作人員是串通一氣的。門票外加40歐元買一張直通票,免受排隊之苦,對於眾多先富起來的中國遊客,這40歐元,真是小菜一碟。
博物館所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堪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相媲美。16世紀時,博物館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麵積為5.5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 1/13,展出麵積與故宮相仿。
米開朗基羅年輕時雕塑作品《聖母哀痛》。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漓盡至。
著名的拉孔奧 (Laocoon) 雕像。
千乳聖女。
安提諾烏斯雕像。
形形色色的精彩雕塑,令人目不暇接。
美景宮中的《殘缺雕像》
地圖陳列室 Gallery of maps
剛剛離開的威尼斯地圖。
眾多的藝術品數不勝數。
拉斐爾的《基督的變容》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達芬奇的《聖傑羅姆》
卡拉瓦喬的《卸下聖體》
拉斐爾的《波哥的大火》
西斯廷教堂是最後的展廳,也是最令人震撼的畫廳,裏麵不允許拍照。展廳巨大,牆上由數名頂級畫家繪出數十幅精美巨畫。更令人驚歎的是高28.8米的弧形頂部天花板,由米開朗基羅花費四年時間獨自完成的《創世紀》(La Volta ),精美絕倫。
門外的展牌上描述著作品的不同部分,附上米開朗基羅的原創手稿。簡直無法想象,僅僅一個人,首次當畫家,可以有如此巨大的毅力完成這宏偉的巨作。
步入擁擠的展廳,不斷聽到展廳內的警衛用高音喇叭隔幾分鍾就重複一次的說:“不得喧嘩,不準照相.” 。每次一播,立馬安靜,過一會又人聲鼎沸。大多數觀眾炮筒入庫,相機歸囊,但是仍有個別遊客偷偷拍攝。據說,日本人為意大利的藝術品投資了不少,還買下了這兩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幾十年內的專屬拍攝權。弄得眾遊客望洋興歎。
《創世紀》(La Volta)是西克斯圖斯四世之侄儒略二世於1506年,命米開朗基羅繪製。米大叔1508年開始設計創作此畫,從教堂內腳手架設置,到設計創作,均為單獨一人創作,於1512年完成。穹頂中心描繪了舊約中創世紀的9個場景。場麵宏大,人物眾多,足有300多人,真是氣勢恢宏。老米是雕塑家出身,吃透了透視學,這些畫從地上仰視,看上去畫都是立體的,實在令人挪不動腳步,歎為觀止。
西斯廷禮拜堂祭壇牆壁上巨大的《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 同樣令人血脈噴張。西斯廷禮拜堂天頂壁畫完工24 年之後,教皇保羅三世意猶未盡,又要求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庭教堂祭壇後麵的大牆上繪製壁畫。
1535年末,米開朗基羅已年逾六十,他選擇《最後的審判》這一主題,展現了他的才華。老藝術家從1535年末至1541年10月31日止,用了近6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一幅體現了畫家大無畏藝術魄力的多人物構圖。其間,米大叔不斷從讚美詩《最後的審判日》和但丁的《地獄篇》中汲取靈感,最終在這塊將近200平方米的祭壇後的大牆上,繪出了數以百計的等身大小的裸體群像。這世界上,你可以數出幾百位才藝出眾,傑作眾多的頂級繪畫大師,但依愚見,米開朗基羅當笑傲群雄。
( 以上西斯廷展廳的照片均來自網絡)
步出西斯廷展廳,心中仍在不斷地震顫。
長廊中,還有藝術家在為壁畫補妝。
螺旋出口。離開博物館經過的旋轉樓梯設計獨特,與柏林國會的穹頂一樣,樓梯分開兩種方向,上下各一,互不相擾。
梵蒂岡 的另一個著名景點--聖彼得廣場與聖彼得大教堂。廣場北部,是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這是世界第一大圓頂教堂,全球天主教徒的朝聖地。
( 網絡照片 )
廣場兩側各有一弧形長廊,每個長廊都有284根圓柱支撐廊頂。廊頂上是142個教會史上有名的聖男聖女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沿著廣場長廊排隊等待進入參觀的人們數以千計。不過,由於是免費參觀,所以移動甚快。
更多的遊客在廊柱下休息。
老者來自墨西哥,馬上要回老家了,還再來一次朝拜。
廣場中也是人流如織。
穹頂下正中間這個探出的陽台是教皇偶爾會出現,並接見民眾的地方。電視中常常看見接見場麵,那陣勢,足以與中國文革中紅太陽 接見紅衛兵相媲美。
廣場的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從埃及運來的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
聖彼得大教堂,由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名師布拉曼特設計,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主持工程,修建用了120年的時間。 進入教堂內部,頓時被這高曠的金碧輝煌的穹頂震撼。走進大教堂先經過一個走廊,走廊裏帶淺色花紋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紋,從左到右長長的走廊的拱頂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整個黃褐色的頂麵布滿立體花紋和圖案。
側堂的穹頂。
教堂中間的園頂可以登上,步行5歐元,坐電梯7 歐元,頂上可以眺望整座城。
這座華蓋是貝爾尼尼花費九年時間製作的稀世藝術瑰寶。
華蓋後麵的祈禱堂頂上的橙色窗戶--榮耀龕,甚為耀眼,炯炯生輝,下麵是貝爾尼尼的不朽傑作——彼得寶座。
華蓋前麵永遠點燃著長明燈,下方是宗座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隻有教皇才可以站到這座祭壇上,麵對東升的旭日,對著朝聖者舉行彌撒。
聖彼得的青銅像。
到處都是藝術精品。
聖維羅妮卡(St. Veronica),那位在耶穌接受十字架刑法時給耶穌擦拭臉龐的女子。
聖海倫娜(St. Helena),羅馬皇帝康斯坦丁之母。
在大殿的右側,母愛小堂中的《聖殤》被稱為教堂中最優雅的作品,為米開朗琪羅年輕時的傑作。
教堂外,來自瑞士的衛隊。1527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血洗羅馬城,教廷衛隊中隻有瑞士士兵頑強堅守。147名瑞士士兵為保護教皇流盡最後一滴血。瑞士人以自己對主人的忠誠和勇敢贏得了教廷的信賴。從此,教廷衛隊隻招收瑞士人,教廷衛隊也改名為瑞士衛隊。
梵蒂岡,如雷貫耳,然百聞終是不如一見。連不是天主教徒的我們都在此流連忘返,更何況人家正宗的子弟兵?不來真是枉度人生。這不,巴黎恐襲的陰雲還未褪去,在歐洲許多城市開始禁止聚眾集會活動的同時,梵蒂岡近日則宣布將於12月8日正式開啟“慈悲聖禧年”(Vatican’s Holy Jubilee Year of Mercy )活動。在未來的一年中,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預計將迎來累計2500萬天主教徒前來朝拜,令羅馬全城的安全壓力陡然增大。但願,恐怖分子能對梵蒂岡網開一麵,讓這座世界瑰寶繼續發出其不朽的光輝。
2000年梵蒂岡“禧年”,聖彼得廣場一瞥。(網絡照片)
(文中部分照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