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成都的博客

在微風細雨裏,行走,感知,記錄人生。。。
正文

老樹, 迎我回家

(2016-02-10 17:01:36) 下一個

密西西比河象一位溫厚慈祥的老人,從北國雪鄉出發,翻山越嶺一路南行,漸漸心生倦意,在此地緩緩地匯流入海。河邊不遠處,三百年的老橡樹在冷風中站立著,不起絲毫的搖晃, 象一幅東方古畫,重墨濃彩,卻更顯質樸無華。在滿地疏朗的陽光中,我走下枯草覆蓋著的土河堤,踏上深紅色的石磚甬道,走向不遠處的白房子。他和兒子們坐在那邊的長椅上,等候著…

橡樹是一種奇怪的植物,上了年紀繁枝舒展,老皮厚皺, 滿布苔蘚,卻是落拓不羈的樣子。據說這苔蘚酷似故鄉那離離原上草,天旱時枯黃萎靡近乎潰敗,逢場雨卻又絕地重生綠得出奇。而我記憶中的老樹,無論芭蕉,槐樹,垂柳,或銀杏,都是有些奇異的。

很久以前,媽媽從成都調到父親工作的地質隊。她牽著三歲多的我從成都北站上車,火車顛簸一天一夜後,緩緩地停靠在成昆線深山裏的一個無名小站。我趴在窗口往下看,站台上蹲著一些個披著黑色查爾瓦(注1)的彝胞,三五成群。我們下了火車,遠遠地就看見站台上穿著泛白的深藍色工作服來迎接我們的爸爸,他比別人高出多半個頭,腳下的登山皮靴還沾著黃泥。爸爸裂著嘴衝我們大笑,奔跑過來把我舉上肩頭。爸媽一行人沿著雅礱江岸懸壁上的羊腸小道步行,腳下是白浪翻騰激越轟鳴的江水。仰望青苔覆簇的萬丈絕壁,沒有回頭路,媽媽不敢往下看,她緊跟著爸爸和前麵引路的挑伕。我坐在挑伕後背的竹兜裏,時常不耐煩地起身四下探望,嚇得爸爸趕緊吆喝"坐下,小心摔出去,掉進江裏!"

走了一整天,日暮途窮時分,我們一行抵達地質隊設置的中轉食宿站。那是幾間小屋,黃泥糊的竹籬牆牛毛氈屋頂,迎來送往的一對中年夫婦給大家端來熱水湯飯。爸爸從挑夫那裏討來一根犛牛毛,挑破媽媽腳底的血泡。休息一夜,我們清晨又走上了霧氣繚繞的山路。依稀記得日落西山,看到一條粗大的黑色鐵索橫跨雅礱江,我們坐在生鏽的方鐵鬥裏,滑悠到對岸的406地質隊駐地。那個地方有一個美好的名字 - 江浪。

山坡上有幾排牛毛氈房。拾階而上,最後一排盡頭的一間是我們的家。家門前幾步平地,一塊青石板突伸出去形成天然崖洞,爸爸把煤炭燒材存在青石板下。父母那時候總是晩上去隊部開會。妹妹出生後,媽媽做月子照顧不了兩個女兒,爸爸有時候晚上會帶上我去隊部。月朗星稀,我們回家途經鄉村人家屋後高壯的芭蕉林,我坐在爸爸肩上吵著要芭蕉葉。爸爸摘一片遞給我,嚇唬道"抓緊了,咱們得快跑。老鄉要追上來了!",虛張聲勢一路小跑著回家。

兩年後我和妹妹被送回大連鄉下寄養。姥姥家院門口有棵老槐樹,歪歪扭扭的樹幹斜倚著石頭砌成的院牆。我和妹妹常常在樹下玩黃泥巴做的小碗,海螺殼或扇貝殼,厭了就撿個小槐樹枝欺負樹洞裏的螞蟻們。正玩著,屯裏的小姑娘們來邀,我們有時去附近的玉米地尋哪隻倒楣鴨子下的野蛋,或者下水庫撈小魚。比我年幼四歲多的妹妹強脾氣了得,跟屁蟲似的跑不快,我嫌她礙事是個小累贅,哄騙她到老槐樹下,雙手使勁兒按著她的肩膀往地上一頓,撒腿就跑,遠遠地聽到妹妹的號啕大哭和聞聲趕來的姥姥無奈責罵聲… 當日落西山,老黃牛牧歸,姥姥就忘記了我的刁壞,站在院門口那棵老槐樹下,柔聲呼喚我回家吃晚飯。

七十年代末期,父母的地質隊搬出深山,駐紮在金沙江上遊,距縣城八公裏。生活稍微安定,父母忙不迭地接回我和妹妹,加上年幼的弟弟,全家五口終於團聚。地質隊靠著一條整日黃土飛揚的縣際公路,職工宿舍一排排的錯落有致,黃土幹打壘厚牆,青瓦屋頂。你看過電影《青紅》嗎?那個故事發生在大山裏的三線工廠。八十年代初的地質隊駐地也是那樣,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食堂幼兒園小學校,周末露天電影,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我十二歲離家去縣城中學住校。周六傍晚乘地質隊派去學校的解放牌卡車回家,滿車的學生在起伏的黃土路上顛簸得大呼小叫,誇張地歡笑不已。卡車拐進地質隊大門,遠遠地看見路邊兩個髒兮兮的小孩兒歡叫著"大姐,大姐~~"飛奔而來。站在旁邊的同學捅捅我,好生羨慕:"你弟弟妹妹又來接車了"。 他倆兒使勁兒跑,跟隨卡車揚起的黃色塵土追進汽車隊。車停了,我趕緊踩著卡車輪子跳下,左手牽妹妹,右手牽弟弟,我們歡跳著出了車隊,拐個彎就看見家門口那棵歪脖兒老柳樹,樹幹係著的鋼絲繩上晾曬著家人的衣服。我聽到廚房裏忙碌的鍋鏟聲,混著飯菜香味撲麵而來,那是家,是親人的味道。

二十八棵老橡樹親切地排成兩行,舒展筋骨,張開枝葉,仿佛在迎接我回家。他和兒子們坐在那邊的長椅上,等候著。走近了,他灰白的頭發,臉上的焦急期盼和兒子們的無所謂都落入我的眼裏。浮現在腦海裏的,竟是多年前那古樸的鍾樓,滿地金黃色的銀杏樹葉,漫天飄落的深秋雨霧,昏黃路燈光裏他那年輕挺拔的身影…

有時我忍不住想,一個人的心裏能裝著一些時間帶不走的淡淡離愁和憂傷,未嚐不是一種幸福 。

注1:彝族服飾。不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羊毛織的披氈,稱為“查爾瓦”,有黑、白兩色,以黑色為佳。它形似鬥篷,長至膝蓋之下,下端飾有長穗流蘇,白天披在身上擋風禦寒,夜晚則當被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我愛成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ueyuanlin' 的評論 : 謝謝你。
xueyuanlin 回複 悄悄話 真好!
我愛成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毫天下' 的評論 : 謝謝一毫天下。
一毫天下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我有個同學在四川省地礦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