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討論毛澤東評價諸葛亮的文章(四篇)

(2012-02-14 11:30:15) 下一個

討論毛澤東評價諸葛亮的文章(四篇)

(一)毛澤東評點三國:蜀漢敗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毛澤東是我國兵法史上的集大成者。從辭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後開始研究戰爭問題。無論是戰爭時期轉戰南北,還是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都《史記》、《資治通鑒》、《孫子兵法》和《智囊》等曆史巨著研讀不輟,我國古代帝王將相用兵得失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所有這些都奠定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礎。

  毛澤東在研讀《孫子兵法》時,認為孫臏能夠掌握戰略主動權,駕馭戰爭,調動敵人,在運動削弱敵人,戰勝敵人,是實踐中國兵法的千古高手。他寫道:“攻魏救趙,因魏軍,千古高手。”毛澤東“圍魏救趙”這一戰法非常重視,這一戰法所蘊含的思想認識深刻。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其著名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論述外線作戰靈活機動打擊敵人時曾指出,“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解放戰爭時期,他創造性地運用這一思想,指揮劉鄧大軍千裏挺進大別山,實現了人民軍隊由內線防禦作戰向外線進攻作戰的戰略轉變,牢牢掌握了解放戰爭的主動權。孫臏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躺在輜車上謀劃戰爭策略的大軍事家,這更令毛澤東讚歎不已。

  毛澤東一生多次談到漢高祖劉邦,稱讚劉邦是高明的政治家。毛澤東還指出,劉邦是個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決策和用人是中國兵法探討的重要內容。有一大幫人為劉邦出點子,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幹大事。

  隆中對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複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複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占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毛澤東評點說:“其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隆中對。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這也是毛澤東慣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曆史事件,評書說,京戲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此有獨到的見解。毛澤東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人。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明帝青龍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製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因此,毛澤東評點時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毛澤東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

  一九二○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曾說,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來”;晚年還曾身邊工作人員說:“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一再流露李世民能征善戰的讚賞。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趙匡胤即帝位後,深感兵權皇權的威脅,恐懼權臣兵變的鬧劇再次重演,“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重臣的兵權,建立了一套軍權分立、兵將分離的軍政體製,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權力統歸於皇帝本人,規定將帥隻能按皇帝規劃的成旨行事,不得臨機決斷。這種機製在其變革過程之趙匡胤強化皇權統治、進行統一戰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一旦作為一種製度確定下來,就顯現出了它的僵化和腐朽,致使大宋王朝國力軍力衰微,自毀長城。宋太宗趙匡義繼位以後,兩次大舉興兵兩次慘敗而歸,至此大宋王朝無力再戰,喪權辱國,直至滅亡。

君主製禦將帥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毛澤東在他數十年的戎馬生涯十分重視戰爭指揮藝術的把握,賦予前方將帥戰場指揮臨機決斷的全權,充分發揮了前方將帥在戰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在整體戰略高度統一的前提下,前方將領必須發揮能動作用,自覺根據戰場實際,機動靈活地組織作戰,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確保實現中央的戰略意圖。宋太宗趙匡義在契丹的戰爭秉承“弊法”製禦將帥,被毛澤東稱作“無能”、“此人不知兵”,極力唾棄。

(二)

曆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個卓有建樹的政治家,治理蜀國很有一套,但在軍事上可圈可點處並不多,遠非《三國演義》所渲染的那樣用兵如神。《三國演義》在民間影響非常之大,但它是演義,是小說,而非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曆史的真正史書是《三國誌》。魯迅先生批《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評語,可謂一針見血。受《三國演義》之深遠影響,民間對諸葛亮奉若神靈,認為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軍事天才,並紛紛為其最終的失敗找來“不得其時”等等借口。軍事造詣頗深的毛澤東卻不這樣看,他對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曆史功績是肯定的,但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態度。這是為什麽呢?

 熟諳曆史與軍事的毛澤東分析事物確實有其獨到之處,讓人無法不佩服其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功力,總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諸葛亮在軍事方麵的嚴重過失,認為諸葛亮的最終之敗怨不得天時,失敗的根源在於其軍事戰略與實踐的屢屢失誤。

    毛澤東先後指出諸葛亮在軍事上的三大失誤。

     一是選錯將帥。 

 1948年5月中旬,西柏坡。一天上午,李銀橋正在花山村毛澤東住的房間裏收拾,從外邊散步回來的毛澤東像個孩子似的躡手躡腳地走到李銀橋的身後,猛然大喝一聲:"不許動,舉起手來!"

    突然間,李銀橋一個轉身動作,雙手急出抱住了毛澤東的雙臂。毛澤東掙開雙臂,笑道,“你這個衛士組長,我沒有選錯哩!”

    李銀橋說:“主席什麽時候選錯過人啊。” 毛澤東搖搖頭說,“我毛澤東一不是釋迦牟尼,二不是諸葛亮;就是諸葛亮,也有錯用關羽和錯用馬謖的時候啊!”

    李銀橋不解地問:“諸葛亮怎麽錯用關羽了?” 毛澤東回答:“當初諸葛亮留守荊州,劉備調諸葛亮入川,諸葛亮不該留下關羽守荊州。讓關羽守荊州是一著錯棋呢!關羽驕傲呢!關羽從思想上看不起東吳,不能認真貫徹執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結果失掉了根據地、丟了荊州,自己也被東吳殺掉了。”

    李銀橋點點頭:“我隻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馬謖失了街亭,害得諸葛亮用了空城計。” “這也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呢……”毛澤東回答。

    荊州,《三國誌》說“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由於諸葛亮用了驕傲且拒不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的關羽,才有了後來的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悲劇。荊州失守,孫劉反目,蜀漢的局勢便從此無可逆轉。錯用關羽守荊州,諸葛亮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對蜀漢是毀滅性的打擊。連很少評說曆史的小平同誌也說“諸葛亮用人是講手段的,但對關羽就非常遷就甚至不講原則,助長了關羽的驕傲情緒,故後來鑄成大錯”。

    用錯馬謖導致街亭之失的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正如毛宗崗在評三國時所說的:“街亭失而幾使孔明無退足之處矣。……於是南安不得不棄,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穀之兵不得不撒,西城之餉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斬崔諒、殺楊陵、取上邽、襲冀縣、罵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烏有。悲夫!” 總之,它使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毀於一旦,整個形勢發生逆轉,蜀軍除了撤退之外,已別無他途。誇誇
其談的馬謖失敗的原因,毛宗崗對此也有比較恰當的評論:“馬謖之所以敗者,因熟記兵法之成語於胸中,不過曰‘置之死地而後生’耳,不過曰‘憑高視下,勢如破竹’耳。孰知坐論則是,起行則非;讀書雖多,致用則誤,豈不重可歎哉!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書。”

     二是不懂關鍵時刻主帥應親自臨陣調度以策應戰事。

《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三》記載:“初,越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毛澤東讀此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又在《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後,每出,亮必在軍。他認為,這是諸葛亮接受了教訓,所以街亭之敗,諸葛亮也是要負重要責任的。

    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者要隨時把握敵我強弱形勢的變化,選擇有利的時機,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克敵致勝。諸葛亮北伐之際,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但是,諸葛亮沒有采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穀,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失誤後來也意識到了。毛澤東又在《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作了眉批:“自街亭敗後,每出,亮必在軍。” 說明自街亭之敗,諸葛亮已經吸取了教訓。據《三國誌》裴鬆之注記載,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穀,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兩處戰敗,一人之責。一人者誰?亮自身也。諸葛亮初戰失利的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他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過於強調戰爭手段,主動進攻,窮兵黷武,缺乏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認識。這一深層的原因不僅決定了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敗,也決定了他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明帝青龍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於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製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因此,毛澤東評點時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毛澤東還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縱觀毛澤東的這兩個評價:司馬懿的軍事智慧在曹操與諸葛亮之上。 

三是軍事戰略的失誤。 

    毛澤東在讀蘇洵《權書·項籍》中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一條時,寫下了精彩的批語:“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曆來史家大都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思路讚譽有加,但毛澤東的評價卻獨樹一幟,很有卓見。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裏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所以,毛澤東歎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諸葛亮的這三大失誤,使蜀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以,曆來認為他是偉大軍事家的錯誤輿論在曆史事實麵前不攻自破。

 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將諸葛亮演義成了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翻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04頁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製人,因而戰勝的。”在這段話中,毛澤東把赤壁之戰定義為“吳魏赤壁之戰”,說明他並不認為諸葛亮對赤壁之戰有多大貢獻。1953年,毛澤東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說:“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時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這段話表明了毛澤東的立場,他認為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是周瑜,而並非諸葛亮。

 毛澤東盡管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以為然,但對其別的方麵的才華很欣賞。1930年夏天,毛澤東在紅四軍幹部會議上作報告。講到宣傳鼓動工作時,他介紹了三國時黃忠大敗夏侯淵的故事:黃忠本來年邁體衰,很難戰勝夏侯淵。但是,智謀高超的諸葛亮使用“激將法”,把黃忠的勇氣鼓動起來了,於是黃忠立下軍令狀:如不斬夏侯淵於馬下,則甘受軍法。他說,我們的戰士有著高度的階級覺悟,用不著使用“激將法”。但是,我們要學習諸葛亮善於做宣傳鼓動工作。1950年4月,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對董其武將軍說:有人害怕共產黨,那有什麽可怕呢?共產黨心口如一,表裏一致,沒有私利可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把我們國家搞好。你看過《三國演義》吧?共產黨就是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

 毛澤東對諸葛亮采用屯田製鞏固邊防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與王震討論退伍軍人的安置問題時,說:可以組織屯墾戍邊嘛!中國古代就有屯墾製,管仲搞過,諸葛亮在漢中也搞過呢!開荒就業,治療戰爭創傷,鞏固邊疆,應該是個好辦法。

    毛澤東還很欣賞諸葛亮在實踐中革新。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術學院院長孔從洲談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時,又談了諸葛亮的兵器改革,說:我們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類屬於進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發展。由於射箭誤差大,於是又有了弩機,經諸葛亮改進,一次可連發十支箭,準確性提高了。他征孟獲時使用了這種先進武器。可是孟獲也有辦法,他的三千藤甲軍就使諸葛武侯的弩機失去了作用。諸葛亮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藤甲是用油浸過的,於是一把火把藤甲軍給燒了。

    毛澤東對諸葛亮的“七擒七縱”非常讚賞,認為諸葛亮會處理民族關係,其執行的民族政策比較好,獲得了少數民族的擁護。毛澤東在《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裴鬆之引《漢晉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處,畫了很多圓圈,這條注文記載了諸葛亮七擒七縱彝族領袖孟獲,以及在平定南中後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強為官吏的事跡。他說:這也是諸葛亮的高明處。1953年8月,當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向毛澤東匯報貴州擒獲布依族女匪首程蓮珍時說:這個女匪首,下麵要求殺。毛澤東說:不能殺。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女匪首,又是少數民族,殺了豈不可惜?他又說: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程蓮珍,為什麽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三)

   《三國誌·吳書·陸遜傳》記載,吳將陸遜受命抵禦劉備,眾將各自驕傲自負,不聽從陸遜的指揮調度,陸遜申明軍法,以王命禦眾。“當禦備時,諸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持,不相聽從。遜案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翦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仆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任其事,豈複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也。’”毛澤東讀此評點道:“此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也。”認為陸遜與司馬懿相同,能夠機智果敢,忍辱負重,假君禦眾,不辱使命。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少時聰穎多智,有奇節,常感慨天下之亂,有憂天下之心。曹操聞之,納為謀士。曹丕即帝位,委懿參與樞機政務。魏明帝時,拜為大將軍。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諸葛亮北侵魏境,明帝對司馬懿說:“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命懿征討諸葛亮,亮敗退。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於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將議駐守渭水北岸,以待蜀軍渡河來戰。司馬懿指出,百姓積聚皆在渭水南岸,此兵家必爭之地。於是引軍而濟,背水為陣,與蜀軍對峙。司馬懿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 

   

    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認為此時諸葛亮上策是兵出武功(在今陝西省鹹陽市西、渭河北岸),沿山東進;下策是西上五丈原(在今陝西省眉縣西南斜穀口西側),北渡渭水。諸葛亮不識兵略果然西上五丈原,懿料其必敗。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諸將皆怒,欲與亮決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信詢問戰事,司馬懿複信道:“亮誌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認為諸葛亮不通兵略,必敗無疑。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百餘日,心力交瘁而死。蜀將自燒營壘遁逃,司馬懿觀蜀軍營壘,知亮已死。當初辛毗臨軍之時,薑維曾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賊不複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製吾,豈千裏而請戰邪!”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借王命製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 

   

    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中國兵法思想的主旨是“兵不頓而利可全”,追求以政治經濟手段解決戰爭問題,不追求以戰爭手段解決政治經濟問題。因此,中國兵法關注的首要問題是保全利益,把戰爭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謀取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戰爭中發展壯大自己。司馬懿敵諸葛亮的主導思想也正在這裏。 

   

    諸葛亮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稱讚諸葛亮是“天下奇才”,當時百姓所說“死諸葛走生仲達”都是司馬懿釋放給曹魏集團的煙幕,曹魏集團才是司馬懿的真正對手。司馬懿的目的是,在與諸葛亮的戰爭中保全司馬集團的政治軍事實力,發展壯大自己。這才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深層次的思想所在。 

       司馬懿通權達變,戰功卓著,對中國兵法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中國兵法不同層麵的思想,這和他的人生磨礪不無關係。當初曹操得知司馬懿通謀略便薦其為官,欲納為己用,懿不願屈己附曹,稱病推辭。曹操任漢相後,又派人召懿,並說:“若複盤桓,便收之。”司馬懿懼怕曹操加害,不得不歸附曹操。曹操察覺司馬懿有雄才大略,又夢見“三馬同食一槽”,因而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內心裏戒備司馬懿。因此,司馬懿常常做一些養牛喂馬的小事,兢兢業業,夜以忘寢,這樣才使曹氏父子放過他。正是這段經曆才使司馬懿形成韜光養晦、膽大心細的稟性,輔佐曹氏四代,為魏重臣屢建奇功。 

  

街亭之戰亮宜自臨陣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曆史事件,評書中說,京戲中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資治通鑒》記載:“初,越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合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合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毛澤東讀此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街亭之戰是諸葛亮初次北伐時蜀軍先頭部隊與魏軍的一次交戰。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冬,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亂後揮師北上,集結漢中伺機北進。轉年春,諸葛亮聲言由斜穀道(今陝西省眉縣西南)進攻眉城(今陝西省眉縣),命趙雲、鄧芝占據箕穀(今陝西省褒城北)以作疑兵,自己則親率大軍直赴祁山(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北)。在蜀軍聲勢的震撼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降亮,關中由此震動。魏明帝曹睿聞訊命大將曹真增援箕穀抵禦趙雲,命張合西進街亭(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抵禦蜀軍先鋒馬謖,自己則親率大軍坐鎮長安,企圖一舉殲滅無險可據的諸葛亮。趙雲不敵曹真,戰敗而返。馬謖與張合交兵於街亭,馬謖據城弱不敵強,上山占據險阻以待諸葛亮大軍北進。張合攻山不下,絕馬謖水道,馬謖斷水兵敗。諸葛亮大軍行至祁山未與魏軍正麵交鋒即無功而返,殺馬謖以責其街亭之敗。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敗,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中國兵法強調,戰略指導者要估量敵我強弱形勢的變化,選擇有利的時機,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同敵人展開決戰,戰勝敵人。諸葛亮北伐之際,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 

   

    但是,諸葛亮沒有采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穀,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失誤內心裏應該是清楚的。毛澤東在讀《資治通鑒》“(太和五年)六月,亮以糧盡退軍,司馬懿遣張合追之。合進至木門,與亮戰,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亂發,飛矢中合右膝而卒。”時評點道:“自街亭敗後,每出,亮必在軍。”說明自街亭之敗,諸葛亮已經吸取了教訓。據《三國誌》裴鬆之注記載,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穀,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兩處戰敗,一人之責。一人者誰?亮自身也。諸葛亮初戰失利的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他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過於強調戰爭手段,主動進攻,窮兵黷武,缺乏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認識。這一深層的原因不僅決定了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敗,也決定了他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諸葛無謀,馬謖冤死。馬謖,劉備之謀臣,從荊州隨劉備入蜀,被任為綿竹成都令、越太守。諸葛亮南中平叛,問計於謖,謖籌策征服南人之心。亮采納馬謖之策,縱孟獲而南方平定。及馬謖被斬“十萬之眾為之垂涕”,蔣琬也指責諸葛亮做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諸葛亮以馬謖為先鋒,令其孤軍深入敵境,馬謖上山是敗,守城亦敗,諸葛亮非任之也,棄之也。馬謖是一位難得的智士謀臣,諸葛亮不能量才器用,裁定失中,“難乎其可與言智者也”。何去非指出,“孔明有立功之誌,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 

誤於隆中對 

 

     北宋蘇洵《權書·項籍》一文,此文評述項羽用兵百戰百勝,但其“慮之不長,量之不大”,不能把戰略重點放在鹹陽以製天下,雖勝猶敗,最終導致垓下之亡;並由此談到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嚐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嚐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製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帛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認為諸葛亮把戰略重點放在益州(今四川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難以進取天下,是戰略上的失策。毛澤東讀此評點到,“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從評點中可以看出,毛澤東不僅讚同蘇洵對諸葛亮戰略失誤的批評,而且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複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指出,自董卓專斷朝政以來,豪強蜂起,爭雄天下。曹操戰勝袁紹,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暫不可與之爭鋒;孫權占據江東,曆經三世,人心歸附,賢能之人盡心效力,可以聯合為援,不可以為敵。剩下可以圖謀的地方隻有荊州、益州兩地,將軍可在此建立根據地,安撫夷戎,修明政治。一旦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向宛、洛進軍,將軍可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從隆中對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複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占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隆中對為劉備集團最初尋找立足點、建立根據地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也對三國時期的戰略走勢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由於隆中對在戰略策劃上存有內在的缺陷也束縛了劉備集團的發展,造成蜀漢政權短命。 

   

    以中國兵法理論分析,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戰略思想失略。“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兵法的思想境界。《孫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摒棄戰爭、確保周全、雙贏共惠是最高的戰略準則,興兵作戰、攻城掠地、拚得你死我活是戰略上的下策。《尉繚子》還指出,“戰再勝,當一敗。”在戰場上取得了兩次勝利其損失相當於打了一次敗仗。因此強調百戰百勝不算高明,不戰而勝才算高明。隆中對的主導思想是“先戰而後求勝”,把劉備集團引導到豪強爭戰的漩渦之中,不得不進行無休止的爭戰,在爭戰中尋求勝利,這是隆中對在戰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戰略選擇不利。中國兵法認為自然地理條件是戰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隻有占據有利的戰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條件才能保全戰爭的勝利。《孫子兵法》指出,“料敵製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強調戰略指導者要根據敵我強弱形勢,選擇有利的戰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條件做出正確的決策,遠途作戰後續不接難以取勝,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難守就不要爭取。隆中對指導劉備集團謀取的戰略地域是荊州和益州。荊州是戰略上的必爭之地,也即是一個是非之地,劉備占據荊州之後導致劉備集團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局麵,最終得而又失,損兵折將;益州地處邊遠,地勢易進難出,不足以製天下。諸葛亮從益州興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條件是其失敗的客觀因素之一。 

   

三是戰略措施不力。戰爭是以綜合實力相競技的事情,綜合實力強的必定戰勝綜合實力弱的。“戰者,以形相勝者也”。因此,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為使弱勢變為相對的強勢,要掌握戰爭中的主動權,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使敵人的兵力相對分散,我方兵力相對集中,以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分散之敵。隆中對指出,天下有變則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擊,並取天下。出秦川是走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陽是襲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成算。曆史上劉備在占據荊州之後又西取益州,荊州由關羽駐守;占據成都之後,諸葛亮又進軍漢中。這即是毛澤東評說的“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劉備得孔明,促使其避實擊虛占據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這裏有隆中對的積極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當時的曆史大勢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對缺少中國文化的底蘊和兵法思想的淵源,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策劃,諸葛亮也不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誠可謂隆中對有對無策,諸葛亮有孔無明。它較同時代郭嘉進言曹操的十勝論相差甚遠。 

 

    對於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當時的人就已經有所認識。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曾說,“亮誌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的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誌,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毛澤東把劉備集團失敗的原因歸結到隆中對身上,一語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獨步古今。 

 

    我們批評諸葛亮在戰略上的失誤,並不是否定他在曆史上的貢獻,而是以此探討治亂興亡中的道理。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與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關係。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未出茅廬即受到劉備的禮遇和器重,少年得誌,獨上高樓,沒有經曆過大的人生磨難,沒有對中國兵法不同層麵的思想融會貫通,把握精髓。他告訴劉備走上劉邦、劉秀的老路就能複興漢室、取得天下,真乃千古笑談。

(四)毛澤東評點三國:蜀漢敗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毛澤東在召開會議時喜歡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方麵說明他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以為然,另一方麵說明他非常重視集體的智慧。

在那個人們對諸葛亮敬若神靈的時代,毛澤東能將諸葛亮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體現了一位軍事家足夠的智慧。當人們感歎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時”,並且紛紛為諸葛亮的失敗尋找借口的時候,毛澤東心中已經非常明白:諸葛亮之敗怨不得天時,怨隻怨諸葛亮自己還不夠聰明。

在分析諸葛亮的失敗原因時,毛澤東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裏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所以,毛澤東歎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借用“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華容道”等故事情節,使得諸葛亮幾乎成了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而實際上,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應該非周瑜莫屬。

翻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04頁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製人,因而戰勝的。”在這段話中,毛澤東把赤壁之戰定義為“吳魏赤壁之戰”,說明他並不認為劉備、諸葛亮對赤壁之戰有多大貢獻。

一九五三年,毛澤東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說:“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時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這段話表明了毛澤東的立場,他認為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是周瑜,而並非諸葛亮。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節度,舉動失宜,結果被曹魏大將張頜所破,導致街亭這一重要關口失陷敵軍之手。諸葛亮不得不敗退漢中,演出一幕“揮淚斬馬謖”的悲劇。

曆代評書、戲劇在表現“失街亭”事件時,都把重點放在馬謖如何違背調度,以及諸葛亮如何執法嚴明之上。毛澤東對此則有獨到的見解,他評論到:“初戰亮宜親自臨陣。”在毛澤東看來,街亭能否固守,關係到整個戰役的成敗,如此重大的任務怎能交給一個沒有實際作戰經驗的人去執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應該不斷派軍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諸葛亮本人也應該前去親自指揮,與敵軍展開大決戰。
 
       周瑜薦魯肅,魯肅薦諸葛瑾,但實際上諸葛瑾無論智謀還是權謀都高於魯肅,赤壁之戰吸引了天下所有的謀士,諸葛瑾為何單單要坐壁上觀,是為了回避諸葛亮嗎?不是,他沒閑著。試想,魯肅乃一“凡品”,他是怎麽想到捐棄世仇新怨為劉表吊喪,並借機聯合劉備的?而諸葛亮遠在荊州,又是如何精準預測他這一次意外行蹤的?毫無疑問是諸葛瑾私通情報。魯肅由於有自己的野心,也就很願意來回調停於孫權、周瑜和諸葛亮之間。諸葛亮相信哥哥對魯肅的操控能力,所以明明廁身於周瑜的刀光劍影之下,還敢對劉備說:“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魯肅死後,諸葛瑾果然頂替魯肅,從幕後走到了幕前。此間微妙,稍加意會,即可言傳。

第二步戰略

諸葛瑾能操縱魯肅,卻操縱不了孫權,魯肅死後沒有人幫助他左右孫權的意誌了。雖然諸葛瑾是討回荊州的首功之臣,但孫權卻偏偏委派新人陸遜擔任鎮西將軍、荊州牧。諸葛瑾竹籃打水一場空,沒能得到荊州兵權,與諸葛亮在秦川形成伐魏的犄角之勢。這就是說,諸葛亮第二步戰略的本意是想以自家兄弟取代劉備兄弟完成兩路伐魏。

由於在第二步戰略上諸葛兄弟與劉備兄弟的矛盾不可調和,所以諸葛亮要舍棄戰略要地荊州,並搭上關羽,這樣,不僅破掉了劉備兄弟,還成全了自家兄弟。如果諸葛亮真心幫助劉備,他就不會讓關羽一人長期而對兩方虎狼。況且他後來也明知關羽與孫權的關係鬧僵,出現了與“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八字方針不相符的變化,隨時可能導致他所說的“荊州危矣”的局麵。

然而在危急關頭,諸葛亮既沒有按照第二步戰略設想去秦川牽製曹魏,也沒有派人去支援關羽,隻安坐在西蜀評選五虎大將、封官賜祿。原來,他正在與諸葛瑾悄然實施對關羽東恩兩惠的兩麵夾擊:一個告誡關羽千萬要“東和孫權”;另一個則在暗地裏挑撥關羽和孫權的關係。當初囑咐關羽千萬不要想著“分兵拒之”的諸葛亮,後來卻要劉備放心,說關羽定能威震華夏。而另一位殷勤幫助關羽招婿東和的諸葛瑾卻在孫權殺關羽時不見了蹤影。可見諸葛兄弟的迷魂陣並非沒有破綻!

所以,諸葛亮之所以敢於孤身進入江東舌戰群儒,完全得益於兄弟的悉心關照。可惜的是,諸葛瑾遇到了後生可畏的陸遜,所以,統一天下還需要更加宏偉的戰略。

諸葛亮和劉備的蜜月結束

赤壁之戰有了諸葛兄弟的潤滑劑,有了劉備兄弟的鼎力配合,所以孫、劉兩家趕在隆冬第一陣東南風刮起之時就已“萬事俱備”。然而,戰爭結束後,隨著關羽違犯軍令狀放走曹操,諸葛亮和劉備的蜜月便戛然而止。

赤壁大戰之後,曹操敗走,原荊州之主劉琮也死去,劉備可以合情合理坐擁南郡等荊州之地了。然而,睹葛亮卻開始有意製造隱患,將荊州置於動蕩之中:讓周瑜取南郡、襄陽,然後從中搶食,讓東吳不服氣而總想著討同荊州;節外生枝重新扶劉琦為荊州之主;以顧全聯吳大局的名義答應魯肅,在劉琦死後歸還荊州;用酒、色將剛剛在赤壁還驍勇善戰的劉琦整病。這一連串的手段幾乎將劉備噎死,讓他有口難辯。

諸葛亮算是掐住了劉備的“七寸”,不過劉備也不是老實人,盡管表麵上喜怒不形於色,私下裏卻想著如何擺脫諸葛亮。如第52回他就想自個兒征伐南部荊州,“遂用馬良為從事,伊籍副之”,去取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但未等他拿下一寸地盤,孔明就主動請纓“自引一軍到來”,讓劉備再一次陷入了盛情難卻的無奈。孔明一方麵是不想失去荊州問題的話語權,另一方麵是不想失去荊州降將的控製權。他這一次的熱心與他後來在劉備東征時的冷漠形成了鮮明對照,前後雖然行為相反,目的卻相同——死死摁住劉備。

定時炸彈馬謖

劉備意識到諸葛亮甩不掉之後,便采用了“無為而治”的策略。他很清楚諸葛亮要的是整個天下而不是荊州或西蜀一隅,但自己人多勢眾,所以在定天下之前用不著擔心諸葛亮篡權。再者說,就算我做你的傀儡,可你畢竟還是我的臣子,終究越不過我的位次去。果然,當劉備準備作最後一搏,東征取天下時,就不想帶上孔明,讓他再奪功了。

劉備伐吳失敗之後,便徹底灰了奪取天下的雄心,隻要偏安西蜀就萬事大吉了。臨終前他采取揚一抑——揚的方法堵住了諸葛亮的野心:第一,隻要你不覬覦我成都之主,就給你開出“相父”的條件。第二,我要教你永遠奪不到天下,終生隻能輔佐我劉家。劉備在用人方麵向來信奉感化,從不預先下結論,但他這回卻提請諸葛亮疏遠馬謖。他這是用暗激將法逆向強化諸葛亮已有的選擇,讓他越加去重用馬謖。劉備知道諸葛亮向來藐視自己,而自己死後就更會反其道而為之!

諸葛亮果不其然就栽倒在馬謖手裏。他“揮淚”斬馬謖,不是懷念劉備的先見之明,而是頓悟到馬謖是劉備有意送給自己的一顆定時炸彈。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和諸葛亮始終是相互鉗製的鷸蚌關係,劉備盡管智謀比不上諸葛亮,但在韜晦之術以及用人的眼光和肚量上卻大有過之,這也是他能做到反手點穴諸葛亮,製勝於未來的法寶。


討論毛澤東評價諸葛亮的文章(四篇)


(一)毛澤東評點三國:蜀漢敗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毛澤東是我國兵法史上的集大成者。從辭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後開始研究戰爭問題。無論是戰爭時期轉戰南北,還是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都《史記》、《資治通鑒》、《孫子兵法》和《智囊》等曆史巨著研讀不輟,我國古代帝王將相用兵得失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所有這些都奠定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礎。


  毛澤東在研讀《孫子兵法》時,認為孫臏能夠掌握戰略主動權,駕馭戰爭,調動敵人,在運動削弱敵人,戰勝敵人,是實踐中國兵法的千古高手。他寫道:“攻魏救趙,因魏軍,千古高手。”毛澤東“圍魏救趙”這一戰法非常重視,這一戰法所蘊含的思想認識深刻。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其著名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論述外線作戰靈活機動打擊敵人時曾指出,“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解放戰爭時期,他創造性地運用這一思想,指揮劉鄧大軍千裏挺進大別山,實現了人民軍隊由內線防禦作戰向外線進攻作戰的戰略轉變,牢牢掌握了解放戰爭的主動權。孫臏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躺在輜車上謀劃戰爭策略的大軍事家,這更令毛澤東讚歎不已。


  毛澤東一生多次談到漢高祖劉邦,稱讚劉邦是高明的政治家。毛澤東還指出,劉邦是個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決策和用人是中國兵法探討的重要內容。有一大幫人為劉邦出點子,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幹大事。


  隆中對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複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複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占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毛澤東評點說:“其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隆中對。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這也是毛澤東慣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曆史事件,評書說,京戲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此有獨到的見解。毛澤東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人。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明帝青龍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製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因此,毛澤東評點時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毛澤東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


  一九二○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曾說,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來”;晚年還曾身邊工作人員說:“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一再流露李世民能征善戰的讚賞。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趙匡胤即帝位後,深感兵權皇權的威脅,恐懼權臣兵變的鬧劇再次重演,“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重臣的兵權,建立了一套軍權分立、兵將分離的軍政體製,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權力統歸於皇帝本人,規定將帥隻能按皇帝規劃的成旨行事,不得臨機決斷。這種機製在其變革過程之趙匡胤強化皇權統治、進行統一戰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一旦作為一種製度確定下來,就顯現出了它的僵化和腐朽,致使大宋王朝國力軍力衰微,自毀長城。宋太宗趙匡義繼位以後,兩次大舉興兵兩次慘敗而歸,至此大宋王朝無力再戰,喪權辱國,直至滅亡。


君主製禦將帥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毛澤東在他數十年的戎馬生涯十分重視戰爭指揮藝術的把握,賦予前方將帥戰場指揮臨機決斷的全權,充分發揮了前方將帥在戰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在整體戰略高度統一的前提下,前方將領必須發揮能動作用,自覺根據戰場實際,機動靈活地組織作戰,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確保實現中央的戰略意圖。宋太宗趙匡義在契丹的戰爭秉承“弊法”製禦將帥,被毛澤東稱作“無能”、“此人不知兵”,極力唾棄。


(二)


曆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個卓有建樹的政治家,治理蜀國很有一套,但在軍事上可圈可點處並不多,遠非《三國演義》所渲染的那樣用兵如神。《三國演義》在民間影響非常之大,但它是演義,是小說,而非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曆史的真正史書是《三國誌》。魯迅先生批《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評語,可謂一針見血。受《三國演義》之深遠影響,民間對諸葛亮奉若神靈,認為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軍事天才,並紛紛為其最終的失敗找來“不得其時”等等借口。軍事造詣頗深的毛澤東卻不這樣看,他對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曆史功績是肯定的,但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態度。這是為什麽呢?
-->
熟諳曆史與軍事的毛澤東分析事物確實有其獨到之處,讓人無法不佩服其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功力,總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諸葛亮在軍事方麵的嚴重過失,認為諸葛亮的最終之敗怨不得天時,失敗的根源在於其軍事 戰略 與實踐的屢屢失誤。


毛澤東先後指出諸葛亮在軍事上的三大失誤。


一是選錯將帥。


1948年5月中旬,西柏坡。一天上午,李銀橋正在花山村毛澤東住的房間裏收拾,從外邊散步回來的毛澤東像個 孩子 似的躡手躡腳地走到李銀橋的身後,猛然大喝一聲:"不許動,舉起手來!"


突然間,李銀橋一個轉身動作,雙手急出抱住了毛澤東的雙臂。毛澤東掙開雙臂,笑道,“你這個衛士組長,我沒有選錯哩!”


李銀橋說:“主席什麽時候選錯過人啊。” 毛澤東搖搖頭說,“我毛澤東一不是釋迦牟尼,二不是諸葛亮;就是諸葛亮,也有錯用關羽和錯用馬謖的時候啊!”


李銀橋不解地問:“諸葛亮怎麽錯用關羽了?” 毛澤東回答:“當初諸葛亮留守荊州,劉備調諸葛亮入川,諸葛亮不該留下關羽守荊州。讓關羽守荊州是一著錯棋呢!關羽驕傲呢!關羽從思想上看不起東吳,不能認真貫徹執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結果失掉了根據地、丟了荊州,自己也被東吳殺掉了。”


李銀橋點點頭:“我隻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馬謖失了街亭,害得諸葛亮用了空城計。” “這也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呢……”毛澤東回答。


荊州,《三國誌》說“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由於諸葛亮用了驕傲且拒不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的關羽,才有了後來的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悲劇。荊州失守,孫劉反目,蜀漢的局勢便從此無可逆轉。錯用關羽守荊州,諸葛亮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對蜀漢是毀滅性的打擊。連很少評說曆史的小平同誌也說“諸葛亮用人是講手段的,但對關羽就非常遷就甚至不講原則, 助長了關羽的驕傲情緒,故後來鑄成大錯”。


用錯馬謖導致街亭之失的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正如毛宗崗在評三國時所說的:“街亭失而幾使孔明無退足之處矣。……於是南安不得不棄,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穀之兵不得不撒,西城之餉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斬崔諒、殺楊陵、取上邽、襲冀縣、罵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烏有。悲夫!” 總之,它使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毀於一旦,整個形勢發生逆轉,蜀軍除了撤退之外,已別無他途。誇誇
其談的馬謖失敗的原因,毛宗崗對此也有比較恰當的評論:“馬謖之所以敗者,因熟記兵法之成語於胸中,不過曰‘置之死地而後生’耳,不過曰‘憑高視下,勢如破竹’耳。孰知坐論則是,起行則非;讀書雖多,致用則誤,豈不重可歎哉!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書。”


二是不懂關鍵時刻主帥應親自臨陣調度以策應戰事。


《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三》記載:“初,越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毛澤東讀此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又在《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後,每出,亮必在軍。他認為,這是諸葛亮接受了教訓,所以街亭之敗,諸葛亮也是要負重要責任的。


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者要隨時把握敵我強弱形勢的變化,選擇有利的時機,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克敵致勝。諸葛亮北伐之際,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但是,諸葛亮沒有采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穀,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失誤後來也意識到了。毛澤東又在《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作了眉批:“自街亭敗後,每出,亮必在軍。” 說明自街亭之敗,諸葛亮已經吸取了教訓。據《三國誌》裴鬆之注記載,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穀,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兩處戰敗,一人之責。一人者誰?亮自身也。諸葛亮初戰失利的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他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過於強調戰爭手段,主動進攻,窮兵黷武,缺乏對社會政治經濟 文化 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認識。這一深層的原因不僅決定了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敗,也決定了他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 成功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明帝青龍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於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 挑戰 ,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製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因此,毛澤東評點時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毛澤東還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縱觀毛澤東的這兩個評價:司馬懿的軍事智慧在曹操與諸葛亮之上。


三是軍事戰略的失誤。


毛澤東在讀蘇洵《權書·項籍》中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一條時,寫下了精彩的批語:“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曆來史家大都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思路讚譽有加,但毛澤東的評價卻獨樹一幟,很有卓見。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裏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所以,毛澤東歎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諸葛亮的這三大失誤,使蜀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以,曆來認為他是偉大軍事家的錯誤輿論在曆史事實麵前不攻自破。


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將諸葛亮演義成了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翻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04頁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 雙方 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製人,因而戰勝的。”在這段話中,毛澤東把赤壁之戰定義為“吳魏赤壁之戰”,說明他並不認為諸葛亮對赤壁之戰有多大貢獻。1953年,毛澤東在《青年團的 工作 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說:“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時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這段話表明了毛澤東的立場,他認為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是周瑜,而並非諸葛亮。


毛澤東盡管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以為然,但對其別的方麵的才華很欣賞。1930年夏天,毛澤東在紅四軍幹部會議上作報告。講到宣傳鼓動工作時,他介紹了三國時黃忠大敗夏侯淵的故事:黃忠本來年邁體衰,很難戰勝夏侯淵。但是,智謀高超的諸葛亮使用“激將法”,把黃忠的勇氣鼓動起來了,於是黃忠立下軍令狀:如不斬夏侯淵於馬下,則甘受軍法。他說,我們的戰士有著高度的階級覺悟,用不著使用“激將法”。但是,我們要 學習 諸葛亮善於做宣傳鼓動工作。1950年4月,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對董其武將軍說:有人害怕共產黨,那有什麽可怕呢?共產黨心口如一,表裏一致,沒有私利可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把我們國家搞好。你看過《三國演義》吧?共產黨就是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


毛澤東對諸葛亮采用屯田製鞏固邊防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 元旦 ,他在與王震討論退伍軍人的安置問題時,說:可以組織屯墾戍邊嘛!中國古代就有屯墾製,管仲搞過,諸葛亮在漢中也搞過呢!開荒就業, 治療 戰爭創傷,鞏固邊疆,應該是個好辦法。


毛澤東還很欣賞諸葛亮在實踐中革新。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術學院院長孔從洲談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時,又談了諸葛亮的兵器改革,說:我們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類屬於進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發展。由於射箭誤差大,於是又有了弩機,經諸葛亮改進,一次可連發十支箭,準確性提高了。他征孟獲時使用了這種先進武器。可是孟獲也有辦法,他的三千藤甲軍就使諸葛武侯的弩機失去了作用。諸葛亮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藤甲是用油浸過的,於是一把火把藤甲軍給燒了。


毛澤東對諸葛亮的“七擒七縱”非常讚賞,認為諸葛亮會處理民族關係,其執行的民族政策比較好,獲得了少數民族的擁護。毛澤東在《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裴鬆之引《漢晉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處,畫了很多圓圈,這條注文記載了諸葛亮七擒七縱彝族領袖孟獲,以及在平定南中後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強為官吏的事跡。他說:這也是諸葛亮的高明處。1953年8月,當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向毛澤東匯報貴州擒獲布依族女匪首程蓮珍時說:這個女匪首,下麵要求殺。毛澤東說:不能殺。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女匪首,又是少數民族,殺了豈不可惜?他又說: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程蓮珍,為什麽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三)


《三國誌·吳書·陸遜傳》記載,吳將陸遜受命抵禦劉備,眾將各自驕傲自負,不聽從陸遜的指揮調度,陸遜申明軍法,以王命禦眾。“當禦備時,諸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持,不相聽從。遜案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翦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仆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任其事,豈複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也。’”毛澤東讀此評點道:“此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也。”認為陸遜與司馬懿相同,能夠機智果敢,忍辱負重,假君禦眾,不辱使命。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少時聰穎多智,有奇節,常感慨天下之亂,有憂天下之心。曹操聞之,納為謀士。曹丕即帝位,委懿參與樞機政務。魏明帝時,拜為大將軍。明帝太和五年(公元 231 年),諸葛亮北侵魏境,明帝對司馬懿說:“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命懿征討諸葛亮,亮敗退。明帝青龍二年(公元 234 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於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將議駐守渭水北岸,以待蜀軍渡河來戰。司馬懿指出,百姓積聚皆在渭水南岸,此兵家必爭之地。於是引軍而濟,背水為陣,與蜀軍對峙。司馬懿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



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認為此時諸葛亮上策是兵出武功(在今陝西省鹹陽市西、渭河北岸),沿山東進;下策是西上五丈原(在今陝西省眉縣西南斜穀口西側),北渡渭水。諸葛亮不識兵略果然西上五丈原,懿料其必敗。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諸將皆怒,欲與亮決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信詢問戰事,司馬懿複信道:“亮誌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認為諸葛亮不通兵略,必敗無疑。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百餘日,心力交瘁而死。蜀將自燒營壘遁逃,司馬懿觀蜀軍營壘,知亮已死。當初辛毗臨軍之時,薑維曾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賊不複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製吾,豈千裏而請戰邪!”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借王命製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



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中國兵法思想的主旨是“兵不頓而利可全”,追求以政治經濟手段解決戰爭問題,不追求以戰爭手段解決政治經濟問題。因此,中國兵法關注的首要問題是保全利益,把戰爭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謀取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戰爭中發展壯大自己。司馬懿敵諸葛亮的主導思想也正在這裏。



諸葛亮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稱讚諸葛亮是“天下奇才”,當時百姓所說“死諸葛走生仲達”都是司馬懿釋放給曹魏集團的煙幕,曹魏集團才是司馬懿的真正對手。司馬懿的目的是,在與諸葛亮的戰爭中保全司馬集團的政治軍事實力,發展壯大自己。這才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深層次的思想所在。



司馬懿通權達變,戰功卓著,對中國兵法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中國兵法不同層麵的思想,這和他的人生磨礪不無關係。當初曹操得知司馬懿通謀略便薦其為官,欲納為己用,懿不願屈己附曹,稱病推辭。曹操任漢相後,又派人召懿,並說:“若複盤桓,便收之。”司馬懿懼怕曹操加害,不得不歸附曹操。曹操察覺司馬懿有雄才大略,又夢見“三馬同食一槽”,因而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內心裏戒備司馬懿。因此,司馬懿常常做一些養牛喂馬的小事,兢兢業業,夜以忘寢,這樣才使曹氏父子放過他。正是這段經曆才使司馬懿形成韜光養晦、膽大心細的稟性,輔佐曹氏四代,為魏重臣屢建奇功。



街亭之戰亮宜自臨陣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曆史事件,評書中說,京戲中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資治通鑒》記載:“初,越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合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合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毛澤東讀此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街亭之戰是諸葛亮初次北伐時蜀軍先頭部隊與魏軍的一次交戰。蜀建興五年(公元 227 年)冬,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亂後揮師北上,集結漢中伺機北進。轉年春,諸葛亮聲言由斜穀道(今陝西省眉縣西南)進攻眉城(今陝西省眉縣),命趙雲、鄧芝占據箕穀(今陝西省褒城北)以作疑兵,自己則親率大軍直赴祁山(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北)。在蜀軍聲勢的震撼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降亮,關中由此震動。魏明帝曹睿聞訊命大將曹真增援箕穀抵禦趙雲,命張合西進街亭(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抵禦蜀軍先鋒馬謖,自己則親率大軍坐鎮長安,企圖一舉殲滅無險可據的諸葛亮。趙雲不敵曹真,戰敗而返。馬謖與張合交兵於街亭,馬謖據城弱不敵強,上山占據險阻以待諸葛亮大軍北進。張合攻山不下,絕馬謖水道,馬謖斷水兵敗。諸葛亮大軍行至祁山未與魏軍正麵交鋒即無功而返,殺馬謖以責其街亭之敗。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敗,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中國兵法強調,戰略指導者要估量敵我強弱形勢的變化,選擇有利的時機,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同敵人展開決戰,戰勝敵人。諸葛亮北伐之際,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



但是,諸葛亮沒有采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穀,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失誤內心裏應該是清楚的。毛澤東在讀《資治通鑒》“(太和五年)六月,亮以糧盡退軍,司馬懿遣張合追之。合進至木門,與亮戰,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亂發,飛矢中合右膝而卒。”時評點道:“自街亭敗後,每出,亮必在軍。”說明自街亭之敗,諸葛亮已經吸取了教訓。據《三國誌》裴鬆之注記載,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穀,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兩處戰敗,一人之責。一人者誰?亮自身也。諸葛亮初戰失利的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他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過於強調戰爭手段,主動進攻,窮兵黷武,缺乏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認識。這一深層的原因不僅決定了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敗,也決定了他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諸葛無謀,馬謖冤死。馬謖,劉備之謀臣,從荊州隨劉備入蜀,被任為綿竹成都令、越太守。諸葛亮南中平叛,問計於謖,謖籌策征服南人之心。亮采納馬謖之策,縱孟獲而南方平定。及馬謖被斬“十萬之眾為之垂涕”,蔣琬也指責諸葛亮做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諸葛亮以馬謖為先鋒,令其孤軍深入敵境,馬謖上山是敗,守城亦敗,諸葛亮非任之也,棄之也。馬謖是一位難得的智士謀臣,諸葛亮不能量才器用,裁定失中,“難乎其可與言智者也”。何去非指出,“孔明有立功之誌,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




誤於隆中對




北宋蘇洵《權書·項籍》一文,此文評述項羽用兵百戰百勝,但其“慮之不長,量之不大”,不能把戰略重點放在鹹陽以製天下,雖勝猶敗,最終導致垓下之亡;並由此談到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嚐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嚐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製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帛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認為諸葛亮把戰略重點放在益州(今四川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難以進取天下,是戰略上的失策。毛澤東讀此評點到,“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從評點中可以看出,毛澤東不僅讚同蘇洵對諸葛亮戰略失誤的批評,而且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複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指出,自董卓專斷朝政以來,豪強蜂起,爭雄天下。曹操戰勝袁紹,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暫不可與之爭鋒;孫權占據江東,曆經三世,人心歸附,賢能之人盡心效力,可以聯合為援,不可以為敵。剩下可以圖謀的地方隻有荊州、益州兩地,將軍可在此建立根據地,安撫夷戎,修明政治。一旦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向宛、洛進軍,將軍可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從隆中對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複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占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隆中對為劉備集團最初尋找立足點、建立根據地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也對三國時期的戰略走勢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由於隆中對在戰略策劃上存有內在的缺陷也束縛了劉備集團的發展,造成蜀漢政權短命。



以中國兵法理論分析,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戰略思想失略。“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兵法的思想境界。《孫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摒棄戰爭、確保周全、雙贏共惠是最高的戰略準則,興兵作戰、攻城掠地、拚得你死我活是戰略上的下策。《尉繚子》還指出,“戰再勝,當一敗。”在戰場上取得了兩次勝利其損失相當於打了一次敗仗。因此強調百戰百勝不算高明,不戰而勝才算高明。隆中對的主導思想是“先戰而後求勝”,把劉備集團引導到豪強爭戰的漩渦之中,不得不進行無休止的爭戰,在爭戰中尋求勝利,這是隆中對在戰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戰略選擇不利。中國兵法認為自然地理條件是戰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隻有占據有利的戰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條件才能保全戰爭的勝利。《孫子兵法》指出,“料敵製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強調戰略指導者要根據敵我強弱形勢,選擇有利的戰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條件做出正確的決策,遠途作戰後續不接難以取勝,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難守就不要爭取。隆中對指導劉備集團謀取的戰略地域是荊州和益州。荊州是戰略上的必爭之地,也即是一個是非之地,劉備占據荊州之後導致劉備集團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局麵,最終得而又失,損兵折將;益州地處邊遠,地勢易進難出,不足以製天下。諸葛亮從益州興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條件是其失敗的客觀因素之一。



三是戰略措施不力。戰爭是以綜合實力相競技的事情,綜合實力強的必定戰勝綜合實力弱的。“戰者,以形相勝者也”。因此,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為使弱勢變為相對的強勢,要掌握戰爭中的主動權,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使敵人的兵力相對分散,我方兵力相對集中,以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分散之敵。隆中對指出,天下有變則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擊,並取天下。出秦川是走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陽是襲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成算。曆史上劉備在占據荊州之後又西取益州,荊州由關羽駐守;占據成都之後,諸葛亮又進軍漢中。這即是毛澤東評說的“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劉備得孔明,促使其避實擊虛占據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這裏有隆中對的積極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當時的曆史大勢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對缺少中國文化的底蘊和兵法思想的淵源,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策劃,諸葛亮也不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誠可謂隆中對有對無策,諸葛亮有孔無明。它較同時代郭嘉進言曹操的十勝論相差甚遠。





對於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當時的人就已經有所認識。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曾說,“亮誌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的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誌,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毛澤東把劉備集團失敗的原因歸結到隆中對身上,一語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獨步古今。




我們批評諸葛亮在戰略上的失誤,並不是否定他在曆史上的貢獻,而是以此探討治亂興亡中的道理。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與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關係。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未出茅廬即受到劉備的禮遇和器重,少年得誌,獨上高樓,沒有經曆過大的人生磨難,沒有對中國兵法不同層麵的思想融會貫通,把握精髓。他告訴劉備走上劉邦、劉秀的老路就能複興漢室、取得天下,真乃千古笑談。




(四)毛澤東評點三國:蜀漢敗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毛澤東在召開會議時喜歡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方麵說明他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以為然,另一方麵說明他非常重視集體的智慧。


在那個人們對諸葛亮敬若神靈的時代,毛澤東能將諸葛亮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體現了一位軍事家足夠的智慧。當人們感歎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時”,並且紛紛為諸葛亮的失敗尋找借口的時候,毛澤東心中已經非常明白:諸葛亮之敗怨不得天時,怨隻怨諸葛亮自己還不夠聰明。


在分析諸葛亮的失敗原因時,毛澤東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裏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所以,毛澤東歎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借用“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華容道”等故事情節,使得諸葛亮幾乎成了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而實際上,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應該非周瑜莫屬。


翻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04頁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製人,因而戰勝的。”在這段話中,毛澤東把赤壁之戰定義為“吳魏赤壁之戰”,說明他並不認為劉備、諸葛亮對赤壁之戰有多大貢獻。


一九五三年,毛澤東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說:“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時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這段話表明了毛澤東的立場,他認為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是周瑜,而並非諸葛亮。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節度,舉動失宜,結果被曹魏大將張頜所破,導致街亭這一重要關口失陷敵軍之手。諸葛亮不得不敗退漢中,演出一幕“揮淚斬馬謖”的悲劇。


曆代評書、戲劇在表現“失街亭”事件時,都把重點放在馬謖如何違背調度,以及諸葛亮如何執法嚴明之上。毛澤東對此則有獨到的見解,他評論到:“初戰亮宜親自臨陣。”在毛澤東看來,街亭能否固守,關係到整個戰役的成敗,如此重大的任務怎能交給一個沒有實際作戰經驗的人去執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應該不斷派軍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諸葛亮本人也應該前去親自指揮,與敵軍展開大決戰。

周瑜薦魯肅,魯肅薦諸葛瑾,但實際上諸葛瑾無論智謀還是權謀都高於魯肅,赤壁之戰吸引了天下所有的謀士,諸葛瑾為何單單要坐壁上觀,是為了回避諸葛亮嗎?不是,他沒閑著。試想,魯肅乃一“凡品”,他是怎麽想到捐棄世仇新怨為劉表吊喪,並借機聯合劉備的?而諸葛亮遠在荊州,又是如何精準預測他這一次意外行蹤的?毫無疑問是諸葛瑾私通情報。魯肅由於有自己的野心,也就很願意來回調停於孫權、周瑜和諸葛亮之間。諸葛亮相信哥哥對魯肅的操控能力,所以明明廁身於周瑜的刀光劍影之下,還敢對劉備說:“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魯肅死後,諸葛瑾果然頂替魯肅,從幕後走到了幕前。此間微妙,稍加意會,即可言傳。

第二步戰略


諸葛瑾能操縱魯肅,卻操縱不了孫權,魯肅死後沒有人幫助他左右孫權的意誌了。雖然諸葛瑾是討回荊州的首功之臣,但孫權卻偏偏委派新人陸遜擔任鎮西將軍、荊州牧。諸葛瑾竹籃打水一場空,沒能得到荊州兵權,與諸葛亮在秦川形成伐魏的犄角之勢。這就是說,諸葛亮第二步戰略的本意是想以自家兄弟取代劉備兄弟完成兩路伐魏。


由於在第二步戰略上諸葛兄弟與劉備兄弟的矛盾不可調和,所以諸葛亮要舍棄戰略要地荊州,並搭上關羽,這樣,不僅破掉了劉備兄弟,還成全了自家兄弟。如果諸葛亮真心幫助劉備,他就不會讓關羽一人長期而對兩方虎狼。況且他後來也明知關羽與孫權的關係鬧僵,出現了與“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八字方針不相符的變化,隨時可能導致他所說的“荊州危矣”的局麵。


然而在危急關頭,諸葛亮既沒有按照第二步戰略設想去秦川牽製曹魏,也沒有派人去支援關羽,隻安坐在西蜀評選五虎大將、封官賜祿。原來,他正在與諸葛瑾悄然實施對關羽東恩兩惠的兩麵夾擊:一個告誡關羽千萬要“東和孫權”;另一個則在暗地裏挑撥關羽和孫權的關係。當初囑咐關羽千萬不要想著“分兵拒之”的諸葛亮,後來卻要劉備放心,說關羽定能威震華夏。而另一位殷勤幫助關羽招婿東和的諸葛瑾卻在孫權殺關羽時不見了蹤影。可見諸葛兄弟的迷魂陣並非沒有破綻!


所以,諸葛亮之所以敢於孤身進入江東舌戰群儒,完全得益於兄弟的悉心關照。可惜的是,諸葛瑾遇到了後生可畏的陸遜,所以,統一天下還需要更加宏偉的戰略。


諸葛亮和劉備的蜜月結束


赤壁之戰有了諸葛兄弟的潤滑劑,有了劉備兄弟的鼎力配合,所以孫、劉兩家趕在隆冬第一陣東南風刮起之時就已“萬事俱備”。然而,戰爭結束後,隨著關羽違犯軍令狀放走曹操,諸葛亮和劉備的蜜月便戛然而止。


赤壁大戰之後,曹操敗走,原荊州之主劉琮也死去,劉備可以合情合理坐擁南郡等荊州之地了。然而,睹葛亮卻開始有意製造隱患,將荊州置於動蕩之中:讓周瑜取南郡、襄陽,然後從中搶食,讓東吳不服氣而總想著討同荊州;節外生枝重新扶劉琦為荊州之主;以顧全聯吳大局的名義答應魯肅,在劉琦死後歸還荊州;用酒、色將剛剛在赤壁還驍勇善戰的劉琦整病。這一連串的手段幾乎將劉備噎死,讓他有口難辯。


諸葛亮算是掐住了劉備的“七寸”,不過劉備也不是老實人,盡管表麵上喜怒不形於色,私下裏卻想著如何擺脫諸葛亮。如第52回他就想自個兒征伐南部荊州,“遂用馬良為從事,伊籍副之”,去取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但未等他拿下一寸地盤,孔明就主動請纓“自引一軍到來”,讓劉備再一次陷入了盛情難卻的無奈。孔明一方麵是不想失去荊州問題的話語權,另一方麵是不想失去荊州降將的控製權。他這一次的熱心與他後來在劉備東征時的冷漠形成了鮮明對照,前後雖然行為相反,目的卻相同——死死摁住劉備。


定時炸彈馬謖


劉備意識到諸葛亮甩不掉之後,便采用了“無為而治”的策略。他很清楚諸葛亮要的是整個天下而不是荊州或西蜀一隅,但自己人多勢眾,所以在定天下之前用不著擔心諸葛亮篡權。再者說,就算我做你的傀儡,可你畢竟還是我的臣子,終究越不過我的位次去。果然,當劉備準備作最後一搏,東征取天下時,就不想帶上孔明,讓他再奪功了。


劉備伐吳失敗之後,便徹底灰了奪取天下的雄心,隻要偏安西蜀就萬事大吉了。臨終前他采取揚一抑——揚的方法堵住了諸葛亮的野心:第一,隻要你不覬覦我成都之主,就給你開出“相父”的條件。第二,我要教你永遠奪不到天下,終生隻能輔佐我劉家。劉備在用人方麵向來信奉感化,從不預先下結論,但他這回卻提請諸葛亮疏遠馬謖。他這是用暗激將法逆向強化諸葛亮已有的選擇,讓他越加去重用馬謖。劉備知道諸葛亮向來藐視自己,而自己死後就更會反其道而為之!


諸葛亮果不其然就栽倒在馬謖手裏。他“揮淚”斬馬謖,不是懷念劉備的先見之明,而是頓悟到馬謖是劉備有意送給自己的一顆定時炸彈。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和諸葛亮始終是相互鉗製的鷸蚌關係,劉備盡管智謀比不上諸葛亮,但在韜晦之術以及用人的眼光和肚量上卻大有過之,這也是他能做到反手點穴諸葛亮,製勝於未來的法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