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2. 胡佛在義和團暴亂後收到的清政府頒發的勳章-龍帝國勳章 (The Imperial Order Of The Dragon)
注:CRE勳章是清政府頒發給參加平複義和團事件的外國士兵的低級勳章,通常在表示年份1900年數字下麵是序號(我在網上找到的CRE勳章都有序號)。這個沒有序號的勳章不知道意味著什麽?
圖1-23. 博物館中展示的1902年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對胡佛的介紹
文字介紹表明時年28歲的斯坦福畢業生胡佛是當時世界上工資最高的人,年薪為3萬3千美元。這是當時斯坦福校長的3.3倍,是加州州長的6.5倍,是大學教授的10倍左右。
介紹中的關鍵信息:他是英國公司派往中國的采礦專家。
胡佛離開中國後,來到倫敦生活。憑借他在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經驗而成為了世界著名的采礦專家,而他的高額收入和賣掉中國工程礦業公司的股票,他成為了一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掙夠了人可能掙的所有的錢的金融家。
圖1-24. 博物館中陳列的來自世界許多國家對胡佛救援活動的各種表示感謝的物品
胡佛在英國居住了近20年,他的兩個兒子都是在倫敦出生的。在這期間,因為生意上的需要,他經常在全世界旅行。現在看到的數據表明,那些年胡佛乘海船旅行距離是30萬哩。在沒有飛機的時代,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
1914-1919年之間,胡佛領導的美國糧食救濟委員會/比利時救濟委員會承擔950萬比利時兒童的救濟糧,共570萬噸的麵粉和食物。
從回憶和記錄中,可以看到胡佛當時每天無償工作14個小時。他和其所領導的比利時救濟委員會(Commission for Relief in Belgium)的工作,拯救了無數比利時婦女和兒童的生命,官方的說法是幾百萬婦女和兒童。
圖1-25. 博物館中陳列的來自於比利時的針織品,類似於中國的手工鉤針織品。
圖1-26. 博物館中陳列的部分來自許多國家被救援民眾送給胡佛的禮物
照片左邊是一位維也納的畫家1921年送個胡佛的一幅關於奧地利兒童在成為救援站的奧地利皇宮享用“胡佛午餐”的場景的油畫。因為美國的救援委員會在一戰之後為包括德國和蘇聯的多個國家的兒童提供免費午餐,這個午餐被稱之為“胡佛午餐”。畫中文字讚譽胡佛是世界上拯救最多生命的人。
1919年,胡佛一家從歐洲回到加州,這是他夫人的故鄉。夫人盧親自設計了他們在斯坦福的住宅。1944年盧去世後,胡佛將這個豪宅贈送給斯坦福作為訪問教授的臨時住宅。後來,胡佛故居成為斯坦福校長的官邸。
圖1-27. 胡佛夫婦在斯坦福的故居照片-盧·亨利和赫伯特·胡佛故居(The Lou Henry and Herbert Hoover House)
胡佛回到美國後,進入政界。他曾參加1920年的總統選舉,但是沒有贏得共和黨的初選。隨即在哈丁總統的內閣擔任商業部長8年,其後在1928年競選美國總統,並且以大幅度優勢戰勝民主黨對手成為第31任美國總統.
圖1-28. 博物館中介紹胡佛擔任商業部長時實施的主要政績
圖1-29. 博物館中介紹1929年股票市場崩潰
圖1-30. 博物館中關於1929年開始的美國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介紹
大概是因為場地限製,博物館中關於大蕭條的介紹很少。連我過去讀過的美國近代曆史書《光榮與夢想》中描寫的大蕭條時期產生的著名事物"胡佛村 - Hoovervilles" 和“胡佛車 - Hoover Cart”都沒有提到。
題外話:1974年出版的美國近代曆史暢銷書《光榮與夢想 -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 -1972 》是我讀過的最通俗易懂的美國近代史書籍,也是我過去和美國曆史有關知識的主要來源。這本書大概是1975-1978年之間在中國翻譯出版,我大概是在1980年,在大學期間閱讀的這本書。我表妹是武漢大學曆史係77級的學生,當時和她談到過這本書,她告訴我這是曆史係學美國史的同學的必讀書,如同葵花寶典。另外,因為我們宿舍的同學都喜歡看一些雜書,當時還推薦給他們看了這本書。直到現在,我們一起回憶那時讀的書的時候,大家印象最深刻就是這本書。現在這本書在中國又多次再版,仍然很受歡迎。
圖1-31. 美國大蕭條時期的胡佛村(Photo credit: Internet Picture)
注: 胡佛村(Hoover Village/ Hooverville)是美國大蕭條時期,遍布美國各地的失業者用薄木板,硬紙盒和鐵皮搭蓋的臨時住房。
圖1-32. 胡佛總統圖書館博物館關於胡佛大壩的介紹
圖1-33. 胡佛總統圖書館博物館局部-1
圖1-34. 胡佛總統圖書館博物館局部-2
圖1-35. 胡佛人生最後的20年,居住在著名的紐約華爾道夫旅館(Waldorf Astoria Hotel)的總統客房。
博物館的展覽介紹說胡佛在華爾道夫旅館的總統客房有長期的辦公室,並雇有3個全職的秘書,協助他完成日常的工作,如公關,速記,打字,起草文函以及修改他的稿件。不難想象這個退休多年的前總統的生活還是以工作為主。
題外話:紐約華爾道夫旅館在2014年被中國的安邦保險公司花了$2B買下,並與2017年開始改建,改建預算也是$2B。2020年安邦公司破產後,紐約華爾道夫旅館由中國的大家保險集團(Dajia Insurance Group Co)。改建工程現在仍未完成。
注:百度百科關於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2019年06月25日成立。 是一家業務範圍覆蓋財產保險、人身保險、養老保險、資產管理等領域的綜合型保險集團。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2019年7月,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203.6億元。
胡佛圖書館和博物館沒有複製的胡佛任職時的白宮橢圓辦公室。這大概是因為卸任太久,沒有橢圓辦公室的布置記錄和物品保存下來。
胡佛生前的唯一要求是希望去世後,能夠被安葬在他的家鄉愛荷華州西布蘭奇市,胡佛圖書館和博物館所在地附近的小山丘上。從那裏,可以俯視他幼年時家中的房屋。
他的人生從這裏開始,從斯坦福畢業後成為一個周遊世界的世界公民。在外麵的世界生活了80年,最後,他的人生軌跡又回到了這裏。
圖1-36. 胡佛及夫人墓地
圖1-37. 胡佛及夫人陵墓
二. 胡佛與中國開平煤礦
開平煤礦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型煤礦,它是李鴻章為北洋水師和當時的官督商辦的中國輪船公司供應燃料而修建的一個官督商辦的現代化煤礦企業。
注1:百度百科關於開平礦務局條款:
開平礦務局即開平煤礦,是清末洋務運動開始後官督商辦的大型新式采煤企業。位於灤州開平,現唐山市開平區。是洋務派開辦的重要民用企業之一,為了是輔助軍事工業。
注2:百度百科關於官督商辦條款:
官督商辦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創辦近代民用工業的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發展近代新式工礦企業的重要經濟形式之一。主要流行於19世紀七八十年代。 即由商人出資,政府委派官員來管理。洋務派早期創設的民用企業大都采用這種形式。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創辦軍用企業之後,在原料、燃料、交通運輸、經營等方麵都遇到困難,便從70年代中期起,開始興辦民用工業。但是,清政府財力不足,無力撥巨款直接投資,且不能承擔虧損;便全推於商辦,但又不放心,於是出現了官督商辦這類企業組織形式。在官督商辦企業裏,經營管理權掌握在清政府派來的總辦、會辦、幫辦、提調等官僚手中。這些人不懂技術業務,隻知貪汙揮霍,把企業辦成了官僚衙門,而商民“雖經入股,不啻路人。”根本無權過問企業經營情況。這類企業由於管理極端腐敗,虧損嚴重,致使商人視為畏途,不願投資,遂多改為官商合辦,或直接變成商辦。
開平煤礦在1900年前,是清朝政府委派的官吏掌管的民間投資的國有企業,投資人包括英國的比維克-莫林采礦公司(Bewick, Moreing, & Co),胡佛是比維克-莫林采礦公司派到中國開平煤礦的采礦工程師。當時開平煤礦的工程技術和生產管理職位全部是由外籍職員擔任。在義和團暴亂期間,開平煤礦被沙俄軍隊占領。胡佛和比維克-莫林采礦公司的商人在此期間說服開平煤礦督辦張翼(張彥茂-Chang Yen-mao)將開平煤礦的采礦權轉售於比維克-莫林采礦公司。胡佛在采礦權轉售的操作中,獲得了新成立的英資開平煤礦公司的若幹股份。這家新成立的英資采礦公司就是曆史上的中國工程礦業公司(Chinese Engineering and Mining Co) ,胡佛大約持有25000股這家公司的股票。
督辦張翼轉售開平煤礦時並沒有得到朝廷授權,並且合同內容和簽署過程有若幹問題,後來袁世凱要求收回開平煤礦。1905年,清政府派張翼和嚴複去英國法院和莫林采礦公司就開平煤礦的采礦權的歸屬提出訴訟。由於明顯的造假和欺詐行為,莫林采礦公司敗訴,被英國法庭判決歸還開平煤礦。
雖然法庭判決將歸還開平煤礦,但實際上莫林采礦公司所屬的中國工程礦業公司從未將開平煤礦歸還給中國。
張翼是旗人,雖然沒有受過教育,地位很低,但是和皇家有親戚關係而被委以重任。他和開平煤礦的開創者唐廷樞的能力和眼光有天壤之別。開平煤礦開采權的喪失和他的無能和貪婪有直接關係。
注:百度百科: 張翼,直隸通州人,原為醇親王侍從,後曆任清江蘇候補道、直隸礦務督辦、熱河礦務督辦、工部侍郎、路礦大臣等職。
胡佛在1901年離開中國時將他在中國工程礦業公司的開平煤礦的股份出售了1萬5千股,當時的價值為7萬5千美元,合現在的價格2.5M美元。
關於胡佛和開平煤礦的這段公案,哈佛大學有一個名為傑西卡·卡爾森(Jessica Karlsson)的瑞典學生在2018年完成的碩士論文《赫伯特·胡佛為 1899-1912 年的中國采礦生涯辯解 - 解疑駁斥運動》 (Herbert Hoover’s Apologia of His Chinese Mining Career 1899-1912 Untangling the Refutation Campaign),據說是史學界關於胡佛開平煤礦事件最嚴密的和準確的事實探索。
我在探訪了胡佛圖書館博物館後,有些不解的問題我寫電郵問博物館的檔案專家,他們給我推薦了一個著名胡佛曆史學家的著作和卡爾森的論文。我後來去哈佛大學網站下載了這個論文,花了好幾天讀完。胡佛在開平煤礦所有權轉換的過程中,確實使用了不名譽的手段並從中獲取暴利。
胡佛除了卷入開平煤礦產權糾紛之外,還參與將6萬5千華工運到南非采礦的交易。這些華工在南非的生活條件與已經在國際上被禁止的奴工幾乎沒有區別。當時南非黑人勞工每天工資是60美分,而華人勞工每天工資是45美分。南非華工事件被當時的英國法院認定是奴隸事件。
本文中引用的事件和數字,大部分當時來自於卡爾森以及胡佛圖書館博物館曆史學家的問題回答和解釋。
和胡佛圖書館博物館曆史學家的來往信件以及閱讀那篇關於胡佛在開平煤礦的經曆論文,讓我看到曆史學家的認真嚴謹,他們對事實的所有敘述和結論,幾乎都注明信息和資料的來源。
開平煤礦的產權轉移事件是胡佛一生中的汙點。他後來在1928年競選美國總統時,為了防止他的政敵使用這件事來攻擊他,他當時曾經雇傭律師收購銷毀1905年倫敦法庭審理比維克-莫林采礦公司和開平煤礦的產權案件的文獻。同時,他的競選班子為他推出了一個力圖改變他在開平煤礦事件中的形象的反駁運動(Refutation Campaign)。卡爾森的論文的重點就是探討開平煤礦的產權轉移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後來的反駁運動。
注:開平煤礦後來與欒州煤礦合並成為開灤煤礦,是中國最大的煤礦。
三. 胡佛和人道主義救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突然爆發,使得當時在歐洲各地旅遊和臨時工作的十萬美國人被困在歐洲而無家可歸,他們手中的各種支票和證卷無法兌換也沒有人接受。這時候,已在英國生活了十多年的胡佛和一些在英國久居的美國人成立了一個臨時委員會來幫助這些人解決財務和返回美國的交通問題。
在解決這10萬滯留歐洲各地美國人返家的過程中,胡佛卓越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才幹以及無私奉獻精神,給美國駐英大使和國務卿及威爾遜總統留下深刻印象。
1914年,夾在英法和德國之間的小國比利時因為戰爭被阻斷了和外界的聯係。因為比利時是糧食進口國,而英法兩國為了避免進入比利時的糧食落入比利時的德國占領軍的手中,封鎖了邊境。
美國糧食救濟委員會/比利時救濟委員會(Commission for Relief in Belgium)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因為胡佛在幫助十萬滯留歐洲的美國人順利回到美國這個活動中展現的能力和才幹,他被威爾遜總統和國務院委任為比利時救濟委員會的主席。
這以後,胡佛意識到他的傑出工程師和成功金融家的生涯永遠結束了。
1914-1919年之間,胡佛領導的美國糧食救濟委員會/比利時救濟委員會承擔950萬比利時兒童的救濟糧,共570萬噸的麵粉和食物。
現在從回憶和記錄中可以看到,胡佛當時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他和其所領導的比利時救濟委員會的工作,拯救了無數比利時婦女和兒童的生命,官方的說法是幾百萬婦女和兒童的生命。
胡佛在戰後收到了無數從比利時婦女和兒童的禮物。這些禮物中,就包括出自比利時雕塑家的那座埃及神話中掌管生命的女神伊西斯(ISIS)的雕像。
圖3-1. 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的雕像
注:這座雕塑是1922年送給胡佛。它是存放在胡佛的母校斯坦福大學的藝術展覽館,直到1939年胡佛的紀念地開始恢複時,才移至現在這個地點。我好奇1922-1939年期間,她是在哪裏?寫信詢問胡佛圖書館博物館的曆史學家,被告知是在斯坦福大學的藝術館裏。
這座伊西斯女神塑像,是由比利時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普特曼斯(Auguste Puttemans)設計完成,由比利時人民捐贈給胡佛個人的紀念。
塑像基座的銅匾上用法文銘文為:我是過去,現在和永遠,還沒有凡人曾經揭開覆蓋我的麵紗。(I am that which was and is and Will ever be, and no mortal has yet Lifted the veil which covers me)
女神伊西斯是埃及神話中的人物,關於她的傳說和信仰在埃及神話中也有不同。這個女神伊西斯塑像是埃及神話演變至希臘和羅馬神話後的形象。她成為主管自然和生命的女神。
關於女神伊西斯的麵紗的解釋:因為伊西斯知道世間的一切,包括每個人的命運。為了避免被人從她的神色中看出自己的未來,所以伊西斯在世人麵前總是帶有麵紗。如果看見她沒有麵紗的時候,那就表明死亡已經來臨。
1922年在救援活動結束之後,比利時人民送給胡佛掌管生命的女神塑像這樣的禮物,可以想象得出胡佛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比利時人民對胡佛深厚的感激之情。
四. 胡佛研究院和檔案館
我在2012年和家人去過斯坦福大學,當時曾經連續幾天呆在斯坦福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我去那裏查找二戰時期國軍新一軍的曆史資料。
任何人,包括外國人,都可去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查找信息資料。除了填寫一個簡單的登記表格,並出示你的身份證明如駕照或護照,沒有任何其他要求。
胡佛研究所和檔案館成立於 1919 年。胡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管理救援行動的經曆和親眼目睹戰爭的殘酷,1919 年胡佛離開歐洲回到美國後,他向他的母校斯坦福大學捐贈了 50,000 美元,以創建一個檔案館來收集和分析記錄政治和戰爭衝突的原因和結果的各種文獻資料,最終目標是促進和平。美國著名的思想庫-胡佛研究所,全稱為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就設在這裏。
胡佛研究所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庫,它和美國著名思想庫蘭德齊名。
圖4-1. 位於斯坦福大學內的胡佛研究所圖書館和檔案館(Hoover Institution Library & Archives)
圖4-2. 胡佛研究所檔案館的胡佛塔
圖4-3. 從胡佛塔上眺望斯坦福大學校園-1
圖4-4. 從胡佛塔上眺望斯坦福大學校園-2
圖4-5. 從胡佛塔上眺望斯坦福大學校園-3
圖4-6. 胡佛研究所檔案館中陳列的中國瓷器
圖4-7. 胡佛研究所檔案館中陳列的中國瓷器和其他國家的銀器
圖4-8. 胡佛研究所-1
圖4-9. 胡佛研究所-2
圖4-10. 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內收藏的二戰期間中國遠征軍陸軍第38師在緬甸對日軍作戰記錄
圖4-11. 孫立人將軍起草的建於廣州白雲山的陸軍新編第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碑文-1 (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內收藏)
圖4-12. 孫立人將軍起草的建於廣州白雲山的陸軍新編第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碑文-2 (胡佛研究所圖書館內收藏)
五. 胡佛大壩
我在2013年和家人攀爬了惠特尼山,當時曾在拉斯維加斯逗留。我們隨便遊覽了拉斯維加斯附近的胡佛大壩。
胡佛水壩是位於美國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邊界的科羅拉多河黑峽穀中的一座混凝土拱形重力壩。 它建於 1931 年至 1936 年大蕭條時期,1935 年 9 月 30 日落成。 高峰期,建設者人數高達5000人。修建過程中共有112人的失去生命。
胡佛大壩這個名稱最初是由胡佛內閣的內政部長雷·威爾伯 (Ray Wilbur)在為大壩修建的拉斯維加斯和大壩之間鐵路的開工典禮上提出的。他的根據是用現任總統的名字來命名大壩。羅斯福時期的內政部長哈羅德·伊克斯(Harold Ickes)反對用胡佛的名字來命名大壩,因為這個大壩的建成和胡佛沒有任何關係。1935年大壩建成,當時大壩的名字是博爾德大壩 - 來自於大壩所在地科羅拉多河流的博爾德峽穀(Boulder Canyon)。大壩落成時,羅斯福親自參加典禮。而最初大壩被冠名的前總統胡佛,並沒有受到邀請。二戰之後,人們對大蕭條的記憶逐漸淡去,胡佛在二戰期間和戰後主持的救援幫助他恢複了名譽。 因為胡佛大壩和博爾德大壩這兩個名字都在使用,時常引起混亂,1947 年,參議兩院一致通過一項法案,恢複了胡佛水壩的名稱。
圖5-1. 胡佛大壩標記
圖5-2. 胡佛水壩及附屬水利工程全圖 (Photo credit: Internet Picture)
圖5-3. 1935年博爾德大壩/胡佛大壩建成蓄水之前 (Photo credit: Internet Picture)
圖5-4. 從胡佛大壩高橋上眺望胡佛大壩
圖5-5. 胡佛大壩上的公路
911之後,為了避免恐怖分子使用汽車炸彈炸毀胡佛大壩,連接胡佛大壩的公路對卡車關閉。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在大壩下遊 1500 呎/460 米處修建了一個鋼筋混凝土拱橋-胡佛大壩大橋。胡佛大壩旁路高速公路(Bypass)於 2010 年 10 月 19 日開通。之後,胡佛水壩不再允許車輛通過。
圖5-6. 胡佛大壩橋(Hoover Dem Bridge - Mike O'Callaghan–Pat Tillman Memorial Bridge)
圖5-7. 胡佛大壩內部水力發電廠
圖5-8. 胡佛大壩水力發電廠圖示
圖5-9. 胡佛大壩泄洪渠和泄洪口
圖5-10. 胡佛大壩近距離照片
六. 胡佛其人
胡佛除了曾經任職美國總統之外,他在曆史上還留下若幹非常顯赫的頭銜,這包括傑出的采礦工程師和管理人,偉大的慈善家和人道主義者,世界上最著名的人道主義救援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人。
與其偉大的慈善家和人道主義者的巨大聲譽完全相反,而且並不被廣為人知的是胡佛在1899-1901年期間,在中國開平煤礦任采礦工程師時,采用不名譽的方式從中國官僚手中獲取中國的開平煤礦的開采權。後來他出售了其名下的開平煤礦母公司的中國工程礦業公司的股票,成為暴富。
胡佛9歲時,就是一個孤兒。他在成年之前,有長時間貧困生活的經曆。這段人生經曆使他自然對弱者充滿同情。而胡佛在中國開平煤礦和他後來在歐洲救援活動中的表現有雲泥之別。前者是一個無恥和貪婪的小人,後者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和無私的人道主義者。
我個人認為胡佛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的可能有下麵這些原因:
1.胡佛在開平煤礦時隻有26歲,那時候他還不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因為不成熟,會犯很多錯誤。特別是在1900年,在動蕩的中國和那些腐敗的中國官員打交道。
2. 胡佛那時還不富有,人對金錢的本能追逐會迷惑他的心智。而他後來富有之後,不需要為錢財操心,所以充分展現出無私,富有同情心的本性。
3. 在某種程度上,胡佛應該具有歧視他視為低等民族的中國人的想法,而後來他參加的主要救援活動的對象是歐洲各國難民。
在他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因為對1929-1940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處理不當,胡佛受到當時媒體和輿論界以及民眾的批評嘲笑和反對而臭名昭著。客觀地說,將大蕭條及其惡劣影響的責任完全歸於胡佛並不公平。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產生和胡佛政府無關,經濟大蕭條的問題也並不是一屆美國總統能夠解決。
胡佛和羅斯福的人生完全不同,他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兩個人彼此非常不喜歡對方。胡佛一生都在抨擊羅斯福的國內外政策,包括羅斯福為解決美國經濟大蕭條而推行的一係列新政策(New Deal),和幫助盟國打敗軸心國的租借法案(Lend and Lease Act)。羅斯福根本看不上胡佛,從未邀請他參加在白宮舉行的任何活動,包括一些活動通常需要卸任總統參加的活動,如胡佛大壩的落成典禮。
胡佛在他生命最後的20年,完成了一部回顧和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戰曆史的巨著《被背叛的自由》(Freedom Betrayed) 。因為明顯的巨大爭議,他的後代在48年後的2021年,才決定出版此書。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是根據網上的介紹和評論,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批評羅斯福和杜魯門的外交政策,和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政策。他有三個主要論點:
1. 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2. 羅斯福和杜魯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政策延長了戰爭
3. 對蘇聯和斯大林讓步以促使蘇聯對日宣戰是不必要的
胡佛還有一個後來被保守派廣泛接受的重要論點是美國在二戰期間支持蘇聯打敗了納粹德國,後來卻進入和以蘇聯為首的信奉共產主義的國家陣營之間長達幾十年的冷戰,得不喪失。
個人認為胡佛作為一個和羅斯福競選失敗的前總統和羅斯福的長期批評者,他對於羅斯福政府二戰時期的國內外政策的分析和評價一定帶有個人偏見。像二次世界大戰和美蘇冷戰這樣這種複雜的曆史問題,還是應該留給曆史學家們更好。
根據曆史學家對41位美國總統的排名,羅斯福始終是和林肯和華盛頓排在一起,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而胡佛的排名連續多年是在最後幾名,現在是第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