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筒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個人資料
老套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8年法國行【16】巴黎 盧浮宮博物館

(2018-12-14 18:34:02) 下一個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始建於1190年,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 (就是他邀請達.芬奇來到法國居住,幫助他設計Amboise皇宮) 將其擴大和改建。1793年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浮宮被改為博物館。拿破侖當皇帝之後,對盧浮宮進行大規模的擴建。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公社防火燒毀盧浮宮,但是主要建築幸免於難。現在的盧浮宮共有3.8萬件藝術品。

美國著名的歐洲旅行家Rick Steves曾經說過,你如果在盧浮宮的每件展品前停留1分鍾的話,你需要7個月才能將盧浮宮全部看完。如果按照38000件展品計算,每件作品前逗留一分鍾,每天看8個小時的話,一共需要73天才能將全部展品看完。他的話不至於太離譜,這也說明看盧浮宮需要大量的時間。

不過如果不在展品前停留,並聽語音介紹的話,浮光掠影的走一遭,隻能夠了解一些皮毛,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

盧浮宮裏的珍品無數,但是能夠稱得上鎮館之寶的三件為:

  1. 蒙娜麗莎 (Mona Lisa)
  2. 米洛的維納斯 (Aphrodite of Milos/Venus de Milo)
  3.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蒙娜麗莎

據專家考證蒙娜麗莎是達·芬奇在1503-1506年期間在意大利佛羅倫薩 (Florence) 創作的,也有專家認為達·芬奇一直到在移居法國期間,仍然在繼續完善這幅畫。達·芬奇去世之後,這幅畫是由他的學生和助手薩萊 (Salaì) 繼承。薩萊後來將它賣給愛好藝術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我很奇怪達·芬奇在他逝世之前沒有將這幅畫送給他的忘年之交和有知遇之恩的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盧浮宮的檔案記載這幅畫是在1518年進入皇家收藏。

和蒙娜麗莎有關的最出名事件是它1911年8月21日的被盜事件。偷盜者是當時盧浮宮的一個意大利籍的雇員佩魯賈 (Vincenzo Peruggia),佩魯賈算是一個意大利愛國者,他認為蒙娜麗莎應該屬於意大利。不過佩魯賈一直將畫藏在他居住的公寓裏麵,直到兩年後他想賣給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才被暴露而抓獲。這次盜竊事件讓蒙娜麗莎被外界熟知,名聲鵲起。

發生在1956年的兩起潑酸和丟石塊事件之後,都給蒙娜麗莎油畫造成損壞,後被重新恢複。後來在油畫前加了一層防彈玻璃。

蒙娜麗莎在二戰期間,和許多盧浮宮裏的藝術品一起被轉移盧瓦爾河穀的香波堡(Château de Chambord)保存,戰後才重新回到盧浮宮。

斷臂維納斯

維納斯正式的稱呼是米洛的維納斯 (Aphrodite of Milos/Venus de Milo), 高203厘米,塑像的完成時間大約是在130-100BC之間。她是1820年在南愛琴海的希臘小島-米洛斯 (Milos/Melos/Milo) 被一個農民在當地古城廢墟的地下壁龕裏發現的,作者據說是當時的著名希臘雕塑家安提阿的亞曆山德羅斯 (Alexandros of Antioch)。當時希臘人隻有名字沒有姓氏,所以人名前就冠以地名作為區別。雕塑的原型是古希臘的女神 - 阿佛洛狄忒 (Aphrodite),掌管愛,美,快樂和生育。人們常將希臘神話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和古羅馬神話女神維納斯混在一起,所以它後來又被冠名為維納斯,因為是在希臘小島-米洛所發現的,所以它得名為米洛的維納斯。

不知道米洛的維納斯是怎麽落到了法國人馬奎斯·裏維耶爾 (Marquis de Rivière, 1763- 1828) 的手裏,裏維耶爾當時是法國駐奧特曼帝國 (Ottoman Empire) 的大使,他後來將它獻給路易十八,路易十八又將它贈送給盧浮宮。從那時起,它就已經在我們今天看到的地方了。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或薩摩色雷斯的尼刻 (Nike of Samothrace)是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它高2.44米,船體基座2.01米,是由薩摩色雷斯島上所特有的灰白色大理石 (parian marble) 雕塑的。它的作者已無法得知,據考證它的出現是為了公元前30-300年間的一場海戰的勝利。

在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尼刻是上帝的信使 (messenger),是人和上帝之間的聯係人,她並不是給人帶來勝利,而是給人帶來上帝所決定的勝利的消息。

勝利女神尼刻的塑像是1863年,由法國駐土耳其的埃迪爾內 (Edirne) 領事和業餘考古學家查裏·尚帕佐 (Charles Champoiseau,1830-1909) 在北愛琴海的希臘薩摩色雷斯島上發現的。當時發現的隻是一些大理石的碎片,包括左翼碎片,軀體碎片,右手碎片。所有這些碎片被送往巴黎,然後由考古學家慢慢地還原成該雕像。船頭部分於1879年是由尚帕佐在同一地點發現的大理石碎片重建,然後運往巴黎。

勝利女神經過多次整形恢複 (restoration),因為從未發現右翼,左右臂和頭,所以現在的看見的右翼和是根據鏡像的方法依據左翼用石膏製成的。在上世紀30年代,為了突出勝利女神的視覺效果,盧浮宮博物館的古物恢複專家在她的下麵加了一個基座,現在有些照片上還可以看見這個基座。據說是在最近幾年的一次修複(restoration),為了保持塑像的原始形象,這個後來加的基座被去掉了。

另外,因為早期的勝利女神在地下掩埋近2千年,大理石表麵已經變成黃褐色,我們現在看到的相對潔白的顏色應該是人工美化的結果。

勝利女神最讓人著迷的是整個塑像表現出的動感,是那麽的真實。想象一下:海風徐徐,衣裙迎風飄揚,勝利女神從天而降,徐徐地落在戰艦的船頭。

斷臂維納斯和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在二戰期間,被轉移到盧瓦爾河穀的城堡 - Château de Valençay保存。

題外話:美國著名體育用品公司耐克 (NIKE)的名字就是來自於勝利女神尼刻 (NIKE of Samothrace),通常認為耐克的LOGO就是受到勝利女神尼刻翅膀的啟發而模仿的。

我們下午從凡爾賽宮返回巴黎,一鼓作氣直接去盧浮宮。在盧浮宮呆了近5個小時,直到晚上9:30閉館時才出來。用4-5個小時看盧浮宮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大概隻看了20-30%的展品。盧浮宮確實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好的藝術和曆史文物博物館,沒有其他任何博物館能夠和它相比。

在盧浮宮閉館之前(是最後一個顧客),在裏麵的書店/禮品店買了一本介紹盧浮宮曆史和文物的書,功課回去再接著做。

看博物館是非常勞累的活動,人幾乎要行走一天。我們晚上10:30才在盧浮宮附近的街道上的餐館裏吃晚飯,11:30左右才回到旅館。一天下來,非常疲勞。不誇張的說,如果像我們這兩天這樣逛景點和博物館,勞累程度堪比走印加古道。

今天的行走步數是25522。

圖16-1. 盧浮宮廣場 (晴天去拍的照片)

圖16-2. 盧浮宮廣場 - 貝律銘設計的那個玻璃金字塔是盧浮宮的地下入口

圖16-3. 盧浮宮鎮館三寶之一 蒙娜麗莎 (Mona Lisa)

圖16-4. 盧浮宮 蒙娜麗莎 (Mona Lisa)前的人群

圖16-5. 盧浮宮鎮館三寶之二 米洛的維納斯 (Aphrodite of Milos/Venus de Milo)

圖16-5. 米洛的維納斯想象的複原圖

圖16-6. 盧浮宮鎮館三寶之三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圖16-7. 盧浮宮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正麵

圖16-8. 盧浮宮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過去的照片(可以看到腳下的墊石)

圖16-9. 勝利女神被挖掘的地方薩摩色雷斯的神廟

圖16-10. 據說可以在盧浮宮排名第四的油畫

圖16-11. 盧浮宮內金碧輝煌的屋頂

圖16-12. 盧浮宮裏的皇冠

圖16-13. 盧浮宮閉館前的清淨

圖16-14. 盧浮宮內部

圖16-15. 盧浮宮閉館之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