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儒雅男士每個月都會給同一個乞丐一千美元。他這樣做持續了數年。
有一天,他隻給了乞丐七百五十美元。乞丐感到驚訝,但心想:“七百五也總比什麽都沒有強。”於是他沒說什麽。
一個月後,這個人又隻給了他五百美元。乞丐更加驚訝了!他對那人說:“你以前給我一千美元,後來變成七百五,現在又變成五百,為什麽?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那人回答說:“以前我的孩子還小,我的經濟也比較寬裕,所以我可以給你一千美元。後來我女兒上了大學,學費很貴,所以我改給你七百五。現在我第二個兒子也上了大學,開銷更大了,所以我隻能給你五百。”
乞丐問他:“你有幾個孩子?”
那人回答:“四個。”
乞丐想了想,怒道:“你孩子上學憑什麽要讓我做出犧牲?!”
**
所有跟帖:
• 乞丐想了想,怒道:”憑什麽我要養你的家?“ -Zhuzitaba-
(53 bytes) (151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3:13:51
• 可憐之銀必有可恨之處!壞銀8值得同情 7456!-紅卡-
(174 bytes) (53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3:56:56
• 我看到“四個”時,以為乞丐會馬上發怒:你為什麽要那麽多孩子?~~ -最西邊的島上-
(0 bytes) (2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5:22:29
• 這是乞丐第二回發怒了,最早是一個月給乞丐2千,忽然減到1千,乞丐問原因,他說娶了媳婦,乞丐大怒你竟然拿我的錢去養女人 -移花接木-
(0 bytes) (4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4:05:04
• 乞丐的服務態度不好。我要是乞丐,我會笑著掏出一個小本子說,大哥,那我們就記個賬,好吧。 -老九不能走-
(0 bytes) (6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4:24:38
• 嗯, 乞丐記個賬。等所有孩子都上完大學了,記得把欠乞丐的錢分期還給他,可以免利息。 -jianchi9090-
(0 bytes) (2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4:40:22
• 利息不能免,可以打個95折 -老九不能走-
(0 bytes) (2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4:42:11
• 你這樣發財機會明顯比我可能性高 -jianchi9090-
(0 bytes) (3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5:22:00
• 老九早就是個資深大財主了 -移花接木-
(0 bytes) (0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7:09:34
• 知道了,我會把錢捂的緊緊的。 -紫色海洋-
(0 bytes) (0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5:58:49
• 我要是每月給乞丐100塊,我老婆。。。算了,不敢想 -提問題-
(0 bytes) (3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6:02:07
• 我看成了每天給1000塊,原來是每個月給1000塊,這麽點錢,還好意思拿出手! -500miles-
(30 bytes) (15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6:59:30
• 乞丐發怒了,早知道部跟你老婆生那麽多了! -a7a8-
(0 bytes) (1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6:07:22
• 乞丐長歎一口氣,說還是還是要計劃生育…… -我愛丁二酸鈉-
(30 bytes) (19 reads) 07/24/2025 postreply 17:15:54
日本文化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 (回答1)
有位朋友說得很妙:“我完全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國家,隻是我實在受不了日本人。”
當然這是句玩笑話,他在日本其實有很好的朋友。那麽,為什麽他會這麽說呢?
日本人無法處理衝突。他們不擅長辯論、不同意對方、或麵對人際關係中的不安。一旦出現一點摩擦,他們就會斷絕聯係,直接消失。
他們把自己的身份和國家綁得太緊了。外國人批評日本?他們覺得那是在批評自己!這種心態讓人抓狂。並不是一切都完美無瑕。一旦外國人開始批評,日本人的善意就會消失。但誰能多年毫無批評地生活?誰能隻讚美一個國家,完全不提任何問題?難道這個國家就不能有任何缺點?
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極其困難。很難開啟對話。閑聊令人沮喪。很多人隻有一個興趣或愛好,像是單一技巧的表演者。我不願這麽說,但確實有很多人都很無聊,觀點淺薄、看法雷同。缺乏對思想的興趣,特別是抽象思想,這是個大問題。實用主義、庸俗心態很普遍,雖好在有些人還保有一點審美和藝術傾向。但你得遇到國家級的教授、藝術家或某種重量級人物,才有可能碰到真正有趣的人。
他們在工作、人際關係、和其他社會場合中都努力做到最好。這本身是值得欽佩的。可能是日本最好的品質: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然而與此同時,這也讓人們對他人極為苛刻。我這麽努力,他卻走捷徑?太差勁、不公平、搭便車等等。他們立刻會開始批評。他們對服務業、商業領域中的人特別苛刻。他們對品質和服務的要求極端高。這導致工作環境極其有毒,為了避免受到任何批評,員工備受壓迫。
沒有“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概念。私下裏,人們認為那些認真對待生活部分的人懶惰、自私、不努力、不忠誠、不夠集體主義。所以大家拚命不讓自己被貼上這些標簽,放棄了生活這一部分。
各種比較很多。你必須和他們一模一樣,否則他們就走開。“哦,他不適合我。我不會浪費時間在他身上。”這讓人際關係的建立充滿壓力,也讓關係變得無聊。如果我們完全一樣,那還有什麽有趣的?
人們假裝、拍馬屁、隱藏情緒、過度解讀、背後捅刀、暗地裏策劃、排擠他人、拉幫結派等等。壓力無處不在,就像中世紀宮廷劇中的陰謀與派係之爭。令人疲憊。
誠實並不被重視。人們認為誠實是幼稚的。隱藏情緒才是成熟的表現。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被視為幼稚、不文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撒謊,或是那種壞意義上的不誠實,他們隻是不會說出真正的想法。這會讓外國人發瘋。關於日本的頭號抱怨就是這個。
“忍耐”文化。特別是心理上的忍耐,被視為極高尚的品質。但這也導致人們去忍受毫無意義甚至愚蠢的事情,這根本沒有必要。公司裏常見某種自虐式的耐力賽,用來展示誰是更好的員工。聰明的工作方式不被重視,反而是對無意義事物的忍耐被高度評價。這被視為忠誠和勤奮的標誌。聰明地工作反而被看作是走捷徑、不投入、狡猾。那個在周日晚上八點還在參加毫無意義會議的人是聖人。那個提出新工具、希望減少工作量的人則是不忠誠、懶惰、自私的人,隻關心減輕自己的負擔。
僵化的等級製度、毫無意義的會議、過時的方法、無能的管理者。這些都因為人們無法說出他們真正該說的話。職場裏充滿了懦夫、順從者、盲從高層管理的追隨者。一旦有人越線,就會被一輩子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簽。高層會群起而攻之,即使其他人知道高層是錯的,也不會有人出手相助。
盲目信仰領導者。年齡和性別歧視以微妙的方式存在。年輕人和低階女性尤其不被鼓勵在會議中發言等。“知道你自己的位置”這種心態是儒家傳統的殘餘。
“加拉帕戈斯症候群 (*)”。日本人對世界的了解甚至比被審查防火牆封鎖的中國人還少。他們對世界沒有興趣。他們的小世界就夠了。幾個刻板印象就足以概括一切。興趣多集中在美國和西歐,可能還有幾個友好、沒有威脅的發展中國家。其餘的根本不感興趣。這也讓他們顯得傲慢,不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麽。
***
*“加拉帕戈斯症候群”(ガラパゴス症候群,Galápagos Syndrome)最初是一個源自日本的比喻性詞語,用來形容某些技術或產品在一個國家或地區高度進化,但卻脫離全球主流,難以被國際市場接受的現象。這個詞借用了達爾文考察進化論時所研究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那些島上的物種因與世隔絕而出現“獨特進化”,卻難以在其他生態環境中生存。
定義:
加拉帕戈斯症候群 = 孤島式進化 + 全球適應障礙
應用場景:
-
技術產品(尤其是日本)
-
比如日本的手機技術在功能機時代極為先進(早在2000年代已實現視頻通話、移動支付等功能),但卻與國際主流智能手機標準不兼容,因此被稱為“加拉帕戈斯手機”。
-
日本的**電動車充電標準(CHAdeMO)**也被認為是“加拉帕戈斯式”,因其與歐美的充電標準不統一,限製了全球推廣。
-
-
商業文化
-
一些日本企業堅持本國管理方式、職場文化,難以適應全球化、跨國合作的節奏。
-
-
社會製度或文化
-
某些製度或消費習慣在本地高度優化,卻很難在其他國家複製。
-
帶來的問題:
-
缺乏國際競爭力
-
無法標準化、難以出口
-
資源投入產出比降低
-
被“全球孤立”風險
可延伸用法(現代擴展):
在更廣義上,“加拉帕戈斯症候群”也常用於批評某些國家、機構或公司沉迷本土成功,不願適應變化、缺乏全球視野的行為。
例句:
-
“日本手機廠商因加拉帕戈斯症候群而在智能機時代全麵敗給了蘋果與三星。”
-
“一個係統如果不能跨界協作,就可能陷入‘加拉帕戈斯式’的孤立繁榮,終將走向衰退。”
若需用中文比喻,可說是:
“閉門造車、自我進化、但脫離現實” 的係統性盲點。
所有跟帖:
• 優點呢?我怎麽看著這些都不能打扮成優點. -Seattle101-
(0 bytes) (2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09:46:21
• 我可以說出一個優點,Rare Japanese with obsecity
https://youtu.be/u0LtswPl8sw?si=PIrUtvseNxRQoLwe Why don’t you see overweight people in Japan like in the U.S.? It’s not about genetics — it’s everyday habits, smaller meals, and more movement. Japan’s lifestyle makes staying healthy feel natural. #JapaneseCulture #HealthyLiving #JapanVsUSA
-移花接木-![]()
(214 bytes) (85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09:55:02
• 你看過相撲嗎? -提問題-
![]()
(0 bytes) (2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0:10:43
• 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哪 -移花接木-
![]()
(0 bytes) (1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0:17:09
• 南方人過年家家都不吃餃子 -aguafresh-
(167 bytes) (14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4:44:27
• 有些屬於東亞文化的共性,看到中國的影子,批評中國會使中國人身披芒刺。老川劃下道兒等著中國死纏爛打,結果等來四個字
不跟你玩。
估計老川現在還懵著逼哪
-移花接木-
![]()
(68 bytes) (150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09:48:27
• 缺乏對思想的興趣,特別是抽象思想 +1 -偶爾掉鏈子-
![]()
(0 bytes) (0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0:12:41
• 請問,這是AI寫得還是真正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寫得呢?我23年去過那裏,短短23天,是感覺到了日本人在工作時的人性壓抑; -最西邊的島上-
![]()
(0 bytes) (12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0:15:50
• 但也在東京的居酒屋裏感受到了日本人的豪爽和熱情。不過在笑壇裏石假裝最有發言權吧? -最西邊的島上-
![]()
(0 bytes) (3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0:18:29
• 如果這個帖子是AI寫的,我要放棄發言權 ~~ -最西邊的島上-
![]()
(0 bytes) (0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0:21:50
• “ 日本人在工作時的人性壓抑”,從何說起,好像日本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石假裝-
![]()
(0 bytes) (1 reads) 07/19/2025 postreply 03:47:15
• 我用詞錯了,接受批評!應該是“個性”壓抑,比如看到火車站和車上員工動作,覺得他們太一致了,有點兒像機器一樣看不到個性。 -最西邊的島上-
![]()
(0 bytes) (0 reads) 07/19/2025 postreply 10:44:14
• 僵化的等級製度: 80年代, 俺小城引進日本設備, 來了一幫日本商人, 還帶了個司機。 當時中方按咱習慣吃飯時候請司機也
上桌吃飯。那時候中國司機地位不低。日本司機推不過坐了下來。
結果經理過去一把把他拉起來, 左右開弓啪啪2個耳光, 巴格。
整的中方很尷尬
-toyota1-
![]()
(223 bytes) (205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1:40:06
• 啊?太過分了!怪不得那裏的員工在工作時必須壓抑自己,然後去居酒屋釋放解愁,唉 。。。 -最西邊的島上-
![]()
(0 bytes) (0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1:58:45
• 司機開的是toyota。要是坦克就不一樣了。 -Seattle101-
(0 bytes) (0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2:54:48
• 日本稱這種企業“黑企業”。 -石假裝-
![]()
(0 bytes) (4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5:29:19
• 假裝可以出來印證假裝這一條。。 -小二哥李白-
![]()
(0 bytes) (2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3:08:41
• 你這朋友或許根本不理解日本。 -石假裝-
![]()
(0 bytes) (16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4:35:45
• 嗯,看著是不太像全是真人寫的,附和的人都上當了哈(也包括半個我自己;-)。 -最西邊的島上-
![]()
(0 bytes) (1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15:06:35
• 師姐寫個反駁的文章:) -wxc8585-
(0 bytes) (2 reads) 07/18/2025 postreply 20:24:00
• 很多中國人都覺得自己是日本專家,我不敢談,也沒那個心思。
-石假裝-
石假裝的個人簡介 (申請朋友圈) 喜歡直率、幽默,討厭矯揉造作。
![]()
(0 bytes) (1 reads) 07/19/2025 postreply 03:50:30
石假裝
民族:滿漢半襲。信仰:三頓飯一張床。愛好:練貧。性格:大愚若智。目標:(1)減少滿足了嘴對不起胃的次數(2)把貧窮表現為不露富。最新文章文章分類歸檔2010(6)
2011(97)
2012(65)
2013(48)
2014(50)
2015(35)
2016(44)
2017(27)
2018(28)
2019(15)
2020(23)
2021(24)
2022(17)
2023(12)
2024(7)
2025(8)
最新評論
你做什麽都很有型,味道肯定好。
煮的話粽葉裏獨有的芳香烴類化合物(多半屬於易揮發物)會隨蒸汽跑調而不是被force進入米粒裏,香味會大打折扣。不過不排除隨意奔跑的芳香烴也會有些進入米粒裏,會有一些粽葉味道。
還有,包在粽葉裏的米粒吸水受到粽葉的膜(membrane)隔離作用,吸水不會像煮熟的米粒兒那麽多,某種程度上米粒兒裏水分和芳香烴的比例也會不一樣。造成最終的口感不一樣。
這是額能想到的吃貨的最基本的cooking chemistry , 掛一漏萬,肯定還有其他的因素。
烹飪首先是food chemistry , 還有藝術在裏頭,再加一點點passion的話,成分就跟複雜,跟魔術比較接近了。哈哈,額來搗回糨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