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金發碧眼的蒙古人

(2023-08-01 18:30:14) 下一個

“金發碧眼的蒙古人”

 

前天在蒙古國國立圖書館掏到一本蘇聯科學根據在60年代在蒙古作的民族學田野調查的資料的基礎上寫的一本關於蒙古人人種特征的書,有很多很新奇的觀點,根據此書的觀點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著名民族學家E·Blchektei在1958年在蒙古國體質人類學調查報表,以及本人的一些經驗,以此寫一篇關於蒙古“金發碧眼”的短文. 關於蒙古人的人種類型,專業的角度講,是典型的混合人種-蒙古人是蒙古利亞人種的北亞(南西伯力亞)和東亞類型(西北)以及一定的中亞高加所人種的混合類型.把 蒙古國和中國的蒙古人以及俄羅斯的蒙古人的體質參數綜合以後看,蒙古人之間的骨構差數在7.2以上,也就是說蒙古人呈現出很強的人種多樣性,就像漢族也有多樣的人種特征一樣。

蒙古人作為一個分布麵很廣的民族,在體質上也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不同地區的蒙古人所體現出的人種特征都有很強的地方特點,由於古代的蒙古人是外婚製,在加上蒙古人的分布廣泛,所以不同地域的蒙古人都和其所在地區的周邊民族有相當普遍的通婚現象,比如中國東部地區的蒙古人和身居森林地帶的北亞通古斯,突厥原住民也就是所謂的北亞-南西伯利亞類型有很高的類同特征,表現為較為稀疏的體毛和民間所謂的"單鳳眼"、"盤子臉"等,值得一提的是占東部蒙古人口少數的東北部地區的蒙古人卻多為長頭型,細臉這和西南種的哈卡斯突厥人有比較相似的特征。

由於中國的蒙古族半數以上為東部地區蒙古人,又加上中國境內的蒙古人屬東部地區的人漢化最厲害,所以大陸漢族所接觸的蒙古人多為東部地區的蒙古人,所以對蒙古人的印象大體上是"大餅子臉,闊麵,小眼睛,單眼 皮".但事實上從人口上說東部蒙古人隻占全部蒙古人的32%,而且東部蒙古人雖然類似於北亞類型的人占優,但非類北亞類型的東部蒙古人也絕不在少數,而且東部蒙古的南部地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和北方漢族混血.其他南部地區的蒙古人,如南部察哈爾,土默特和西鄂爾多斯地區都在不同程度上和蒙古人種東亞類型的山西漢族人有混合.所以和其他地域的蒙古人相比,內蒙古的東南部蒙古人都有很強的黃種特征,由於上述地區的蒙古人占到中國蒙古族的一半,所以中國蒙古族整體 上給人感覺是比較典型的黃種人.

但事實上如果去青海,新疆,內蒙古的西部,和北部地區,大家就會發現即使同一地區的蒙古人在體質上也有很明顯的差異,而且 整體上離闊臉的形象比較遠,闊臉的蒙古人隻普遍分布在蒙古的南東部和北部,西北部地區,而蒙古的核心中部地區的蒙古人相對各地蒙古人來說都是很中性的臉 型,各方麵的指數都適中,而中部類型的蒙古人在整個蒙古人口當中,人口上占一半還多.所以非要說什麽樣的蒙古人的麵部特征最正宗,絕不可能以那些分布邊緣的蒙古人作為標準。

介入正題,蒙古人有相當一部分人有金發碧眼的諾迪克特征-以下簡稱為淺色特質,但非常有趣的是,根據前蘇聯科學家在蒙古國做的研究著作指出,凡是有這種特征的蒙古人都有很強的黃種特征,也就是說麵部和體型表現為典型蒙古人種,但卻有很強的淺色特征,眾所周知所謂的金發碧眼是由人體的黑色素比例所決定,蒙古人的淺色特質的原理也不例外.但是蒙古人的淺色特質和歐洲的淺色特質有很大的區別,讓蘇聯科學家驚奇不以的是蒙古人的淺色特質在不同年齡段都會有響應的變化,這一特點和西方諾迪克特征的幾乎無變化的特點是相反的。

書中提到有些蒙古人年幼時為淺褐色眼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成綠色,或者會從綠色逐漸變成黃色,發色和眼睛相比更為不穩定,事實上隻有很少的蒙古人會終身保持淺黃色、銀灰色頭發和紅色的頭發,很多蒙古人在年幼時頭發為黃色,但隨著年齡的增 長,發色會變成淺宗或灰棕甚至會邊成黑色.有高達將近40%的蒙古人在青春期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淺發色,淺色眼睛的特征,其中將近23%的人較為明顯,大約8%的人淺色特質特別明顯,而且年齡越小,相應的淺色特質就越明顯.但即使如此,這些人的淺色特質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退化.但同時在一些人身上也有相反的現象,即淺色特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加強,但大部分有著淺色特質的蒙古人-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在 經曆發育期後都會在不同程度上稀釋自身的淺色特質,但其餘的人會終身保持這種特征,也就是說蒙古人的這種淺色特質相對西方人來說並不是很"穩定"。

而且蒙古人身上所體現出的淺色特質和西方人相比還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西方人的碧眼多為灰和藍,淺褐色和綠色的眼睛相比較少,而碧眼的蒙古人多為淺褐色和綠色 的眼睛,灰和藍眼的蒙古人則較為少見,而且有著這種特征的蒙古人的膚色並沒有西方人淺,並且和西方人的淺色碧眼比,蒙古人的碧眼多為深色,其中書中提到有 及少部分的蒙古人,有著深藍色的眼睛,這和西方人的天藍,灰藍的眼睛是迥然不同的,蘇聯科學家認為,蒙古人的淺色特質並不來源於和印歐人種的混血,而是一種獨立的的人種特征。

事實上根據蘇聯科學家的田野調查顯示,有著這樣特征的蒙古人在人體特征上都有一定相似性,事實上這種蒙古式淺色特質在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人身上也有發現,但遠遠不如蒙古人普遍,而且哈薩克的淺色特質多為中亞高加所類型, 是和歐洲淺色特質是有血緣關係的.而且在有淺色特質的蒙古人裏罕見大鼻子,高眉骨,長頭型的高加所特征,恰恰相反的是,雖然蒙古人當中有著高加所特征的 人不在少數,但是有著這種特征的人,大多為黑眼黑發,少部分也有褐色和棕色的眼睛。

據我觀察,不包括內蒙古東南部地區的蒙古人,其他地方的蒙古裏大概10 個人裏大約有2個有著很明顯的高加所特征,還有另外2個有著多少不一的高加所特征.而且蒙古人有較高比例的卷發,這一點也區別與其他地區的黃種人,而且和大部 分黃種人相比,蒙古人的膚色較為白晰,事實上去過蒙古國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是從小在鄉下長大,或者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大部分蒙古人的膚色都相當白.事實上蘇聯科學家認為蒙古人的淺色特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稀釋的主要原因是蒙古高原的強紫外線,人體為了保護自身免受紫外線的傷害會大量分泌黑色素,而這一點就是蒙古人“淺色特質”不穩定的根本原因,這也解釋了大部分蒙古人,尤其是牧區的蒙古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膚色會越來越深的緣故。

且蒙古人的姓氏對這一觀點也有一定的驗證,即有近半的蒙古人所姓的姓氏都是指膚色,毛發,眼睛的顏色或者體格特征,如黃眼睛為蒙古國第一大姓(除後改的borjgin姓),和這類似的姓氏還有綠眼睛,黑眼睛.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的姓氏為藍眼睛,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說成吉思汗的眼睛是否是藍色,但是有史書上記載成吉思汗是紅胡子,還有黃發, 紅鬢等姓氏,除此以外也有大個子,小鼻子,紅膚,藍膚等姓氏,甚至還有藍尾巴這個姓,這應該是指蒙古斑. 還有大部分東亞人都向往高加所人 種的體質特征,相反多譏笑蒙古人的生理特征。

對此我個人感覺,審美觀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不同民族的審美觀都有很大差距,比如傳統的蒙古人以闊麵,單眼 皮,吊眼為美,所以在元代蒙古皇後,妃子的遺畫來看,都是誇張了這些特征,就像西洋繪畫女性時通常都會誇大女性的眼睛一樣. 在蒙古人裏那些 在大部分東亞人看來可能很漂亮有著高加所麵孔的人,通常都希望自己的情人是一個有著典型黃種特征的人.有很多外國人不理解,蒙古國大街上有那麽多"美麗" 的姑娘,但被蒙古人尊為偶像級的歌星,影星卻多為今天東亞人所不齒的"大餅子臉,闊麵,小眼睛,單眼皮",而為什麽這些人能當上偶像,正是因為蒙古人的審美觀。蒙古人就是覺的長成這樣才能叫漂亮。

蒙古人裏也有綠 眼睛,藍眼睛的人.也有高加所特征非常明顯的人,但是蒙古人從來沒覺的這些人很特別,蒙古傳統文化 認為烏黑亮麗的頭發以及珍珠黑和細長的吊眼,小鼻子,潔白的牙齒,古銅色的皮膚,豐滿的曲線才是美女的特征,事實上大家心裏可以想象一下,有著這種特質的 姑娘會顯的多麽健康. 我覺的,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亞各民族,對白種歐洲人的"畸戀",純粹是儒家奴卑文化的遺留問題,無非就是誰強就崇拜誰,中 國人在恥笑同為儒家文化的日本人"脫亞入歐"時,自己不也以金發碧眼的西方為美嗎?

早期西方人侵華時,中國人哪覺的西方人漂亮,當時的中國人都覺的西方人 是一群渾身是毛,藍眼紅發的妖怪,這一點有很多當時中國人所醜化西方人的文字和圖畫為證,等被西方人征服的時間長了以後,中國人自然就開始逐漸"崇洋媚外"了.這和國人起初鄙視滿人的豬尾,到最後減不減辮居然成了是否愛國的標誌一樣-當然最後也是減掉豬辮,人人都流起了"漢奸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歐洲人眼裏的東方美女、帥哥,都是那些黃種特征明顯的人,而這些人在今天的黃種人當中卻並不吃香,因為今天的東亞人都喜歡那些長像接近西方的人。

還有要澄清一個極其常識的事情,西方人之所以把黃種人命名為蒙古人種,並不是因為蒙古人是特別典型的黃種人,而是因為蒙古人是西方人第一個大範圍接觸的黃種民族,18世紀的比利時國王的中國宮裏的壁畫上畫的"中國人"都住在蒙古包裏.你就可知當時的西 方人對東亞民族的了解還隻停留在對蒙古人殘存的記憶上.馬可波羅和圖藍多做為西方人對東方僅有的幾個印象~全部都是指向蒙古人,圖藍朵唱的不是中國,而是 蒙古,裏麵唱到的公主也是蒙古公主.西方人對馬可波羅的印象也隻是蒙古大汗的大臣。

關於蒙古人的人種類型,專業的角度講,是典型的混合人種-蒙古人是蒙古利亞人種的北亞(南西伯力亞)和東亞類型(西北)以及一定的中亞高加所人種的混合類型.把蒙古國和中國的蒙古人以及俄羅斯的蒙古人的體質參數綜合以後看,蒙古人之間的骨構差數在7.2以上,也就是說蒙古人呈現出很強的人種多樣性,就像漢族也有多樣的人種特征一樣,蒙古人作為一個分布麵很廣的民族,在體質上也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不同地區的蒙古人所體現出的人種特征都有很強的地方特點。

由於古代的蒙古人是外婚製,在加上蒙古人的分布廣泛,所以不同地域的蒙古人都和其所在地區的周邊民族有相當普遍的通婚現象,比如中國東部地區的蒙古人和身居森林地帶的北亞通古斯,突厥原住民也就是所謂的北亞-南西伯利亞類型有很高的類同特征,表現為較為稀疏的體毛和民間所謂的"單鳳眼"、"盤子臉"等,值得一提的是占東部蒙古人口少數的東北部地區的蒙古人卻多為長頭型,細臉這和西南種的哈卡斯突厥人有比較相似的特征,各方麵的指數都適中,而中部類型的蒙古人在整個蒙古人口當中,人口上占一半還多.所以非要說什麽樣的蒙古人的麵部特征最正宗,絕不可能以那些分布邊緣的蒙古人作為標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