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的精神層次越高,對無趣的人和事就會越缺乏耐心,因而也就越會覺得跟那些“聊不來”的人相處是一種煎熬。
十一期間,一個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吐槽:過節回家就是一種負擔,各種人來找你,但我又感到跟她們一起做的這些事情,毫無意義,浪費時間。
“你說的是各種‘親戚’吧。我明白,龐大的親戚群體的存在,常常讓你覺得放假比上班還累,但你又無處可逃。”不消她多說,我就明白是怎麽回事情了,事實上,我每次節假日回家的時候,都有意地躲著各種“親戚”。
這位朋友告訴我,上大學期間,她每次暑假隻在家裏呆一兩周,其餘時間都呆在學校裏,不是為了認真學習,而是,隻要一呆在家裏,就會有各種表姐表妹來找她玩(在她放假前一兩個月就不斷打聽她什麽時候回家)。雖然,這些人,都是自己小時候很好的玩伴,但時過境遷之後,感到已經“玩不到一塊了”,再跟她們一起玩,就覺得是一種負擔了。
不過,你覺得是負擔的事情,別人未必也覺得是負擔啊。因此,明明是你千方百計地躲著她們,但她們卻毫無知覺,反而千方百計地找你玩。這個時候,你會不會覺得,人緣太好,也是一種負擔呢?
事實上,這個朋友老早就覺察到了這一點。研究生選宿舍的時候,她就曾故意避開本班的同學,轉而跟其他院係的同學住在一起。因為,跟同班同學住一起,意味著你常常不得不跟她們“集體行動”,這就被綁架了;倘若跟外係同學住一起,便可獲得更多的自由。有這種“前科”的人,你覺得她有可能樂意自己的假期被親戚們給占據嗎?
這些年,我在老家的朋友圈子,一直在不斷地更新。
跟有的人,前麵二十年都不怎麽熟悉,甚至沒說過話,但最近兩三年變得特別密切了——我們在一起,不發煙、不喝酒,但能聊上七八個小時還不知疲倦意猶未盡;跟有的人,以前關係特別密切,但現在很少聯係了,有的堂哥堂妹,多年沒聯係了,加上我的微信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朋友圈第一條幫我點個zan”,或者是,過一段時間發一條“測試一下你把我刪了沒”。
曾經在過春節的時候去過幾個發小家裏“敘舊”,但發現除了幾句寒暄之後就不知道再聊點什麽,然後,我就再也不去了,盡管我至今依然懷念他們。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不近人情,或所謂“不通人情世故”,但跟親戚或發小一起玩,首先是要讓自己快樂。如果明明已經玩不到一塊去了,卻還是出於懷舊情結或情麵而湊在一起玩,結果往往是,大家都無法找到過去那種感覺。
有些懷念,保留在記憶裏就好。 一交流,就破壞了自己關於童年的美好回憶。就像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是那麽可愛的一個小男孩,令人朝思暮想,但當你終於見到“中年閏土”,看見一個飽經滄桑毫無生機的中年男人時,你會感到特別失落、心酸。
此外,早在四五年前,我就給自己定了個規矩:春節回家,不走親戚。假期太短暫,總共就那麽幾天,連陪父母都嫌不夠,哪來的時間走親戚?
當然,對自己喜歡的人,沒時間也會“有時間”;而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有時間也會變成“沒時間”。因此,不願走親戚,“沒時間”往往隻是個借口。
我們都知道,親戚,尤其是親戚中的女性長輩,是一群過於熱情的人,因而,她們也就變成了各種“三俗”問題的發源地。親戚往往都有跟你交流的強烈願望,但又不知道聊什麽話題好,因此,就把話題鎖定為“有對象了沒”這樣的套路。有的親戚還特別喜歡湊熱鬧、起哄,如“把你對象帶過來給我們看一下”,這就很討厭了。偶爾碰見了,介紹認識一下還好,可是,人又不是個展覽品,還專門帶過來給你們看一下?(有對象的,就問“啥時候結婚”;已經結婚的,就問“啥時候生孩子”。)
通常,一個知己、閨蜜八卦你的個人問題時,會感興趣“你們是怎麽認識的”“ta是怎樣的一個人”“你們平時是怎樣相處的”,然後,你就會津津樂道於那些讓你感到驕傲的事情,比如ta是如何有魅力如何俏皮可愛,ta的愛好特長是什麽,ta給了你哪些精神力量;然而,倘若是親戚知道你“有對象了” ,她們最關心的問題是ta長得怎麽樣、身高多少、有照片嗎我看一下, ta是哪裏人、幹什麽工作的、一個月掙多少錢、ta父母是幹什麽的,你們打算啥時候結婚等等。兩者對比,高下立判。
親戚們還常常對“你一個月掙多少錢”這樣的問題充滿興趣。但你究竟是怎麽賺錢的,以及,你是否享受這份賺錢的差事,他們則毫不關心。
有一年春節,表哥問我:“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嗎?”然後,我就激動地抓起他的手握了又握。 因為,在親戚中,很少有人會提這種“高端問題”。
“無法忍受七大姑八大姨的主要是這樣幾類人(也可以說是‘一類人’,因為這幾個群體往往是高度重疊的):沒對象的;有對象,但對象的‘條件’入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理想主義者;完美主義者;常年在外讀書或工作,很少回家的;掙錢少的;見多識廣的;書生氣十足,‘迂腐不堪’的……至於我的那些初中畢業或小學畢業後就在家務農的兄弟們同學們,他們跟七大姑八大姨相處得特別融洽。”有一年春節前,我在QQ空間發了這樣一段話,有個小朋友回複道:“你咋不說就是你這號人呢?” 對,這段話,就是以我自己為原型的。但我相信,一定會有數百萬甚至數千萬人覺得自己也是這樣的“原型”。
一個簡單的規律是:人讀書越多,就越不喜歡跟七大姑八大姨聊天,因而也就越不喜歡“走親戚”。說得再刻薄一些,人的精神層次越高,跟親戚的距離就越遠。
可是,為什麽呢?
親戚跟朋友不一樣。朋友是你自己選擇的。無論是基於利益的生意上的合作夥伴,還是基於“聊得來”而結識的純粹的朋友,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的人,都是經過你的同意才成為你的朋友的。也就是說,朋友關係,往往是建立在三觀一致的基礎上,或某種魅力的基礎上,最不濟也是建立在資源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隻有具備某種“能力”或資質的人才能成為你的朋友。這裏麵有你的“真實意誌”。
而親戚關係則往往建立在血緣和婚姻(直接或間接)的基礎上。一個人成為你的親戚,並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比如,僅僅因為你爸和你媽生了你,你爸的表兄弟姐妹和你媽的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就都成了你的親戚;僅僅因為你和某個人結婚,ta家的親戚也就成了你的親戚,你不同意也得同意。甚至,僅僅因為別人和別人結婚,他們的家人和親戚也就成了你的親戚。也就是說,一個人成為你的親戚,並不需要任何資質或“稟賦”。
由於在選擇跟誰成為朋友時,你有權為自己把關,你可以將那些聊不來或“玩不到一塊”的人拒之門外,因此,隻要是你一個標準很高的人,無趣的、無聊的、愚笨的、庸俗的人都是不可能成為你的朋友的,長舌婦尤其不可能;然而,在誰能成為你的親戚、誰不能成為你的親戚這樣的問題上,你是沒有選擇權的,因此,親戚裏麵就充滿了這種“聊不到一塊”的人。
朋友之間的關係,往往靠共同的誌趣和三觀來維持,跟朋友在一起交流,要麽收獲樂趣,要麽可以長見識、積累資源;而親戚之間的關係,則主要是靠各種家長裏短來維持的,可是,聊家常裏短,並不能增進智慧。
通常,人的精神層次越高,對無聊的人和事(如家長裏短)就會越缺乏耐心,因而也就越會覺得跟那些“聊不來”的人相處是一種煎熬。這就是讀書越多的人越不喜歡“走親戚”的根本原因。
此外,親戚和朋友之間的這種巨大差距,造成的另一個後果是:交朋友能力強的人,一般都不怎麽喜歡走親戚;而喜歡走親戚的,往往都一些交朋友的能力比較弱的人。
想交到朋友,你要麽有魅力(趣味、學識、情懷),要麽有資源,但這些東西,並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相比之下,走親戚,則簡單得多,因為,不管對方願不願意接受,他跟你就是親戚關係。有理不打上門客,你隻要帶著禮物上去跟人拉拉家常,沒有人會拒絕你。拉家常的次數越多、範圍越廣,親戚之間的關係就越密切。
那麽,“走親戚”的傳統是怎麽來的呢?我認為,它最初應該是一種民間的互助體係。
比如,親戚家遇上紅白喜事,大家都會積極地送上份子錢,這樣,有朝一日自家遇上同樣的事情時,親戚也會來捧個場;如果你自己平時不去參加親戚家的紅白喜事的話,就別指望他們來給你送份子錢了。
份子錢,究竟是怎麽來的呢?根據陳誌武在《金融的邏輯》中的觀點,份子錢,是民間的一種隱性金融互助製度。說得通俗一點,份子錢,是一種互惠型融資製度。今天我家辦事,缺錢,大家都來湊一點;明天,你家辦事,大家也給你家集資。
早先,在一個封閉的社會中,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機會交到朋友的,親戚,是唯一一股可以依靠的力量。因此,每個弱小的個體平時都得多跟親戚加強聯係,這樣,萬一遇到事情上,也要找親戚給自己出力;倘若你一直跟親戚老死不相往來,在遇到大事的時候,你也不好意思向人家求助啊。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農村,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女人跟老公吵架後,都會首先選擇“回娘家”,因為這裏是唯一可靠的避風港。娘將如果給力的話,還會安排救兵去教訓一下那個女婿。而城市女性跟老公鬧別扭,要麽是外出旅行,要麽去閨蜜——包括男閨蜜——家躲避。雖然回娘將跟走親戚並不是一回事,但這個例子也可以反映出,環境越封閉,人對親戚關係的依賴性就越強。
進一步延伸,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不喜歡“走親戚”的,大部分都是“翅膀硬了”,對親戚的依賴度比較低的人。
當然,並不那麽絕對,並非所有的親戚都會給我們帶來不適感,有的親戚,其實也很有趣,跟我們有很多除家長裏短之外的共同語言。這樣的親戚,我們肯定會喜歡跟他們一起聊天。
我有個朋友,每次回家都跟他的舅舅和姑父聊天,回來後還跟我分享一些他們的聊天內容。從他們的聊天內容看,這樣的親戚,跟朋友沒什麽區別。這個朋友之所以喜歡去這些親戚家,是因為他們都是“能夠成為朋友的親戚”。我聽了很羨慕,如果我的親戚都是這樣,那我肯定特別喜歡“走親戚”。
來源: 蘇清濤 財經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