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不能謀全局,無法謀一隅

(2016-05-24 16:30:47) 下一個

My note: Any writing to me, just one phrase or one line worthy of reading. I pick it up, just for myself - the title I use indicates what I treasure, not for you - don't show Unrequited love of your comment, saving for yourself. You say whatever unrelated to specifics of this post as you want, but it's mine here in my place. Screaming character assassination (not specific to issues) if you will, but in your place, not mine. Free to speak, but in your place, mind your own business.

~~

圓融於理,圓潤於事

yfz9465 http://members.wenxuecity.com/members/index.php?act=profile&cid=yfz9465

(2016-02-12 13:33:15) 下一個

圓融於理,圓潤於事

筆者曾經說過“無論主義的魅力有多大,人最終是跟道德走的”。這裏的道德不僅僅是“溫良恭儉讓”那樣的私德;它還包括了更廣闊的含義。概括地說就是“著眼於整體謂之道,良性互動謂之德”。也就是說,道德與人的視野及工作方法緊密相連。這個原則是不難理解,但是如何在現實中把握完整的視野與恰當的方法呢?一天在後院步禪,“圓融於理,圓潤於事”的念頭突然湧上心頭。

在文明道路上,人試圖擺脫“講勢不講理”的叢林法則。但是,講理的道路又是多麽不容易。人們經常會陷入“公說公理,婆說婆理”的窘境;從而進入情緒對立,甚至產生暴力對抗。而這種對立與對抗都是視野偏執的結果;從而喪失了道理的根基。“道”之有理,在於整體。讓我們用易經八卦為例子來說明這點。假定“離”卦為左派立場,而“坎”卦為右派立場。那麽,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他們的視野僅在一隅而不在整體。即便是中間派,那也僅在“離,坎”兩端,也不是全部。俗話說“不能謀全局,無法謀一隅”。要使得“理”真正符合“道”,人的視野應當在整體(所有卦位);否則就不是“道”理,而是公理與婆理了。因此在生活中,講道理就是要傾聽各方的理,並圓融於一體。而不是以自己之理來排斥他人之理。這就是“圓融於理”的根本。

然而,當人能做到道理的圓融後,是否就能自然而然地通達公正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是因為將道理實施於具體事物中,有一個全局與局部的係統工程設計問題,有一個貫徹落實中相互關係把握與先後次序掌控的問題,還有一個各部門齊心形成合力的問題。忽視這幾個問題,往往對事物的具體落實無法提供高效率。具體事物雖然細小得像“術”,但是,“術”以圓潤為極致。沒有“術”的圓潤連接,就不可能有“道”。因此人類曆史的舞台是往往給那些人提供的;他們有全局視野,同時能把握細節,團結他人共同努力。這就是“圓潤於事”的根本。

在生活道路上,人們常常麵對全局視野與局部落實的挑戰。也許“圓融於理,圓潤於事”能提醒我們什麽才是關鍵,因為“道以融為極,術以潤為致”。然而,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如何在把握“理”與“事”的過程中改變自己。恰如儒家提倡的“修齊治平”。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也是更好地把握“理”與“事”的關鍵。

善書者,易寧靜不浮躁;

善棋者,明大局知先後;

善畫者,從表象見意像;

善琴者,能用心來傾聽。

不能謀全局,無法謀一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